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佳人
宋代:李石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倚欄聞喚小紅聲。薰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牆東畔小橋橫。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被疏疏落落的柳樹掩映著的畫樓靜悄悄的,只聽見有人在吹笙。一曲過後倦倚著欄桿,;一會兒,她低聲呼喚侍兒小紅。去為她薰香整被,因為已是三更時分。
等待的人怎么也不來,來了卻又走,月色將庭中景物照的清晰明亮。粉色院牆的東邊小橋橫跨水面。起身在庭中花影下,扑打著飛螢。
賞析
這首詞通過一組鏡頭,描繪了一位多情的閨中女子因盼郎夜歸,從期待、幻覺、失望、孤獨到尋求解脫的生動形象。
詞一開頭就寫出特定環境中的特定的人:“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疏疏落落的柳樹掩映下,有一座畫樓,樓上住著佳人,周圍靜悄悄地,只聞有人在吹笙,——當然是這位佳人
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雲。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後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600篇詩文
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顰 一作:蹙)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代: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