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粵西遊日記二十一

作者:徐弘祖

初三日 飯勾漏,即東北行。由營房轉山之東南角,過透石東出之泉,徑草坡而行。五里,越一坡,有塘衍水環浸山谷。渡橋,又二里,堰塘愈大,石峰至此東盡,其北有尖峰兀立若獨秀焉。山北隙中露大容,蜿蜒若列屏。又東十里,有水自西北容山來,東南入繡江,為容、郁分界,名洛桑渡。其水頗急,以藤跨水橫系兩涯之上,而繫舟於藤,令渡者緣藤引舟,不用篙楫。桃葉渡江,不若藤枝更妙矣。又東五里為西山墟,有公館,客之所庭也。東南由嶺上行,已下渡小橋,共五里矣。又東出山十里,有荒鋪,有板橋。又東五里為清景新橋,則大容東峰,巍然北臨〔若負扆yǐ屏風〕。又東五里,入容縣西外門。又一里,入城西門,經縣治前,即南轉出城南門。門外江水自西而東,即繡江。自高州北經北流,又東合洛桑、渭龍二水,繞城南而東北,由藤縣入大江者也。〔渭龍源出天塘山,北向石寨村,始入繡江。〕渡江而南,炊於肆。又南二里,逾岡坂,誤入東麓。二里,仍轉西向,又二里而得大道。西南行,又五里,宿於古樓村。一村皆李姓。

初四日 飯於古樓村。仍西南隨大路盤都嶠而過。先是,余按《志》言:“都嶠在城南二十里。”自城問之,皆曰:“南山去城七八里。”故余喜其近,出南門渡江,即望山而趨,而不意其誤也。蓋都嶠即南山,其北俱削崖懸亘,無級可階,必繞出其南,始可北向而登。其曰七八里,乃北面抵山之數,而二十里者,並從南陟山而言也。共五里,過石寨村。又一里,抵石嘴鋪。〔輔東南八里有黃土岩,不及登。〕東渡一橋,始從岐北向上山。登山東轉,遂由山峽北向五里,抵南山寺,古所稱靈景寺也。大岩倚東崖,其門西向,中無覆架,而外有高垣,設蓮座於中,明敞平豁,雖雲“寺”,實岩也。蓋都嶠之形,其峰北穹高頂,南分兩腋,如垂臂直下,下兜成塢,而清塘一方當其中焉。兩腋石崖,皆重疊回亘,上飛下嵌,若張吻裂唇。一岩甫斷,復開一岩,層穴之巔,復環層穴,外有多門,中無旁竇,求如白石下岩所云“潛通勾漏”者,無可托矣,總而披之,靈景為東腋之首,岩最高而大,〔高三丈五尺,深五丈,橫闊十餘丈,兩端稍低,中彎如半月。〕其北有三岩,皆西向而差小,亦有環堵為門者,皆讀書者所託,而今無人焉。三清當分腋之兜,岩最正而潔,〔高深橫闊同靈景。〕其東有二室,皆南向,亦有環堵倚之,與西向三岩易隅而齊列。其西有飛崖,則南轉東向,為西腋之戶。高穹虛敞,第內不甚深,然迤邐而南,與靈景分門對峙,若兩廡wǔ廊屋焉。此下層也。三清之上,又列重門為中層,〔無緣陟道。〕其上又啟一岩為上層,是名寶蓋。〔高十五尺,深二丈,闊五六丈,後倚峰頂,地愈高上,獨當中乾,平臨兩腋巔。再上,即中盤頂。〕蓋是岩不以靈巧見奇,而以回疊取勝,故舍其北峭,就其南嵔山高低盤曲的樣子,信列仙望衡對宇之區矣。〔上午,先抵靈景,門外竹光旁映,岩中霞幄高張。心樂其幽曠。〕時日已中,靈景僧留飯,見佛座下唐碑一通、宋幢一柱刻著佛號或經咒的石柱,刻鐫甚古,就僧覓紙,僧僅以黃色者應。遂磨墨沛於石,取拓月拓碑的工具於抽,以鐘敲為錘,以裹足為氈,洗碑而敲拓之。各完兩通,而日色已暮。問三清觀,道者他出,空寂無人,竟止岩中。

