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敘錄
夫生於當世,貴能成大功,太上有立德,其下有立言〔二〕。闒茸而不才〔三〕,先〔四〕器能當官〔五〕,未嘗服斯■〔六〕,無所效其勛。中心時有感,援筆紀數文〔七〕,字以綴愚情,財令不忽忘〔八〕。芻蕘雖微陋,先聖亦諮詢〔九〕。草創〔一0〕敘先賢,三十六篇〔一一〕,以繼前訓〔一二〕,左丘明五經〔一三〕。
〔一〕○鐸按:凡古人著書,敘皆在後,又多為韻語,此亦然。
〔二〕襄廿四年左傳。
〔三〕史記賈誼傳云:“闒茸尊顯”,索隱引胡廣云:“闒茸,不才之人。”
〔四〕“先”疑“■”。
〔五〕文十年左傳云:“當官而行。”
〔六〕新書官人篇云:“王者官人有六等,六曰廝役。”斯、廝古今字。哀二年左傳:“人臣隸圉免”,杜註:“去廝役。”釋文:‘“廝”字又作“斯”。’引韋昭注漢書云:“析薪曰斯。”按詩:“墓門有棘,斧以斯之。”毛傳:“斯,析也。”說文無“廝”字,依音義當作“斯”。宣十二年公羊傳:“廝役扈養”,新序雜事四亦作“斯役”。漢書食貨志云:“服役者不下二人”,顏師古註:“服,事也。”○鐸按:“■”程本作“役”。■,古文役。
〔七〕初學記廿一引尚書中候云:“元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
〔八〕“財”與“纔”同。說文云:“忽,忘也。忘,不識也。”二字連文。漢書翟方進傳:‘陳慶云:“前我為尚書時,嘗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
〔九〕詩板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按漢書藝文志論小說家云:“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此文本於彼。
〔一0〕論語云:“裨諶草創之。”
〔一一〕“先賢”二字疑誤。○鐸按:“先賢”與“前訓”當互易。此節通為五言,“六”上疑脫“有”字。
〔一二〕周語云:“咨之前訓。”○鐸按:“以”上疑脫一字。
〔一三〕白虎通五經篇云:“五經何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左傳序疏:沈氏云:‘嚴氏春秋引觀周篇云:“孔子將修春秋,與左邱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邱明為之傳,共為表里。”’漢書藝文志註:“左邱明,魯太史。”按“草創”下數語,疑有脫誤。
先聖遺業,莫大教訓。博學多識,疑則思問〔一〕。智明所成,德義所建。夫子好學,誨人不倦〔二〕。故敘贊學第一。
〔一〕論語。凡經書已注本篇者,此不重出。
〔二〕論語。
凡士之學,貴本賤末。大人不華,君子務實〔一〕。禮雖媒紹,〔二〕必載於贄〔三〕。時俗趨末,懼毀術〔四〕。故敘務本第二。
〔一〕文五年左傳云:“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二〕儀禮聘禮云:“士為紹擯。”
〔三〕孟子云:“出疆必載質。”“贄”與“質”同。白虎通文質篇云:“贄者質也;質己之誠,致己之悃愊也。”
〔四〕句脫一字。程本作“行術”。○鐸按:“術”上疑脫“聖”字,下雲“遂遠聖述”,是其例。
人皆智德,苦為利昏〔一〕。行污求榮〔二〕,戴盆望天〔三〕。為仁不富,為富不仁〔四〕。將修德行,必慎其原。故敘遏利第三。
〔一〕史記平原君傳論云:‘鄙語曰:“利令智昏。”’說苑貴德篇云:“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為善德者,利敗之也。”
