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諸樹
作者:佚名
《齊民要術》:凡栽一切樹木,欲記其陰陽,不令轉易。陰陽易位,則難生。小小栽者,不煩記也。大樹髡之,不髡,風搖則死。小則不髡。先為深坑,內樹訖,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東西南北搖之良久,搖則泥入根間,無不活者;不搖,根虛,多死。其小樹,則不煩耳。然後下土堅築。近上三寸不築,取其柔潤也。時時溉灌,常令潤澤。每澆水盡,即以燥土覆之。覆則保澤,不然即乾。埋之欲深,勿令撓動。凡栽樹訖,皆不用手捉及六畜抵突。《戰國策》曰:“夫柳,縱橫、顛倒樹之,皆生。使千人樹之,一人搖之,則無生柳矣。”
凡栽樹,正月為上時,諺曰:“正月可栽大樹。”言得時則易生也。二月為中時,三月為下時。然棗,雞口;槐,兔目;桑,蝦蟆眼;榆,負瘤散;自余雜木,鼠耳、虻翅,各其時。此等名,即皆是葉生形容之所象似。以此時栽種者,葉皆即生。早栽者,葉晚出。雖然,大率寧早為佳,不可晚也。
樹,大率種數既多,不可一一備舉。凡不見者,栽蒔之法,皆求之此條。
崔寔曰:二月盡,三月,可掩樹枝。埋樹枝土中,令生;二歲已上,可移種矣。
《務本新書》:一切栽,枝記南北。根深土遠,寬掘上,以席包包裹,不令見日。大車上般載,以人牽曳,緩緩而行。車前數百步,平治路上車轍,務要平坦,不令車輪搖擺。於處所依法栽培,樹樹決活。古人有云:“移樹無時,莫令樹知。”區宜寬深,以水攪土成泥,仍糝新粟大麥百餘粒,即下樹栽。樹大者,須以木扶架。若根不動搖,雖丈許之木可活。仍須芟去繁枝,不可招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齊民要術》:凡是移栽各種樹木,都要記住它的陰面和陽面,不要改變(原方位)。如把陰面和陽面弄錯,便難成活。如系移栽很小的樹苗,便可以不必去記。移栽大樹時,應先將枝葉剪伐去;不剪去枝葉,風吹搖動,不容易成活。小樹不必剪去枝葉。先挖掘深坑,將樹栽入坑中,隨即用水澆灌,使土變成稀泥,把樹向東西南北四面搖動一會兒,搖動,可以使稀泥進入到樹根中間去,沒有不成活的;不搖動,樹根中間空虛著,多半會死掉。如移栽小樹,便不必這樣做了。然後向坑中壅土搗實。表面三寸厚的土不要搗實,可保持疏鬆濕潤。應時常澆水,使(樹坑)經常保持濕潤。每次澆水,等水耗盡後,便要用燥土覆蓋。覆土可以保持濕潤,不覆土便會變乾燥。樹要埋得深,不要讓樹搖動。樹栽過以後,一概不要用手撫摸,不要讓六畜碰撞。《戰國策》一書曾經說:“柳樹,不論是直著栽,臥著栽,顛倒著栽,都能夠成活。但如有一千人栽種柳樹,只要有一人去搖動它們,便不會有一棵成活了。”
凡栽樹木,正月為上等農時,諺語說:“正月可栽大樹。”是說時令合適,樹木容易成活。二月為中等農時,三月為下等農時。但棗樹宜“雞口”移,槐樹宜“兔目”移,桑樹宜“蝦蟆眼”移,榆樹宜“負瘤散”移;其餘的雜木,有的要等“鼠耳”移,有的要等“虻翅”移皆有自己的適宜時令。以上所言各種名目,皆是指葉芽萌發時的形狀。在這些時候移栽,都可很快地長出葉子;栽得早的,葉子反而出得晚。情況雖然是這樣,但一般說來還是寧可早栽比較好,切不可栽得晚了。
樹木的種類很多,不能逐一列舉,凡上面沒有講到的,栽種的方法,皆可參照本條所講的去做。
崔寔說:二月底和三月,可掩埋樹枝。將樹枝埋入土中,使生根,兩年以後便可移栽。
《務本新書》:所有的移栽,都應記清楚南北枝。根扎得深在土中穿行遠的,應寬留宿土把樹栽掘出,用席包包裹嚴密,不要讓它見陽光。放在大車上搬運,用人輓車緩慢行進。在車前幾百步遠的地方,便應將路上的車轍溝剷除墊平,路面務要平坦,不使車輪搖擺晃動。將樹栽搬運到地方以後,便可依法栽植,保證栽一棵成活一棵。古人有句話說:“移樹並沒有一定的時間,重要的是不要讓樹感覺到(它在被移動)。”坑要掘得又寬大又深,用水把土攪拌成稀泥,並要摻進新穀子和大麥一百多顆,然後把樹栽種植下去。樹栽大時,需要用木作支架。只要樹根不搖動,即便是一丈高的樹栽也可以成活。還應該把樹栽的枝葉剪去,不可讓它招風。
注釋
①本篇專講移栽各種樹木的通法。以上各篇為“各論”,本篇為“總論”;這裡所講的方法適用於所有的樹木。
②引自《齊民要術·栽樹第三十二》。
③大樹髡之:髡:音“昆”,古代剃去頭髮的一種刑罰。這裡是說將主枝截短後再移栽。
④剪去枝葉不僅可防止風吹搖動,亦可減少水分蒸發量。此法至今仍在採用。
⑤耳:殿本同。《齊民要術》作“爾”。作“耳”意亦可通。
⑥土:原作“上”,誤。據《齊民要術》及殿本改正。
⑦不然即乾:殿本相同。校元本作“則乾”,《齊民要術》作“則乾涸”。
⑧此文見今本《戰國策·魏策》,但文字有差異。千人:今本《戰國策》作“十人”。殿本作“十人”。
⑨蝦蟆:青蛙和癩蛤蟆的通稱。
⑩負瘤散:石註:“‘負瘤散’意義不明。榆樹葉芽,都是小顆粒形,將舒展時,便散開來,可能是將小顆粒比擬成‘負瘤’。”按:榆樹與他樹不同,它是先開花後出葉的。依理度之,移栽的時間似應在開花前。“負瘤”,亦有可能是指簇生的花苞。
虻翅:“虻”,指牛虻。牛虻的翅略大於蠅。
此等名,即皆是:殿本作“此等名目,皆是”。校元本作“此等名目即皆是”。
見《齊民要術》,亦見《四民月令》輯佚本“二月”。
此系壓條繁殖方法的最早文字記錄。
一切栽:殿本同。校元本作“一切移栽”(移栽各種樹木),文意較明白。
根深土遠,寬掘上:元本,格致本(明本),殿本,皆作“寬掘上”。石校本據盧文弨校,改“上”作“土”。
席包:是用席縫製成的裝盛重物的包。繆注謂“‘包包’重文,疑衍一‘包’字”,非是。
指有人在車前負責修路,“車行”和“修路”兩事齊頭並進,車前修好的路段,要保持數百步遠,以免影響大車的前進。
舊時農村使用鐵輪大車,常把土路路面軋出很深的車轍溝。如不剷除墊平,車必搖動不穩。
糝: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