初五日 早飯於靈景。由岩右北行,歷西向三岩,又盤磴而上,入南向二岩,共里許,然後抵三清岩。岩空境寂,〔樹拂空明,〕甚堪憩足。又西曆東向虛岩,乃仍從來路一里,返三岩之間,取道之上,下視中岩嵌入足底,而下岩三清,樹杪衍翠鋪雲,若浮空而載之者。由岩左循崖躋石,其上層石回亘,如盤髻上突,而俱不中空,邑峭削無容足之級,而崖端子石嵌突,與白石之頂同一升法。約一里,遂凌峰頂。其間橫突之崖,旁插之峰,與夫環澗之田,傍溪之室,遐覽近觀,俱無非異境。〔乃知是山東西駢列,惟三峰最高,皆北聳南俯,此其最西者也。回睇最東,層疊更多,但不及此峻耳。北又橫突一峰,為此峰北護,即縣南望之趨者。其北面峭削特甚,西則旁插一峰,頗尖銳,為此峰附。西北兩附間,下開一門,內環為峽,乃北護山與西高峰夾而成者。峰中又突嶂中盤,為當門屏。由屏東進峽南轉,則東西二高峰交夾隙也,回合甚深曲。〕久之,乃從舊道下,三里,村。東望峽門深窈,冀一入探,而從夫阻梗不前;眺峽右有岩岈然,強其姑往探,此夫倔強如故。有土人見而問之,余以情告。土人曰:“此岩甚淺,不足入其內。山半有竹簡岩,山北之岩,惟此可入而游也。”夫乃俯首從命。遂東向峽門入,過峽北,岩果淺,而中北不堪置足。一里,西抵一高峰東麓,見危崖獨展,內環成峽。〔抵當門屏下,其南面裂垂罅,削為三崖;西則下屬北護峰,與之並起;東面危崖獨展,與西高峰麓相對成峽。〕峽南堰水成塘,〔環匯南罅三崖下,西附小峰,即椎立於南。〕塘上一家結茅而居,環戶以竹,甚有幽致。由此渡峽,轉上西峰北麓。又一里,越嶺稍下,其處又成峽焉。細流南向。〔直墜椎立小峰腋。〕余乃溯流北入,澗壁陰森,藤竹交蔭,澗石磊落,菖蒲茸之,嵌水踐綠,足之所履,知菖蒲不知其為石也。緣澗東上,復東南躋嶺,共一里,有飛石二丈當道,緣梯而上,則竹簡岩在其左夾。兩岩並列,門俱西北向,雖不甚深,高爽殊甚,南有飛泉外墜,北則燥潔中虛,有僧新結廬其間,故其道開闢。〔岩下崖直達澗底。計岩後即西高峰絕頂,當與三清岩胸背值,若由此置磴,可先登峰頂,次第下諸岩也。〕既而下二里,仍至環塘結茅處,〔探南面裂罅。罅相距五尺,兩罅並起,界崖為三,但危懸絕峭。〕見東麓有徑北倚危崖,款茅而問罅並起,界崖為三,俱危懸絕峭。〕見東麓有徑北倚危崖,款茅而問之,其人方牧,指曰:“此石背村路也。”先是,偕從夫循危崖北行,夾徑藤樹密蔭,深綠空濛,徑東澗聲唧唧,如寒蛩私語;徑西飛崖千尺,轟影流空,隔絕天地。若不有此行,只謂都嶠南魁北峭,一覽可盡,而誰覺其幽悄至此哉!時已下午,從夫頓捐除去倔強之色,並忘跋履之勞。二里,危崖北窮,與塢西轉,〔即當門屏北麓也,較南麓三裂崖稍遜其峻,亦環亘成塢焉。〕路乃東向,截塢登嶺。〔嶺乃西高東北支,北走屬北護峰者。〕逾嶺,其塢自北而南。〔復開南北塢。塢東乃中高盤亘,上亦有岩懸綴。下與西高夾為此塢,北更有重崖間之,南則灣環以出,不知所極。既而南)見兩三家倚西峰北麓而居,亟趨而問之,即石背村也。余既得石背,因憶寶蓋道者所云:“山北有岩與之相近。”更詳詢其所在。村人曰:“此處東有婆婆岩,岩高路絕,可望而不可到;西有新岩,其岩新辟,有徑可別下石寨。”乃引余從屋右小徑,指而望之,即竹簡岩也。蓋北山之洞即為竹簡。此中岩名、村界,詢之則彼此多錯,陟之則脈絡遞現,山靈與杖屨輻輳聚集,其無幽不抉如此!時日已下迫,問抵縣城尚二十里,亟逾嶺,循危崖而行。三里,未至石寨,見有路北去,遂隨之。盤一嶺,路漸微,問之樵者,曰:“誤矣!”指從蒼莽中橫去,曰“從此西南,可得大道。”從之,路益荒棘。久之,得微徑向西南,約共誤三四里,仍出石寨傍南來大道,日已逼虞淵矣。始北轉向大道行,五里,過古樓村西,已昏黑。念前所投宿處,酬錢不受,難再入,入他家又昏暮不便,從暗中歷大道北向而馳。四里,越一隘,又二里,轉一岣,復下一坡,渡一澗,共二里而抵繡江,則街鼓擊鼓報時既動,宿肆俱寂。乃叩南涯之肆,入炊而宿焉。即昨來炊飯家,故聞聲而即啟也。

