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二·史部

(此類若古史及宋以前雜史、雜地誌,多在通行諸叢書內,此舉善本,若諸本相等,舉易得者。)

正史第一(事實先以正史為據。)

《欽定二十四史》。(乾隆間欽定。此二十四部皆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後。正史撰人不錄。)

《史記》一百三十卷。(晉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汲古本、掃葉本無索隱、正義。)《漢書》一百二十卷。(唐顏師古注。即宋慶元附三劉刊誤、

宋祁校語本。明監本、汲古本、掃葉本無校語。)《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唐章懷太子賢注。《內志》三十卷,晉司馬彪撰,梁劉昭注。)《三國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晉書》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義》三卷。)《宋書》一百卷。《南齊書》五十九卷。《梁書》五十六卷。《陳書》三十六卷。《魏書》一百一十四卷。

《北齊書》五十卷。《周書》五十卷。《隋書》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舊唐書》二百卷。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監本附宋董沖《釋音》二十五卷。)《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錄》二卷。《新五代史記》七十四卷,《目錄》一卷(宋徐無黨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遼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證》本,江寧、蘇州、

揚州、杭州、武昌五書局合刻本,新會陳氏覆刻殿本。明南、北監本《廿一史》,斷自元止,無《舊唐》、《舊五代》。北監合刻,南監乃新舊版輳集而成,或別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閣本《十七史》,至《新五代》止,亦無《舊唐》、《舊五代》。席氏掃葉山房本,與毛本同,增《舊唐》、《舊五代》。北監本、掃葉本、陳本、坊翻毛本有脫誤。)

以上正史合刻本重刻明震澤王氏本《史記》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間有依明柯校汪刻本者,王延喆、柯維熊、汪諒,有《索隱》、《正義》。)

古香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內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新五代史》。(成都局本。卷數與殿本同。)

重刻聞人本《舊唐書》二百卷。(明聞人詮原刻。揚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逸文》十二卷、《校勘記》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閣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昌局本。)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寧藩庫本。)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漢書評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較勝他坊本,有《索隱》、《正義》。)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記》,劉氏翻刻元中統本《史記索隱》,汪文盛本兩漢書,馮夢禎刻《三國志》,皆善本。其餘明刻、近人坊刻《史》《漢》甚多,不具錄。)單行本《史記索隱》三十卷。(汲古閣本,掃葉山房本。)

《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繩。原刻本。)

《史記三書釋疑》三卷。(錢塘。錢坫補《史記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記三書正訛》三卷。(王元啟。祇平居士集本。《律書》一卷,《曆書》一卷,《天官書》一卷。孫星衍《史記天官書考證》十卷,未見傳本。)

《讀史記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補》一卷,《續考校補》一卷。蔡雲。自刻本。)

《漢書律曆志正訛》上下卷。(王元啟。祇平居士集。杭世駿《漢書疏證》、《北齊書疏證》,未見傳本。)

《漢書地理志校本》二卷。(汪邁孫。杭州刻本。)

《漢書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粵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錢坫。原刻本,同治甲戌會稽章氏重刻本附徐松《集釋》。又《漢書十表注》十卷,未刊。)

《漢書地理志補註》一百三卷。(吳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漢書地理志圖今釋》七卷,《漢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廣州刻本。)

《漢志水道疏證》五卷。(洪頤煊。問經堂本。)

《補漢兵志》五卷。(宋錢文子。知不足齋本。)

《漢藝文志考證》十卷。(王應麟。《玉海》附刻本。)

《漢書西域傳補註》二卷。(徐松。原刻本,張琦刻本,《指海》本。)

《漢西域圖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馬字類》五卷,附《補遺》。(宋婁機。別下齋刻涉聞梓舊本,小玲瓏館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馬異同評》三十五卷。(宋倪思。劉辰翁評。嘉慶丁酉福建刻本。倪書為考史、漢文辭異同,劉評無謂,今倪書無單行本。)

《後漢書補逸》二十一卷。(姚之駰。刻本。孫志祖補輯謝承《後漢書》五卷,未見傳本。)

《補後漢書年表》十卷。(宋熊方。盧校鮑刻本。)

《後漢書補表》八卷。(錢大昭。汗筠齋本,粵雅堂本。)

《補後漢藝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嶺南遺書》本。錢大昭《補續漢書藝文志》二卷、《後漢郡國令長考》一卷,錢塘《續漢書律曆志補註》二卷,未刊。

《後漢書補註》二十四卷。(惠棟。寶山李氏刻本,粵雅堂本,馮集梧刻本。)

《後漢書補註》一卷。(侯康。《嶺南遺書》本。)

《兩漢刊誤補遺》十卷。(宋吳仁傑。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陳景雲《兩漢舉正》五卷、錢大昭《兩漢書釋疑》四十四卷、沈欽韓《兩漢書疏證》七十四卷,未刊。)

《三國職官表》三卷。(洪飴孫。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三國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侯康。《嶺南遺書》本。)

《三國志補註》六卷,附《諸史然疑》一卷。(杭世駿。刻本。)

