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袁紹劉表列傳下
紹子譚 劉表
譚自稱車騎將軍,出軍黎陽。尚少與其兵,而使逢紀隨之。譚求益兵,審配等又議不與。譚怒,殺逢紀。
曹操度河攻譚,譚告急於尚,尚乃留審配守鄴,自將助譚,與操相拒於黎陽。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戰城下,譚、尚敗退。操將圍之,乃夜遁還鄴。操軍進,尚逆擊破操,操軍還許。譚謂尚曰:“我鎧甲不精,故前為曹操所敗。今操軍退,人懷歸志,及其未濟,出兵掩之,可令大潰,此策不可失也。”尚疑而不許,既不益兵,又不易甲。譚大怒,郭圖、辛評因此謂譚曰:“使先公出將軍為兄後者,皆是審配之所構也。”譚然之。遂引兵攻尚,戰於外門。譚敗,乃引兵還南皮。
別駕王脩率吏人自青州往救譚,譚還欲更攻尚,問脩曰:“計將安出?”脩曰:“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將斗而斷其右手,曰‘我必勝若’,如是者可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屬有讒人交斗其間,以求一朝之利,願塞耳勿聽也。若斬佞臣數人,復相親睦,以御四方,可橫行於天下。”譚不從。尚復自將攻譚,譚戰大敗,嬰城固守。尚圍之急,譚奔平原,而遣潁川辛毘詣曹操請救。
劉表以書諫譚曰:
天降災害,禍難殷流,初交殊族,卒成同盟,使王室震盪,彝倫攸B27 7 。是以智達之士,莫不痛心入骨,傷時人不能相忍也。然孤與太公,志同願等,雖楚魏絕邈,山河迥遠,戮力乃心,共獎王室,使非族不乾吾盟,異類不絕吾好,此孤與太公無貳之所致也。功績未卒,太公殂隕,賢胤承統,以繼洪業。宣奕世之德,履丕顯之祚,摧嚴敵於鄴都,揚休烈於朔土,顧定疆宇,虎視河外,凡我同盟,莫不景附。何悟青蠅飛於竿旌,無忌游於二壘,使股肱分成二體,匈膂絕為異身。初聞此問,尚不謂然,定聞信來,乃知閼伯、實沈之忿已成,棄親即仇之計已決,旃旆交於中原,暴屍累於城下。聞之哽咽,若存若亡,昔三王、五伯,下及戰國,君臣相弒,父子相殺,兄弟相殘,親戚相滅,蓋時有之。然或欲以成王業,或欲以定霸功,皆所謂逆取順守,而徼富強於一世也。未有棄親即異,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
昔齊襄公報九世之讎,士B323卒荀偃之事,是故《春秋》美其義,君子稱其信。夫伯游之恨於齊,未若太公之忿於曹也;宣子之臣承業,未若仁君之繼統也。且君子違唯不適仇國,交絕不出惡聲,況忘先人之仇,棄親戚之好,而為萬世之戒,遺同盟之恥哉!蠻夷戎狄將有誚讓之言,況我族類,而不痛心邪!
夫欲立竹帛於當時,全宗祀於一世,豈宜同生分謗,爭校得失乎?若冀州有不弟之慠,無慚順之節,仁君當降志辱身,以濟事為務。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為高義邪?今仁君見憎於夫人,未若鄭莊之於姜氏;昆弟之嫌,未若重華之於象敖。然莊公卒崇大隧之樂,象敖終受有鼻之封。願捐棄百疴,追攝舊義,復為母子昆弟如初。今整勒土馬,瞻望鵠立。
又與尚書諫之,並不從。
曹操遂還救譚,十月至黎陽。尚聞操度河,乃釋平原還鄴。尚將呂曠、高翔畔歸曹氏,譚復陰刻將軍印,以假曠、翔。操知譚詐,乃以子整娉譚女以安之,而引軍還。
九年三月,尚使審配守鄴,復攻譚於平原。配獻書於譚曰:
配聞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便於行。願將軍緩心抑怒,終省愚辭。蓋《春秋》之義,國君死社稷,忠臣死君命。苟圖危宗廟,剝亂國家,親疏一也。是以周公垂涕以蔽管、蔡之獄,季友歔欷而行叔牙之誅。何則?義重人輕,事不獲已故也。昔先公廢黜將軍以續賢兄,立我將軍以為嫡嗣,上告祖靈,下書譜牒,海內遠近,誰不備聞!何意凶臣郭圖,妄畫蛇足,曲辭諂媚,交亂懿親。至令將軍忘孝友之仁,襲閼、沈之跡,放兵抄突,屠城殺吏,冤魂痛於幽冥,創痍被於草棘。又乃圖獲鄴城,許賞賜秦胡,其財物婦女,豫有分數。又云:“孤雖有老母,趣使身體完具而已。”聞此言者,莫不悼心揮涕,使太夫人憂哀憤隔,我州君臣監寐悲嘆。