初六日 早,北渡江入南門,出西門,飯於肆,即從外垣牆內北向行。經演武場,有大塘瀦水甚富,堤行其間。堤北出古城門,此古州北城遺址也。有碑言:“天順間鄭果、嘉靖間吳顯宗二寇為亂,皆因改州為縣,城失其險。故崇禎初復門舊基為外護”雲。余疑改州為縣,因人散城縮,非改縣而後失險也。出〔容縣北〕門即西行,已而北轉,循大容東麓十里,有水自西北來,〔東入繡。〕乃連渡其右,復渡其左,三渡遂循溪溯流而上,行夾谷間五里,為石頭鋪。於是復亂流涉水,水勢愈縮,山勢愈夾。西折入山峽行,透峽共五里,山勢復開,是為李村。已渡一橋,復漸入幽阻,盤鏇山峽同,見溪流壑底,樹蔓空中,〔藤篝沉翳,舉首不見天日。〕五里,躋嶺,復盤鏇其上峽。又五里,忽山回谷轉,瀦水滿陂,環浸山麓,開處如湖,夾處如澗,皆平溢不流,左右回錯,上下幌漾,真深山中異境也。已而路向南山,水連東塢,乃築堤界其間,以通行者。再南山峽,水遂西流,是為水源,蓋大容北下之脈所盤夾而成者。於是水分東西,夾路隨水西北出山。二里為同山墟,山乃大開,原田每每,村落高下。轉而西行,仍南見大容西峰巍然穎出也。五里,有大溪自南,小溪自西,二溪會而東來之溪相併北去。乃涉南溪,溯西溪,北循嶺過雞黍山,有村落在路左。越溪而北,日有餘照,途中人言,從此將北入深峽中,無居人,遂止於秦窯。秦窯者,雞黍山北塢中懸小阜也。左右俱有峽,通狹徑,兩三家當阜而居,徑分其前,溪合其下。主人方裂竹為構屋具,取大竹椎扁裂之,片太尺許,而長竟其節,以覆屋兼椽瓦之用。迎客有山家風味,不若他方避客如虎也。

初七日 晨餐畢,從秦窯北行。透峽二里,山復環而成塢,有聚落焉,是為盧綠塘。從此循壑西北行,山谷愈幽,徑路愈塞,山俱叢茅荒棘,求如水源一帶高樹深林,無復可得。況草茅高者沒頂,不辨其上之或東或西,短者翳胸,不見其下之為平為坎。如是者三里,過大蟲塘。又二里逾長嶺頂,始北望白石山在重峰之外。於是西北從嶺頭下二里,又從坑中下一里,為石潭村。村北逾小橋,從東岐行五里,山塢大開,有江自南而東北注,是為西羅江,乃發源大容西北,〔至此始勝舟,〕而東至頭家寨入繡江者。其流頗大,絕流而渡,沒股焉。北岸為平地墟,有舟下達繡江。由其埠西上嶺,二里,人一塢,為板洞,聚落亦盛。由洞後西上嶺,平行嶺半二里,轉而北,復平行嶺半二里,乃下。鏇東北上躋,遂逾嶺頭,南望大容東西諸峰無不畢獻,惟北瞻白石,為北峰所掩。復平行嶺上,一里而下嶺北,其水猶東行。度峽西,稍逾一坳,水始分東西焉:東水俱入西羅江,屬梧;西水俱入大水河,屬潯,是為分界。一里出塢,為上周沖,山始開。五里抵羅秀,山乃大開。飯於肆。由羅秀北行三里,為盧塘。四山開繞,千室鱗次,倚山為塘,堤分坡疊,亦山居之再盛者也。羅秀、盧塘之中,道旁有空樹一圓,出地尺五,圍大五尺,中貯水一泓,水面上〔不〕盈樹圍者五六寸,下浮出地面者幾及尺焉。深碧澄瑩,以杖底之,深不可測,而珠炮亹亹wěi行進的樣子上溢。空樹雖高於地,若樹中之水,止可與地相平,乃地之左右俱有溪流就下,而水貯樹中者較地獨高,不溢不臧,此孰為之斟酌其間耶?樹若井欄,或人之剜空而植之地中者。但水之浮地為可異耳。盧塘北五里,過盧忘村,登一嶺夾。下而復上,又二里,循山半行,始望白石雙尖如覿di相見面。其嶺東西兩界夾持,而北下成深坑,布禾滿底坑。一里,輒有過脊橫斷兩崖間,凡渡三脊,約循崖上者共六里焉。俯瞰坑中,或旁通,或中岐,所謂“十二岔塘”者是矣。渡脊後,遂西北逾嶺,一里稍下,復東度一脊,乃北向大路,直望白石山麓。北下一里,又隨夾西轉一里,下至坑底,即逾小嶺。一里西下,則大水河從南北注。隨之北下,又一里,水轉東折,又有一小水北自白石來,合併東向。乃既渡其大,復渡其小,上東北涯,已暮色逼人,投宿於嶺上之陳村。大水河者,自同沖、羅秀北流過此,下流至武林入潯江。

初八日 自大水河登後山入潯,路當從山左循小水北行,余誤從山右大水北去。一里,大水折而東,余乃西逾嶺。三里出羅捷,或作“插”,有村落在山半。仍與北來小水遇,溯之行,始得大道。又二里,復逾水上嶺,從嶺上行二里,西瞻獨秀而行。下山二里,為陳冲,已出獨秀東北,復見白石矣。自陳冲循塢中小水東北行,至是又以潘觀山為西瞻矣。潘觀山與東界山排闥而北。十里,復西北陟岡,盤西界中垂之嘴,於是復循岡隴行。共十里,逾一嶺而下,是為油麻墟。時值墟期,飯而後行。十里,連渡二橋,橋北為周村,水北繞而去,路陟西嶺。五里;過上合村。又謂之麻合,居民二三家在嶺內。又十里,抵陳坊,陳坊之南,自周村來,山不甚高,水不成溪,然猶岡嶺間疊,陂陀盤繞;陳坊之北,則平野曠然,西山在望,聚落成市,始不作空山寂寞觀矣。

