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二·允文解

作者:佚名

思靜振勝,允文維記。昭告周行,維旌所在。收武釋賄,無遷厥里,官校屬職,因其百吏。公貨少多,振賜窮士,救瘠補病,賦均田布。命夫復服,用損憂恥,孤寡無告,獲厚鹹喜。鹹問外戚,書其所在,遷同氏姓,位之宗子。率用十五,綏用□安,教用顯允,若得父母。寬以政之,孰雲不聽,聽言靡悔,遵養時晦。晦明遂語,於時允武,死思復生,生思復所。

人知不棄,愛守正戶,上下和協,靡敵不下。執彼玉慓,以居其宇,庶民鹹畊,童壯無輔,無拂其取,通其疆土。民之望兵,若待父母。是故天下,一旦而定有四海。

譯文

想要安定並鞏固勝利,要用文德作為綱紀。安民告示到處張貼、懸掛。收繳武器,發放財物,不要讓百姓遷徙。文官武將接續原有職務,沿用所有小吏。官府所有財物,全都用來賑賜窮士,救濟貧窮病弱,做到徭役與田土均衡。

讓大夫恢復其命服,以消除他們的憂傷與羞辱。使孤兒寡母無所求,眾人因收穫豐厚而皆大歡喜。尋訪所有的外戚,記下他們的住處。選擇同姓同氏者,立為各氏族的宗子。年十五以上作為服役的標準,成年男女都得以婚配。以光明誠實進行教育,百姓如同得到父母。

用寬和辦法治理百姓,誰能不順從?順從而敢有悔恨,還會安守本分而供養糊塗君王。君王英明就會作教誡,在這時候還要進行武教。這樣,死了的也想再生,活著的想再任舊職。百姓知道不被拋棄,就會珍惜家居不遠離。做到上下和協,就沒有攻不下的敵人。  

達官貴人手執玉器,住在他們的殿宇。老百姓人人耕種,老幼無有欺詐。不違背他們的心意,國內通行無阻。民眾盼望我軍,如同等待父母。所以,天下一日就可平定,從而包有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