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後唐·明宗紀七

作者:薛居正等

長興元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衛如常儀。乙亥,國子監請以 監學生束修及光學錢備監中修葺公用,從之。丙子,帝謂宰臣曰:“時雪未降,如 何?”馮道曰:“陛下恭行儉德,憂及蒸民,上合天心,必有春澤。”是夜,降雪。 其夕,右散騎常侍蕭希甫封狀申樞密稱,得河堰衙官狀,告本都將校二十餘人慾謀 不軌,至旦追問無狀,斬所告人。是日,幸至德宮。辛卯,中書奏,郊天有日,合 差大內留守。詔以宣徽南院使硃宏昭充。

二月戊戌,幸稻田莊。己亥,黑水國主兀兒遣使貢方物。翰林學士劉煦奏: “新學士入院,舊試五題,請今後停試詩賦,只試麻制、答蕃書、批答共三道。仍 請內賜題目,定字數,付本院召試。”從之。《五代會要》載劉煦原奏云:“舊例 學士入院,除中書舍人不試,余官皆先試麻制、答蕃、批答各一道,詩賦各一道, 號曰五題,並於當日呈納。從前每遇召試,多預出五題,潛令宿構,其無黨援者, 即日起草,罕能成功。今請權停詩賦,只試三道,仍內賜題目,兼定字數。”從之。 有司奏:“皇帝致齋於明堂,按舊服通天冠、絳紗袍,文武五品已上著袴褶,近例 只著朝服。”從之。乙巳,中書奏:“皇帝朝獻太微宮、太廟,祭天地於圜丘,準 禮例親王為亞獻行事,受誓戒。”從之。以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為御營使。壬子, 帝宿齋於明堂殿。癸丑,朝獻太微宮。是日,宿齋於太廟。詰旦,請行饗禮。甲寅, 赴南郊齋宮。是夜微雨,三鼓後晴明如晝。乙卯,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柴燎禮畢, 郊宮受賀。是日,御五鳳樓,宣制:改天成五年為長興元年;大赦天下,除十惡五 逆、放火劫舍、屠牛、官典犯贓、偽行印信、合造毒藥外,罪無輕重,鹹赦除之。 天成四年終諸道所欠殘稅及場院欠折,並特放免。群臣職位帶平章事、侍中、中書 令,並與改鄉名里號。朝臣及蕃侯郡守亡父母,及父母在並妻室未沾恩命者,並與 恩澤。應私債出利已經倍者,只許微本;已經兩倍者,本利並放。河陽管內人戶, 每畝舊征橋道錢五文,今後不征。諸道州府每畝先征麴錢五文,今特放二文雲。商 州吏民以刺史郭知瓊善政聞,詔褒之。

三月丁卯,幸會節園,遂幸河南府。靈武奏,殺戮蕃賊二千人。壬申,鳳翔節 度使李從嚴進封岐國公,移鎮汴州。甲戌,延州節度使高允韜移鎮邢州。丙子, 以宣徽使硃宏昭為鳳翔節度使;潞州節度使硃漢賓加檢校太傅,移鎮晉州;徐州節 度使房知溫移鎮鄆州;鄆州節度使王晏球移鎮青州。宰臣馮道率百僚拜表,請上尊 號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詔報不允。壬午,許州節度使孔循移鎮滄州;陝州節 度使張延朗移鎮許州,加檢校太傅;滄州節度使張虔釗移鎮徐州,加檢校太保。癸 未,詔貶右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事蕭希甫為嵐州司戶參軍,仍馳驛發遣, 坐誣告之罪也。宰臣馮道等再請上尊號,詔允之。丙戌,以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 使、河陽節度使康義誠為襄州節度使、檢校太傅;以左武衛上將軍劉彥琮為陝州節 度使、檢校太保。庚寅,制淑妃曹氏可立為皇后,仍令擇日冊命。