誠拱獻以聽執事之圖,則懼違《春秋》死命之節,詒太夫人不測之患,損先公不世之業。我將軍辭不獲命,以及館陶之役。伏惟將軍至孝蒸蒸,發於岐嶷,友於之性,生於自然,章之以聰明,行之以敏達,覽古今之舉措,睹興敗之徵符,輕榮財於糞土,貴名位於丘岳。何意奄然迷沈,墮賢哲之操,積怨肆忿,取破家之禍!翹企延頸,待望仇敵,委慈親於虎狼之牙,以逞一朝之志,豈不痛哉!若乃天啟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將軍鋪匐悲號於將軍股掌之上,配等亦當敷躬布體以聽斧鑕之刑。如又不悛,禍將及之。願熟詳凶吉,以賜環玦。
譚不納。
曹操因此進攻鄴,審配將馮禮為內應,開突門內操兵三百餘人。配覺之,從城上以大石擊門,門閉,入者皆死。操乃鑿塹圍城,周回四十里,初令淺,示若可越。配望見,笑而不出爭利。操一夜浚之,廣深二丈,引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餓死者過半。尚聞鄴急,將軍萬餘人還救城,操逆擊破之。尚走依曲漳為營,操復圍之,未合,尚懼,遣陰夔、陳琳求降,不聽。尚還走藍口,操復進,急圍之。尚將馬延等臨陣降,眾大潰,尚奔中山。盡收其輜重,得尚印綬節鉞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審配令士卒曰:“堅守死戰,操軍疲矣。幽州方至,何憂無主!”操出行圍,配伏弩射之,幾中。以其兄子榮為東門校尉,榮夜開門內操兵,配拒戰城中,生獲配。操謂配曰:“吾近行圍,弩何多也?”配曰:“猶恨其少。”操曰:“卿忠於袁氏,亦自不得不爾。”意欲活之。配意氣壯烈,終無和橈辭,見者莫不嘆息,遂斬之。全尚母妻子,還其財寶。高F8B5以并州降,復為刺史。
曹操之圍鄴也,譚復背之,因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攻尚於中山。尚敗,走故安從熙,而譚悉收其眾,還屯龍湊。
十二月,曹操討譚,軍其門。譚夜遁走南皮,臨清河而屯。明年正月,急攻之。譚欲出戰,軍未合而破。譚被發驅馳,追者意非恆人,趨奔之。譚墜馬,顧曰:“咄,兒過我,我能富貴汝。”言未絕口,頭已斷地。於是斬郭圖等,戮其妻子。
熙、尚為其將焦觸、張南所攻,奔遼西烏桓。觸自號幽州刺史,驅率諸郡太守令長背袁向曹,陳兵數萬。殺白馬盟,令曰:“違者斬!”眾莫敢仰視,各以次歃。至別駕代郡韓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義闕矣。若乃北面曹氏,所不能為也!”一坐為珩失色。觸曰:“夫舉大事,當立大義。事之濟否,不待一人,可卒珩志,以厲事君。”曹操聞珩節,甚高之,屢辟不至,卒於家。
高F8B5復叛,執上黨太守,舉兵守壺口關。十一年,曹操自征F8B5,F8B5乃留其將守城,自詣匈奴求救,不得,獨與數騎亡,欲南奔荊州。上洛都尉捕斬之。
十二年,曹操征遼西,擊烏桓。尚、熙與烏桓逆操軍,戰敗走,乃與親兵數千人奔公孫康於遼東。尚有勇力,先與熙謀曰:“今到遼東,康必見我,我獨為兄手擊之,且據其郡,猶可以自廣也。”康亦心規取尚以為功,乃先置精勇於廄中,然後請尚、熙。熙疑不欲進,尚強之,遂與俱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下,坐於凍地。尚謂康曰:“未死之間,寒不可忍,可相與席。”康曰:“卿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遂斬首送之。
康,遼東人。父度,初避吏為玄兔小吏,稍仕。中平元年,還為本郡守。在職敢殺伐,郡中名豪與己夙無恩者,遂誅滅百餘家。因東擊高句驪,西攻烏桓,威行海畔。時王室方亂,度恃其地遠,陰獨懷幸。會襄平社生大石丈余,下有三小石為足,度以為己端。初平元年,乃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並置太守,越海收東萊諸縣,為營州刺史,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父延為建義侯。立漢二祖廟。承制設壇B44E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理兵,乘鸞輅九旒旄頭羽騎。建安九年,司空曹操表為奮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度死,康嗣,故遂據遼土焉。
