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紀·卷二十四
○高宗一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諱構,字德基,徽宗第九子, 母曰顯仁皇后韋氏。大觀元年五月乙巳生東京之大內,赤光照室。八月丁丑,賜名, 授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二年正月庚申,封廣平郡王。宣和三年十 二月壬子,進封康王。資性朗悟,博學強記,讀書日誦千餘言,挽弓至一石五斗。 宣和四年,始冠,出就外第。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 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 親王送大軍過河。欽宗召帝諭指,帝慷慨請行。遂命少宰張邦昌為計議使,與帝俱。 金帥斡離不留之軍中旬日,帝意氣閒暇。二月,會京畿宣撫司都統制姚平仲夜襲金 人砦不克,金人見責,邦昌恐懼涕泣,帝不為動,斡離不異之,更請肅王。癸卯, 肅王至軍中,許割三鎮地。進邦昌為太宰,留質軍中,帝始得還。金兵退,復遣給 事中王雲使金,以租賦贖三鎮地。又以蠟書結遼降將耶律余睹,為金人所得。八月, 金帥粘罕復引兵深入,陷太原。斡離不破真定。冬十月,王雲從吏自金先還,言金 人須帝再至乃議和。雲歸,言金人堅欲得地,不然,進兵取汴都。十一月,詔帝使 河北,奉袞冕、玉輅,尊金主為伯,上尊號十八字。被命,即發京師。以門下侍郎 耿南仲主和議,請與俱,乃以其子中書舍人延禧為參議官偕行。帝由滑、浚至磁州, 守臣宗澤請曰:“肅王去不返,金兵已迫,復去何益?請留磁。”磁人以雲將挾帝 入金,遂殺雲。時粘罕、斡離不已率兵渡河,相繼圍京師。從者以磁不可留,知相 州汪伯彥亦以蠟書請帝還相州。
閏月,耿南仲馳至相,見帝致辭,以面受欽宗之旨,盡起河北兵入衛,帝乃同 南仲募兵勤王。初,朝廷聞金兵渡河,欲拜帝為元帥。至是,殿中侍御史胡唐老復 申元帥之議,尚書右僕射何擬詔書以進,欽宗遣閣門祗候秦仔持蠟詔至相,拜帝 為河北兵馬大元帥,知中山府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仔於頂發中 出詔,帝讀之嗚咽,兵民感動。
十二月壬戌朔,帝開大元帥府,有兵萬人,分為五軍,命武顯大夫陳淬都統制 軍馬。閣門祗候侯章齎蠟書至自京師,詔帝盡發河北兵,命守臣自將。帝乃下令諸 郡守與諸將,議引兵渡河。乙亥,帝率兵離相州。丙子,履冰渡河。丁丑,次大名 府。宗澤以二千人先諸軍至,知信德府梁揚祖以三千人繼至,張俊、苗傅、楊沂中、 田師中皆在麾下,兵威稍振。會簽書樞密院事曹輔齎蠟詔至,雲金人登城不下,方 議和好,可屯兵近甸,毋輕動。汪伯彥等皆信和議,惟宗澤請直趨澶淵為壁,次第 解京城之圍。伯彥、南仲請移軍東平。帝遂遣澤以萬人進屯澶淵,揚言帝在軍中。 自是澤不復預府中謀議。帝決意趨東平。庚寅,帝發大名。
建炎元年春正月癸巳,帝至東平。初,帝軍在相州,京城圍久,中外莫知帝處。 及是,陳請四集,取決帥府。壬寅,高陽關路安撫使黃潛善、總管楊惟忠亦部兵數 千至東平。命潛善進屯興仁,留惟忠為元帥都統制。金人聞帝在澶淵,遣甲士及中 書舍人張澂來召。宗澤命壯士射之,澂乃遁。伯彥等請帝如濟州。二月庚辰,發東 平。癸未,次濟州。時帥府官軍及群盜來歸者號百萬人,分屯濟、濮諸州府,而諸 路勤王兵不得進。二帝已在金人軍中。三月丁酉,金人立張邦昌為帝,稱大楚。黃 潛善以告,帝慟哭,僚屬欲奉帝駐軍宿州,謀渡江左,帝聞三軍籍籍,遂輒。承制 以宗澤為徽猷閣待制。丁巳,斡離不退師,徽宗北遷。戊午,承制以汪伯彥為顯謨 閣待制,充元帥;潛善為徽猷閣待制,充副元帥。夏四月,粘罕退師,欽宗北遷。 癸亥,邦昌尊元祐皇后為宋太后,遣人至濟州訪帝,又遣吏部尚書謝克家來迎。耿 南仲率幕僚勸進,帝避席流涕,遜辭不受。伯彥等引天命人心為請,且謂靖康紀元, 為十二月立康之兆。帝曰:“當更思之。”以知淮寧府趙子崧為寶文閣學士、元帥 府參議官、東南道總管,統東南勤王兵。邦昌遣閣門宣贊舍人蔣師愈等持書詣帝, 自言從權濟事,及將歸寶避位之意。帝亦貽諸帥書,以未得至京,已至者毋輒入。 聞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李綱在湖北,遣劉默持書訪之。又諭宗澤等,以受偽 命之人義當誅討,然慮事出權宜,未可輕動。澤復書謂邦昌篡亂蹤跡已無可疑,宜 早正天位,興復社稷,不可不斷。門下侍郎呂好問亦以蠟書來,言帝不自立,恐有 不當立而立者。丁卯,謝克家以“大宋受命之寶”至濟州,帝慟哭跪受,命克家還 京師,趣辦儀物。戊辰,濟州父老詣軍門,言州四旁望見城中火光屬天,請帝即位 於濟。會宗澤來言,南京乃藝祖興王之地,取四方中,漕運尤易。遂決意趨應天。 是夕,邦昌手書上延福宮太后尊號曰元祐皇后,入居禁中,以尚書左丞馮澥為奉迎 使。皇后又遣兄子衛尉少卿孟忠厚持手書遺帝。皇后垂簾聽政。邦昌權尚書左僕射, 率在京百官上表勸進,不許。甲戌,皇后手書告中外,俾帝嗣統。乙亥,百官再上 表,又不許。丁丑,馮澥等至濟州,百官三上表,許以權聽國事。戊寅,命宗澤先 勒兵分駐長垣、韋城等縣,以備非常。東道副總管朱勝非至濟州,宣撫司統制官韓 世忠以兵來會。庚辰,帝發濟州,鄜延副總管劉光世自陝州來會,以光世為五軍都 提舉。辛巳,次單州。壬午,次虞城縣。西道都總管王襄自襄陽來會。癸未,至應 天府。皇后詔有司備法駕儀仗。乙酉,張邦昌至,伏地慟哭請死,帝慰撫之。承制 以汪伯彥為顯謨閣直學士,黃潛善為徽猷閣直學士。權吏部尚書王時雍等奉乘輿服 御至,群臣勸進者益眾,命有司築壇府門之左。