夏四月甲午朔,國子司業張溥奏,請復八館,以廣生徒。按《六典》,監有六 學,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是也,而溥雲八館,謬矣。丁酉,前汴 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符習加太子太師致仕,進封衛國公。戊戌,遂州節度 使夏魯奇加同平章事,皇子河中節度使從珂進位檢校太尉,封開國公。自是諸道節 鎮皆次第加恩,以郊禋覃慶澤故也。己亥,幸會節園。壬寅,以樞密使安重誨為留 守、太尉、兼中書令,使如故。青州節度使王建立加侍中,移鎮潞州。皇子河中節 度使從珂奏:“臣今月五日,閱馬於黃龍莊,衙內指揮使楊彥溫據城叛,臣尋時詰 問,稱奉宣命。胡三省《通鑑注》云:樞密院用宣,三省用堂帖。臣見在虞鄉縣。” 帝遣西京留守索自通、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藥彥稠等攻之,仍授彥溫絳州刺史,冀誘 而擒之也。詔從珂赴闕。丁未,以戶部尚書李鈴為兗州行軍司馬,坐引淮南覘人貽 安重誨寶帶也。戊申,宰臣馮道加右僕射,趙鳳加吏部尚書。乙酉,以左龍武統軍 劉君鐸卒廢朝。

癸丑,索自通、藥彥稠等奏,收復河中,斬楊彥溫,傳首來獻。初,彥稠出師, 帝戒之曰:“與朕生致彥溫,吾將自訊之。”及收城,斬首傳送,帝怒彥稠等。時 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每於帝前屢言其短, 巧作窺圖,冀能傾陷。彥溫既誅,從珂歸清化里第。重誨謂馮道等曰:“蒲帥失守, 責帥之義,法當如何?”翼日,道等奏:“合行朝典。”帝不悅,趙鳳堅奏:“故 事有責帥之義,所以激勵籓守。”帝曰:“皆非公等意也。”後數日,帝於中興殿 見宰臣,趙鳳承重誨意,又再論列,帝默然。翼日,重誨復自論奏,帝極言以拒之, 語在《末帝紀》中。帝又曰:“卿欲如何制置?”重誨曰:“於陛下父子之間,臣 不合言,一稟聖旨。”帝曰:“從他私第閒坐,何煩奏也!”乃止。以前邢州節度 使、檢校司徒李從溫為左武衛上將軍。丙辰,以西京留守、檢校司徒索自通為河中 節度使。丁巳,雲州奏:掩襲契丹,獲頭口萬計。

戊午,帝御文明殿受冊徽號,冊曰:“維長興元年,歲次庚寅,四月甲午朔, 二十五日戊午,金紫光祿大夫、守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 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士、上柱國、始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一百 戶臣馮道,銀青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判集賢院事、上柱國、天水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臣趙鳳,及文武百官特進、太子 少傅、上柱國、酒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臣李琪等五千八百九十七人言:

臣聞天不稱高而體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無不載,高無不覆。四時行於內, 萬物生其間,總神祗之靈,葉帝王之運。日出而星辰自戢,龍飛而雷雨皆行,元氣 和而天下和,庶事正而天下正。

伏惟皇帝陛下,天授一德,時歷多艱。翊太祖以興邦,佐先皇而定難,拯嗣昭 於潞困,救德威於燕危,遏思遠而全鄴都,誅彥章而下樑苑。成再造之業,由四征 之功。洎纂鴻圖,每敷皇化。去內庫而省庖膳,出宮人而減伶官,輕寶玉之珍,卻 鷹鸇之貢。淳風既洽,嘉瑞自臻。故登極之前,人皆不足;改元之後,時便有年。 遐荒鏇斃於戎王,重譯徑來於蠻子,東巡而守殷殪,北討而王都殲,破契丹而燕、 趙無虞,控靈武而瓜、沙並復。

近以饗上元而薦太廟,就吉土而配昊天,輅已降而雨沾,事欲行而月見。燔柴 禮畢,作解恩覃,帝命鹹均,人情普悅。非陛下有道有德,至聖至明,動不疑人, 靜惟恭己,常敦孝禮,每納忠言,則何以臨御五年,澄清四海!時久纏於災害,民 驟見於和平。休徵備載於簡編,徽號過持于謙讓。三年不允,眾志皆堅。天不以上 帝自崇,日不以大明自貴,於烝民有惠,於元後同符,列聖皆然,舊章斯在。今以 明庭百辟,列土諸侯,中外同辭,再三瀝懇。臣等不勝大願,謹奉玉寶玉冊,上號 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伏惟皇帝陛下,體堯、舜之至道,法日月於太虛,威於夷狄,恩及蟲魚。奉國 者繼加榮寵,違天者鹹就誅鋤。典禮當告成之後,夙夜思即位之初,千秋萬歲,永 混車書。

