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六·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經穴主治

《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又曰:“膀胱為黑腸。”

諸書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無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有小竅注泄。”皆非也。惟有下竅以出溺,上皆由泌別滲入膀胱,其所以入也、出也,由於氣之施也。在上之氣不施,則注入大腸而為泄;在下之氣不施,則急脹澀澀,苦不出而為淋。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目內紅肉藏,攢竹眉沖與曲差,五處上寸半承光,通天絡卻玉枕昂,天柱後際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風門肺俞厥陰四,心俞督俞膈俞強,肝膽脾胃俱挨次,三焦腎氣海大腸,關元小腸到膀胱,中膂白環仔細量,自從大杼至白環,各各節外寸半長。上髎次髎中復下,一空二空腰髁當,會陽陰尾骨外取,附分俠脊第三行,魄戶膏盲與神堂,譩嘻膈關魂門九,陽綱意舍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續,二十椎下秩邊場。承扶臀橫紋中央,殷門浮郄到委陽,委中合陽承筋是,承山飛揚踝附陽,崑崙仆參連申脈,金門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陰小指旁(一百三十四穴)。

此一經起於睛明,終於至陰,取至陰、通谷、束骨、京骨、崑崙、委中,與井滎俞原經合也。

脈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其支別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多血少氣,申時氣血注此。

壬水之腑,脈居左寸是。膀胱實則脈實,病胞轉不得小便,苦煩滿難於俯仰,藥用寒涼通利竅,石膏梔子蜜同煎;虛則脈虛,腸痛引腰難屈伸,腳筋緊急耳重聽,補磁石五味黃耆,配苓朮石英杜仲。大腑熱蒸腸內澀,木通生地黃芩;小便不利莖中痛,葶藶茯苓通草。腎大如斗,青支荔核小茴香;胞轉如塞,葵子滑石寒水石。冷熱熨可利便難,屈伸導能和腰痛。風熱相乘,囊腫服三白而立消;蟲蟻吹著陽蹻,敷蟬蛻而即散。羌活藳本行於上,黃柏法制走於下。補用橘核益智仁,瀉滇滑石車前子。加茴香烏藥能溫,添黃柏生地清涼也。

足太陽膀胱經考正穴法

睛明(一名淚孔):

目內眥。《明堂》云:“內眥頭外一分,宛宛中。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五脈之會。針一分半,留三呼。雀目者,可久留針,然後速出針。禁灸。”

主目遠視不明,惡風淚出,憎寒頭痛,目眩內眥赤痛,佴佴無見,眥癢,淫膚白翳,大眥攀睛努肉,侵睛雀目,瞳子生瘴,小兒疳眼,大人氣眼冷淚。

按東垣曰:“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蓋此經多血少氣,故目翳與赤痛從內眥起者,刺睛明、攢竹,以宣洩太陽之熱。然睛明刺一分半,攢竹刺一分三分,為適淺深之宜。今醫家刺攢竹,臥針直抵睛明,不補不瀉,而又久留針,非古人意也。

攢竹(一名始光,一名員柱,一名光明):

兩眉頭陷中。《素注》針二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禁灸,針一分,留三呼,瀉三吸,徐徐出針。宜以細三棱針刺之,宣洩熱氣,三度刺,目大明。《明堂》宜細三棱針三分,出血,灸一壯。

主目佴佴,視物不明,淚出目眩,瞳子癢,目瞢,眼中赤痛及瞼瞤動不得臥,頰痛,面痛,屍厥癲邪,神狂鬼魅,風眩,嚏。

眉沖:

直眉頭上神庭、曲差之間。針三分,禁灸。

主五癇,頭痛,鼻塞。

曲差:

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銅人》針二分,灸三壯。

主目不明,鼽衄,鼻塞,鼻瘡,心煩滿,汗不出,頭頂痛,項腫,身體煩熱。

五處:

俠上星旁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灸五壯。

主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風熱,目眩,目不明,目上戴不識人。

承光:

五處後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禁灸。

主風眩頭痛,嘔吐心煩,鼻塞不聞香臭,口喎,鼻多清涕,目生白翳。

通天:

承光後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頸項轉側難,癭氣,鼻衄,鼻瘡,鼻窒,鼻多清涕,頭鏇,屍厥,口喎,喘息,頭重,暫起僵仆,癭瘤。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

通天后一寸五分。《素注》刺三分,留五呼,《銅人》灸三壯。

主頭鏇耳鳴,狂走瘛瘲,恍惚不休,腹脹,青盲內障,目無所見。

玉枕:

絡卻後一寸五分,俠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髮際二寸。《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

主目痛如脫,不能遠視,內連繫急,頭風痛不可忍。鼻窒不聞。

天柱:

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銅人》針五分,得氣即瀉。《明堂》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壯。《下經》灸三壯。《素注》針二分,留六呼。

主足不任身體,肩背痛欲折。目瞑視,頭鏇腦痛,頭風,鼻不知香臭,腦重如脫,頂如拔,項強不可回顧。

大杼:

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督脈別絡,手足太陽、少陽之會。《難經》曰:“骨會大杼。”疏曰:“骨病治此。”袁氏曰:“肩能負重,以骨會大杼也。”《銅人》針五分,灸七壯。《明堂》禁灸。《下經》、《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資生》云:“非大急不灸。”

主膝痛不可屈伸,傷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鬱郁,熱甚不已,頭風振寒,項強不可俯仰,痎瘧,頭鏇,勞氣咳嗽,身熱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煩滿里急,身不安,筋攣癲疾,身蜷急大。東垣曰:“五臟氣亂,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

風門(一名熱府):

二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素注》針三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壯。若頻刺,泄諸陽熱氣,背永不發癰疽,灸五壯。

主發背癰疽,身熱,上氣喘氣,咳逆胸背痛,風勞嘔吐,多嚏,鼻鼽出清涕,傷寒頭項強,目瞑,胸中熱,臥不安。

肺俞:

第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千金》對乳引繩度之。甄權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正坐取之。《甲乙》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甄權灸百壯。《明下》灸三壯。《素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

主癭氣,黃疸,勞瘵,口舌乾,勞熱上氣,腰脊強痛,寒熱喘滿,虛煩,傳屍骨蒸,肺痿咳嗽,肉痛皮癢,嘔吐,支滿不嗜食,狂走,欲自殺,背僂,肺中風,偃臥,胸滿短氣,瞀悶汗出,百毒病,食後吐水,小兒龜背。

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太陽肺俞、肝俞。”

厥陰俞(一名厥俞):

四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主咳逆牙痛,心痛,胸滿嘔吐,留結煩悶。

或曰:“臟腑皆有俞在背,獨心包絡無俞,何也?”曰:“厥陰俞即心包絡俞也。”

心俞:

五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不可灸。《明堂》灸三壯。《資生》云:“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豈可妄針。”《千金》言:“中風心急,灸心俞百壯,當權其緩急可也。”

主偏風半身不遂,心氣亂恍惚,心中風,偃臥不得傾側,汗出唇赤,狂走發癇,語悲泣,心胸悶亂,咳吐血,黃疸,鼻衄,目瞤目昏,嘔吐不下食,健忘,小兒心氣不足,數歲不語。

督俞:

六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灸三壯。

主寒熱心痛,腹痛,雷鳴氣逆。

膈俞:

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難經》曰:“血會膈俞。”疏曰:“血病治此。”蓋上則心俞,心生血,下則肝俞,肝藏血,故膈俞為血會。又足太陽多血,血乃水之象也。《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刺中膈,皆為傷中,其病難愈,不過一歲必死。

主心痛,周痹,吐食,翻胃,骨蒸,四肢怠惰,嗜臥,痃癖,咳逆,嘔吐,膈胃寒痰,食飲不下,熱病汗不出,身重常溫。不能食,食則心痛,身痛腫脹,脅腹滿,自汗盜汗。

肝俞:

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經曰:“東風傷於春,病在肝。”《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灸七壯。《素問》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欠。

主多怒,黃疸,鼻酸,熱病後目暗淚出,目眩,氣短咳血,目上視,咳逆,口乾,寒疝,筋寒,熱痙,筋急相引,轉筋入腹將死。

《千金》云:“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肋下與脊相引而反折,目戴上,目眩循眉頭,驚狂,鼽衄,起則目佴佴,生白翳,咳引胸中痛,寒疝小腹痛,唾血短氣,熱病瘥後,食五辛目暗,肝中風,踞坐不得低頭,繞兩目連額上色微青。積聚痞痛。”

膽俞:

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針三分。《下經》灸五壯。《素問》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

主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脹,口苦舌乾,咽痛乾嘔吐,骨蒸勞熱食不下,目黃。按《資生經》所載,崔知悌平取四花穴,上二穴是膈俞,下二穴是膽俞,四穴主血,故取此以治勞瘵。後世誤以四花為斜取,非也。