初九日 自陳坊墟西行荒野之中,中窪如岩,岩中突石,盤錯蹲踞,但下無深墜之隙,中無淵涵之水,與前所過石橋村南窪陂突石無以異也。西行十里,直逼思靈山下,則鬱江自西南環城東北,而隔江山光雉堞,恍然在望矣。渡江,抵城東南隅,往南門,至驛前,〔返潯郡寓中,〕則二病者比前少有起色。詢橫州渡舡,以明晨早發,遂攜囊下舟以俟焉。

是行也,為日十有六,所歷四縣、桂平、陸川、北流、容。一州鬱林。之境,得名岩四,而三為洞天:白石名秀樂長真第二十一洞天,勾漏名玉闕寶圭第二十二洞天,都嶠名大上寶玄第二十洞天。惟水月洞不在洞天之列,而實容山之正脈。蓋余所歷,俱四面環容山之麓。蓋大脊西南自欽州、靈山,東北經興業,由平山墟度脈而東,即高峙為大容。其北出之支,發為白石,而山脈盡焉;其南出之支,經北流縣東分為勾漏,而山脈亦盡,南行正脈,自鬼門關又南為水月洞,又南經高州、西寧之境,散為粵東南界之脈,而北轉者始自羅面而北,結為都嶠。是白石、勾漏、水月皆容山嫡冢,而都嶠則雲礽réng第八世孫之後矣。世謂容州三洞天俱潛穴相通,非也。白石之通於勾漏者,直指其山脈聯屬,而何必竅穴之相徹;都嶠之通於勾漏者,第泥其地界之接軫zhěn界限,而豈知脈絡之已分。故余於都嶠而知跡之易混,於水月而知近之易遺也。

鬼門關在北流西十里,當橫林之北,望之石峰排列,東與勾漏並矣。北流而縣中峙,乃東者名仙區,西者稱鬼域,何耶?余初是橫林北望,心異山境,及抵北流而後知其為“鬼門”,悔不能行其中,一破仙、鬼之關也。

譯文

初三日在勾漏庵吃飯後,立即往東北行。由營房轉過山的東南角,走過滲過岩石向東流出的泉水,經滿是荒草的山坡向前行。五里,越過一道坡,有個浩渺的水塘環繞浸泡著山谷。走過橋,又行二里,堤壩攔住的水塘更大,石峰到此向東到了盡頭,水塘北面有座尖峰直立如獨秀峰一樣。山北的空隙中露出大容山,蜿蜿蜒蜒似屏風排列。又向東十里,有水流從西北的大容山流來,往東南注入繡江,是容縣、鬱林州的分界,名叫洛桑渡。那水流十分湍急,有藤條橫拉在水流兩岸,再把船系在藤條上,渡水的人乘在船上手拉藤條,不用竹嵩和船槳。用如桃葉的船渡江,不如用藤條拉更妙的了。又往東走五里是西山墟,有客館,是旅客停住的處所。往東南由嶺上行,不久下嶺越過小橋,共有五里了。又向東出山走十里,有個荒鋪,有處板橋。又向東五里是清景新橋,就見大容山的東峰,在北邊巍然下臨好像屏風矗立。又往東五里,走入容縣的西外門。又一里,進入縣城西門,經過縣衙前,立即向南轉出了縣城南門。門外江水自西流向東,就是繡江。是從高州府往北流經北流縣,又向東匯合洛桑水、渭龍河兩條河流,繞過城南流往東北,由藤縣注入大江的河流。渭龍河源出於天塘山,向北流經石寨村,這才流入繡江。渡江往南走,在店鋪中吃了飯。又向南二里,越過山岡上的山坡,誤走入東麓。二里,仍轉向西,又走二里才遇上大道。向西南行,又是五里,住在古樓村。一村都姓李。