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魯恭王之後也。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偉。與同郡張儉等俱被訕議,號為“八顧”,詔書捕案黨人,表亡走得免。黨禁解,辟大將軍何進掾。
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DE43,詔書以表為蒯州刺史。時,江南宗賊大盛,又袁術阻兵屯魯陽,表不能得至,乃單馬入宜城,請南郡人荊越、襄陽人蔡瑁與共謀畫。表謂越曰:“宗賊雖盛而眾不附,若袁術因之,禍必至矣。吾欲徵兵,恐不能集,其策焉出?”對曰:“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貴乎得人。袁術驕而無謀,宗賊率多貪暴。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使君誅其無道,施其才用,威德既行,襁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公路雖至,無能為也。”表曰:“善。”乃使趙遣人誘宗賊帥,至者十五人,皆斬之而襲取其眾。唯江夏賊張虎、陳坐擁兵據襄陽城,表使越與龐季往譬之,乃降。江南悉平。諸守令聞表威名,多解印綬去。表遂理兵襄陽,以觀時變。
袁術與其從兄紹有隙,而紹與表相結,故術共孫堅合從襲表。表敗,堅遂圍襄陽。會表將黃祖救至,堅為流箭所中死,餘眾退走。及李C765等入長安,冬,表遣使奉貢。C765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為己援。
建安元年,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走南陽,因攻穰城,中飛矢而死。荊州官屬皆賀。表曰:“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使人納其眾,眾聞之喜,遂皆服從。三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圍,破羨,平之。於是開土遂廣,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初,荊州人情好擾,加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麋沸。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其奸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鹹悅而服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尉賑贍,皆得資全。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及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度,紹遣人求助,表許之,不至,亦不援曹操,且欲觀天下之變。從事中郎南陽韓嵩、別駕劉先說表曰:“今豪桀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將軍。若欲有為,起乘其敝可也;如其不然,固將擇所宜從。豈可擁甲十萬,坐觀成敗,求援而不能助,見賢而不肯歸!此兩怨必集於將軍,恐不得中立矣。曹操善用兵,且賢俊多歸之,其勢必舉袁紹,然後移兵以向江漢,恐將軍不能御也。今之勝計,莫若舉荊州以附曹操,操必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後嗣,此萬全之策也。”蒯越亦勸之。