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二·魏惠王死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於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群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馳期更日。”太子曰:“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喪,不義也。子勿復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請告惠公。”
惠公曰 :“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 :“然。”惠公曰:“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灓水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灓水見之。’於是出而為之張於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於欲亟葬乎?願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馳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馳期,更擇日。”
惠子非徒行其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譯文
魏惠王死,下葬的日子已定。可是當天天下起大雪來,積雪深得幾乎能沒到牛眼那么高,城郭的路無法通行,太子準備用木板構築棧道去送葬。群臣都去諫阻太子,說:“雪下得這么大還要送殯,人民一定叫苦連天。國家開支又恐怕不夠,請暫緩時間,改日安葬。”太子說:“做兒子的因為人民辛苦和國家開支不夠的緣故,就不按期舉行先王的喪禮,這不合禮法。你們不要再說了。”大臣們都不敢再去勸說,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犀首。犀首說:“我也沒法勸說他,看來這事只有靠惠子了,讓我去告訴惠子。”
惠子聽到後說:“好吧。”就駕著車去見太子,說:“安葬的日期已定了嗎?”太子說:“是的。”惠子說:“從前周王季歷埋葬在終南山腳下,滲漏出來的水侵蝕了他的墳墓,露出棺材前面的橫木。周文王說:'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讓滲漏的水把棺木露出來。'於是就把棺木挖出來,給它搭起靈棚,百姓都來朝見,三天以後才改葬。這是文王的義舉啊。現在葬期雖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沒牛眼,牛車難以前行,太子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顧困難,這是不是有些急躁?希望太子改個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來扶護國家,安頓人民,所以才讓雪下得這么大。據此推遲葬期而另擇吉日,這不正是文王般的大義嗎?像這樣的情況還不改日安葬,想來大概是把效法文王當作羞恥了吧?”太子說:“你說得太對了,請讓我推遲葬期,另擇吉日。”
惠子不僅實行了自己的主張,又讓魏太子不匆忙安葬先王,並趁機宣揚文王義舉。向天下宣揚文王的禮儀,這難道是小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