宰臣馮道之辭也。庚申,以左多吾上將軍史敬熔為鄧州節度使,以右金吾上將 軍符彥超為兗州節度使,以驍衛上將軍張敬詢為滑州節度使,以閬州防禦使孫岳為 鳳州節度使。詔改鳳翔管內應州為匡州,信州為晏州,改新州管內武州為毅州。

五月乙丑,鄭州防禦使張進、副使鹹繼威並停任,以盜掠城中居人故也。丙寅, 以少府監韋肅為洺州刺史,以潞州節度使王建立為太傅致仕。建立素與安重誨不協, 因其入朝,乃言建立自鎮歸朝過鄴都,日有扇搖之言,以是罪之,故令致仕。丁卯, 以前興元節度使劉仲殷權知潞州軍州事。戊辰,以安州節度使高行珪卒輟朝。有司 上言:“皇后受冊,內外命婦併合奉賀。今未有命婦準例上表稱賀。中書諸道節度 使但進表上言皇帝,外命婦上皇后賀箋表,進呈訖,無報。應皇親或有慶賀及起居 章表,內中進呈後,只宣示來使,並不合答覆。”從之。壬申,以權知昭義軍軍州 事劉仲殷為潞州節度使、檢校太傅。丁丑,帝臨軒,命使冊淑妃曹氏為皇后。禮院 上言,百官上疏於皇后曰“皇后殿下”,及六宮及率土婦人慶賀只呼“殿下”,不 言“皇后”。中書覆奏,若只呼“殿下”,恐與皇太子無所分別,凡上中宮表章呼 “皇后殿下”,若不形文字,尋常只呼“皇后”。從之。癸未,太子少傅蕭頃卒, 廢朝。甲申,回鶻可汗仁喻遣使貢方物。辛卯,以翰林承旨、兵部侍郎李愚為太常 卿。壬辰,以前滑州節度使李從璋為左驍衛上將軍。

六月丁酉,以護駕馬軍都指揮使、貴州刺史安從進為宣州節度使,充護駕馬軍 都指揮使;以護駕步軍都指揮使、澄州刺史藥彥稠為壽州節度使兼護駕步軍都指揮 使。甲辰,以皇城使安崇緒為河陽留後,重誨子也。鳳翔奏:“所管良、晏、匡三 州並無屬縣,請卻改為縣。”從之,仍舊為軍鎮。前振武節度使安金全卒。壬子, 中書門下奏:“詳覆到禮部送今年及第進士李飛、樊吉、夏侯珙、吳沺、王德柔、 李谷等六人,望放及第。其盧價等七人及賓貢鄭朴,望許令將來就試。知貢舉張文 寶試士不得精當,望罰一季俸。”從之。丁巳,皇子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從厚移 領鎮州,以左武衛上將軍李從溫為許州節度使。

秋七月甲子,以宣徽南院使、行右衛上將軍、判三司馮贇為北京留守、太原尹。 己巳,以鄧州節度使史敬鎔卒廢朝。甲戌,以左威衛上將軍梁漢顒為鄧州節度使, 前兗州節度使趙在禮為左驍衛上將軍。庚辰,奉國軍節度使兼威武軍節度副使、檢 校太尉、兼侍中王延稟加兼中書令。詔:“諸州得替防禦、團練使、刺史並宜於班 行比擬,如未有員闕,可隨常參官逐日立班。”新例也。辛巳,詔揀年少宮人及西 川宮人並還其家,無家可歸者,任從所適。甲申,以前齊州防禦使孫璋為鄜州節度 使。戊子,以右散騎常侍陸崇卒廢朝。崇為福建冊使,卒於明州,贈兵部尚書。宿 州進白兔,安重誨謂其使曰:“豐年為上瑞,兔懷狡性,雖白何為!”命退歸。