〔二〕漢書楚元王傳劉向封事云:“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
〔三〕漢書司馬遷傳答任安書云:“仆以為戴盆何以望天。”後漢書第五倫傳云:“戴盆望天,事不兩施。”
〔四〕孟子。
世不識論,以士卒化〔一〕,弗問志行,官爵是紀。不義富貴,仲尼所恥〔二〕。傷俗陵遲〔二〕,遂遠聖述〔四〕。故敘論榮第四。
〔一〕字誤。王侍郎云:‘“卒化”當作“族位”。論榮篇云:“今觀俗士之論也,以族舉德,以位命賢。”下文又以族、位對文,是其證。’
〔二〕論語。
〔三〕荀子宥坐篇云:“世之陵遲亦久矣。”漢書於定國傳云:“俗化陵夷”,顏師古註:“言頹替也。”“陵夷”與“陵遲”同,說文作“夌?”。
〔四〕“述”字誤。俞樾云:‘述,讀為“術”。詩日月篇:“報我不述”,釋文曰:“述,本亦作術。”述、術古通用,非誤也。’○鐸按:俞說是也。下敘本政云:“述在於君”,亦以“述”為“術”。
惟賢所苦〔一〕,察妒所患,皆嫉過己,以為深怨〔二〕。或因纇釁〔三〕,或空造端〔四〕。痛君不察,而信讒言〔五〕。故敘賢難第五。
〔一〕方言云:“惟,凡思也。”
〔二〕燕策云:“我有深怨積怒於齊,而欲報之。”
〔三〕“纇釁”舊作“類舋”。淮南子泛論訓云:“夏後氏之璜,不能無考;明月之珠,不能無纇。”高誘註:“考,瑕釁也。纇,盤若絲之結纇也。”
〔四〕漢書楚元王后劉向傳元帝詔云:“俗人乃造端作基,非議詆欺。”
〔五〕詩沔水云:“讒言其興”,毛傳:“疾王不能察讒也。”青蠅云:“無信讒言。”
原明所起,述暗所生〔一〕,距諫所敗〔二〕,禍亂所成。當塗之人,鹹〔三〕欲專君〔四〕,壅蔽賢士,以擅主權〔五〕。故敘明暗第六〔六〕。
〔一〕○鐸按:“述”疑當作“跡”。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跡漢功臣,亦皆剖符世爵”。賈誼傳:“竊跡前事”,師古註:“尋前事之蹤跡。”跡、跡同。漢三老趙寬碑:“追跡前勛”,本書本政篇:“遠跡漢元以來”,皆其義。“跡”或作?,故訛。
〔二〕史記殷本紀云:“知足以拒諫。”“距”與“拒”通。
〔三〕“鹹”舊作“成”。
〔四〕治要載申子大體篇云:“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晏子春秋諫下云:“臣專其君,謂之不忠。”
〔五〕管子明法解云:“臣有擅主者,則主令不得行,而下情不上通。”
〔六〕○鐸按:本篇“暗”作“闇”,同。
上覽先王,所以致太平〔一〕,考績黜陟,著在五經。罰賞之實,不以虛名。明豫德音〔二〕,焉問揚庭〔三〕。故敘考績第七。
〔一〕“太”字衍,本篇“致平”凡四見。法言寡見篇云:“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乎?”漢書王莽傳:“輔翼於帝,期於致平。”顏師古註:“致太平。”後漢紀明帝紀:‘宋均曰:“治皆致平。”’後漢書崔駰後實傳政論云:“以嚴致平,非以寬致平也。”馬融傳廣成頌云:“致平於仁義之淵。”中論審大臣篇云:“其術誠合乎致平之道。”又云:“治國致平之術。”皆其證。○鐸按:箋“本篇”當雲“此篇”。
〔二〕“豫”疑當作“務”。昭四年左傳云:“先王務修德音。”
〔三〕易夬:“揚於王庭。”○鐸按:“焉”猶“乃”也,“於是”也。說見經傳釋詞二。揚庭,謂大公無私。
人君選士,鹹求賢能。群〔一〕司貢薦,競進下材〔二〕。憎是掊克〔三〕,何官能治?買藥得鴈〔四〕,難以為醫。故敘思賢第八。
〔一〕“群”舊作“君”。
〔二〕史記儒林傳云:“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漢書王嘉傳云:“下材懷危內顧。”
