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辨可發汗脈證並治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 然,一時間許,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

凡雲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證良驗。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硬爾。設利者,為大逆。硬為實,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當以汗解。

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發汗。

譯文

在春夏季節,適宜發汗,這是汗法使用的一般原則。

大凡發汗,最好須讓病人手足及全身都有汗,並當微微汗出,維持2個小時左右。不能讓病人像流水一樣大汗淋漓。如果服藥後病不解除的,應當再發汗。如果汗出太多,勢必傷陽,陽虛病人雖有表邪,也不能再發汗。

大凡服湯藥發汗,汗出病癒就應停止服藥,不需要服完一劑藥。

凡是論中說可以發汗的,如果沒有湯劑的,丸散劑也可以使用。無論湯劑或丸散劑,總以汗出病解為目的,但是丸散劑不如湯劑隨證加減效果好。

症見脈浮大,詢問病人,回答說只有大便硬結。如果使用瀉下法,就是嚴重的治療錯誤。這是因為脈浮主表,大便硬為實,證屬表里同病,應當用發汗解表,汗出邪散則里自和。

脈象浮而緊,脈浮為外感風邪,脈緊為外感寒邪,感受風邪則損傷衛氣,感受寒邪則損傷營陰。風寒之邪同時感受,則營衛都發生病變,所以有骨節疼痛、身痛等證,可用發汗解表法治療,宜用麻黃湯。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