表狐疑不斷,乃遣嵩詣操,觀望虛實。謂嵩曰:“今天下未知所定,而曹操擁天子都許,君為我觀其釁。”嵩對曰:“嵩觀曹公之明,必得志於天下。將軍若欲歸之,使嵩可也;如其猶豫,嵩至京師,天子假嵩一職,不獲辭命,則成天子之臣,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不復為將軍死也。惟加重思。”表以為憚使,強之。至許,果拜嵩侍中、零陵太守。及還,盛稱朝廷曹操之德,勸遣子入侍。表大怒,以為懷貳,陳兵詬嵩,將斬之。嵩不為動容,徐陳臨行之言。表妻蔡氏知嵩賢,諫止之。表猶怒,乃考殺從行者。知無他意,但囚嵩而已。
六年,劉備自袁紹奔荊州,表厚相待結而不能用也。十三年,曹操自將征表,未至。八月,表疽發背卒。在荊州幾二十年,家無餘積。
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類於己,甚愛之,後為琮娶其後妻蔡氏之侄,蔡氏遂愛琮而惡琦,毀譽之言日聞於表。表寵耽後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並得幸於表,又睦於琮。而琦不自寧,嘗與琅邪人諸葛亮謀自安之術。亮初不對。後乃共升高樓,因令去悌,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表將江夏太守黃祖為孫權所殺,琦遂求代其任。
及表病甚,琦歸省疾,素慈孝,允等恐其見表而父子相感,更有托後之意,乃謂琦曰:“將軍命君撫臨江夏,其任至重。今釋眾擅來,必見譴怒。傷親之歡,重增其疾,非孝敬之道也。”遂遏於戶外,使不得見。琦流涕而去,人眾聞而傷焉。遂以琮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將因奔喪作難。會曹操軍至新野,琦走江南。蒯越、韓嵩及東曹掾傅巽等說琮歸降。琮曰:“今與諸君據全楚之地,守先君之業,以觀天下,何為不可?”巽曰:“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國,必危也;以劉備而敵曹公,不當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師之鋒,必亡之道也。將軍自料何與劉備?”琮曰:“不若也。”巽曰:“誠以劉備不足御曹公,則雖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誠以劉備足御曹公,則備不為將軍下也。願將軍勿疑。”
及操軍到襄陽,琮舉州請降,劉備奔夏口。操以琮為青州刺史,封列侯。蒯越等侯者十五人。乃釋嵩之囚,以其名重,甚加禮待,使條品州人優劣,皆擢而用之。以嵩為大鴻臚,以交友禮待之。蒯越光祿勛,劉先尚書令。初,表之結袁紹也,侍中從事鄧義諫不聽。義以疾退,終表世不仕,操以為侍中,其餘多至大官。
操後敗於赤壁,劉備表琦為荊州刺史。明年卒。
論曰:“袁紹初以豪俠得眾,遂懷雄霸之圖,天下勝兵舉旗者,莫不假以為名。及臨場決敵,則悍夫爭命;深籌高議,則智士傾心。盛哉乎,其所資也!《韓非》曰:“佷剛而不和,愎過而好勝,嫡子輕而庶子重,斯之謂亡征。”劉表道不相越,而欲臥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
選曰:紹姿弘雅,表亦長者。稱雄河外,擅強南夏。魚儷漢舳,雲屯冀馬。窺圖訊鼎,禋天類社。既雲天工,亦資人亮。矜強少成,坐談奚望。回皇冢嬖,身穨業喪。
譯文
(劉表)
劉表傳,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是魯恭王的後代。劉表身高有八尺多,容貌溫和,體態魁梧。他與同郡的張儉等人一道被人誹謗議論,稱為“八顧”。皇帝下詔書逮捕黨人加以治罪,劉表逃走沒被捉住。黨禁解除以後,劉表被大將軍何進召為佐吏。
