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8 / 22頁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意思是在書房裡記錄奇異的故事。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極高的藝術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將苑》是中國古代一部專門討論為將之道的軍事著作,又稱《諸葛亮將苑》、《武侯將苑》、《心書》、《武侯心書》、《新書》、《武侯新書》等。此書宋代稱《將苑》,明代始改稱《心書》,如《經籍志》;或《新書》,如陶宗儀《說郛》;也有稱《將苑》的,如《百川書志》。《漢魏叢書》雖於書名題作《心書》,而篇章標題中間有《新書》字樣。現存版本中,這幾種稱謂都有,核其內容,雖有所差別,但基本上是一致的,是同書異名。
《羅織經》是武周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書。酷吏周興臨死之際,看過此書,自嘆弗如,竟甘願受死;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此書,冷汗直冒,卻不敢喊冤;女皇武則天面對此書,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殺機遂生。
《西遊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另說是李春芳)所著,出版署名華陽洞天主人。取材於《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遊記故事見於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深刻描繪了社會現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水經注》是南北朝時期北魏酈道元的著作。從書名來看,此書是另一種叫做《水經》的書作《注》。事情的確如此,三國時期的一位已經不知名的作者寫了一本名叫《水經》的書,內容非常簡略,全書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條寫在此書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發源、簡單的流程、入海,或在何處匯入另一條大河。全書《注》文超過《經》文二十多倍。《水經注》是一部三十多萬的巨構,是一部獨立的古典名著。
《論衡》一書為東漢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睡虎地秦簡、雲夢秦簡,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這些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內文為墨書秦篆,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情況,其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於吉凶時日的占書,為研究中國書法、秦帝國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醫學、等方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翔實的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