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告子章句上·第四節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

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告子說:“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天性。仁,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義,是外在的,不是內在的。”
孟子曰:“有什麼根據說仁愛是內在的而適宜是外在的呢?”
“有人年長而我以對待年長的人那樣對待他,並不是有一個年長的人在我;就譬如有一個事物是白的而我認為它白,只是就外順應它的白,所以說是外在的。”
“認別白馬的白的,是不能用來認別白人的白的;不知道年長的馬的年長,也就不能知道年長的人的年長了?還說是年長的就是適宜的?以為年長就是適宜的?”
“若我的弟弟就愛惜,秦人的弟弟就不愛惜了,這樣因我為樂趣的方面,這就是說內在的。若楚人年長認為那是年長,自己認為年長的也是年長,這是以年長為樂趣的方面,這就是說外在的。”
“讚嘆秦國人的烤肉的,是沒有差別於讚嘆自己的烤肉的。僅僅是事物有這樣子的情況罷了,還是說讚嘆烤肉也有外在的?”

注釋
耆:通“嗜”。《周禮·秋官·大行人》:“五方之民,言語不通,耆欲不同。”《莊子·齊物論》:“鴟鴞耆鼠。”這裡用為嗜好之意。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