初四日在古樓村吃了飯。仍向西南順大道繞著都嬌山走過。這以前,我據志書所說:“都嬌山在城南二十里處。”在城中問路,都說:“南山離城七八里。”故而我因它近而高興,出南門渡江後,立即望著山趕去,卻想不到錯了。原來都嬌山就是南山,山北面全是陡削的山崖懸亘著,無石階可登,必得繞到山南,才可向北上登。他們說七八里,是指從北面走到山的里數,而說二十里的,是連同從南面登山而言的。共走五里,經過石寨村。又行一里,抵達石嘴鋪。鋪東南八里處有個黃土岩,來不及登。向東越過一橋,開始從岔道向北上山。登山後往東轉,便經山峽向北走五里,到達南山寺,就是古時候所稱的靈景寺了。大岩洞背靠東面的山崖,洞口向西,洞中沒有下覆的屋頂和屋架,可外邊有高牆,中央設了蓮座,明亮寬敞,平整開闊,雖說是“寺”,實際是岩洞。大致上都嬌山的山勢,主峰在北面高高隆起頂住天空,南邊分出兩座側峰,如下垂的手臂筆直下插,下方翻捲成山塢,而一池清塘正當兩峰之中。兩側的石崖,全都重重疊疊迴繞綿亘,上邊飛空下面深嵌,好像張裂開的嘴唇。一個岩洞剛斷,重又裂開一洞,層層洞穴的頂端,又環繞著層層洞穴,外邊有多處洞口,裡面無旁洞,尋找如白石山下洞所謂的“潛通勾漏山”的地方,無處可依託了。總括起來分析它,靈景寺是東側的第一個岩洞,洞最高最大,高三丈五尺,深五丈,橫處寬十多丈,兩頭稍低,中間隆起如半個月亮。它北面有三個岩洞,都是向西而略小,也有牆環繞著作為門戶,都是讀書人寄身之處,可今天無人在裡邊。三清岩正當兩座側峰分開向上翻卷之處,洞最正而且整潔,高處深處橫處寬處與靈景寺相同。它東邊有兩個石室,都向南,也有環繞的牆緊靠它們,與向西的三個岩洞換了方位卻平齊地排列著。那西邊有飛空的山崖,便由南轉向東,是西面側峰的門戶。高大彎隆,空曠寬敞,只是洞內不怎么深,然而向南通巡延伸,與靈景寺分為兩個洞口對峙,好似兩側的廂房。這是下層。三清岩之上,又排列著重重洞口是中層,無向上攀登的路。它上邊又開啟一個岩洞是上層,此洞名叫寶蓋岩。高十五尺,深二丈,寬五六丈,後面背靠峰頂,地勢愈加高高在上,獨自正當中峰主幹之上,水平地面臨兩座側峰峰頂。再上去,就是中盤頂。原來這裡的岩洞不以靈巧見奇,而是以環繞重疊取勝,所以放棄它陡峭的北面,趕去它高低盤曲的南面,實在是眾仙樓閣相望殿宇相對的地方呀!上午,最先到達靈景寺,門外竹林陽光在旁映襯著,岩洞中高掛著雲霞般的篩幌,心裡喜愛它的幽靜空曠。此時太陽己到正中,靈景寺僧人挽留吃飯。見佛座下有一塊唐碑,一柱宋代的經幢,鑿刻得十分古樸,找僧人要紙,僧人僅拿出黃紙應付。於是在石上磨墨汁,撕衣袖為拓肉,用鍾錘作為錘子,拿裹腳布當做毛氈,刷了碑就敲打著拓碑。各拓完兩通,而天色已晚。訪問三清觀,道士出門到別的地方去了,空蕩蕩寂靜無人,最終停宿在岩洞中。

