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職官部·卷三十六

○大將軍

《史記》曰:武帝伐匈奴以衛青為大將軍,位在諸公上。公卿皆拜,惟汲黯獨揖。有言大將軍尊貴不宜爾,黯曰:"大將軍有揖客,獨不貴耶?"青聞之,愈重黯。

《漢書》曰:武帝以霍光為大將軍,輔昭帝,田千秋為丞相,及昭帝初即位,未任聽政事,一決大將軍光。千秋居相位,謹厚有重名。光謂千秋曰:"始與君具受先帝遺詔,令光治內,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無負天下。"千秋曰:"惟將軍留意,即天下幸甚。"終不肯有所言。

《後漢書》曰:竇憲為大將軍,威震天下,復出屯武威。會帝西祠園陵,詔憲與車駕會長安。及憲至,尚書以下議欲拜之,伏稱萬歲。韓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諂,下交不黷,禮無為人臣稱萬歲之制。"議者皆慚而止。

又曰:詔鄧騭班師。朝廷以太后故,遣五官中郎將迎拜騭為大將軍。軍到河南,使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齎牛酒郊勞,王、主以下候望於道。既至,大會群臣,賜束帛焉。

應劭《漢官儀》曰:和帝以竇憲為大將軍,乃冠三公。

又曰:梁冀為大將軍,以三世姻媾援立之功,公卿希旨,上比周、霍,舉高第茂才,官屬皆倍餘府。

《魏志》曰:文帝以孫權為大將軍,吳王,加九錫。

又曰:太傅司馬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詔召高文惠假節行大將軍事,據爽營。太傅謂之曰:"君為周勃矣。"

《後魏書》曰:莫題有謀策,為大將軍,平慕容麟,賜爵東宛侯。後太祖欲廣宮宇,規度平城四方數十里,將模鄴、洛、長安之制,運材數百萬,以題機巧,令監定焉。

陳思王《輔臣論》曰:知慮深奧,淵然難測;恭以奉上,愛以接下;納言左右,為帝喉舌:曹大將軍也。

○大將軍

《魏志》曰:王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子,使擇焉。謙弗許,以疾免。

臧榮緒《晉書》曰:魯芝字世英。耽思墳籍,研精稽古,自三代之奧典,聖人之微言皆賅覽焉。大將軍曹爽輔政,高選賢明以為官屬,延芝為司馬。

《續漢書》曰:李固字子堅,拜議郎,為洛陽令,大將軍梁冀請為從事中郎。

《晉書》曰:鄭沖字文和,以儒雅為業,簞食瓢飲,布衾縕袍,不以為憂。大將軍曹爽以為從事中郎。

又曰:李喜,景帝輔政命喜為大將軍從事中郎。喜到,引見,謂喜曰:"昔先公辟君而不應,今孤命君而至,何也?"對曰:"先公以禮見待,喜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喜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何法盛《晉中興書》曰:郭舒,大將軍王敦以為從事中郎。會敦討劉隗,切諫,敦大怒曰:"人中間言卿痴,故炙卿眉頭,今疾復發耶!勿復語也。"舒曰:"明公聽舒一言。舒聞古之狂也直,周昌、汲黯、朱雲皆不痴也。昔堯立誹謗之木,舜懸敢諫之鼓,公為勝堯舜耶?而乃折舒使不得言!"敦默然也。

《竹林七賢傳》曰:阮籍字嗣宗,為太傅司馬宣王參軍,遷景王大將軍從事中郎。

《通典》曰:從事中郎,漢末官也。陳陽為大將軍,王鳳從事中郎是也。在主簿上,所掌與長史同。

華嶠《後漢書》曰:崔駰字亭伯,辟大將軍竇憲府掾。憲新輔政,貴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惟駰以處士年少擢在其間。憲擅權驕恣,駰數諫之,出為長岑長,不得意,不之官而歸。

華嶠《後漢書》曰:馬融字季長,為大將軍鄧騭舍人。

《晉陽秋》曰:義興周延為左率轉尚書,遷大將軍咨議參軍。

○車騎將軍

《漢書》曰:元光二年,以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門。

應劭《漢官儀》曰:帝以元舅馬防為車騎將軍,銀印、青綬。

《吳志》曰:孫壹奔魏,以壹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封吳侯,以故王芳貴人邢氏妻之。邢美色,妒忌,下不堪命,遂共殺壹及邢氏。

