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學問類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聰明用於正路,愈聰明愈好,而文學功名,益成其美。聰明用於邪路,愈聰明愈謬,而文學功名,適濟其奸。

祭雖有儀,而誠為本;喪雖有禮,而哀為本;士雖有學,而行為本。

飄風不可以調宮商,巧婦不可以主中饋,詞章之士不可以治國家。

經濟出自學問,經濟方有本源;心性見之事功,心性方為圓滿。

舍事功更無學問。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何以上達?曰下學。何以遠到?曰近思。

竭忠盡孝,謂之心。治國經邦,謂之學。安危定變,謂之才。經天緯地,謂之文。霽月光風,謂之度。萬物一體,謂之仁。

以心術為本根,以倫理為楨幹,以學問為菑畬,以文章為花萼,以事業為結實,以書史為園林;以歌詠為鼓吹,以義理為膏梁,以著述為文繡,以誦讀為耕耘,以記問為居積;以前言往行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修持,以作善降祥為受用,以樂天知命為依歸。

凜閒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聖。

收吾本心在腔子裡,是聖賢第一等學問;盡吾本分在素位中,是聖賢第一等工夫。

萬理澄徹,則一心愈精而愈謹。一心凝聚,則萬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妄。

以聖賢之道教人易,以聖賢之道治己難;以聖賢之道出口易,以聖賢之道躬行難;以聖賢之道奮始易,以聖賢之道克終難。

聖賢學問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後世學問是兩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裡伊周,心中盜跖,責人而不責己,名為掛榜聖賢,獨凜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復知天,方是有根學問。

無根本底氣節,如酒漢歐人,醉時勇,醒來退消,無分毫氣力。無學問底識見,如庖人煬灶,面前明,背後左右,無一些照顧。

理以心得為精,故當沈潛,不然耳邊口頭爾。事以典故為據,故當博洽,不然臆說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處,便認理不真,所以說惟精;不然,眾論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說惟一;不然,利害臨之而必變。

接人要和中有介,處事要精中有果,認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失,則易;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

古之學者得一善言,附於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學之;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諱之。

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先讀經後讀史,則論事不謬於聖賢。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讀經傳則根柢厚,看史鑑則事理通,觀雲天則眼界寬,去嗜欲則胸懷淨。

一庭之內,自有至樂;六經以外,別無奇書。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何思何慮,居心當如止水;勿取勿忘,為學當如流水。

心不欲雜,雜則神盪而不收;心不欲勞,勞神則疲而不入。

心慎雜欲,則有餘靈;目慎雜觀,則有餘明。

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魚離水則身枯,心離書則神索。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沈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為?!

不虛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進入不得;不開悟,便如膠柱鼓瑟,一毫轉動不得;不體認,便如電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車,陸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看書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與人談理,須令人家胸中點頭。

愛惜精神,留他日擔當宇宙。蹉跎歲月,盡此身污穢乾坤。

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戒妄動,妄動亂神。戒多言,多言傷神。戒多憂,多憂鬱神。戒多思,多思撓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枯神。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