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常言道

常言道

《常言道》又名《富翁醒世傳》,是中國清代落魄道人著古典小說,共四卷十六回。題名“落魄道人編”,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嘉慶甲戌十九年(1814)刊本,首嘉慶甲子九年(1804)西土痴人序,序謂:“言之無罪,不過巷議街談;聞者足戒,無不家喻戶曉。雖屬不可為訓,亦復聊以解嘲,所謂常言道俗情也云爾。”光緒乙亥(1875)得成堂新鐫袖珍本,半葉八行,行二十字。

小八義

小八義

《小八義》是由半閒居士所寫的長篇鼓詞,於2009年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八義》,又名《英雄小八義》、《梁山後代》,是部在民間流傳較久的長篇鼓詞,講述的是水滸梁山英雄後代的傳奇故事。 田連元評書《小八義》敘宋徽宗時,落難公子周順與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漢尉遲霄、唐鐵牛、梁山好漢後代孔生、時常青、花雲萍、阮英結為小八義,為國除奸,為民除害的故事。

白牡丹

白牡丹

《白牡丹》是清代洪琮所撰的一部小說。

小五義

小五義

《小五義》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之一,全稱《忠烈小五義傳》又稱《續忠烈俠義傳》。作者佚名,“小五義”指的五鼠後人,竄天鼠盧方之子粉面子都盧珍、掣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鑽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錦毛鼠白玉堂的侄兒玉面專諸白芸生和“小俠”艾虎五人,全書主題環繞在群俠於忠協助平定藩王作亂、於義懲治為惡盜匪兩大主題,全書貫徹忠義思想,歌頌行俠仗義精神。

朝野僉載

朝野僉載

唐代筆記小說集。此書記載朝野佚聞,尤多武后朝事。唐張鷟撰。六卷。記隋唐兩代朝野遺聞,對武則天時期的朝政頗多譏評,有的為《資治通鑑》所取材。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最早在陳所發行的《世界繁華報》上連載,共五編60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魯迅將《官場現形記》與其他三部小說並稱之為譴責小說,是清朝晚期文學代表作品之一。

花月痕

花月痕

《花月痕》,清魏秀仁所作小說,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全書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為眠鶴主人撰,棲霞居士評。較早版本為清光緒十四年木刻本、光緒十八年上海圖書集成局的鉛字排印本等。此書流行於清末狹邪小說及鴛鴦蝴蝶派小說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到狹邪小說的過渡環節,像徐枕亞的《玉梨魂》從小說名字和內容都是學它的。

西廂記

西廂記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