八月甲午,以前鄧州節度使盧文進為左衛上將軍。北京奏,吐渾千餘帳內附, 於天池川安置。禁在京百司影射州縣稅戶。乙未,捧聖軍使李行德、十將張儉、告 密人邊彥溫並族誅,以其誣告安重誨私市兵仗故也。以前許州節度使張延朗為檢校 太傅、行兵部尚書,充三司使。三司之有使額,自延朗始也。初,中書覆奏,授延 朗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兼判戶部度支事。奏入,宣旨曰:“會計之司,國朝重事, 將總成其事額,俾專委於近臣,貴便一時,何循往例,兼移內職,可示新規。張延 朗可充三司使,班在宣徽使下。”癸卯,北京奏,生吐渾內附,欲於嵐州安族帳。 都官員外郎、知制誥張昭遠奏:“請依國朝舊以例,選郎官、御史分行天下,宣問 風俗,興利除害。”不報。

壬寅,皇子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從榮封秦王,仍令所司擇日冊命。《五代會 要》:長興元年九月,太常禮院奏,草定冊秦王儀注。博士段顒議曰:據《開元禮》, 臨軒冊命諸王大臣,其日受冊者,朝服從第鹵簿,與百官俱集朝堂,就次受冊訖, 通事舍人引,不載謁朝還第之儀。自開元以後,冊拜諸王皆正衙命使,詣延英進冊, 皇帝御內殿,高品引王入立於位,高品宣制讀冊,王受冊訖,歸院,亦無乘輅謁朝 之禮。臣按《五禮精義》云:“古者皆因禘嘗而頒爵祿,所以示無自專,稟之於祖 宗也。”今雖冊命,不在烝嘗,然拜大官、封大邑,必至殿廷,敬慎之道也。今當 司欲準《開元禮》,其日秦王服朝服,自理所乘輅車、備鹵簿,與群臣俱集朝堂, 就次受冊訖,至應天門外,奉冊置於載冊之車,秦王升輅,出謁太廟訖,歸理所, 儀仗鹵簿如來時之儀。從之。戊申,兗州奏:“淮南海州都指揮使王傳拯殺本州刺 史陳宣,焚燒州城,以所部兵士及家口五千人歸國,至沂州。”帝遣使慰納之。庚 戌,正衙命使冊福慶長公主孟氏。以前雄武軍節度使王思同為左武衛上將軍,以前 鳳州節度使陳皋為右威衛上將軍。壬子,正衙命使赴太原,冊永寧公主石氏。乙卯, 以左監門衛上將軍陳延福卒廢朝。丙辰,皇子鎮州節度使從厚封宋王,仍令擇日冊 命。

九月乙丑,階州刺史王宏贄上言:“一州主客戶才及千戶,並無縣局,臣今檢 括得新舊主客已及三千二百,欲依舊額立將利、福津二縣,請置令佐。”從之。丁 醜,詔天下諸州府,不得奏薦著紫衣官員為州縣官。戊寅,升尚書右丞為正四品。 癸未,利、閬、遂三州奏,東川節度使董璋謀叛,結連西川孟知祥。甲申,以鎮州 節度使范延光為檢校太傅、守刑部尚書,充樞密使。利州、閬州進納東川檄書,言 將兵擊利、閬,責以間諜朝廷為名。乙酉,以左驍衛上將軍趙在禮為同州節度使兼 四面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樞密院直學士、守工部侍郎閻至,樞密院直學士、守尚 書右丞史圭,並轉戶部侍郎,依前充職。以翰林學士、守戶部侍郎李懌為尚書右丞; 以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劉煦為兵部侍郎;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竇夢征為工部侍郎, 依前充職。以中書舍人劉贊為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許光義為兵部侍即,以兵部侍 郎姚顗為吏部侍郎。丙戌,詔東川節度使董璋可削奪在身官爵,仍徵兵進討。丁亥, 以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兼西南面供饋使,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兼東川行營都招討使, 以遂州節度使夏魯奇兼東川行營招討副使。庚寅,以右衛上將軍王思同為京兆尹, 充西京留守兼西南行營馬步都虞候。

