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部·卷十一
○枳椇(音只矩)
《毛詩·嘉魚·南山有台》曰: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枸,枳枸。)
《詩義疏》曰:枳枸樹,高大如白楊,所在皆有。子著支端,支柯不直。啖之甘美如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今官園種之,謂之木蜜。能令酒味薄,若以為屋柱,則一屋酒可薄。
《禮記·曲禮下》曰:婦人之贄,椇、榛、脯、修。(鄭玄注曰:椇,枳椇也。)
《廣志》曰:枳椇,葉似柳,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一月熟,樹乾者益美。出南方。大如指頭。
崔豹《古今注》曰:枳椇子,一名樹蜜,一名木餳。實形拳曲,核在實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木石,一名枳椇也。
○棎(音蟾。《南越志》:果名,似柰而酸)
薛塋《荊揚以南異物志》曰:棎子樹產山中,實似梨,冬熟,味酸。丹陽諸郡有之。
○蒳(音納)
《異物志》曰:蒳草樹,果如栟櫚而小。三月彩其葉,細破乾之,味近苦甘。並雞舌香食之,益善也。
顧徽《廣州記》曰:山檳榔,大於大蒳子。蒳子,土人亦呼為檳榔。
左思《吳都賦》曰:藿蒳豆寇。
○木威
顧徽《廣州記》曰:餘甘、甘蔗、木威,黃皮,其味殊苦。
顧徽《廣州記》曰:木威,高丈餘,子如橄欖而堅,削去皮以為棕。
○榞木
《吳錄·地理志》曰:盧陵南郡雩都縣,有榞樹,其實如甘蕉,而核味亦如之。
○朹(音求)
《爾雅》曰:朹,檕(音計)梅也。(郭璞症曰:朹樹似梅,子如指頭,可食,赤色,似小柰也。)
○棪
《爾雅》曰:娀孔,(音琰)〈木速〉(音速)其。(郭璞症曰:娀孔,實似柰,赤,可食。)
《山海經》曰:堂庭之山,其上多娀孔木。(郭璞症曰:即〈木速〉也。)
曹毗《魏都賦》曰:果則谷娀孔山楟。(音亭。)
○楊桃
《臨海異物志》曰:楊桃,似南方橄欖子,其味甜。常五月、十月熟。謔言:"楊桃無蹙,一贖三熟。"其色青黃,核如棗核。
《臨海異物志》曰:楊桃子,生晉安侯官縣。一小樹得數十石,實大三寸,可蜜藏之。
庾仲初《楊都賦》曰:楊桃、枇晁。
○楊榣
《臨海異物志》曰:楊榣有七脊,子生樹皮中。其體雖異,味則無奇。長四五寸,色青黃,味甘也。
○冬熟
《臨海異物志》曰:冬熟,如指大,正赤,其味甘,勝梅。
○猴闥
《臨海異物志》曰:猴闥子,如指頭大,其味小苦,可食。
○關桃
《臨海異物志》曰:關桃子,其味酸。
○土翁
《臨海異物志》曰:土翁子,如漆子大,熟時甜酸,其色青黑。
○狗槽
《臨海異物志》曰:狗槽子,如指頭大,正赤,其味甘。
○雞橘
《臨海異物志》曰:雞橘子,如指頭大,味甘。永寧南界中有之。
○猴惣
《臨海異物志》曰:猴惣子,如指頭大,與柿相似,其味不減於柿。
○多南
《臨海異物志》曰: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與梅子相似。晉安侯官界中有之。
○王壇