五月庚寅朔,帝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即位於府治。改元建炎。大 赦,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張邦昌及應於供奉金國之人,一切不問。命西京留守 司修奉祖宗陵寢。罷天下神霄宮。住散青苗錢。應死節及歿於王事者並推恩。奉使 未還者,祿其家一年。應選人並循資,已系承直郎者,改次等京官。臣僚因亂去官 者,限一月還任。潰兵、群資鹹許自新。免系官欠負,蠲南京及元帥府常駐軍一月 以上州縣夏稅。應天府特奏名舉人並與同進士出身,免解人與免省試。諸路特奏名 三舉以上及宗室嘗預貢者,並推恩。應募兵勤王人以兵付州縣主兵官,聽赴行在。 中外臣庶許言民間疾苦,雖詆訐亦不加罪。命官犯罪,更不取特旨裁斷。蔡京、童 貫、朱勔、李彥、孟昌齡、梁師成、譚稹及其子孫,更不收敘。內外大臣,限十日 各舉布衣有材略者一人。余如故事。以黃潛善為中書侍郎,汪伯彥同知樞密院事。 元祐皇后在東京,是日徹簾。辛卯,遙尊乾龍皇帝為孝慈淵聖皇帝,元祐皇后為元 祐太后。詔史官辨宣仁聖烈皇后誣謗。築景靈宮於江寧府。壬辰,以張邦昌為太保、 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參決大事。以河東、北宣撫使范訥為京城 留守。癸巳,遙尊帝母韋賢妃為宣和皇后,遙立嘉國夫人邢氏為皇后。耿南仲罷。 甲午,以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趣赴行在,楊惟忠為建武軍節度使,主管 殿前司公事。罷諸盜及民兵之為統制者,簡其士馬隸五軍。乙未,以生辰為天申節。 馮澥罷,以兵部尚書呂好問為尚書右丞。命中軍統制馬忠、後軍統制張昪率兵萬人, 趣河間府追襲金人。丙申,以呂好問兼門下侍郎。丁酉,以黃潛善兼御營使,汪伯 彥副之,真定府路副總管王淵為都統制,鄜延路副總管劉光世提舉一行事務。王時 雍黃州安置。命統制官薛廣、張瓊率兵六千人會河北山水砦義兵,共復磁、相。戊 戌,以資政殿學士路允迪為京城撫諭使,龍圖閣學士耿延禧副之。贈吏部侍郎李若 水觀文殿學士,謚忠愍。己亥,召太學生陳東赴行在。李綱至江寧,誅叛卒周德等。 庚子,詔:以靖康大臣主和誤國,責李邦彥為建寧軍節度副使、潯州安置,徙吳敏 柳州,蔡懋英州。李梲、宇文虛中、鄭望之、李鄴皆以使金請割地,責廣南諸州並 安置。辛丑,詔張邦昌知幾達變,勛在社稷,如文彥博例,月兩赴都堂。壬寅,封 後宮潘氏為賢妃。以江、淮發運使梁揚祖提領東南茶鹽事。癸卯,天申節,罷百官 上壽。乙己,賜諸路勤王兵還營者錢,人三千。丙午,以誣謗宣仁聖烈皇后,追貶 蔡確、蔡卞、邢怒、蔡懋官。以保靜軍節度使姚古知河南府。金人陷河中府,權府 事郝仲連死之。丁未,徽宗至燕山府。庚戌,以宗澤為龍圖閣學士、知襄陽府。壬 子,進張邦昌太傅。丙辰,罷監察御史張所,尋責江州安置。丁巳,詔成都、京兆、 襄陽、荊南、江寧府、鄧、揚二州儲資糧,修城壘,以備巡幸。以簽書樞密院事張 叔夜嘗援京城力戰,從徽宗北行,遙命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戊午,右諫議 大夫范宗尹罷。遣太常少卿周望使河北軍前通問二帝。西道總管王襄、北道總管趙 野坐勤王稽緩,並分司,襄陽府、青州居住。尋責襄永州、野邵州,並安置。
六月己未朔,李綱入見,上十議,曰國是、巡幸、赦令、僭逆、偽命、戰、守、 本政、責成、修德。以前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濋引衛兵遁逃,致都城失守,責官、 邵州安置。徽猷閣直學士徐秉哲假資政殿學士,為大金通問使,秉哲辭。庚申,封 靖康軍節度使仲湜嗣濮王。粘罕還屯雲中。辛酉,命新任郎官未經上殿者並引對。 御史中丞顏岐罷。徐秉哲責官、梅州安置。詔河北、京、陝、淮、湖、江、浙州軍 縣鎮募人修築城壁。壬戌,置登聞檢鼓院。癸亥,以黃潛善為門下侍郎兼權中書侍 郎。張邦昌坐僭逆,責降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及受偽命臣僚:王時雍高州, 吳開永州,莫儔全州,李擢柳州,孫覿歸州,並安置。