《蜀志》曰:鄧芝字伯苗,義陽新野人。益州從事張裕善相,芝往從之,謂芝曰:"君年過七十,位至大將軍,封侯。"為車騎將軍,賞罰明,斷恤卒伍。身之衣食資仰於官,不苟素儉,然終不治私產,妻子不免饑寒,死之日家無餘財。

《後魏書》曰:王衍字文舒,出為散騎常侍、征東將軍、西兗州刺史。衍屆治未幾,屬爾朱仲遠稱兵內向,州既路沖,為其攻逼。衍不能守,為仲遠所擒,以其名望不害也,令騎牛從軍,久乃見釋。還洛,除車騎將軍。

《隋書》曰:長孫覽,周武帝在藩,與覽親善,及即位,彌加禮焉,超拜車騎大將軍。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讀。覽有口辯,聲氣雄壯,凡所宣傳,百僚屬目。帝每嘉嘆之,覽初名善,帝謂之曰:"朕以萬幾,委卿先覽。"遂賜名焉。

○驃騎將軍

《漢書》曰:武帝以霍去病為嫖姚校尉,征匈奴,累有功,寵冠群臣,置驃騎將軍,秩與大將軍同。

又曰:明帝即位,以東平王蒼為驃騎輔政,開東閣延英雄。及蒼歸國,有驃騎時吏丁牧、周相,以蒼敬賢下士,不忍去之,遂為王家大夫,數十年事祖及孫。帝聞,褒美。

又曰:驃騎將軍,漢官也,長史、司馬各一人,金璋、紫綬,五時朝服,武冠,佩山玄玉。光武中興諸將皆稱大,後天下既定,武官悉省。

《東觀漢記》明帝詔曰:東平王蒼,寬博有謀,可以托六尺之孤,臨大節而不可奪其名,以蒼為驃騎將軍。

又曰:張意拜驃騎將軍,討東甌,備水戰之具。一戰大破,所向無前。

又曰:其將軍不常置,比公者又有驃騎將軍。建武二十年復置驃騎將軍,位次公,有長史一人。

《後漢書》曰:劉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將軍印綬,罷,賜養牛,上樽酒十斛。

應劭《漢官儀》曰:漢興,置驃騎將軍,位次丞相。

《隋書》曰:崔彭轉驃騎,恆典宿衛。性謹密,在省闥二十餘年,每當上在仗,危坐終日,未嘗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謂彭曰:"卿當上日,我寢處自安。"又嘗曰:"卿弓馬固以絕人,頗知學不?"彭曰:"臣少愛《周禮》《尚書》,每於休沐之暇,不敢廢也。"上曰:"試為我言之。"彭因說君臣戒慎之義,上稱善。

韋昭《辨釋名》曰: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秩比三公。辨云:此二將軍,秩本二千石。

《世說》曰:何驃騎弟第五以高情遜避,而驃騎令仕,對曰:"然第五之稱,何必減之驃騎!"

陳思王《輔臣論》曰:魁傑雄特,秉心平直;威嚴足憚,風行草靡;戎昭果毅,折衝厭難者:司馬驃騎。

梁·簡文帝《讓驃騎揚州刺史表》曰:常願侯服就列,希同特進之班;角巾還第,不競龍驤之貴。而天澤無涯,名器總集。竊以驃騎之官,既為上將;神州之重,實號中土。故以彈壓六戎,冠冕九牧。豈止司隸絳節,金吾緹騎!況復任總皇畿,位重連率;何則驃騎之號,歷選為重。元狩之中始自去病,永平之建特授劉蒼。齊獻為公主所申,吳漢因群臣之舉。

○驍騎將軍

《漢書》曰:李廣為驍騎將軍,後出雁門擊匈奴。匈奴生得廣,廣時傷,陽死,睨傍胡兒善馬,暫騰而上,南馳得脫。廣亡失多,當斬,贖為庶人。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劉桓為驍騎將軍,攻中山。

又曰:建武九年,以劉喜為驍騎將軍,攻涿郡。

華嶠《後漢書》曰:馬成字君遷,拜驍騎將軍,北屯常山。積數年,上以其勤勞,征歸京師,邊民多上書請之,上復以成鎮撫之。

《魏志》曰:任城威王彰,字子文。性勇而須黃,為驍騎將軍。北出塞,為寇所要,彰獨與麾下數百騎突虜,王聞之曰:"我黃須兒定可用也。"