脾俞:

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灸五壯。《素問》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

主腹脹,引胸背痛,多食身瘦,痃癖積聚,脅下滿,泄利,痰瘧寒熱,水腫氣脹引脊痛,黃疸,善欠,不嗜食。

胃俞:

十二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隨年為壯。《明堂》灸三壯。《下經》灸七壯。

主霍亂,胃寒,腹脹而鳴,翻胃嘔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小兒羸瘦,不生肌膚。

東垣曰:“中濕者,治在胃俞。”

三焦俞:

十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針三分,灸五壯。

主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傷寒頭痛,飲食吐逆,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俯仰,水谷不化,泄注下利,腹脹腸鳴,目眩頭痛。

腎俞:

十四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前與臍平,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以年為壯。《明堂》灸三壯。《素問》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

主虛勞羸瘦,耳聾腎虛,水髒久冷,心腹滿脹急,兩脅滿引小腹急痛,脹熱,小便淋,目視佴佴,少氣,溺血,小便濁,出精夢泄,腎中風,踞坐而腰痛,消渴,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腰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栗,食多羸瘦,面黃黑,腸鳴,膝中四肢淫濼,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女人積冷氣成勞,乘經交接羸瘦,寒熱往來。

氣海俞:

十五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針三分,灸五壯。

主腰痛痔漏。

大腸俞:

十六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腹中氣脹,繞臍切痛,多食身瘦,腸鳴,大小便不利,洞泄食不化,小腹絞痛。

東垣云:“中燥治在大腸俞。”

關元俞:

十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

主風勞腰痛,泄痢,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

小腸俞:

十八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小便赤不利,淋瀝遺溺,小腹脹滿,疞痛,泄利膿血。五色赤痢下重,腫痛。腳腫。五痔,頭痛,虛乏消渴,口乾不可忍,婦人帶下。

膀胱俞:

十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灸七壯。

主風勞脊急強。小便赤黃,遺溺,陰生瘡。少氣,脛寒拘急,不得屈伸,腹滿,大便難,泄利腹痛,腳膝無力,女子瘕聚。

中膂俞(一名脊內俞):

二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俠脊伸起肉,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明堂》云:“腰痛俠脊里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至此穴痛,皆宜灸。”

主腎虛消渴,腰脊強不得俯仰,腸冷赤白痢,疝痛,汗不出,腹脹脅痛。

白環俞:

二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一云:“挺伏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素注》針五分,得氣則先瀉,瀉訖多補之,不宜灸。《明堂》雲灸三壯。

主手足不仁,腰脊痛,疝痛,大小便不利,腰髖疼,腳膝不遂,溫瘧,腰脊冷痛,不得久臥,勞損虛風,腰背不便,筋攣臂縮,虛熱閉塞。

上髎:

第一空腰髁下一寸,俠脊陷中。足太陽、少陽之絡。《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主大小便不利,嘔逆,膝冷痛,鼻衄,寒熱瘧,陰挺出,婦人白瀝,絕嗣。大理趙卿患偏風,不能起跪,甄權針上髎、環跳、陽陵泉、巨虛下廉,即能起跪。

八髎總治腰痛。

次髎:

第二空俠脊陷中。《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主小便赤淋,腰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心下堅脹,疝氣下墜,足清氣痛,腸鳴注瀉,偏風,婦人赤白帶下。

中髎:

三空俠脊陷中。足厥陰、少陽所結之會。《銅人》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主大小便不利,腹脹下利,五勞七傷六極,大便難,小便淋瀝,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

下髎:

四空俠脊陷中。《銅人》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主大小便不利,腸鳴注瀉,寒濕內傷,大便下血,腰不得轉,痛引卵。女子下蒼汁不禁,中痛引小腹急痛。

會陽(一名利機):

陰尾尻骨兩旁。《銅人》針八分,灸五壯。

主腹寒,熱氣冷氣,泄瀉,腸癖下血,陽氣虛乏,陰汗濕,久痔。

附分:

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手足太陽之會。《銅人》針三分。《素注》刺八分,灸五壯。

主肘不仁,肩背拘急,風冷客於腠理,頸痛不得回顧。

魄戶:

直附分下,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得氣即瀉,又宜久留針,日灸七壯至百壯。《素注》五壯。

主背膊痛,虛勞肺痿,三屍走疰,項強急不得回顧,喘息咳逆,嘔吐煩滿。

膏肓俞:

四椎下一分,五椎上二分,兩旁相去脊各三寸,四肋三間,正坐屈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端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毋令搖動取之。《銅人》灸百壯,多至五百壯。當覺氣下礱礱然似水流之狀,亦當有所下,若無停痰宿飲,則無所下也。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又當灸臍下氣海、丹田、關元、中極,四穴中取一穴。又灸足三里,以引火氣實下。

主無所不療。羸瘦,虛損,傳屍骨蒸,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痰病。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疾病,求醫於秦,秦使醫緩(秦醫名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孫思邈曰:“時人拙,不能得此穴,所以宿疴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疾無不愈矣。”

按此二穴,世皆以為起死回生之妙穴,殊不知病有淺深,而醫有難易,淺者針灸,可保十全,深者亦未易為力。扁鵲云:“病有六不治。”經云:“色脈不順而莫針也。”肓,膈也,心下為膏。又曰:“凝者為脂,釋者為膏。”又曰:“膏,連心脂膏也。”人年二旬後,方可灸此二穴,仍灸三里二穴,引火氣下行,以固其本。若未出幼而灸之,恐火氣盛,上焦作熱。每見醫家不分老少,又多不針瀉三里,以致虛火上炎,是不經口授而妄作也。豈能瘳其疾哉!患者灸此,必針三里或氣海,更清心絕欲,參閱前後各經調攝,何患乎疾之不瘳也!

神堂:

五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堂》灸三壯。《素注》針五分。

主腰背脊強急不可俯仰,洒淅寒熱,胸滿氣逆上攻,時噎。

譩嘻:

肩膊內廉,俠六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以手重按,病人言:

““譩嘻”,譩嘻應手。”《素注》針七分。《銅人》針六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百壯。《明堂》灸五壯。

主大風汗不出,勞損不得臥,溫瘧寒瘧,背悶氣滿,腹脹氣眩,胸中痛引腰背,腋拘脅痛,目眩,目痛,鼻衄,喘逆,臂膊內廉痛,不得俯仰,小兒食時頭痛,五心熱。

膈關:

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開臂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背痛惡寒,脊強俯仰難,食飲不下,嘔噦多涎唾,胸中噎悶,大便不節,小便黃。

魂門:

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屍厥走疰,胸背連心痛,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赤黃。

陽綱:

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闊肩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腸鳴腹痛,飲食不下,小便赤澀,腹脹身熱,大便不節,泄痢赤黃,不嗜食,怠惰。

意舍:

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五十壯至百壯。《明堂》灸五十壯。《下經》灸七壯。《素注》灸二壯。《甲乙》灸三壯,針五分。

主腹滿虛脹,大便滑泄,小便赤黃,背痛,惡風寒,食飲不下,嘔吐消渴,身熱目黃。

胃倉:

十二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五十壯。《甲乙》灸三壯。

主腹滿虛脹,水腫,食飲不下,惡寒,背脊痛不得俯仰。

肓門:

十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灸三十壯,針五分。

主心下痛,大便堅,婦人乳疾。

志室:

十四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針九分,灸三壯。《明堂》灸七壯。

主陰腫,陰痛,背痛,腰脊強直,俯仰不得,飲食不消,腹強直,夢遺失精,淋瀝,吐逆,兩脅急痛,霍亂。

胞肓:

十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五七壯。《明堂》灸三七壯。《甲乙》灸三壯。

主腰脊急痛,食不消,腹堅急,腸鳴,淋瀝,不得大小便,癃閉下腫。

秩邊:

二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取之。《銅人》針五分。《明堂》灸三壯,針三分。

主五痔發腫,小便赤,腰痛。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

尻臀下陰股上紋中。又曰:“尻臀下陷紋中。”《銅人》針七分,灸三壯。

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尻臀腫,大便難,陰胞有寒,小便不利。

殷門:

肉郄下六寸。《銅人》針七分。

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泄注,外股腫。

浮郄:

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霍亂轉筋,小腸熱,大腸結,脛外筋急,髀樞不仁,小便熱,大便堅。

委陽:

承扶下一尺六寸,穴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三焦下輔俞,足太陽之別絡。《素注》針七分,留五呼,灸三壯。

主腋下腫痛,胸滿膨膨,筋急身熱。飛屍遁疰,痿厥不仁。小便淋瀝。

委中(一名血郄):

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令人面挺伏地,臥取之。足太陽膀胱脈所入為合土。《素注》針五分,留七呼。《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七吸。《甲乙》針五分,禁灸。《素問》刺委中大脈,令人仆脫色。