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了荊州刺史王敘,詔書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當時長江以南同宗族結為賊寇的很多,袁術的部隊又駐守魯陽攔住道路,劉表無法到達荊州,於是隻身騎馬進入宜城,請南郡人蒯越、襄陽人蔡瑁一同商議對策。劉表對蒯越說:“同宗族結成的盜賊雖然多但大家並不歸附,如果被袁街利用,災難必然來臨。我想徵兵,擔心結合不起來,得採用什麼計策?”蒯越回答說:“治理太平的時候就以仁義為先,治理戰亂的時候就首先要用權變的計謀。軍隊不在人多,重要的是得到合適的人才。袁術驕傲而且沒有謀略,同族聚成的盜賊大多貪婪殘暴。其中有我平時供養的人,要是派人告訴他們好處,他們必定率領部眾過來。您殺掉其中殘暴的人,任用其中有才能的人,您的聲威和恩德一旦樹立,人們就會用襁褓背負著孩子來投奔您。兵眾聚集,人們歸附,南部占領江陵,北部守住襄陽,荊州所轄八郡用一道檄文就可平定。袁公路即使來到,也無能為力了。”劉表說:“對。”於是要蒯越派人去招誘同族聚成的盜賊的頭目,來的有十五個人,將他們全部殺掉並且出其不意攻取他們的部眾。祇有江夏的盜賊張虎、陳坐聚集人馬占據襄陽城,劉表派蒯越與龐季前去曉諭二人,他們才投降。長江以南全部平定。許多太守縣令聽到劉表的威名,不少人解下印綬離去。劉壺於是在塞區整治軍隊,用以觀察時局的變化。
袁術與其堂兄袁紹有隔閡,而且袁紹同劉表相結交,所以袁術同孫堅南北聯合襲擊劉表。劉表戰敗,孫堅接著包圍襄陽。正好劉表的部將黃祖前來援救,孫堅被流箭射中而死,剩下的人全都退走了。到李催等人進入長安,冬天,劉表派使者向天子進貢。李催任命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他為成武侯,持天子符節,作為自己的援助力量。
建安元年,驃騎將軍張濟從關中逃奔南陽,順道進攻穣城,被飛箭射中而死。荊州的官員部屬都來慶賀。劉表說:“張濟由於窘迫而來,主人沒有以禮相待,造成交戰,遣不是我的想法,我接受弔唁而不接受慶賀。”派人接收張濟的部隊,士兵們聽了很高興,於是都歸順了劉表。三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領零陵、桂陽三個郡背叛劉表,劉表派軍隊圍攻,打敗了張羨,平定了這些地區。這樣劉表拓展的地區很廣,南部和五嶺相接,北部擁有漢Jl[,方圓有幾千里,披甲的戰士有十多萬。起初,荊州的民情容易騷擾,加上四方到處震動恐懼,寇賊猖獗,所以處處動盪不安。劉表召喚勸導有方,武力和安撫協調並用,盜賊中奸惡狡猾的老賊更是為他出力,萬里之內全部削平,無論年老的年少的對他都心悅誠服。關西、兗州、豫州的學者文人來投奔的有幾千人,劉表給予安撫周濟,這些人都得到資助周全。於是劉表建立學校,廣泛訪求身懷儒術的人,像綦母闔、宋忠等人撰成《五經》章句,稱為後定。劉表愛護百姓,供養士人,從容守住荊州。
曹操和袁紹在官度互相對峙時,袁紹派人要求援助,劉表答應了,但沒派兵去,也不增援曹操,而且想靜觀天下的變化。從事中郎南陽人韓嵩、別駕劉先勸說劉表: “現在豪傑互相較量,兩個強有力的人互相對峙,天下的關鍵在您身上。若是想有所作為,趁著他們疲憊時起兵,遣是可行的辦法;如果不想這樣,一定得選擇合宜的措施,怎么能夠擁有十萬軍隊,坐觀他人的成敗,別人要求援助而不去援救,見到賢明的人又不願歸順呢!這樣,兩方的怨恨一定集中到您身上,恐怕您不可能得到中立了。曹操善於用兵,而且賢明傑出的人大多投奔曹操,這種形勢一定能擊敗袁紹,而後調動部隊攻向長江、漢水一帶,恐怕將軍抵抗不了。眼下最好的辦法,不如將整個荊州歸順曹操,曹操必然看重感激將軍,您可以長久地享有福祿地位,傳給後代,這是萬分完善的計策。”蒯越也造么勸劉表。但劉表遲疑不決,就派韓嵩到曹操那裹觀望虛實。劉表對韓嵩說:“現在天下不知道誰能平定,但曹操擁戴天子定都許縣,您替我去看看虛實。”韓嵩回答說:“據我看以曹公的賢明,一定能夠實現統一天下的心愿。將軍如果想歸順曹操,派我去可以;如果猶豫不決,我到京師,天子送給我一個官職,我的推辭沒被同意,那我就成了天子的大臣、將軍過去的部下。在天子身邊就為天子盡忠,不再為您獻身了。希望您重新考慮。”劉表認為他害怕出使,強迫他去。到許縣以後,天子果然任命韓嵩為侍中、零陵太守。回來以後,韓嵩極力稱讚天子和曹操的恩德,勸說劉表派兒子入侍。劉表大怒,認為韓嵩懷有二心,就陳列軍隊,辱罵韓嵩,準備殺他。韓嵩面不改色,慢慢講述臨走時說過的話。劉表的妻子蔡氏知道韓嵩的賢德,勸阻了劉表。劉表仍然怒火未息,就拷問打死了韓嵩的隨行人員。劉表了解到韓嵩沒有其他意圖,衹將他囚禁而已。