又曰:董卓立獻帝,表太祖為驍騎將軍,欲與計事。太祖乃變姓名,間行東歸。

《齊書》曰:江斆為侍中,轉都官尚書,領驍騎將軍。王晏啟武帝曰:"江斆今重登禮閣,兼寄六軍,慈渥所覃,實有優忝。但語其事任,殆同閒輩。天旨既欲升其名位,愚謂以侍中領驍騎,望實清顯,有殊納言。"上曰:"斆常啟吾,為其鼻中惡。今既以何胤、王瑩還門下,故有此回換耳。"

○衛將軍

《漢書》曰:文帝至渭橋,群臣奉天子法駕,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

又曰:文帝三年,遣灌嬰擊匈奴,發中尉材官兵屬衛將軍,軍長安。

《晉書》曰:虞潛字思奧,為衛將軍,貌如不武,內實堅明。

○前將軍

《漢書》曰:前、後、左、右將軍,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亞上卿,金印、紫綬。

又曰:武帝征西夷,有前、後、左、右將軍。宣元以後,雜錯更置,或為前,或為後,或為左,或為右,雖不出征,猶有其官,在諸卿上,為國爪牙,所以揚示威靈於四遠,折衝萬人,如虎如羆。

又曰:左、右、前、後將軍,皆周官也,秦漢因置以征四夷。後雖不征伐,其官常存。

又曰:傅喜為右將軍。傅太后與政,喜數諫,後不悅,上印綬,病在家。何武等上疏固請,乃拜前將軍。

《魏志》曰: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聶壹之後,以避冤變姓。少為郡吏,武力過人。文帝即位轉前將軍。又黃初二年,遼至洛陽宮,文帝引遼,會建始殿,親問破吳意狀。帝嘆息顧左右曰:"此亦古之劭虎也。"

《蜀志》曰:先主為漢中王,遣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拜受。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為怨也。今漢中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叔,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王與君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謂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位之多少也。仆一介之使,銜命之臣,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謂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羽大感悟,即受拜。(漢叔,黃忠字也。)

《後魏書》曰:谷楷,昌黎人,濮陽公渾曾孫也。稱有幹局,遷前軍將軍。楷眇一目,而性甚嚴忍,時人號為瞎虎。

○後將軍

《漢書》曰:趙充國為後將軍,西羌反,上命御史大夫邴吉問:"誰可將者?"充國時年已七十餘,對曰:"無逾於老臣者矣。"遣問焉,曰:"將軍度羌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逾,遠也。)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

《東觀漢記》曰:郅彤字瑋君,信都人也,為曲陽卒正。更始即位,上以大司馬平河北,至曲陽,彤舉城降,為後大將軍。

《魏志》曰:曹洪為文帝所廢,明帝即位,拜後將軍。

《蜀志》曰:黃忠字漢叔,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而今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羽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當解之。"遂與羽等同位,賜爵關內侯。

《晉中興書》曰:應詹字思遠,太興三年為後軍將軍。

《晉起居注》曰:太始八年,置後軍將軍,掌宿衛。

○左將軍

《漢書》曰:公孫賀封南窌候,(窌,音芳孝反。)以左將軍出定襄,無功,失侯。

又曰:辛慶忌,字子真,為左將軍,為國虎臣,匈奴、西域親附,敬其威信。

《東觀漢記》曰:賈復字君文。治《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生容貌志意如是,而勤於學,此將相之器。"征詣洛陽,拜左將軍。南擊赤眉、新城,轉西入關,擊盆子於澠池,破之。

《魏志》曰:文帝即位,以李郃為左將軍。詔郃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

《晉書·百官名臣》曰:王濟字武子,起家中書郎,遷左軍將軍。

山濤《啟事》曰:左將軍裴楷,通理有才義。

○右將軍

《漢書》曰:常惠以明習外國事,勤勞數有功,為右將軍。

又曰:何武薦辛慶忌宜在爪牙,乃拜為右將軍。

《魏志》曰:徐晃字公明,為右將軍,性儉約畏慎,為將常遠斥候,嘆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我遇之,當以功自效。"

《蜀志》曰:諸葛亮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何法盛《晉中興書》曰:郭默為右軍將軍。默既遠人,樂為邊將,不願內轉,謂劉胤曰:"我能御胡而不用,更用虛名者;且右軍主禁兵,禁兵不妄出,有急方始配給,兵將無素,是謂棄之,安得不亂?"

又曰:王羲之字逸少,導之從子也。幼訥於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嘗見周顗,異之。時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於是聞名。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當舉群相贈。"乃為寫訖,籠鵝而去。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