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淨、沉煙燻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這水仙花,就是瀟湘妃子無疑。我初見時,她在江邊佇立,默默無語,清淚滴滴。她那淡淡的春意,似有縷縷的哀思。她爭個兒在東風裡搖曳,滿腔春情向誰寄?她步履輕盈地走來,帶著蕭瑟冷寂的秋意。只要是她經過的地方,便有裊裊清香飄起。曾記得漢宮裡,那金銅仙人捧著承露盤,亭亭玉立在明月底。
琵琶吟怨更多情,它能道盡水仙的幽怨無極。詩人枉自讚美芳香幽雅的蘭芷,卻不把高潔的水仙提及。有誰嘆賞她的國香風味?誰誰理解她的渺遠幽思?我將與她相伴相依,共同度過嚴寒的冬日。明淨的小窗里,我為她燃起沉香熏素衣。每當幽夢醒來,見她一身清露涓涓滴,娉娉婷婷在燈影里。
注釋
繡鸞鳳花犯: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楚江,楚地之江河,此處應指湘江。
湄:河岸,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湘娥:湘水女神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 。相傳二妃沒於湘水 ,遂為湘水之神。此處喻水仙花。
乍見:忽然看見;猛一見。
芳思:美好的情思。
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時步履輕盈,借指其人。語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謾:徒,空。
漢宮仙掌:漢武帝劉徹曾在建章宮前造神明台,上鑄銅柱、銅仙人,手托承露盤以儲甘露。
亭亭:直立的樣子;獨立的樣子。
冰弦 :指箏 。《長生殿·舞盤》;“冰弦玉柱聲嘹亮,鸞笙眾管音飄蕩 。”此處喻水仙。
騷人:指屈原,其有《離騷》贊蘭芷芬芳。後亦泛指詩人,文人。
芷(zhǐ):草本植物,開白花,有香氣。
國香:指極香的花,一般指蘭、梅等。亦用於讚揚人的品德。此指水仙。
歲寒:指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也藉以比喻忠貞的友誼。
沉煙:指點燃的沉香。
翠袂(mèi):喻水仙葉。
幽夢:隱約的夢境。
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
賞析
這首詞寫得宛轉輕靈,工於寄託,於淡淡的語氣中寄寓詞人曲折蘊藉的情感,仍然具有自己新穎的角度和鮮明的個性。
上片寫水仙。開端三句:“楚江泥,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詞人把水仙觀照為湘娥,用風神清潔、凝眸含淚的湘水之掩辣趁動人的情狀籠罩全仙徒然佇立著,無人愛憐,美好情思無所寄託,而一個“空”字則把詞人失意、悵惘、落寞的情緒流礴盡了,抒發出人品高潔而難有知音的慨嘆,於詠物中寫出了詞人的心、情。“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是由春入秋,秋是虛寫,是詞人的心理感受,散發出無邊縈瑟輕冷的寒意。“香雲隨步起”描寫水仙之娜香繚繞上升,儀態裊娜。此詞寫到這裡,於淡淡的動人哀思的春意中給人增添了一份冷寂的秋感。讀者可體會得到這是詞人心境淒黯的寫照。上片結句“漫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當是由眼前景物水仙聯想到漢宮前捧承露盤的金銅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詞人所感,與所謂“感時花濺淚”者同一苦衷。“漫”與上文的“空”字照應,宛轉地抒發了詞人對宋室的眷念但卻無所作為的悵惘之懷。
下片寫人惜水仙,進一步寫情思。“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怨”字道出了全詞主題。這幾句詞人命意用辭很有獨到之處:以有聲的冰弦比無聲的水仙,把視覺感受錯置為聽覺感受,於視覺之外再獲得聽覺上的美感。下二句“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傳統詩詞中常以蘭為國香,這裡詞人則以水仙為國香,認為它春思悠遠,韻味深長,感慨此國香風味不為世人欣賞、憐愛,這與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中的“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此,詞筆一轉,著重寫到自身,“相將共、歲寒伴侶”寫水仙與人相親相伴,共作歲寒之友。因水仙冬生,“歲寒”二字正切其性。在詞人看來,水仙絲毫不遜色於松、竹、梅歲寒三友。“小窗淨、沉煙燻翠袂”,寫在惜花者所居處,水仙擺放在明淨的小窗前,沉水香的縷縷輕煙繚繞著水仙抽出的綠葉。描寫得極其淡雅而意境清幽。結語“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寫惜花者一覺幽夢醒來時,燈影中目光迅速地被一枝身上帶著涓涓清露的水仙吸引住,語氣極淡,然清逸之韻使人回味無窮。
這首詞借湘妃、洛神來寫水仙的芳魂玉魄,極力突出水仙飄逸高潔的品性。綜觀全詞,詠物凝神觀照、擺脫凡思,抒情宛轉輕靈、淡雅清幽,引事用典十分貼切,又注意到處處照應。作者的才情與功力由此篇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