顏博文、王紹以下論罪有差。 以知懷州霍安國、河東宣撫使劉韐死節,贈安國延康殿學士,韐資政殿大學士。甲 子,命李綱兼御營使。乙丑,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馬忠為河北經制使,措置民兵。 洪芻罷左諫議大夫,下台獄。丁卯,以祠部員外郎喻汝礪為四川撫諭,督漕計羨緡 及常平錢物。罷開封、諸州、軍、府司錄曹掾官。州、軍通判二員者省其一。權減 宰執奉賜三之一。省諸路提舉常平司、兩浙、福建提舉市舶司。賊李孝忠寇襄陽, 守臣黃叔敖棄城遁。立格買馬。辛未,以子旉生,大赦。籍天下神霄宮錢穀充經費。 拘天下職田錢隸提刑司。還元祐黨籍及上書人恩數。癸酉,詔陝西、山東諸路帥臣 團結軍民,互相應援。乙亥,增諸縣弓手,置武尉領之。宗室叔向以所募勤王兵屯 京師,或言為變,命劉光世捕誅之。戊寅,以汪伯彥知樞密院事。遣宣義郎傅雱使 河東軍前,通問二帝。己卯,置沿河、沿淮、沿江帥府十有九,要郡三十九,次要 郡三十八,帥守兼都總管,守臣兼鈐轄、都監,總置軍九十六萬七千五百人。別置 水軍七十七將,造舟江、淮諸路。置三省、樞密院賞功司。東京留守范訥落節鉞、 淄州居住。庚辰,以二帝未還,禁州縣用樂。辛巳,置沿河巡察六使。壬午,以戶 部尚書張愨同知樞密院事兼提舉措置戶部財用。癸未,呂好問罷。甲申,並尚書戶 部右曹所掌歸左曹,命尚書總領。乙酉,以宗澤為東京留守,杜充為北京留守,罷 監司州郡職田。丙戌,詔陝西、河北、京東西路募兵合十萬人,更番入衛行在。命 京東、西路造戰車。丁亥,以張所為河北西路招撫使。括買官民馬,勸出財助國。 戊子,以錢蓋為陝西經制使,封趙懷恩為安化郡王,因召五路兵赴行在。
秋七月己丑朔,以樞密副都承旨王燮為河東經制使。庚寅,詔王淵、劉光世、 統制官張俊、喬仲福、韓世忠分討陳州軍賊杜用、京東賊李昱及黎驛、魚台潰兵, 皆平之。辛卯,籍東南諸州神霄宮及贍學錢助國用。叔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團練 使士珸以磁、洺義兵復洺州。乙未,以溫州觀察使范瓊為定武軍承宣使、御營司同 都統制。丙申,賜諸路強壯巡社名為“忠義巡社”,專隸安撫司。戊戌,欽宗至燕 山府。以忻州觀察使張昪為河北制置使。東都宣武卒杜林謀據成都叛,伏誅。己亥, 詔台省、寺監繁簡相兼,學官、館職減舊制之半。辛丑,複議吳開、莫儔等十一人 罪,並廣南、江、湖諸州安置,余遞貶有差。壬寅,詔:“奉元祐太后如東南,六 宮及衛士家屬從行,朕當獨留中原,與金人決戰。”以延康殿學士許翰為尚書右丞。 甲辰,以右諫議大夫宋齊愈當金人謀立異姓,書張邦昌姓名,斬於都市。乙巳,手 詔:“京師未可往,當巡幸東南。”丙午,詔定議巡幸南陽。以觀文殿學士范致虛 知鄧州,修城池,繕宮室,輸錢穀以實之。丁未,遣官詣京師迎奉太廟神主赴行在。 己酉,罷四道都總管。以尚書虞部員外郎張浚為殿中侍御史。庚戌,征諸道兵,期 八月會行在。丙辰,徽宗自燕山密遣閣門宣贊舍人曹勛至,賜帝絹半臂,書其領曰: “便可即真,來援父母。”帝泣以示輔臣。張所、傅亮軍發行在。是月,關中賊史 斌犯興州,僭號稱帝。
八月戊午朔,洪芻等坐圍城日括金銀自盜,及私納宮人,芻及余大均、陳冲貸 死,流沙門島,餘五人罪有差。勝捷軍校陳通作亂於杭州,執帥臣葉夢得,殺漕臣 吳昉。己未,元祐太后發京師。庚申,以劉光世為奉國軍節度使,韓世忠、張俊皆 進一官。辛酉,右司諫潘良貴罷。壬戌,以李綱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黃潛善 為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張愨兼御營副使。癸亥,命御營使、副大閱五軍。庚午,更 號元祐太后為隆祐太后。辛未,罷傅亮經制副使,召赴行在。壬申,召布衣譙定赴 行在。命御營統制辛道宗討陳通。是夕,東北方有赤氣。癸酉,以耿南仲主和誤國, 南雄州安置。乙亥,用張浚言,罷李綱左僕射。丙子,隆祐太后發南京,命侍衛馬 軍都指揮使郭仲荀護衛如江寧,兼節制江、淮、荊、浙、閩、廣諸州,制置東南盜 賊。丁丑,以龍圖閣直學士錢伯言知杭州,節制兩浙、淮東將兵及福建槍杖手,討 陳通。庚辰,降榜招諭杭州亂兵。壬午,用黃潛善議,殺上書太學生陳東、崇仁布 衣歐陽澈。乙酉,遣兵部員外郎江端友等撫諭閩、浙、湖、廣、江、淮、京東西諸 路,及體訪官吏貪廉、軍民利病。許翰罷。丁亥,博州卒宮儀作亂,犯萊州。