〔三〕詩盪。“憎”今作“曾”。○鐸按:此蓋本魯詩。
〔四〕廣韻三十諫:“贗,偽物。”鴈、贗古今字。韓非子說林下云:‘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真也。”’○鐸按:能,古音奴來反,說見唐韻正。
原本天人,參連相因〔一〕,致和平機〔二〕,述〔三〕在於君,奉法選賢,國自我身〔四〕。奸門竊位〔五〕,將誰督察〔六〕?故敘本政第九。
〔一〕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云:“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
〔二〕毛詩芣衛序云:“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鄭箋:“天下和,政教平也。”史記秦始皇紀琅邪台刻石辭云:“天下和平。”
〔三〕“述”當作“術”。○鐸按:述、術通,見上敘論榮。
〔四〕淮南子泰族訓云:“身者,國之本也。”
〔五〕注見賢難篇。
〔六〕“察”字失韻。○鐸按:爾雅釋詁:“存,察也。”察、存雙聲,察,讀為“存”,即以“存”與人、因、君、身為韻。猶詩小雅小旻:“是用不集”,毛傳:“集,就也。”集、就雙聲,集,讀為“就”,即以“就”與猶、咎、道為韻;大雅常武:“以修我戎”,戎、汝雙聲,戎,讀為“汝”,即以“汝”與祖、父為韻;易剝象傳:“終不可用也”,用、以雙聲,用,讀為“以”,即以“以”與“載”為韻(豐象傳用、事協,亦同)。此皆古人變文協韻之例,說見經義述聞卷二、古書疑義舉例一、三。汪以“察”字失韻,蓋偶疏耳。
覽觀古今,爰暨書傳〔一〕,君皆欲治,臣恆樂亂。忠佞溷淆,〔二〕各以類進,常苦不明〔三〕,而信奸論〔四〕。故敘潛嘆第十。
〔一〕漢書成帝紀贊云:“博覽古今。”異姓諸侯王表序云:“書傳所記,未嘗有焉。”律曆志云:“稽之於古今,考之於經傳。”
〔二〕漢書董仲舒傳云:“賢不肖渾殽”,顏師古註:“渾殽,雜也。”“渾殽”與“溷淆”同。五行志又作“溷餚”。
〔三〕○鐸按:“常”當作“帝”。本篇云:“人君之取士也,不能參聽民氓,斷之聰明,反徒信亂臣之說,獨用污吏之言”,又云:“或君則不然,苟眩於愛,惟言是從”,即此所謂“帝苦不明,而信奸論”也。常、帝形近多相亂,述赦篇:“其文常曰”,“常”訛作“帝”,猶此“帝”訛作“常”矣。
〔四〕漢書京房傳云:‘房嘗宴見,問上曰:“幽、厲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
夫位以德興,德貴忠立,社稷所賴,安危是系。非夫讜直貞亮,仁慈惠和〔一〕,事君如天〔二〕,視民如子〔三〕,則莫保爵位,而全令名。故敘忠貴第十一。
〔一〕文十八年左傳云:“宣慈惠和。”
〔二〕宣四年左傳云:“君,天也。”
〔三〕注見救邊篇。
先王理財,禁民為非〔一〕。洪範憂民〔二〕,詩刺末資〔三〕。浮偽者眾,本農必衰。節以制度,如何弗議?故敘浮侈第十二。
〔一〕易繫辭下傳。
〔二〕漢書食貨志云:“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二者生民之本。”
〔三〕詩板云:“喪亂蔑資”,毛傳:“蔑,無;資,財也。”鄭箋云:“其遭喪禍,又素以賦斂空虛,無財貨以共其事,窮困如此。”說苑政理篇又云:‘“相亂蔑資,曾莫惠我師”,此傷奢侈不節以為亂者也。’“末資”即“蔑資”,蔑、末古通用,漢書韋玄成傳云:“於蔑小子”,即書顧命“眇眇予末小子”也。○鐸按:劉向用魯詩說,此亦同。
積微傷行,懷安敗名〔一〕,明莫恣欲〔二〕,而無悛容〔三〕。足以愎諫〔四〕,聞善不從。微安召辱,終必有凶。故敘慎微第十三。