冬十月壬辰,以太子少傅李琪卒廢朝。癸巳,以鄜州節度使米君立卒廢朝。詔: “凡賻贈布帛,言段不言端匹,段者二丈也,宜令三司依此給付。”甲午,正衙命 使冊興平公主於宋州節度使、駙馬都尉趙延壽之私第。己亥,以左驍衛上將軍李從 璋為陝州節度使,陝州口度使劉彥琮移鎮邠州。尚書博士田敏請依舊典藏冰、頒冰, 以銷陰陽愆伏之沴,詔從之。《五代會要》載原敕云:“藏冰之制,載在前經,獻 廟之儀,廢於近代,既朝臣之特舉,案典禮以宜行。田敏所奏祭司寒獻羔事宜依。 其桃弧棘矢,事久不行,理難備創。其諸侯亦宜準往制藏冰。”乙巳,供奉官張仁 暉自利州回,奏董璋攻陷閬州,節度使李仁矩舉家遇害。丁未,宮苑使董光業並妻 子並斬於都市,璋之子也。辛亥,以武安軍節度副使、洪鄂道行營副都統、檢校太 尉馬希聲為武安軍節度使,加兼侍中。時湖南馬殷奏,久病不任軍政,乞以男希聲 為帥,故有是命。中書奏:“吏部流內銓諸色選人,所試判兩節,欲委定其等第, 文優者超一資,其次者次資,又次者以同類,道理全疏者於同類中少人戶處注擬。” 從之。

十一月庚申朔,帝御文明殿,冊皇子秦王,仗衛樂懸如儀。甲子,正衙命使冊 皇子宋王於鎮州。是日,幸龍門。翼日,馮道奏曰:“陛下宮中無事,游幸近郊則 可矣,若涉歷山險,萬一馬足蹉跌,則貽臣下之憂。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 金之子,立不倚衡。況貴為天子,豈可自輕哉!”帝斂容謝之。退令小黃門至中書 問道垂堂、倚衡之義,道因註解以聞,帝深納之。己巳,故太子少保致仕封舜卿贈 太子少傅。庚午,應州節度使張敬達移雲州,以捧聖都指揮使、守恩州刺史沙彥詢 為應州節度使;以潁州團練使高行周為安北都護,充振武節度使。壬申,黔南節度 使楊漢章棄城奔忠州,為董璋所攻也。乙亥,制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削奪官爵,以其 同董璋叛也。丙子,以前同州節度使羅周敬為左監門上將軍。丁丑,故兵部侍郎許 光義加贈禮部尚書。辛巳,西面軍前奏,今月十三日,階州刺史王宏贄、瀘州刺史 馮暉,自利州取山路出劍門關外倒下,殺敗董璋守關兵士三千餘人,收復劍州。甲 申,日南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賀。丙戌,以給事中鄭韜光為左散騎常侍。青州奏, 得登州狀,契丹安巴堅男東丹王托雲越海來歸國。《契丹國志》:時東丹王失職怨 望,因率其部四十餘人越海歸唐。

十二月乙未,荊南奏,湖南節度使、楚國王馬殷薨,廢朝三日。庚子,以前襄 州節度使安元信為宋州節度使。辛丑,幸苑中。丁未,以二王后秘書丞、襲酅國公 楊仁矩卒輟朝,贈工部郎中。庚戌,湖南節度使馬希聲起復,加兼中書令。壬子, 以樞密院直學士、戶部侍郎閻至為澤州刺史;樞密使直學士、戶部侍郎史圭為貝州 刺史。甲寅,遣樞密使安重誨赴西面軍前。時帝以蜀路險阻,進兵艱難,潼關已西, 物價甚賤,百姓挽運至利州,率一斛不得一斗,謂侍臣曰:“關西勞擾,未有成功, 誰能辦吾事者!朕須自行。”安重誨曰:“此臣之責也,臣請行。”帝許之。言訖 而辭,翼日遂行。甲寅,故西川兵馬都監、泗州防禦使李嚴贈太傅。丙辰,車駕畋 於西山,臘也。丁巳,回鶻遣使來朝貢。戊午,故荊南節度使、檢校太尉、兼尚書 令、南平王高季興贈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