九月己丑,建州軍校張員等作亂,執守臣張動,轉運副使毛奎、判官曹仔為所 殺,嬰城自守。范瓊捕斬李孝忠於復州。壬辰,以金人犯河陽、汜水,詔擇日巡幸 淮甸。鑄建炎通寶錢。命淮、浙沿海諸州增修城壁,招訓民兵,以備海道。甲午, 命揚州守臣呂頤浩繕修城池。宗澤往河北視師,七日還。是夜,辛道宗兵潰於嘉興 縣。丁酉,詔荊襄、關陝、江淮皆備巡幸。戊戌,罷買馬。己亥,以子旉為檢校少 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詔內外官司參用嘉祐、元豐敕,以俟新書。庚子, 二帝徙居郡。辛丑,陳通劫提點刑獄周格營,殺格,執提點刑獄高士曈。壬寅, 遣徽猷閣待制孟忠厚迎奉太廟神主赴揚州。以直秘閣王圭為招撫判官,代張所,尋 責所廣南安置。乙巳,宗澤表請車駕還闕。戊申,河北招撫司都統制王彥渡河擊金 人,破之,復新鄉縣。己酉,以諜報金人慾犯江、浙,詔暫駐淮甸捍禦,稍定即還 京闕。募民入貲授官。軍賊趙萬入常州,執守臣何袞。罷諸路經制招撫使。庚戌, 始通當三大錢於淮、浙、荊湖諸路。壬子,命湖南撫諭官馬伸持詔賜張邦昌死於潭 州,並誅王時雍。癸丑,詔有敢妄議惑眾沮巡幸者,許告而罪之,不告者斬。乙卯, 王彥及金人戰,敗績,奔太行山聚眾,其裨將岳飛引其部曲自為一軍。趙萬陷鎮江 府,守臣趙子崧棄城渡江,保瓜洲。是秋,金人分兵據兩河州縣,惟中山、慶源府、 保、莫、邢洺、冀、磁、絳、相州久之乃陷。
冬十月丁巳朔,帝登舟幸淮甸。戊午,太后至揚州。己未,罷諸路勸誘獻納錢 物。庚申,罷諸路召募潰兵忠義等人,及寄居官擅集勤王兵者。癸亥,募群盜能並 滅賊眾者官之。甲子,以張浚論李綱不已,落綱觀文殿大學士,止奉宮祠。知秀州 兼權浙西提點刑獄趙叔近入杭州招撫陳通。乙丑,罷帥府、要郡、次要郡新軍及水 軍。丁卯,以王淵為杭州制置盜賊使,統制官張俊從行。庚午,次泗州,幸普照寺。 甲戌,太白晝見。己卯,次楚州寶應縣。後軍將孫琦等作亂,逼左正言盧臣中墮水 死。庚辰,命劉光世討鎮江叛兵。辛巳,以光世為滁和濠州、江寧府界招捉盜賊制 置使,御營統制官苗傅為使司都統制。朝請郎李棫提舉廣西左、右兩江峒丁公事。 癸未,至揚州,禁內侍統兵官相見。丙戌,王淵、張俊誘趙萬等,悉誅之。
十一月戊子,李綱鄂州居住。真定軍賊張遇入池州,守臣滕祐棄城遁。己丑, 詔雜犯死罪有疑及情理可憫者,撫諭官同提刑司酌情減降,先斷後聞。壬辰,遣王 倫等為金國通問使。乙未,以張愨為尚書左丞,工部尚書顏岐同知樞密院事。丙申, 曲赦應天府、毫、宿、揚、泗、楚州、高郵軍。丙午,以張愨為中書侍郎。戊申, 以顏岐為尚書左丞兼權門下侍郎,御史中丞許景衡為右丞,刑部尚書郭三益同知樞 密院事。權密州趙野棄城遁,軍校杜彥據州,追野,殺之。辛亥,命福建路增招弓 手。金人陷河間府。是月,軍賊丁進圍壽春府,守臣康允之拒卻之。
十二月丙辰朔,命從臣四員充講讀官,就內殿講讀。丁巳,詔諸路提刑司選官, 即轉運司所在州類省試進士,以待親策。辛酉,王淵入杭州,執陳通等誅之。壬戌, 青州敗將王定以兵作亂,殺帥臣曾孝序。癸亥,粘罕犯汜水關,西京留守孫昭遠遣 將拒之,戰歿,昭遠將兵南遁,尋命部將王仔奉啟運宮神御赴行在。甲子,改授後 父徽猷閣待制邢煥為光州觀察使。乙丑,詔凡刑賞大政並經三省,其乾請墨敕行下 者罪之。丙寅,張遇犯江州。戊辰,金人圍棣州,守臣姜剛之固守,金兵解去。甲 戌,金人陷同州,守臣鄭驤死之。張遇犯黃州。己卯,金人陷汝州,入西京。庚辰, 金人陷華州。辛巳,破潼關。河東經制使王燮自同州引兵遁入蜀。丁進詣宗澤降。 乙酉,增置廣西弓手以備邊。以戶部尚書黃潛厚為延康殿學士、同提舉措置財用。
譯文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名構,字德基,徽宗第九個兒子,母親是顯仁皇后韋氏。大觀元年( 1107 )五月二十日,出生在東京開封皇宮,當時紅光照遍宮室。八月二十四日,賜給名字,授官為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二年正月初九,封廣平郡王。宣和三年(1121 )十二月二十二日,進封康王。天性聰穎,博學強記,讀書每天背誦千餘言,挽弓可達一石五斗。
宣和四年,行成人禮,搬到宮外的府邸。靖康元年(1126 )春正月,金人進犯京師,駐軍在京城西北面,派遣使臣進人京城,邀請親王、宰臣到金軍營中議和。朝廷才派遣同知樞密院事李等出使金營,商議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遣宰臣交割土地,親王送金軍過黃河。欽宗召高宗講明聖意,高宗慷慨請求出發。於是命令少宰張邦昌做計議使,與高宗一同前往。金軍元帥斡離不把他們留在軍中十來天,高宗神情悠閒。二月,適逢京瓷宣撫司都統制姚平仲夜襲金軍營寨未獲成功,金軍怪罪起來,張邦昌嚇得哭泣起來,高宗不為所動,斡離不感到他不尋常,要求更換肅王為人質。初七,肅王來到金軍營中,答應割讓三鎮土地。進封張邦昌為太宰,留在金軍營中做人質,高宗才得以歸還。金兵退走後,又派遣給事中王雲出使金朝,用租賦贖回三鎮土地。又因宋軍將領用蠟書勾結遼朝降將耶律余睹,證據落到金軍手中。八月,金軍統帥粘罕又出兵侵宋,攻陷太原。斡離不攻破真定。冬十月,王雲的侍從官從金朝先回京城,報告說金人要高宗再次到金軍營中才答應議和。王雲歸還京師,報告說金軍一定要割取三鎮土地,不然的話,就發兵攻取京城開封。十一月,下詔高宗出使河北,貢奉禮服、禮帽和玉格,尊稱金主為伯,敬上尊號十八字。高宗得到命令,就從京城出發。因為門下侍郎耿南仲主張與金軍議和,高宗請求他和自己一同前往,於是任命他的兒子中書舍人耿延禧為參議官,一起到金朝軍營議和。高宗一行從滑州、濬州到達磁州,守臣宗澤請求說:“肅王去了還沒回,金軍已經逼近,又去有什麼用呢?請留在磁州。”磁州軍民認為王雲將要挾持高宗到金營,於是殺死王雲。當時粘罕、斡離不已經率領金軍南渡黃河,相繼進圍京城。跟隨的人都認為磁州非久留之地,相州知州汪伯彥也用蠟書邀請高宗退回到相州。