〔一〕僖廿三年左傳云:“懷與安實敗名。”
〔二〕“明莫”猶言“晨昏”,或“明”為“朝”之壞。○鐸按:或說長。程本“欲”訛“歡”。
〔三〕襄八年左傳云:“亦無悛容。”
〔四〕僖十五年左傳云:“愎諫違卜。”
明主思良,勞精賢知〔一〕。百寮阿黨〔二〕,不核真偽,苟崇虛譽〔三〕,以相誑曜,居官任職〔四〕,則無功效〔五〕。故敘實貢第十四。
〔一〕漢書匡衡傳云:“卑體勞心,以求賢為務。”韓非子難二:‘桓公曰:“吾聞君人者,勞於索人,佚於使人。”’“勞精”注見慎微篇。
〔二〕禮記月令云:“是察阿黨。”
〔三〕“譽”舊作“舉”,盧學士改。
〔四〕史記汲黯傳:‘莊助曰:“使黯任職居官,無以踰人。”’
〔五〕漢書朱博傳云:“分職授政,以考功效。”翟方進傳云:“陳鹹內自知行辟亡功效。”○鐸按:此章換韻。
聖人養賢,以及萬民。先王之制,皆足代耕。增爵損祿,必程以傾〔一〕。先益吏俸,乃可致平〔二〕。故敘班祿第十五。
〔一〕逸周書史記解云:“昔有畢程氏,損祿增爵,群臣貌匱,比而戾民,畢程氏以亡。”畢、必古字通。○鐸按:管子版法解:“往事畢登”,宋本作“必”。隱元年左傳:“同軌畢至”,說苑修文篇、隱三年公羊傳注並同,白虎通崩薨篇作“必”。漢書王褒傳聖主得賢臣頌:“萬祥畢臻”,文選作“必”。今本逸周書作“畢程氏”,蓋後人不識古字而改之。又詩盪:“大命以傾。”
〔二〕○鐸按:“致平”見上,亦見下章。
君憂臣勞〔一〕,古今通義〔二〕。上思致平,下宜竭惠〔三〕。貞良信士,鹹痛數赦。奸宄繁興,但以赦故。乃敘述赦第十六〔四〕。
〔一〕越語:‘范蠡曰:“為人臣者,君憂臣勞。”’
〔二〕漢書董仲舒傳:“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鐸按:語本孟子滕文公上篇。
〔三〕“惠”疑“慮”之誤。考績篇云:“群臣所當盡情竭慮稱君詔也。”○鐸按:惠、慧古字通,論語衛靈公篇:“好行小慧”,鄭註:‘魯讀“慧”為“惠”。’即其證。“竭慧”猶言“竭知”。義、惠,支、脂合韻,與上敘浮侈同。本篇用韻之例,或通章隔句韻,或四句一換韻。如汪說,則後六句有韻,而“義”字失韻矣。
〔四〕前後文俱雲“故敘”,此作“乃”,變文使與上相避。
先王御世,兼秉威德,賞有建侯,罰有刑渥。賞重禁嚴〔一〕,臣乃敬職。將修太平,必循此法〔二〕。故敘三式第十七。
〔一〕“禁嚴”二字舊倒。
〔二〕“循”舊作“媚”。按考績篇云:“世主不循考功,而思太平。”今據改。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一〕。日力不暇,谷何由盛?公卿師尹,卒勞百姓〔二〕,輕奪民時,誠可憤諍!故敘愛日第十八。
〔一〕管子山權數篇云:“谷者,民之司命也。”初學記廿七引范子:‘計然云:“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
〔二〕詩節南山。
觀吏所治,斗訟居多。原禍所起,詐欺所為。將絕其末,必塞其原。民無欺詒,世乃平安〔一〕。故敘斷訟第十九。
〔一〕論衡宣漢篇云:“聖主治世,期於平安。”
五帝三王,優劣有情〔一〕。雖欲超皇,當先致平〔二〕。必世後仁〔三〕,仲尼之經。遭衰奸牧,得不用刑?故敘衰制第二十。
〔一〕白虎通號篇云:“德合天地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別優劣也。”後漢書曹褒傳肅宗元和二年詔云:“三五步驟,優劣殊軌。”章懷注引孝經鉤命決云:“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
〔二〕白虎通云:“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鐸按:雖、唯古字通,言唯其欲超越三皇,則當先致太平也。
