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愚公移山

先秦列禦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縱橫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齡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繞遠,於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剷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

文言現象

古今異義
(1)指
古義:直,一直
今義:手指;用手指
(2)曾
古義:連……都
今義:曾經
(3)毛
古義:草木
今義:毛髮
(4)陽
古義:山之南,水之北
今義:太陽

問題研究

1.故事的結局是天神幫助愚公移走了兩座大山。這樣的安排是否有損愚公的形象?

答:不有損。一是這個神話結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藉助神的力量實現愚公的宏偉抱負,反映了古代勞動人們的美好願望,這與封建迷信有本質區別。二是因為正是愚公的決心和行動感動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

文章理解

第一段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襯托移山的艱難。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務越艱巨,愚公的品質也就越突出。這是故事的背景,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筆。

第二段寫愚公主張提出移山,家裡人提出運土方案,率領幾人便馬上開始行動。

第三段寫

人物分析

愚公
愚公要移山,不是頭腦一時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確。“懲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說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懲,苦於。這裡是意動用法。塞,閉塞,堵塞,指阻礙交通。迂,繞遠、曲折。全句是說苦於北山擋道,出來進去要繞遠,很不方便。這句話說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

創作背景

戰國初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家學派在傳揚自己的主張時,常運用大量生動的小故事來說明抽象的道理。這樣,寓言就空前繁榮起來。《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此文即選自《列子·湯問》第五章。

賞析

《愚公移山》主題思想即恆道。

“愚公移山”故事出自《列子》。《列子》文本的字裡行間表達了崇尚虛靜思想,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的積極作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也正是對《列子》文本中核心思想的充分註解:

首先,“愚公移山”故事象徵了“道”的永恆性。聯繫其他

案例展示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文言文重要的實詞、虛詞,辨析一詞多義;理解課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標:反覆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涵,培養文言文自讀能力;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
(3)德育目標: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

列禦寇

列禦寇

列禦寇,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4篇詩文

猜您喜歡

惠子相梁

先秦佚名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

小兒不畏虎

宋代蘇軾

有婦人晝日置小兒沙上而浣衣於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牴觸,庶幾其一就懼;而兒痴,竟不知。虎亦尋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