閏十一月,耿南仲急忙趕到相州,見到高宗,致辭問候,當面授給欽宗的命令,發動所有的河北兵馬人衛京城,高宗於是同耿南仲一道募勤王兵。開始,朝廷聽說金兵渡過黃河,打算任命高宗為元帥。到這時,殿中侍御史胡唐老又一次申奏元帥的議論,尚書右僕射何鎬昔擬詔書進呈,欽宗派遣間門抵候秦仔持蠟書到相州,任命高宗為河北兵馬大元帥,中山府知府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秦仔從頭髮中拿出詔書,高宗讀後嗚咽哭泣,兵民非常感動。十二月初一,高宗建立大元帥府,有士兵一萬人,分為五軍,任命武顯大夫陳淬為軍馬都統制。門抵候侯章持蠟書從京城趕到,下詔高宗發動所有的河北兵馬,命令各地守臣自己率領。高宗於是發布命令,各郡守和將領率兵南渡黃河。十四日,高宗率軍離開相州。十五日,踏著冰渡過黃河。十六日,駐軍大名府。宗澤率領二千人比其他各軍先期到達,信德知府梁揚祖率領三千人隨後趕到,張俊、苗傅、楊沂中、田師中都在自己的指揮之下,兵威稍微有些起色。適逢簽書樞密院事曹輔持蠟書詔命趕到,說金軍已經抵達京城,正在議論和好,可以屯兵附近,不要輕舉妄動。汪伯彥等人都主張議和,只有宗澤請求直趨擅淵結兵為壁壘,設法一步一步解除京城之圍。汪伯彥、耿南仲請求把軍隊開往東平。高宗於是派遣宗澤率一萬軍隊進屯擅淵,對外面說是高宗的軍隊。從此以後,宗澤再沒有參與大元帥府中有關事務的謀議。高宗下決心前往東平。二十九日,高宗從大名出發。
建炎元年(1127 )春正月初三,高宗到達東平。開始,高宗所率軍隊在相州,京城被金軍圍困已有一段時間,朝廷內外不知道高宗在哪裡。到這時,陳述請求從四方集中,要求元帥府處理。十二日,高陽關路安撫使黃潛善、總管楊惟忠也率軍數千人投奔高宗,到達東平。高宗命令黃潛善進屯興仁,留下楊惟忠為元帥都統制。金軍聽說高宗在擅淵,派遣甲士及中書舍人張膺前來召降。宗澤命令壯士用箭射,張膺才退走。汪伯彥請求高宗到濟州。二月二十日,從東平出發。二十三日,到達濟州。當時元帥府官軍及起義民眾來投歸者,號稱百萬,分別屯駐濟、攫等州府,而各路勤王兵不得前進。徽、欽二帝已在金人軍中。三月初七,金軍立張邦昌為帝,稱大楚。黃潛善報告高宗,高宗痛哭流涕,部屬臣僚打算擁護高宗駐軍宿州,策劃渡江到江左,高宗聽說三軍將士紛紛動心,騷擾不安,於是沒有執行這一計畫。秉承意旨任命宗澤為徽酞閣待制。二十七日,斡離不退兵,徽宗被俘北上。二十八日,秉承意旨任命汪伯彥為顯漠閣待制,擔任元帥;黃潛善為徽酞閣待制,擔任副元帥。夏四月,粘罕退兵,欽宗被俘隨金軍北上。初四,張邦昌尊元皇后為宋太后,派人到濟州尋訪高宗,又派遣吏部尚書謝克家來迎接。耿南仲率幕府臣僚勸高宗為帝,高宗離席痛哭,推辭不接受。汪伯彥等引用天命人心為據來請求,並且說靖康紀元,正是十二月立康王的徵兆。高宗說:“讓我再思考思考這件事。”任命淮寧知府趙子裕為寶文閣學士、元帥府參議官、東南道總管,統率東南一帶勤王兵。張邦昌派遣閻門宣贊舍人蔣師愈等人持書告諭高宗,說自己為帝是權宜從事,即將把帝位讓給高宗。高宗也致書各將帥,因沒法到京城,已經到達的軍隊不要進人。聽說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李綱在荊湖北路,派遣劉默持節尋訪李綱。又告諭宗澤等人,接受張邦昌大楚任命的人在道義上理當誅討,但是考慮到事出權宜,不可輕舉妄動。宗澤回信高宗說,張邦昌亂中篡權,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應該趁早匡正帝位,興復趙宋,不可以遲延,應該果斷。門下侍郎呂好問也送來蠟書,說高宗如果不謀自立的話,恐怕出現不應該當皇帝而當上皇帝的人。初八,謝克家持“大宋受命之寶”到濟州,高宗痛哭跪下接受,命令謝克家回到京師,趕快辦理儀物。初九,濟州百姓父老到軍前,說州的四方能看見城中火光沖天,請求高宗在濟州即皇帝位。適逢宗澤來信說,南京(今河南商丘)是太祖興起為王之地,距離四方位置適中,槽運又很容易。於是決定前往應天府(南京)。這天晚上,張邦昌親手書寫敬上延福宮太后尊號為元皇后,人居皇宮,任命尚書左承馮懈為奉迎使。皇后又派遣她哥哥的兒子衛尉少卿孟忠厚持手書給高宗。皇后垂簾聽政。張邦昌代理尚書左僕射,率在京的文武百官上表請求稱帝,沒有答應。十五日,皇后親手書寫詔令告諭朝廷內外,要康王趙構即帝位。十六日,文武百官再次上表,還是沒有答應。十八日,馮解等人到濟州,文武百官第三次上表勸進,高宗答應代理處理軍國事務。十九日,命令宗澤先率軍分別駐紮長垣、韋城等縣,用來防備發生意外事件。東道副總管朱勝非到濟州,宣撫司統制官韓世忠率軍來投奔高宗。二十一日,高宗從濟州出發,延副總管劉光世從陝州來會合,任命劉光世為五軍都提舉。二十二日,到達單州。二十三日,到達虞城縣。西道都總管王襄率軍從襄陽來會合。二十四日,到達應天府。皇后下詔有關部門準備儀衛兵仗和車駕。二十六日,張邦昌到南京應天府,跪在地上痛哭請求處以死罪,高宗慰問撫恤他。秉承詔旨任命汪伯彥為顯漠閣直學士,黃潛善為徽酞閣直學士。代理吏部尚書王時雍等人供奉車駕和禮服到達南京,大臣們請求高宗稱帝的越來越多,命令有關部門在府門的左邊築壇。