六年,劉備從袁紹那裹來投奔荊州,劉表厚待劉備,與他結交,但不能用他。十三年,曹操親自率軍征討劉表,未到荊州。八月份,劉表背上生惡瘡而去世。劉表在荊州近二十年,家中沒有多餘的積蓄。
劉表有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起初,劉表認為劉琦相貌長得像自己,非常喜歡他,後來為劉琮娶後妻蔡氏的侄女為妻,蔡氏於是喜歡劉琮而討厭劉琦,劉表每天都聽到詆毀劉琦稱讚劉琮的話。劉表深深寵幸後妻,所以每次都相信接受這些話。另外,劉表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張允一併被劉表重用,他們又同劉琮要好。劉琦感覺自己不安全,曾經同琅邪人諸葛亮商量保住自己的辦法。諸葛亮開始不回答。後來兩人一起登上高樓,接著劉琦就要人拿走梯子,他對諸葛亮說:“今天頂上見不著天,下面見不著地,話從您口中說出就進了我的耳朵,您可以講了嗎?”諸葛亮說: “您沒有看到申生在國內反而危險,重耳居住國外反而安全嗎?”劉琦心中感悟,暗中謀劃出去的辦法,正好劉表部將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殺死,劉琦就要求接任這個職位。
到劉表病重時,劉琦回來探視疾病。由於劉琦素性仁慈孝順,張允等人害怕他見到劉表以後兩人動了父子之情,劉表重新有讓他繼位的意思,就對劉琦說:“將軍命令您統理江夏,這責任至關重大。現在您丟下部眾擅自前來,一定會受到怒責。破壞父親的興致,加重他的疾病,這不合孝敬的道理。”於是將他擋在門外,不讓他見到劉表。劉琦流著眼淚離去,許多人聽到後都為之傷嘆。這樣就以劉琮繼位。劉琮以諸侯印授給劉琦,劉琦發怒,將印摔到地上,準備藉奔喪發難。恰好曹操大軍到達新野,劉琦逃奔江南。蒯越、韓嵩以及東曹掾傅巽等人勸說劉琮歸順投降曹操。劉琮說:“現在與各位擁有整個楚國的地盤,保住先君的事業,用來觀望天下局勢,為什麼不可以呢?”傅巽說:“反叛和歸順存在重要的原則,強大和弱小存在確定的形勢。以人臣的身份去同天子對抗,這是悖逆之道;憑藉剛剛創成的楚地去抵擋中央大國,必定危險;為了劉備而同曹公敵對,不值得。這三方面都是短處,而想以此抵擋王師的兵鋒,這是必然滅亡的道路。將軍自己估計同劉備相比怎樣?”劉琮說:“我不如他。”傅巽說:“如果憑劉備的能力都不足以抵擋曹公,那么即使擁有整個楚地也不能保住自己。要是劉備足以抵擋曹公,那么劉備不會在您手下了。希望將軍不要懷疑。”
等到曹操的軍隊到達襄陽,劉琮以整個荊州請求投降,劉備奔往夏口。曹操任命劉琮為青州刺史,封他為列侯。蒯越等十五人被封為侯。接著曹操將韓嵩從囚牢中放出來,由於他的名望很高,所以對他特別以禮相待,要他列舉品評荊州的人才好壞,他所推舉的都被提拔任用。任命韓嵩為大鴻臚,以朋友相處的禮節對待他。任命蒯越為光祿勛,劉先為尚書令。起初,劉表同袁紹結交,侍中從事鄧義加以勸阻,劉表不聽,鄧義藉口生病告退,在劉表活著時一直沒有做官,曹操任命他為侍中。其他人不少都做到大官。
曹操後來在赤壁戰敗,劉備上書推舉劉琦做荊J.ItN史。第二年去世。
論曰:袁紹最初由於豪放俠義得到許多人,於是心懷稱雄為霸的意圖,天下凡能當兵上陣高舉大旗的人,全都打著袁氏的名義。及至到戰場上同敵人決戰,勇悍的人就為他拚命;帷幄中深謀遠慮,有智識的人就會為他盡心籌劃。他所憑藉的條件是多么強大啊!韓非說:“兇狠剛猛而不溫和,對於錯誤一意孤行而喜歡爭強鬥勝,輕視嫡妻所生的兒子而看重庶出的兒子,逭可以說是滅亡的徵兆。”劉表的道德沒有超出其他人,但想躺著收取上天的命數,仿效三分天下,這簡直像木偶人一樣地愚蠢。
贊曰:袁紹容貌寬宏雅致,劉表也算忠厚長者。一個在黃河以北稱雄,一個在中原的南部逞強。漢水的戰船密得像魚群一樣連貫,冀州的戰馬多得像雲層一樣聚合。由此想窺伺圖讖,問鼎王位,里祀上天,類祭社神,雖然說出於天意,但也憑藉人的信義。自恃強大的人少有成功,坐著清談的人能指望什麼?在嫡子和寵愛之間抉擇不定,所以造成身敗名裂,事業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