初五日在靈景寺吃早飯。由洞右往北行,經過向西的三個岩洞,又繞著石瞪上走,進人向南的兩個岩洞,共走一里左右,然後抵達三清岩。岩洞空曠地方寂靜,樹枝在明亮的空中拂動,真值得歇歇腳。又往西經過向東的虛岩,於是仍沿來時的路走一里,返回到三個岩洞之間,選擇向北的路走。又走一里多,沿山崖邊登上山頂,便到了玉帝殿,就是寶蓋岩了。原來已爬到重重山崖之上,往下俯視,中層岩洞嵌入腳底,而下層的三清岩,樹梢如散開的翠玉平鋪的雲彩,好像浮在空中載著它的樣子。由洞左沿山崖登上石崖,那上層的石崖迴繞橫亘,如盤繞的髮髻上突,但中間都不空,雖陡削無容足之處,可石崖之間嵌入的石子突出來,用與在白石山山頂的同一種方法上登。約有一里,終於登上峰頂。山間橫突的山崖,旁插的峰巒,與那些環繞著山澗的水田,依傍著溪流的房屋,遠覽近觀,全都無處不是奇異之境。這才知道這裡的山東西並列,唯有三座山峰最高,都是北面高聳南面低俯,此峰是最西邊的山峰。回頭側視最東面,山峰更是層層疊疊,不過趕不上此處險峻罷了。北面又橫著突起一峰,如此峰在北方的衛兵,就是從縣城向南望著它趕來的山峰。它的北面特別峻峭陡削,西邊卻在旁插出一峰,十分尖銳,是此峰附屬之峰。西北兩座附屬的山峰之間,下邊張開一道門,裡面環繞成峽谷,是北面衛兵樣的山與西面的高峰相夾形成的。峽中又突起一座直立的山峰盤踞在中央,如擋在門前的屏風。由屏風東側進峽後往南轉,就是東西兩座高峰相交的夾縫了,彎彎地合攏十分幽深曲折。很久,就從原路下山,三里,來到靈景岩取了行李。又走五里,向南下到山麓,向西越過一座橋,在石嘴鋪吃了飯。轉向北行一里,路過石寨村。往東望去峽口深遠,希望進去探一探,但隨行的腳夫從中作梗不肯前走;眺望峽右有個岩洞十分深邃,強逼他姑且前去探一探,這個腳夫倔強如故。有個當地人見了便詢間緣故,我把情況告訴他。當地人說:“此洞很淺,不值得進去。這裡面山腰有個竹簡岩,山北面的岩洞只有此洞可以進去游一游。”腳夫這才俯首聽命。於是向東走入峽口,走過山峽北面,洞果然淺,而且洞中北面不能落腳。一里,向西抵達一座高峰的東麓,見高險的山崖獨自展開,裡面環繞成峽。當門的屏風下,它的南面裂開垂直的縫隙,削為三道懸崖;西面下邊卻連著北面衛兵樣的山峰,與它並排聳起;東面高險的山崖獨自展開,與西面高峰的山麓相對形成峽谷。峽谷南段築堤積水成為水塘,環繞著積在南面裂縫的三道懸崖下,西面附屬的小峰,就是像錐子一樣立在南邊。水塘上有一戶人家建了茅屋住在這裡,用竹叢環繞著屋門,十分幽靜雅致。由此渡過峽谷,轉上西峰的北麓。又走一里,越過嶺稍稍下走,此處又形成峽谷了。細細的水流向南流去,一直墜到像錐子樣豎立的小峰側旁。我於是溯流往北深入,山澗的石壁陰森森的,藤條翠竹交織成蔭,澗石眾多雜沓,營蒲毛茸茸的,嵌入水中踩著綠草,腳所踩之處,只知有營蒲不知它是岩石了。沿山澗往東上走,再向東南登嶺,共行一里,有塊二丈高的飛石擋住道路,沿石梯往上走,就見竹簡岩在飛石左側的夾縫中。兩個岩洞並列,洞口都是朝向西北,雖不十分深,特別高敞明亮,南面有飛泉墜到洞外,北面則乾燥整潔中間空闊,有僧人在洞中新建了房屋,所以這裡的路開闊。洞下山崖直達澗底。估計洞後就是西面高峰的絕頂,應當與三清岩腹背相對,如果由這裡設定了石瞪,可首先登上峰頂,依次下到各個岩洞了。隨後下行二里,仍來到水塘環繞建有茅屋之處,去探測南面的裂縫。裂縫相距五尺,兩條裂縫並排升起,把山崖分隔成三段,全是高險懸絕的峭壁。望見東麓有條小徑緊靠北面的危崖,敲茅屋的門問路,那人正在放牧,指點說:“這是去石背村的路。”這之前,偕同隨行的腳夫沿危崖往北行,小徑兩旁滿是藤枝樹叢,樹蔭濃密,一片深綠空壕嚎的,小徑東側的山澗水聲哪卿,如深秋的蟋蟀在竊竊私語;小徑西面飛崖千尺,崩裂的山影流下天空,隔絕天地。如果沒有此行,只認為都嬌山南面高大北面陡峭,可一眼覽盡,而誰又會察覺到它幽深寂靜如此呢!此時已是下午,隨行的腳夫頓時消除了倔強的神色,並忘了跋涉的疲勞。行二里,危崖在北面到了頭,隨山塢向西轉,就是擋住門屏風的北麓了,與南麓三道裂開的懸崖相比它陡峻的程度稍遜色一些,也環繞綿亘成山塢。路於是向東走,橫越山塢登嶺。此嶺是西面高峰往東北延伸的支脈,向北延伸連線到北面衛兵樣的山峰。越過嶺,那裡的山塢自北延向南。山塢東面是中央的高峰盤踞橫亘著,上邊也有岩洞懸掛著,下面與西面的高峰夾成此塢,北邊另有重重山崖隔斷了山塢,南面則彎彎轉轉地出去,不知它的盡頭。隨即見南面有兩三家人背靠西峰的北麓居住,急忙趕過去問路,就是石背村了。我找到石背村後,因而想起寶蓋岩道士說的話:“山北有洞與它相接近。”再詳細詢問岩洞所在之處。村里人說:“此處東邊有個婆婆岩,洞高路斷,可望而不可及;西面有個新的岩洞,那個洞新近開闢,有小徑可另外下到石寨村。”於是領我從屋右的小徑走,指著望過去,就是竹簡岩了。原來北山的洞就是竹簡岩。問起這一帶的岩洞名、村莊的地界,彼此大多錯亂,走到那裡卻脈絡依次顯現出來,山間的靈氣與手杖鞋底聚在一起,那沒有什麼幽深之處不被如此挖掘出來!此時落日已下垂,問知走到縣城還有二十里,連忙越過山嶺,沿危崖而行。三里,未到石寨村,見有路向北去,便順著它走。繞過一嶺,路漸漸變小,向樵夫問路,說:“錯了!”指點從蒼茫的原野中橫過去,說:“從此往西南走,可走上大道。”按他的話走,路越加荒蕪滿是荊棘。很久之後,看到小徑通向西南,約一共錯走了三四里路,仍出來到石寨村傍南來的大道上,落日已逼近西山了。這才轉向北沿大道行,五里,走過古樓村西頭,天已昏黑。考慮先前投宿之處,酬謝他錢不接受,難以再進去,進別的人家又昏黑不便,從黑暗中經大道向北疾行。四里,越過一個隘口,又走二里,轉過一座山,又下了一道坡,渡過一條山澗,共二里後抵達繡江,就聽街上更鼓已敲響,住宿的旅店全都沉寂了。只好敲開了南岸的旅店門,進去煮飯吃了便睡下。這就是昨天來時燒飯的那一家,所以他們聽見聲音就立刻開門了。