五月初一,高宗登上高壇接受天命即位,禮儀完畢後痛哭,在遠方謝罪於徽、欽二帝,在應天府治即位。改元建炎。大赦,平常赦免得不到原諒的全部赦免。張邦昌及答應效力金朝的人,一律不問罪。命令西京留守司修繕崇奉祖宗陵寢。罷除全國神霄宮。停止給散青苗錢。為國捐軀及為保衛康王而死的人家屬都得到恩惠獎賞。奉命出使金朝沒有歸國的人,供給家庭一年的棒祿。應選人及循資者,已經是承直郎的人,改授次等京官。臣僚因動亂離位的人,限一月的時間回到原任。潰兵、群盜都允許改過自新,歸順朝廷。免除對官府的欠負,免除南京及元帥府曾經駐軍一個月以上州縣的夏稅。應天府特奏名舉人一律給予同進士出身,免除解試和省試。各路特奏名三次附試以上的人及宗室曾經參加貢舉考試的人,都得到恩惠。那些勤王募兵的人把軍隊交給州縣統軍的人,然後趕往行在南京。朝廷內外官員及百姓都可以上書陳述民間疾苦,即使冒犯朝廷和皇帝也不問罪。朝廷任命的官員犯罪,不再聽取皇帝聖旨裁決。蔡京、童貫、未豹、李彥、孟昌齡、梁師成、譚棋及其子孫,不再進用。朝廷內外大臣,在十日內外分別推舉平民百姓有才略的人一名。其他事宜按慣例辦理。任命黃潛善為中書侍郎,汪伯彥為同知樞密院事。元皇后在東京開封,這一天撤除帘布,不再聽政。初二,遙尊乾龍皇帝為孝慈淵聖皇帝,元皇后為元太后。下詔史官辨別宣仁聖烈高皇后所遭受的誣謗。在江寧府修築景靈宮。初三,任命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每五天去一次尚書省參決大事。任命河東、北宣撫使范吶為京城留守。初四,遙尊母親韋賢妃為宣和皇后,遙立嘉國夫人邢氏為皇后。耿南仲罷職。初五,任命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趕快前往應天府;楊惟忠為建武軍節度使,主管殿前司公事。罷除諸盜及民兵為統制的人,精減他們統率的士兵和馬匹隸屬五軍。初六,以生日為天申節。馮懈罷職,以兵部尚書呂好問為尚書右承。命令中軍統制馬忠、後軍統制張渙率軍一萬人,趕到河間府追擊襲擾金軍。初七,任命呂好問兼任門下侍郎。初八,任命黃潛善兼任御營使,汪伯彥為副使,真定府路副總管王淵為都統制,延路副總管劉光世提舉一行事務,王時雍貶為黃州安置。命令統制官薛廣、張瓊率軍六千人會合河北山水寨義兵,共同恢復磁州、相州。初九,任命資政殿學士路允迪為京城撫諭使,龍圖閣直學士耿延禧為副使。贈吏部侍郎李若水為觀文殿學士,溢號忠憨。初十,召太學生陳東前往南京應天府。李綱到江寧,殺死叛亂士卒周德等人。十一日,下詔:因靖康大臣主張求和導致誤國,李邦彥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得州安置;吳敏被遷移柳州,蔡愈被遷移英州;李、寧文虛中、鄭望之、李鄴都因出使金朝請求割地,被貶往廣南各州並安置其地。十二日,下詔:張邦昌臨機應變,對國家有功,象文彥博一樣,每月兩次到尚書省。十三日,封后宮潘氏為賢妃。任命江、淮發運使梁揚祖提領東南茶鹽事。十四日,天申節,罷除文武百官祝壽。十六日,賜給各路勤王兵還營的士兵錢,每人三千。十七日,因誣謗宣仁聖烈高皇后,追貶蔡確、蔡卞、邢恕、蔡愈官職。任命保靜軍節度使姚古知河南府。金軍攻陷河中府,代理知府事郝仲連戰死。十八日,徽宗到達燕山府。二十一日,任命宗澤為龍圖閣學士、襄陽知府。二十三日,進封張邦昌為太傅。二十七日,罷默監察御史張所,不久貶為江州安置。二十八日,下詔成都、京北、襄陽、荊南、江寧府及鄧、揚二州儲蓄物資糧食,修築城壘,準備接待高宗巡視。因簽書樞密院事張叔夜曾經援救京城,頑強戰鬥,跟隨徽宗北上,被遙命為觀文殿大學士、醛泉觀使。二十九日,右諫議大夫范宗尹罷職。派遣太常少卿周望出使河北,到前線打聽徽、欽二帝的訊息。西道總管王襄、北道總管趙野因勤王遲緩,都遭到處罰,分別被降為襄陽府、青州居住。不久,被貶為永州、邵州安置。
