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郡國一原文
河南 河內 河東 弘農 京兆 馮翊 扶風
司隸
《漢書·地理志》記天下郡縣本末及山川奇異、風俗所由,至矣。今但錄中興以來郡縣改異及《春秋》、三史會同征伐地名,以為《郡國志》。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也。前無今有者,後所置也。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
◎ 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陽,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二十一城,永和五年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口百一萬八百二十七。
(雒陽)周時號成周。有狄泉,在城中。有唐聚。有上程聚。有士鄉聚。有褚氏聚。有榮錡澗。有前亭。有圉鄉。有大解城。
(河南)周公時所城雒邑也,春秋時謂之王城。東城門名鼎門,北城門名乾祭。又有甘城,有蒯鄉。
(梁)故國,伯翳後。有霍陽山。有注城。
(熒陽)有鴻溝水。有廣武城。有虢亭,虢叔國。有隴城。有薄亭。有敖亭。有熒澤。
(卷)有長城,經陽武到密。有垣雍城,或曰古衡雍。有扈城亭。
(原武)
(陽武)
(中牟)有圃田澤。有清口水。有管城。有曲遇聚。有蔡亭。
(開封)
(菀陵)有棐林。有制澤。有瑣候亭。
(平陰)
(穀城)瀍水出。有函谷關。
(緱氏)有鄔聚。有轘轅關。
(鞏)有尋谷水。有東訾聚,今名訾城。有坎(土+芻)聚。有黃亭。有湟水。有明谿泉。
(成睪)有旃然水。有瓶丘聚。有漫水。有汜水。
(京)
(密)有大騩山。有梅山。有陘山。
(新城)有高都城。有廣成聚。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蠻中。
(匽師)有屍鄉,春秋時曰屍氏。
(新鄭)《詩》鄭國,祝融墟。平
◎ 河內郡高帝置。雒陽北百二十里。十八城,戶十五萬九千七百七十,口八十萬一千五百五十八。
(懷)有隰城。
(河陽)有湛城。
(軹)有原鄉。有湨梁。
(波)有絺城。
(沁水)
(野王)有太行山。有射犬聚。有邘城。
(溫)蘇子所都。濟水出,王莽時大旱,遂枯絕。
(州)
(平睪)有邢丘,故邢國,周公子所封。有李城。
(山陽)邑。有雍城。有蔡城。
(武德)
(獲嘉)侯國。
(脩武)故南陽,秦始皇更名。有南陽城,陽樊、攢茅田。有小脩武聚。有隤城。
(共)本國。淇水出。有B02A亭。
(汲)
(朝歌)紂所都居,南有牧野,北有邶國,南有寧鄉。
(盪陰)有羑里城。
(林慮)故隆慮,殤帝改。有鐵。
◎ 河東郡秦置,雒陽西北五百里。二十城,戶九萬三千五百四十三,口五十七萬八百三。
(安邑)有鐵,有鹽池。
(楊)有高梁亭。
(平陽)侯國。有鐵。堯都此。
(臨汾)有董亭。
(汾陰)有介山。
(蒲板)有雷首山。有沙丘亭。
(大陽)有吳山,上有虞城。有下陽城。有茅津。有顛軨坂。
(解)有桑泉城。有臼城。有解城。有瑕城。
(皮氏)有耿鄉。有鐵。有冀亭。
(聞喜)邑,本曲沃。有董池陂,古董澤。有稷山亭。有涑水。有洮水。
(絳)邑。有翼城。
(永安)故彘,陽嘉二年更名。有霍大山。
(河北)《詩》魏國。有韓亭。
(猗氏)
(垣)有王屋山,兗水出。有壺丘亭。有邵亭。
(襄陵)
(北屈)有壺口山。有採桑津。
(蒲子)
(濩澤)侯國。有析城門。
(端氏)
◎ 弘農郡武帝置。其二縣,建武十五年屬。雒陽西南四百五十里。九城,戶四萬六千八百一十五,口十九萬九千一百一十三。
(弘農)故秦函谷關,燭水出。有枯樅山。有桃丘聚,故桃林。有務鄉。有曹陽亭。
(陝)本虢仲國。有焦城。有陝陌。
(黽池)穀水出。有二崤。
(新安)澗水出。
(宜陽)
(陸渾)西有虢略地。
(盧氏)有熊耳門,伊水、清水出。
(湖)故屬京兆。有閺鄉。
(華陰)故屬京兆。有太華山。
◎ 京兆尹秦內史,武帝改。其四縣,建武十五年屬。雒陽西九百五十里。十城,戶五萬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萬五千五百七十四。
(長安)高帝所都。鎬,在上林菀中。有細柳聚。有蘭池。有曲郵,有杜郵。
(霸陵)有枳道亭。有長門亭。
(杜陵)酆在西南。
(鄭)
(新豐)有驪山,東有鴻門亭及戲亭。有掫城。
(藍田)出美玉。
(長陵)故屬馮翊。
(商)故屬弘農。
(上雒)侯國。有冢領山,雒水出。故屬弘農。有菟和山。有蒼野聚。
(陽陵)故屬馮翊。
◎ 左馮翊秦屬內史,武帝分,改名。雒陽西六百八十八里。十三城,戶三萬七千九十,口十四萬五千一百九十五。
(高陵)
(池陽)
(雲陽)
(礻殳祤)永元九年夏。1111
(頻陽)
(萬年)
(蓮勺)
(重泉)
(臨晉)本大荔。有河水祠。有芮鄉。有王城。
(郃陽)永平二年夏。
(夏陽)有梁山、龍門山。
(衙)
(粟邑)永元九年夏。
◎ 右扶風秦屬內史,武帝分,改名。十五城,戶萬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萬三千九十一。
(槐里)周曰大丘,高帝改。
(安陵)
(平陵)
(茂陵)
(鄠)豐水出。有甘亭。
(眉阝)有邰亭。
(武功)永平八年夏。有太一山,本終南。垂山,本郭物。有斜谷。
(陳倉)
(汧)有吳岳山,本名汧,汧水出。有回城,名回中。
(渝麋)侯國。
(雍)有鐵。
(栒邑)有豳鄉。
(美陽)有岐山,有周城。
(漆)有漆水。有鐵。
(杜陽)永和二年夏。
右司隸校尉部,郡七,縣、邑、侯國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