初六日清早,向北渡江進入南門,出了西門,在店鋪中吃了飯,立即從外郭內向北行。途經演武場,有大水塘蓄水非常寬廣,堤壩伸向塘中。從堤北走出古城門,這是古州城北面的遺址了。有碑說:天順年間(1457一1464)鄭果、嘉靖年間(1522-1566)吳顯宗兩起盜賊作亂,都是因為把州改為縣,城失去它的險要地位。所以崇禎初年在舊基上恢復城門作為外圍的屏障”等等。我懷疑把州改為縣,是因為人口散去城市萎縮,不是改縣後才失去險要之勢。出了容縣北門立即往西行。不久轉向北,沿大容山東麓走十里,有溪流自西北流來,向東流入繡江。於是接連渡過溪右,又渡到溪左,渡了三次就沿溪水溯流而上,行走在夾谷間五里,是石頭鋪。從這裡又涉過亂流的溪水,水勢越加縮攏,山勢越加狹窄。向西折入山峽中前行,穿過山峽共走五里,山勢重又開闊起來,這是李村。隨即越過一座橋,又漸漸步入幽深險阻之地,盤鏇在山峽間,只見溪水流在壑谷底,樹枝蔓延在空中,藤葛竹林深沉蔭蔽,抬頭不見天日。五里,登嶺,又盤鏇在嶺上的峽谷中。又走五里,忽然山回谷轉,積水滿池,環繞浸潤著山麓,開闊處如湖水,狹窄處如山澗,都平靜溢滿不流動,左右迴繞交錯,上下蕩漾,真是深山中的奇異之境。不久沿路走向南山,水連線到東面的山塢,就築了堤隔在山塢中,以便走路的人通行。再向南出峽,水便往西流,這裡是水源,大概是大容山向北下延的山脈盤結相夾形成的。從這裡起水流分為東西兩股夾在路兩旁,順水流向西北出山。二里路是同山墟,山體從此開闊起來,原野中田地肥沃,村落高高低低。轉向西行,仍望得見大容山的西峰巍然突出。五里,有條大溪自南邊,小溪自西面流來,兩溪相會後與東面流來的溪水互相併行向北流去。於是涉過南來的大溪,溯西來的小溪走,向北沿著山嶺過了雞黍山,有村落在路左。越過溪流往北走,落日還有餘輝,路上的人說,從此將向北進入深山峽谷之中,無人居住,便在秦窯停下了。秦窯這地方,是雞黍山北面山塢中高懸的一座小土山。左右兩側都有峽谷,通著一條狹窄的小徑,有兩三家人在土山上居住,小徑在它前面分岔,溪水在它下方合流。主人正在剖竹為建房做準備,〔取大竹來捶扁使它裂開,竹片大一尺左右,而長處有整條竹節長,用來覆蓋屋頂兼作椽子和瓦片用。〕迎接客人有山村人家的風味,不像其他地方躲避客人如避猛虎一樣了。

初七日早餐完後,從秦窯往北行。穿越山峽二里,山又環繞成山塢,有村落在其中,這裡是盧綠塘。從此處沿壑谷往西北行,山谷愈加幽深,道路愈加阻塞,山上全是叢聚的茅草荒蕪的荊棘,再也找不到如像水源一帶那樣的高樹深林了。何況茅草高的沒過頭頂,辨不清頭上邊是東還是西;短些的遮過胸脯,看不見腳下是平坦還是坎坷。這樣的路走了三里,路過大蟲塘。又行二里越過長嶺頂,這才望見北面的白石山在重重山峰之外。於是向西北從嶺頭下走二里,又從坑谷中下走一里,是石潭村。從村北越過小橋,沿東面的岔道行五里,山塢十分開闊,有江水自南往東北流注,這是西羅江,是發源於大容山西北麓,到此才能承載船隻,而後向東在頭家寨流入繡江的江流。江流很大,橫截江流而渡,水沒過大腿。北岸是平地墟,有船下行到繡江。由江邊碼頭向西上嶺,二里,走入一個山塢,是板洞,村落十分興盛。由板洞後向西上嶺,平緩行走在山嶺半腰上二里,轉向北,再平緩行走在山腰上二里,這才下山。隨即往東北上登,終於越過嶺頭,向南望去大容山東西兩面的群峰無不全部呈現出來,唯獨向北遠望白石山,被北峰遮住了。再平緩行走在嶺上,一里後下嶺往北走,這裡的水流仍然往東流。越到峽谷西面,慢慢越過一個山坳,水流這才分為東西兩道:東面的水流全部流入西羅江,屬於梧州府;西面的水流全部流入大水河,屬於得州府,這裡是分界處。一里走出山塢,是上周沖,山體這才開闊起來。行五里抵達羅秀,山體變得十分開闊。在店鋪中吃了飯。由羅秀往北行三里,是盧塘。四圍群山開闊繚繞,千家萬戶鱗次櫛比,靠山築塘,堤壩將池塘分成重疊的,也是山中村居又一處興盛的地方。羅秀、盧塘之間,路旁有一棵空心樹,高出地面一尺五,圓周大五尺,樹洞中貯了一塘水,水面離樹洞口有五六寸,下面浮出地面幾乎一尺。水深碧澄澈晶瑩,用手杖探測,深不可測,而珍珠似的水泡泊泊向上溢出。空心樹雖然高於地面,但如果樹中有水,只可能與地面相平,這是因為樹下左右兩邊都有溪流,而貯在這樹中的水獨獨比地面高,不溢出不減少,這是誰在舀水灌在其中的呢?〔樹幹好像井欄,或許是人挖空了植入地里的。但水浮出地面可算是很奇異的了。〕由盧塘向北走五里,經過盧忘村,登上一條嶺上的峽谷。下嶺後又上山,又走二里,沿山腰行,這才望見白石山的一對山尖好像臉對臉的樣子。此嶺分為東西兩列對峙相夾,而北面的下方形成深坑,坑底滿布著稻禾。一里,總有延伸而過的山脊橫斷在兩面山崖間,共越過三條山脊,大約沿山崖向上延伸了六里。俯瞰深坑中,有的地方通往旁邊,有的在中間岔開,所謂的“十二岔塘”的地方就是這裡了。翻過山脊後,就向西北越嶺,一里後稍稍下來,又向東越過一條山脊,於是向北沿著大路,徑直望著白石山山麓走去。往北下行一里,又隨著夾谷向西轉一里,下到坑底,立即越過小嶺。一里路向西下走,就見大水河從南往北流注。順著河水向北下行,又一里,河水轉向東折去,又有一條小河自北面的白石山流來,合流後向東流去。於是渡過那條大河後,又渡過那小河,上到東北岸,已經暮色逼人,投宿在嶺上的陳村。大水河,自同沖、羅秀向北流過此地,下流到武林流入得江。