六月初一,李綱到朝廷進見高宗,呈上十議,這就是國是議、巡幸議、赦令議、僧逆議、偽命議、戰議、守議、本政議、責成議、修德議。因前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灌帶領衛兵逃跑,導致都城開封失守,被貶降為邵州安置。徽酞閣直學士徐秉哲藉資政殿學士,為大金通問使,徐秉哲推辭了。初二,封靖康軍節度使仲嗣攫王。粘罕遷屯雲中。初三,命令新任郎官沒有上殿的人都可以引對。御史中承顏岐罷職。徐秉哲降為梅州安置。下詔河北、京、陝、淮、湖、江、浙州軍縣鎮募人修築城壘牆壁。初四,設定登聞檢鼓院。初五,任命黃潛善為門下侍郎兼代理中書侍郎。張邦昌因僧逆,責降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接受偽命的臣僚王時雍貶為高州安置,昊汗永州安置,莫侍全州安置,李摺柳州安置,孫規歸州安置。顏博文、王紹以下,遭到不等的處罰。因懷州知州霍安國、河東宣撫使劉洽為國捐軀,贈霍安國延康殿學士,劉洽資政殿大學士。初六,命令李綱兼任御營使。初七,任命龍、神衛四廂軍都指揮使馬忠為河北經制使,措置民兵抗金事宜。洪當罷去左諫議大夫,下御史台獄。初九,任命祠部員外郎喻汝礪為四川撫諭,督促槽計羨絡及常平錢物。罷除開封各州、軍、府司錄曹椽官。州軍有二名通判的精簡一名。暫時減少宰執棒賜三分之一。免除各路提舉常平司及兩浙、福建提舉市舶司。賊李孝忠攻打襄陽,守臣黃叔敖棄城逃跑。確定標準買馬。十三日,因兒子趙惠出生,舉行大赦。沒收全國神霄宮錢穀充作軍國經費。拘收全國職田錢隸屬提刑司。恢復元黨人及上書人的恩惠和待遇。十四日,詔令陝西、山東各路帥臣團結軍民,互相應援。十六日,增加各縣弓手數量,設定武尉率領他們。宗室叔向把所募集到的勤王兵安扎在京師開封,有人說是準備叛亂,命令劉光世率兵捕殺他們。十九日,任命汪伯彥為知樞密院事。派遣宣義郎傅穌出使河東軍前,打聽徽、欽二帝的訊息。二十日,設定沿河、沿淮、沿江帥府十九個,重要的郡三十九個,次重要的郡三十八個,帥守兼都總管,守臣兼鈴轄、都監,總共置軍九十六萬七千五百人。另外設定水軍七十七將,在江、淮各路製造戰船。設定三省、樞密院賞功司。東京留守范吶被罷除軍權,淄州居住。二十一日,因徽、欽二帝沒有回國,禁止州縣用樂。二十二日,設定沿河巡察六使。二十三日,任命戶部尚書張意為同知樞密院事兼提舉措置戶部財用。二十四日,呂好問被罷職。二十五日,尚書戶部右曹所掌管的事務歸併到左曹,命令尚書統管。二十六日,任命宗澤為東京留守,杜充為北京留守。罷除監司州郡職田。二十七日,詔令陝西、河北、京東西路招募十萬人充軍,輪番人衛行在。命令京東西路製造戰車。二十八日,任命張所為河北西路招撫使。括買官民餵養的馬匹,鼓勵出財補助國家經費的不足。二十九日,任命錢蓋為陝西經制使,封趙懷恩為安化郡王,於是號召五路兵馬趕赴行在。
秋七月初一,任命樞密副都承旨王燮為河東經制使。初二,下詔王淵、劉光世和統制官張俊、喬仲福、韓世忠分別征討陳州軍賊杜用、京東賊李星及黎騷、魚台潰兵,都被平定。初三,籍沒東南各州神霄宮及贍學錢補助國家經費開支。叔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團練使匕吾率領磁州、洛州義兵收復洛州。初七,任命溫州觀察使范瓊為定武軍承宣使、御營司同都統制。初八,賜各路強壯巡社名為“忠義巡社”,專隸安撫司。初十,欽宗到達燕山府。任命忻州觀察使張換為河北制置使。東都宣武士兵杜林策劃占據成都舉行叛亂,被處以死刑。十一日,下詔台省、寺監繁簡相兼,學官、館職精簡原設的一半。十三日,重新審議昊汗、莫侍等十一人罪狀,均貶為廣南、江、湖各州安置,其餘人遞貶不等。十四日,下詔:“奉遷元太后到東南,六宮及衛士家屬跟隨前往。我一個人留在中原,與金軍決戰。”任命延康殿學士許翰為尚書右承。十六日,因右諫議大夫宋齊愈在金軍謀立異姓為帝時,書寫張邦昌姓名,在都市處死。十七日,親自書寫詔書:“京師開封不可能前往,應該出巡到東南。”十八日,下詔商定巡幸南陽。任命觀文殿學士范致虛為鄧州知州,修建城池,繕復宮室,運輸錢穀充實州城。十九日,派遣官員到京師開封迎奉太廟神主到行在。二十一日,罷除四道都總管。任命尚書虞部員外郎張浚為殿中侍御史。二十二日,在各道徵兵,約定八月在行在會合。二十八日,徽宗在燕山府秘密派遣閣門宣贊舍人曹勛回國,賜給高宗半匹絹,在絹上寫道:“可正式即皇帝位,伺機前來援救父母。”高宗一邊哭泣一邊拿給輔臣們看。張所、傅亮率軍從行在出發。這個月,關中賊史斌侵犯興州,僧號稱帝。
八月初一,洪當等人因在金兵圍攻京城的時候搜括金銀,中飽私囊,並且私自開納宮人,洪當及余大均、陳冲免除死罪,流放沙門島,另外五人分別處以不等的罪刑。勝捷軍校陳通在杭州叛亂,俘獲帥臣葉夢得,殺死槽臣吳意。初二,元太后從京師出發。初三,任命劉光世為奉國軍節度使,韓世忠、張俊都升官一級。初四,右司諫潘良貴罷職。初五,任命李綱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黃潛善為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張意兼御營副使。初六,命令御營使和副使大規模檢閱五軍。十三日,改稱元太后為隆太后。十四日,罷除傅亮經制副使的職務,命令他趕赴行在。十五日,命令平民憔定趕赴行在。命令御營統制辛道宗討伐陳通。這天晚上,東北方向有紅氣出現。十六日,因耿南仲主和誤國,貶南雄州安置。十八日,按張浚的意見,罷除李綱左僕射職務。