《臨海異物志》曰:王罈子,如棗大,其味甘。晉安侯官越王祭壇邊有此果,無知其名,因見生處,遂名王壇。其形小於龍眼,有似木瓜。七月熟,甘美也。
王彪之《閩中賦》曰:王壇侯栗。
《楊都賦》曰:草則龍目、荔枝、王壇、丹橘。
○三廉(出熙安郡雲母山,見《南越志》)
陳祈暢《異物志》曰:三廉大實,實不但三。(雖名三廉,或有四五六枚。)食之多汁,味酸且甘。藏之尤好,與眾果相參。
○鬼目(亦名幾目)
《爾雅》曰:符,鬼目。(郭景縛曰:匠箔東有鬼目草,莖似葛,葉圓而毛,子如耳璫,赤色,叢生。)
《廣志》曰:鬼目似梅,南人以飲酒。
《南方草木狀》曰:鬼目樹,大者如木子,小者如鴨子。二月花色,仍獵菖實,七月、八月熟。其色黃,其味酸,以蜜煮之,滋味柔嘉。交阯、武平、興古、九真有之。
裴淵《廣州記》曰:鬼目、益智,直爾不敢啖,可為漿也。
《交州記》曰:鬼目樹,似棠梨,葉似楮,皮白,樹高大,如木瓜而小邪傾,不周正。味〈酉乍〉,九月熟。又有草眯子,亦如之。亦可為糝。因其草似鬼目。
○甘蔗
《說文》曰:藷,蔗也。
《漢書·禮樂志·郊祠歌》曰:百味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應劭曰:柘漿,取柘汁以為飲也。)
《吳錄·地理志》曰:交阯句屚(音漏。)縣甘蔗大數寸,其味醇美,異於他處。笮以為餳,曝之,凝如冰,破如博棋,入口消釋。
《江表傳》曰:孫亮使黃門以銀碗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黃門先恨藏吏,以鼠矢投餳中,啟言吏不謹。亮呼吏持餳器入門,曰:"桿器既蓋之,且有油復,無緣有此也。黃門將有恨汝耶?"叩頭曰:"常從臣求官莞席,有數,不敢與。"亮曰:"必是此也!"問,具服,即於前加髡,鞭斥外付。
《晉書》曰:顧愷之,每食蔗自尾至本。人或問之,曰:"漸入佳境。"
《宋書》曰:庾仲文好貨,劉雍自謂得其助力,事之如父,夏中送甘蔗。
又曰:玄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至小市門致意求甘蔗及酒。孝武遣人送酒二器,甘蔗百挺。
《齊書》曰:宜都王鏗善射,常以堋的趟愜,曰:"終日射侯,何難之有!"乃取甘蔗插地,百步射之,十發世晷。
又曰:范雲,永明十年使魏。魏人李彪宣命至雲所,甚見稱美。彪為設甘蔗、黃粽,隨盡復益。彪笑謂曰:"范散騎小復驗之,一盡不可復得。"
《梁書》曰:庾沙彌性至孝。母劉亡,好啖甘蔗,沙彌遂不食焉。
《三國典略》曰:陸納反湘州,分其眾二千人夜襲巴陵。晨至城下,宜豐侯修出壘門,坐胡床以望之。納眾乘水來攻,矢下如雨。修方食甘蔗,曾無懼色,部分軍旅,鼓而進之。遂獲其一艦,生擒六十人。納遂歸保長沙。
又曰:侯景至朱雀街南,建康令庾信守朱雀門。俄而景至,信眾撒桁。始除一舶,見景軍皆著鐵面,退隱於門,自言口燥,屢求甘蔗。俄而飛箭中其門柱,信手中甘蔗應弦而落。
《隋書》曰:赤土國,物產多同於交阯。以甘蔗作酒,雜以紫瓜根,酒色黃赤,味亦香美。
《永嘉郡記》曰:樂城縣三州府,江有三洲,因以為名。對岸有浦,名為菰子,出好甘蔗。
盧諶《祭法》曰:冬祠,用甘蔗。
范汪《祠制》曰:孟春,祠用甘蔗。
《扶南傳》曰:安息國出甘蔗。