〔三〕論語。
聖王憂勤〔一〕,選練將帥〔二〕,授以鈇鉞〔三〕,假以權貴。誠多蔽暗,不識變勢,賞罰不明,安得不敗?故敘勸將第二十一。
〔一〕毛詩魚麗序云:“始於憂勤,終於逸樂。”漢書司馬相如傳云:“王者固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佚樂者也。”
〔二〕史記趙世家云:“選練舉賢,任官使能。”
〔三〕淮南子兵略訓云:‘凡國有難,君自宮召將詔之。將軍受命,卜吉日以受鼓旗。君入廟門,西面而立。將入廟門,趨至堂下,北面而立。主親操鉞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鈇”與“斧”同。
蠻夷猾夏〔一〕,古今所患。堯、舜憂民〔二〕,皋陶御叛〔三〕;宣王中興〔四〕,南仲征邊〔五〕。今民日死,如何弗蕃〔六〕?故敘救邊第二十二。
〔一〕志氏姓篇“猾”作“滑”。
〔二〕孟子云:“聖人之憂民如此。”
〔三〕“御”舊作“術”。按“御”與“御”同。○鐸按:“抵禦”字正當如此作。
〔四〕毛詩序云:“烝民,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
〔五〕詩常武。
〔六〕詩崧高云:“四國於蕃”,鄭箋:“四國有難,則往扞御之,為之蕃屏。”哀十六年左傳:‘子西曰:“吾聞勝也信而勇,不為不利,舍諸邊竟,使衛藩焉。”’杜註:“使為屏藩之衛。”“蕃”與“藩”通。
凡民之情,與君殊戾,不能遠慮〔一〕,各取一制〔二〕,苟挾〔三〕私議〔四〕,以為國計。宜尋其言,以詰所謂〔五〕。故敘邊議第二十三。
〔一〕論語云:“人無遠慮。”
〔二〕“各”舊作“督”。按本篇云:“各取一闋”,今據改。
〔三〕“挾”舊作“扶”。
〔四〕管子法法篇云:“明君在上位,民毋敢立私議自貴者。”
〔五〕漢書賈誼傳云:“聽言之道,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
邊既遠門〔一〕,太守擅權。台閣不察〔二〕,信其奸言,令壞〔三〕郡縣,毆民內遷。今又丘荒,慮必生心〔四〕。故敘實邊第二十四。
〔一〕王先生云:‘“門”疑“闕”。’繼培按:作“闕”是也。本篇云:“小民謹劣,不能自達闕廷。”後漢書南蠻板楯蠻夷傳云:“雖陳冤州郡,而牧守不為通理,闕庭悠遠,不能自聞。”亦一證。
〔二〕後漢書仲長統傳昌言法誡篇云:“光武皇帝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台閣。”章懷註:“台閣,謂尚書也。”
〔三〕“令壞”舊作“今懷”。
〔四〕王先生云:‘“必”疑“戎”之誤。莊廿八年左傳云:“戎之生心。”’○鐸按:“慮”當作“虜”,二字形音俱近,故訛。本篇云:“誠不可久荒,以開敵心。”又云:“西羌、北虜,必生窺欲。”是其明證矣。王說失之。又按此以“心”與權、言、遷合韻,知閉口音之變,漢末已然。近人謂始於胡曾之時,考之未審耳。胡曾有戲妻族語不正詩,見全唐詩。
天生神物,聖人則之〔一〕。蓍龜卜筮,以定嫌疑〔二〕。俗工淺源〔三〕,莫盡其才。自大非賢〔四〕,何足信哉?故敘卜列第二十五。
〔一〕易繫辭下傳。
〔二〕禮記曲禮云:“卜筮者,先聖王之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
〔三〕○鐸按:“源”疑當作“頑”,聲之誤也。廣雅釋詁一:“頑,愚也。”本篇云:“世俗小人,淺陋愚戇。”是其義。
〔四〕句有誤字。○鐸按:“大非”二字疑倒。本篇云:“聖賢雖察不自專,故立卜筮以質神靈。”又云:“及周史之筮敬仲,莊叔之筮穆子,可謂能探賾索隱,鉤深致遠者矣。”故曰“自非大賢,何足信哉”?