十九日,隆太后從南京出發,命令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仲荀護衛到江寧,兼節制江、淮、荊、浙、閩、廣各州,全權處理東南盜賊。二十日,任命龍圖閣直學士錢伯言為杭州知州,節制兩浙、淮東將兵及福建槍杖手,討伐陳通。二十三日,下榜招諭杭州叛亂士兵。二十五日,採用黃潛善的議論,殺死上書太學生陳東及崇仁平民歐陽澈。二十八日,派遣兵部員外郎江端友等人撫諭閩、浙、湖、江、淮、京東西路,及體察訪問官吏貪廉、軍民利病等問題。許翰罷職。三十日,博州軍士宮儀叛亂,進犯萊州。九月初二,建州軍校張員等人叛亂,活捉守臣張動,轉運副使毛奎、判官曹仔被殺死,環城盤踞,拚命固守。范瓊在復州捕殺李孝忠。初五,因金軍侵犯河陽、祀水,下詔選擇日期巡幸淮甸。鑄造建炎通寶錢。命令淮、浙沿海各州增修城壁,招集訓練民兵,用來防備海道。初七,命令揚州守臣呂頤浩修繕城池。宗澤前往河北視察軍隊,七天后回。這天傍晚,辛道宗率領的軍隊在嘉興縣潰敗。初十,下詔荊襄、關陝、江淮都準備高宗出巡。十一日,罷除買馬。十二日,任命兒子趙薯為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下詔朝廷內外各部門,參考沿用嚎、元豐救,等待新制度的頒布。十三日,徽、欽二帝遷居肇郡。十四日,陳通襲擊提點刑獄周格軍營,殺死周格,活捉提點刑獄高士董。十五日,派遣徽酞閣待制孟忠厚迎奉太廟神主到揚州。任命直秘閣王圭為招撫判官代替張所,不久張所被貶廣南安置。十八日,宗澤上表請求高宗回到開封。二十一日,河北招撫司都統制王彥渡過黃河攻擊金軍,打敗金軍,收復新鄉縣。二十二日,得到金軍打算進犯江、浙的情報,下詔暫時駐紮淮甸抗禦金軍,待形勢稍有好轉即回到開封。招募百姓人資授官。軍賊趙萬進人常州,活捉守臣何衷。罷除各路經制招撫使。二十三日,三大錢開始在淮• 浙• 荊湖各路流通。二十五日,命令湖南撫諭官馬伸手持詔書,在潭州賜死張邦昌,並誅殺王時雍。二十六日,下詔:有敢妄議惑眾阻撓巡幸的人,允許告發並治罪,知而不告的人斬殺。二十八日,王彥與金軍交戰,失利,到太行山聚集民眾,他的副將岳飛率部曲自為一軍。趙萬攻陷鎮江府,守臣趙子裕棄城渡江圖保瓜州。
這年秋天,金軍分兵占據兩河地區州縣,只有中山、慶源府及保、莫、邢、洛、冀、磁、絳、相等州堅持了很久才被攻陷。
冬十月初一,高宗上船到淮甸。初二,太后到達揚州。初三,罷除各路勸誘獻納錢物。初四,罷除各路招募潰兵忠義等人,及寄居官擅自招集勤王兵的人。初七,招募盜賊中能消滅賊眾的人任命為官。初八,因張浚不斷糾彈攻擊李綱,李綱落職為觀文殿大學士,只奉宮祠。秀州知州兼代理浙西提點刑獄趙叔近到杭州招撫陳通。初九,罷除帥府、要郡、次要郡新軍及水軍。十一日,任命王淵為杭州制置盜賊使,統制官張俊跟隨前往。十四日,停留泅州,到普照寺。十八日,太白星白天出現。二十三日,到楚州寶應縣。後軍將官孫琦等人叛亂,逼迫左正言盧臣中跳水淹死。二十四日,命令劉光世討伐鎮江叛軍。二十五日,任命劉光世為滁、和、壕州及江寧府界招捉盜賊制置使,御營統制官苗傅為使司都統制。任命朝請郎龔域提舉廣西左、右兩江酮丁公事。二十七日,到揚州,禁止內侍統兵官相見。三十日,王淵、張俊誘殺了趙萬等人。
十一月初二,李綱貶鄂州居住。真定軍賊張遇進人池州,守臣滕棄城逃跑。初三,下詔:雜犯死罪有疑慮及情理可憐憫的人,撫諭官同提刑司商議酌情減刑,先行審斷後報告朝廷。初六,派遣王倫等人為金國通問使。初九,任命張意為尚書左承,工部尚書顏岐同知樞密院事。初十,因特殊情況赦免應天府及毫、宿、揚、泅、楚州和高郵軍。二十日,任命張意為中書侍郎。二十二日,任命顏岐為尚書左承兼代理門下侍郎,御史中承許景衡為右承,刑部尚書郭三益為同知樞密院事。暫代密州知州趙野棄城逃跑,軍校杜彥占據密州,追擊趙野,並殺死了他。二十五日,命令福建路增招弓手。金軍攻陷河間府。這個月,軍賊丁進圍攻壽春府,守臣康允之拒戰,打退了丁進。
十二月初一,任命從臣四名擔任講讀官,在內殿講讀。初二,下詔各路提刑司選官,就轉運司所在州挑選省試進士,等待高宗親自策試。初六,王淵進軍杭州,捉到陳通等人,殺死他們。初七,青州敗將王定興兵叛亂,殺死帥臣曾孝序。初八,粘罕侵犯祀水關,西京留守孫昭遠派遣將領率軍隊抵抗金軍,戰死。孫昭遠帶兵南逃,不久命令部將王仔奉啟運宮神主到行在。初九,改授後父徽酞閣待制邢煥為光州觀察使。初十,下詔:凡是處罰、獎賞大政都要經過三省批准,托人說情,不經外廷直接下達皇帝書寫的詔令,要予以處罰治罪。十一日,張遇進犯江州。十三日,金軍轉攻棣州,守臣姜剛之頑強抵抗堅守,金軍退走。十九日,金軍攻陷同州,守臣鄭驟戰死。張遇進犯黃州。二十四日,金軍攻陷汝州,進人西京洛陽。二十五日,金軍攻陷華州。二十六日,金軍攻破撞關,河東經制使王燮從同少l . l 率兵逃到蜀。丁進到宗澤軍中投降。三十日,增加設定廣西弓手,防備邊患。任命戶部尚書黃潛厚為延康殿學士、同提舉措置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