初八日自大水河登上後山進入得州府境內,路應該從山左沿小河往北行,我錯從山右的大水河向北走去。一里,大水河折向東去,我於是向西越嶺。三里路到羅捷,〔或者叫做“插”,有村落在山腰。〕仍與北來的小河相遇,逆水行,這才走上大道。又行二里,又渡過河水上嶺,從嶺上行二里,望著西面的獨秀峰而行。下山二里,是陳冲,已走到獨秀峰東北麓,重新見到白石山了。自陳冲沿山塢中的小河往東北行,走到這裡又把潘觀山作為西望的對象了。潘觀山與東面一列山似門扇一樣排列而北。十里,又向西北登上山岡,繞過西面一列山從中下垂的山嘴,於是又沿著山岡土隴行走。共走十里,越過一座嶺下山,這是油麻墟。此時正逢趕集日,吃了飯後上路。十里,一連走過兩座橋,橋北是周村,河水向北繞著流去,沿路上登西嶺。五里,過了上合村。〔又把它稱為麻合,有居民二三家在山嶺中。〕又走十里,到達陳坊。陳坊以南,自周村以來,山不十分高,水流不成溪,然而仍岡巒山嶺各自間隔,層層疊疊,山坡迴繞;陳坊以北,便是平坦空曠的原野,西山在望,村落聚成街市,這才不再顯出空曠山野冷清寂靜的景觀了。

初九日從陳坊的集市向西行走在荒野之中,中央下窪如像岩洞,洞中突起岩石,環結交錯地盤踞著,但下邊沒有深墜的裂隙,裡面沒有深奧的積水,與從前走過的石橋村南面窪塘中突起的岩石沒有不同之處。往西行十里,一直逼近思靈山下,就見鬱江自西南方環繞府城流向東北,而隔江處山光城池,恍惚在望了。渡過江,抵達府城東南角,前往南門,來到釋站前,返回得州府的寓所中,就見兩個病人比以前稍有起色。打聽去橫州的渡船,是明天一大早出發,就帶上行李下船等待。

這次出行,為時十六天,經過四個縣、〔桂平縣、陸川縣、北流縣、容縣。〕一個州〔鬱林州。〕的境內,找到四個著名岩洞,而三處是道教所稱的洞天:白石山名叫秀樂長真第二十一洞天,勾漏山名叫玉網寶圭第二十二洞天,都嬌山名、叫大上寶玄第二十洞天。只有水月洞不在洞天之列,可實際上是大容山的主脈。大體上我所經歷之處,都是西面環繞著大容山的山麓。大略主脊起自西南的欽州、靈山縣,向東北經過興業縣,由平山墟山脈往東延伸,就高聳成大容山。它往北分出的支脈,突起成為白石山,而山脈在此到了頭;它向南分出的支脈,經過北流縣向東分支成為勾漏山,而山脈也到了頭;往南延伸的主脈,自鬼門關又往南成為水月洞,又向南經過高州府、西寧縣境內,散開成為廣東東南部的山脈,而向北轉去的山脈自羅儷開始往北,盤結為都嬌山。這樣白石山、勾漏山、水月洞都是大’容山的正宗嫡系,而都嬌山卻可說是要排在子孫輩之後了。世人認為大容山各州縣的三個洞天都有暗洞相通,不是的。說白石山通到勾漏山,只是指它們的山脈相連線,而何必要洞穴相通呢;說都嬌山通到勾漏山,僅只是拘泥於它們的地界相接壤,卻哪裡知道它們的脈絡已經分開。所以我在都嬌山才知道外表的跡象容易混淆,在水月洞才知道近似的東西容易遺漏。鬼門關在北流縣城西十里,正當橫林的北面,遠望它石峰排列,東面與勾漏山並立。北流縣城屹立在中間,可東面的山名為仙境,西面的山稱作鬼域,為什麼呢?我起初在橫林向北望,心裡感到山境奇特,等到達北流後才知它是“鬼門”,後悔沒能在其中行走,一舉攻破這仙、鬼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