主膝痛及拇指,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小腹堅滿,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傷寒四肢熱,熱病汗不出,取其經血立愈。

委中者,血郄也。大風發眉墮落,刺之出血。

合陽:

膝約紋下三寸。《銅人》針六分,灸五壯。

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胻酸腫,步履難,寒疝陰偏痛,女子崩中帶下。

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

腨腸中央陷中,脛後從腳跟上七寸。《銅人》灸三壯,禁針。

主腰背拘急,大便秘,腋腫,痔瘡,脛痹不仁,腨酸,腳急跟痛,腰痛,鼻鼽衄,霍亂轉筋。

承山(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腸山):

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一雲腿肚下分肉間。《針經》云:“取穴須用兩手高托,按壁上,兩足指離地,用足大趾尖豎起,上看足銳腨腸下分肉間。”《銅人》灸五壯,針七分。《明堂》針八分,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止六七壯。《下經》灸五壯。

主大便不通,轉筋,痔腫,戰慄不能立,腳氣膝腫,脛酸腳跟痛,筋急痛,霍亂,急食不通,傷寒水結。

飛揚(一名厥陽):

外踝骨上七寸。足太陽絡脈,別走少陰。《銅人》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灸五壯。

主痔腫痛,體重起坐不能,步履不收,腳腨酸腫,戰慄不能久立坐,足趾不能屈伸,目眩痛,歷節風,逆氣,癲疾,寒瘧。實則鼽窒,頭背痛,瀉之;虛則鼽衄,補之。

附陽:

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之間。陽蹻脈郄。《銅人》針五分,灸三壯,留七呼。《素注》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灸五壯。

主霍亂轉筋,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樞股胻痛,痿厥,風痹不仁,頭重雜痛,時有寒熱,四肢不舉。

崑崙:

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膀胱脈所行為經火。《素注》針五分,留十呼。《銅人》針三分,灸三壯。妊婦刺之落胎。

主腰尻腳氣,足腨腫不得履地,鼽衄,膕如結,踝如裂,頭痛,肩背拘急,咳喘滿,腰脊內引痛,傴僂,陰腫痛,目眩痛如脫,瘧多汗,心痛與背相接,婦人孕難,胞衣不出,小兒發癇瘛瘲。

仆參(一名安邪):

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陽蹻之本。《銅人》針三分,灸七壯。《明堂》灸三壯。

主足痿,失履不收,足跟痛不得履地,霍亂轉筋,吐逆,屍厥癲癇,狂言見鬼,腳氣膝腫。

申脈(即陽蹻):

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際,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陽蹻脈所出。《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風眩。腰腳痛,胻酸不能久立,如在舟中。勞極。冷氣逆氣,腰髖冷痹,腳膝屈伸難,婦人血氣痛。

潔古曰:“癇病晝發,灸陽蹻。”

金門(一名梁關):

外踝下少後,丘墟後,申脈前,足太陽郄,陽維別屬。《銅人》針一分,灸三壯。炷如小麥大。

主霍亂轉筋,屍厥癲癇,暴疝,膝胻酸,身戰不能久立。小兒張口搖頭,身反折。

京骨:

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小指本節後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足太陽脈所過為原,膀胱虛實皆拔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明堂》五壯。《素注》三壯。

主頭痛如破,腰痛不可屈伸,身後側痛,目內眥赤爛。白翳俠內眥起,目反白,目眩。發瘧寒熱,喜驚,不飲食,筋攣,足胻,髀樞痛,頸項強,腰背不可俯仰,傴僂,鼻鼽不止,心痛。

束骨:

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中。足太陽脈所注為俞木。膀胱實瀉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五呼。

主腰脊痛如折,髀不可曲,膕如結,腨如裂,耳聾,惡風寒,頭囟項痛,目眩身熱,目黃淚出,肌肉動,項強不可回顧,目內眥赤爛,腸澼,泄,痔,瘧,癲狂,發背,癰疽,背生疔瘡。

通谷:

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中。足太陽脈所溜為滎水。《銅人》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頭重目眩,善驚,引鼽衄,項痛,目佴佴,留飲胸滿,食不化,失欠。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亂,在於頭,取天柱、大杼;不知,深取通谷、束骨。”

至陰:

足小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陽脈所出為井金。膀胱虛補之。《銅人》針二分,灸三壯。《素注》針一分,留五呼。

主目生翳,鼻塞頭重,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失精,目痛,大眥痛。

根結篇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