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2 / 44頁

舊唐書·本紀·卷十八

也。易定軍亂,逐節度使陳君賞。君賞鳩合豪傑數 百人,復入城,盡誅謀亂兵士,軍城復安。 九月,以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李德裕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尋兼門下侍郎;以宣武軍節度使、檢校吏部尚書、汴州刺史李紳代德裕鎮淮南。帝 在籓時,...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十七

至河陰,河水色如墨,流入汴河,止於汴州城 下,一宿而復。寶曆二年,亳州言出聖水愈病。江淮已南,遠來奔湊求水。浙西觀 察使李德裕奏論其妖。宰相裴度判汴州所申狀曰:“妖由人興,水不自作。”牒汴 州觀察使填塞訖申。 玄宗初即位,東都白馬寺鐵像頭無...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二十六

撰。 又五十卷 姚思廉撰。 《陳書》三卷 顧野王撰。 又三卷 傅縡撰。$又三十六卷 姚思廉撰。 《北齊未修書》二十四卷 李德林撰。 《北齊書》五十卷 李百藥撰。 又二十卷 張大素撰。 《通史》六百二卷 梁武帝撰。 《南史》八十卷 李延壽撰。...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二十七

《後魏武定歷》一卷 《北齊天保歷》一卷 宋景業撰。 《周天象歷》二卷 王琛撰。 《隋開皇曆》一卷 劉孝孫撰。 又一卷 李德林撰。 《隋大業歷》一卷 張胄玄撰。 《皇極曆》 劉焯撰。 又一卷 李淳風撰。 《河西壬辰元歷》一卷 趙匪攵撰。 《...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二

善屬文, 能論議奏對,尤重之。 大和中,神策中尉王守澄用事,委信翼城醫人鄭注、賊臣李訓,乾竊時權。訓、 注惡宰相李宗閔、李德裕,構宗閔憸邪,為吏部侍郎時,令駙馬都尉沈通賂於若 憲,求為宰相。文宗怒,貶宗閔為潮州司戶,柳州司馬,幽若憲於外...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十一

太穆皇后從父兄也。父熾,隋太傅。威家世勛貴, 諸昆弟並尚武藝,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諸兄哂之,謂為“書痴”。隋內史令 李德林舉秀異,射策甲科,拜秘書郎。秩滿當遷,而固守不調,在秘書十餘歲,其 學業益廣。時諸兄並以軍功致仕通顯,交結豪貴,賓...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八十七

、《移博士書》, 頗為文士所賞,有文集十卷。 恭、儉皆至侍御史,讓至太子右庶子,皆有美才。自後吉甫再入中書,長慶以 後,李德裕黨盛,呂氏諸子無至達官者。 鄭雲逵,滎陽人。大曆初,舉進士。性果誕敢言。客游兩河,以畫乾於硃泚, 泚悅,乃表為節度...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七

河、隴繼陷,惟此 州在焉。吐蕃利其險要,二十年間,設計得之,遂據其城,因號曰“無憂城”,吐 蕃由是不虞邛、蜀之兵。先是,李德裕鎮西川,維州吐蕃首領悉怛謀以城來降,德 裕奏之;執政者與德裕不協,遽勒還其城。至是復收之,亦不因兵刃,乃人情所歸 ...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九

職。宰相宋申錫為北軍羅織,罪在不測,系與諫 官崔玄亮泣諫於玉階之下,申錫亦減死,時論稱之。開成中,轉諫議大夫。武宗朝, 李德裕用事,惡李漢,以系與漢僚婿,出為桂管都護御觀察使。中宗即位,征拜給 事中、集賢殿學士、判院事。轉吏部侍郎,改左丞。...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五

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歙觀察使。四年,入為太常卿。七 月,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加中書侍郎、銀青光祿大夫。會昌初,李德裕用 事,與鄲弟兄素善。鄲在相位累年,歷方鎮、太子師保卒。 竇群,字丹列,扶風平陵人。祖亶,同昌郡司馬。父叔向,以工...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