《廣志》曰:甘蔗,其餳為石密。
《雲南記》曰:唐韋齊休聘雲南,會川都督劉寬使使致甘蔗。蔗節希似竹許,削去後亦有甜味。
《神異經》曰:南方荒內〈甘乾〉〈甘者〉林,其高百丈,圍三尺八寸,促節多汁。甜如蜜。(〈甘乾〉音乾,〈甘者〉音柘。)
《異物志》曰:甘蔗,遠近皆有。交阯所產特醇好,本末無薄厚。其味甘,圍數寸,長丈餘,頗似竹。斷而食之,既甘;生取汁為飴餳,益珍;煎而暴之,凝如冰。
《甄異傳》曰:隆安中,吳縣張牧字君林,忽有鬼來,無他,須臾,惟欲啖甘蔗,自稱高褐主人,因呼"阿褐"。牧母見之,是小女,面青黑色,通身青衣。
魏文帝《典論》曰:常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三兵。余與論劍,酒酣耳熱。方食乾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蒲佰。
《栽縈正書》曰:歲比不登,凡不給之物,若干蔗之屬,皆可權禁。
《楚辭》曰:臑(乓切。)鱉炮羔有柘漿。(柘,蔗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曰:諸柘、巴苴。(諸柘,甘柘。)
張協《都蔗賦》曰:若乃九秋良朝,玄酎初出,黃華浮觴,酣飲累日。挫斯柘而療渴,若潄醴而含蜜,清滋津於紫梨,流液豐於朱橘。
曹植詩曰:都蔗雖甘,杖植地折;巧言雖美,用植地滅。
張載詩曰:江南都蔗,釀液澧沛,三巴黃甘,瓜州素柰。凡此數品,殊美絕快,渴者所思,銘之裳帶。
李伯仁《七款》曰:副以甘柘,豐弘誕節,纖液映豺,旨於飴蜜。
虞翻《與弟書》曰:有數頭男,皆如奴僕。伯安雖痴,諸兒不及。觀我所生,有兒無子。伯安三男,阿思似父。思其兩弟,有似人也。去日南遠,恐如甘蔗,近抄即薄。
應璩《與尚書諸郎書》曰:檀氏園,葵菜繁茂,諸蔗瓜芋,亦離尚萌。未知三生,復何種植?
馮衍《杖銘》曰:杖必取材,不必用味;相必取賢,不必所愛。都蔗雖甘,猶不可杖;佞人悅已,亦不可相。
○甘藷
《南方草木狀》曰:甘藷,民家常以二月種之,至十月乃成卵,大者如鵝,小者如鴨。掘食,其味甜。經久得風,乃淡泊耳。出交趾、武平、九真、興古。
陳祈暢《異物志》曰:甘藷似芋,亦有巨魁。剝去皮,肌肉正白如肪。南方人專食之,以當米谷。蒸炙皆香美。賓客酒食亦施設,有如果實也。
○燕薁(音郁)
《毛詩·豳·七月》曰:六月食郁及薁。(薁,蘡薁也。)
《毛詩題綱》曰:葛藟,一名燕薁藤,好生河滸邊,得水潤而長。喻王九族,蒙王恩惠,以育子孫。今王無澤於族人,不如葛藟生河滸邊也。
《廣雅》曰:燕薁,蘡舌也。
《廣志》曰:燕薁,似梨,早熟。
《魏王花木志》曰:燕薁,實大如龍眼,黑色。《說文》謂之嬰薁,《詩疏》一名車鞅藤。《豳詩·七月》曰:"食郁及薁"。此名燕薁。
潘岳《閒居賦》曰:梅香薁棣之屬,繁榮藻麗之飾。
曹毗《魏都賦》曰:英梅楊李,若留郁棣。
○廉姜
《廣雅》曰:犖葰,(相維切。)廉姜也。
《湘州記》曰:始安縣空龍山、精了山出廉姜。
《食經》曰:廉姜法:蜜煮烏梅,去滓,比滓廉姜,再三宿。色黃赤,如琥珀。
劉禎《清慮賦》曰:仰稱韭,俯拔廉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