易有史巫〔一〕,詩有工祝〔二〕。聖人先成,民後致力〔三〕。兆黎勸樂〔四〕,神乃授福〔五〕。孔子不祈,以明在德〔六〕。故敘巫列第二十六。
〔一〕巽九二。
〔二〕楚茨。
〔三〕桓六年左傳云:“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四〕王侍郎云:‘孟子:“而民歡樂之”,音義:“歡樂本亦作勸樂。”臧氏玉琳經義雜記引左氏昭九年註疏,謂晉、唐時本皆作“勸樂”,又引中庸“子庶民則百姓勸”,及漢書王莽傳注,以證“歡”為“勸”之誤。今按靈台篇:“不日成之”,鄭箋云:“言說文王之德,勸其事,忘己勞也。”綿篇:“鼛鼓弗勝”,毛傳云:“言勸事樂功也”,孔疏云:“是其勸樂之甚也。”“勸事樂功”即解“勸樂”之義。’
〔五〕桓六年左傳云:“民和而神降之福。”
〔六〕即本篇“子路請禱”事也。禮記禮器云:‘君子曰:“祭祀不祈。”’鄭註:‘祈,求也。祭祀不為求福也。詩云:“自求多福”,福由己耳。’在‘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之後,古本或有“君子”作“孔子”者。○鐸按:禮器此節下文亦稱“孔子曰”,則“祭祀不祈”亦孔子語甚明。
五行八卦,陰陽所生,稟氣薄厚,以著其形〔一〕。天題厥象,〔二〕人實奉成〔三〕。弗修其行,福祿不臻。故敘相列第二十七。
〔一〕論衡無形篇云:“人稟氣於天,氣成而形立。”
〔二〕詩麟之趾疏引中候握河紀云:“帝軒題象,麒麟在囿。”後漢書曹褒傳章懷注引帝命驗曰:“順堯考德,題期立象。”宋均注云:“題五德之期,立將起之象。”“題象”蓋用彼文。
〔三〕白虎通三正篇云:“王者當奉順而成之。”
詩稱吉夢〔一〕,書傳亦多,觀察行事,占驗不虛。福從善來,禍由德痡〔二〕,吉凶之應,與行相須〔三〕。故敘夢列第二十八。
〔一〕斯乾。
〔二〕爾雅釋詁云:“痡,病也。”
〔三〕說苑敬慎篇:‘老子曰:“人為善者,天報以福,人為不善者,天報以禍。”’新書大政上篇云:“行之善也,粹以為福已矣;行之惡也,粹以為菑已矣。故受天之福者,天不功焉;被天之菑,則亦無怨天矣,行自為取之也。”
論難橫發,令道不通。後進疑惑,不知所從〔一〕。自昔庚子,而有責〔二〕雲。予豈好辯〔三〕?將以明真。故敘釋難第二十九。
〔一〕論語云:“後進於禮樂”,何晏註:“先進、後進,謂士先、後輩也。”漢書遊俠陳遵傳云:“為後進冠。”馮奉世傳杜欽疏云:“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亡所錯手足。”
〔二〕“責”舊作“貴”。
〔三〕孟子。
朋友之際,義存六紀〔一〕,攝以威儀〔二〕,講習王道〔三〕,善其久要,貴賤不改。今民遷久〔四〕,莫之能奉〔五〕。故敘交際第三十。
〔一〕白虎通三綱六紀篇云:“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
〔二〕詩既醉。
〔三〕易兌象曰:“君子以朋友講習。”漢書揚雄傳長楊賦云:“士有不談王道者,則樵夫笑之。”又法言吾子篇序云:“降周及孔,成於王道。”顏師古註:“言自周公以降,至於孔子,設教垂法,皆帝王之道。”或云:“王”當為“至”。○鐸按:朋友交際,豈皆講習王道?至道所包者廣,當是也。
〔四〕論語云:“民散久矣。”遷、散同義,周語云:“猶有散遷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鐸按:“散”之為“遷”,猶“播散”之為“播遷”,“盤散”之為“蹁■”矣。志氏姓篇作“今民散久”。
〔五〕“奉”當作“矣”,與上韻協。○鐸按:作“矣”是也。
君有美稱,臣有令名,二人同心,所願乃成。寶權神術,勿示下情〔一〕,治勢一定〔二〕,終莫能傾。故敘明忠第三十一。
〔一〕“勿”舊作“勾”。按韓非子二柄篇云:“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緣以侵其主。”難三云:“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主道篇云:“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將自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皆“勿示下情”之義。
〔二〕○鐸按:本篇作“治勢一成”,“成”亦“定”也。易繫辭上傳:“乾坤定矣”,虞翻註:“定,謂成列。”呂氏春秋仲冬紀:“以待陰陽之所定”,高誘註:‘“定”猶“成”也。’周禮小司徒:“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鄭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周語下:“聽無聳,成也”,晉語二:“謀既成矣”,四:“民無成君”,吳語:“吳、晉爭長未成”,韋昭注並云:“成,定也。”此二字古音同部,故互訓也。
人天情通,氣感相和,善惡相征,異端變化〔一〕。聖人運之,若御舟車,作民精神,莫能〔二〕含嘉。故敘本訓第三十二。
〔一〕淮南子泰族訓云:“聖人者,懷天心聲,然能動化天下者也。故精誠感於內,形氣動於天,則景星見,黃龍下,祥風至,醴泉出,嘉穀生,河不滿溢,海不溶波。逆天暴物,則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乾乖,晝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天之與人,有以相通也。”
〔二〕“能”疑“不”。○鐸按:“莫能”二字疑倒。
明王統治,莫大身化〔一〕,道德為本,仁義為佐〔二〕。思心順政,責民務廣,四海治焉,何有消長?故敘德化第三十三。
〔一〕管子權修篇云:“身者,治之本也。”君臣上篇云:“身立而民化。”淮南子主術訓云:‘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故禁勝於身,則令行於民矣。’道應訓:‘詹何曰:“臣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
〔二〕淮南子覽冥訓云:“持以道德,輔以仁義。”說苑談叢篇云:“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
上觀大古,五行之運,咨之詩、書,考之前訓〔一〕。氣終度盡,後代復進。雖未必正,可依傳問〔二〕。故敘五德志第三十四。
〔一〕周語云:“必問於遺訓,而咨於故實。”後漢書胡廣傳云:“必議之於前訓,咨之於故老。”
〔二〕“問”當作“聞”。哀十四年公羊傳云:“所傳聞異辭。”白虎通禮樂篇云:“聖人之道,猶有文質,所以擬其說,述所聞者,亦各傳其所受而已。”○鐸按:此書多以“問”為“聞”,注見遏利篇“嗚呼問哉”下。
君子多識,前言往行。類族變物〔一〕,古有斯姓。博見同〔二〕。故敘志氏姓第三十五。
〔一〕○鐸按:本篇引易作“辯物”,說詳彼。
〔二〕○鐸按:此章脫文十三,諸本皆如是。校寫既竟,輒詳繹篇旨而補之。少孫續史,竊附通人;束■補亡,存思在昔。十三字如下:“祖,以贊賢聖。序此假意,待士揖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