《三國志補註續》一卷。(侯康。《嶺南遺書》本,《學海堂二集》本。)

《三國志辨誤》一卷。(宋人闕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閣本,金壺本。陳景雲《三國志舉正》四卷、錢大昭《三國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國志考證》八卷。(潘眉。嘉慶間刻本。沈欽韓《三國志補訓詁》八卷、《釋地理》八卷,未見傳本。)

《晉書地理志新補正》五卷。(畢沅。經訓堂本。)

《東晉疆域志》四卷,《十六國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

《補晉兵志》一卷。(錢儀吉。《幵石齋記事初稿》本。)

《補宋書刑法志》一卷,《食貨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

《晉宋書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書音義》四卷,未刊。)

《補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孫。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書經籍志考證》,未刊。)

《舊唐書校勘記》六十六卷。(羅士琳、陳立、劉文淇、劉毓崧同校。)

《舊唐書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輯。揚州岑氏附《舊唐書》刻本。互見。)

《新唐書糾繆》二十卷。(宋吳縝。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陳黃中《新唐書誤》三卷,未刊。)

《新舊唐書合鈔》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寧查氏刻本。丁小鶴新《舊唐書合鈔補正》,有刻本,未見。

《新舊唐書互證》二十卷。(趙紹祖。原刻本。)

《五代史補》五卷。(宋陶岳。汲古閣本,掃葉山房本。)

《五代史記纂誤》三卷。(宋吳縝。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五代史記纂誤補》四卷。(吳蘭庭。知不足齋本,《珠塵》本,單刻本。)

《新五代史記補註》七十四卷。彭元瑞、劉鳳誥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卷。

《宋遼金元四史朔閏考》二卷。(錢大昕。錢侗續成。文選樓本,粵雅堂本。)

《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遼》、《金》、《元》史原書譯語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補遼金元三史藝文志》。(倪璠。抱經堂《群書拾補》之一。)

《遼金元三史拾遺》五卷。(錢大昕。《潛研堂全書》本。)

《遼史拾遺》二十四卷,《補》五卷。(厲鶚。汪刻本。杭世駿《補金史》一百卷,未刊。)

《元史氏族表》三卷。(錢大昕。潛研堂本。別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補元史藝文志》四卷。(同上。)

《元史備忘錄》一卷。(明王光魯。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證》五十卷。(汪輝祖。家刻本。)

《諸史拾遺》五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歷代史表》五十九卷。(萬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錢大昕《唐學士年表》一卷、《五代學士年表》一卷、《宋中興學士年表》一卷,德清徐氏刻本。)

《史表》卷。(洪飴孫。李兆洛刻本。乃合編歷代史目錄。)

《歷代帝王年表》三卷。(齊召南。文選樓本,仁和葉氏重刻本。此書最簡括。)

《歷代帝王廟謚年諱譜》一卷。(陸費墀。阮福刻本,仁和葉氏重刻本。)

《歷代統紀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刻本。)

《廿一史世譜》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寧查氏刻本。)

《歷代建元考》十卷。(鍾淵映。守山閣本,金壺本。)

《紀元要略》二卷。(陳景雲。)《補註》一卷。(子黃中。《文道十書》本,《學津》本,《珠塵》本。)

《元號略》四卷,《補遺》一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

《紀元通考》十二卷。(葉維庚。自刻本。此書最詳。)

《歷代紀元編》三卷。(李兆洛。江寧官本,粵雅堂本。此書最便。)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二十卷。(同上。江寧官本。此書最便。)

《歷代沿革圖》一卷。(六嚴。江寧官本。以上三書與《皇朝輿地韻編》、《輿地圖》合刻,通稱《李申耆五種》。)

《歷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陳芳績。道光間刻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鳴盛。原刻本。)

《廿二史考異》一百卷。(錢大昕。潛研堂本。李貽德《十七史考異》,未刊。)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趙翼。原刻本。)

《南史識小錄》八卷,《北史識小錄》八卷。(沈名蓀、朱昆田同編。刻本。錢大昕《南北史雋》一卷,未刊。)

《宋瑣語》一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此二書為史鈔類,附此。)

以上正史注補、表譜、考證之屬(此類各書,為讀正史之資糧。)

──右正史類編年第二《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注》。胡克家仿元本,武昌局翻胡本。戰國至五代。)

《通鑑考異》三十卷。(同上。《通鑑全書》附刻本,胡注本已將《考異》散附本書各條下。)

《通鑑目錄》三十卷。(同上。蘇州局翻宋本。體若表譜,以便尋檢《通鑑》。)

《通鑑稽古錄》二十卷。(同上。單行本,《學津》本,武昌局本。)

《通鑑地理通釋》十四卷。(宋王應麟。《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通鑑釋文辨誤》十二卷。(元胡三省。胡刻《通鑑》、武昌局刻《通鑑》附刻本,《通鑑全書》附刻本。)

《通鑑胡注舉正》一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原書十卷。)

《通鑑注辨正》二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通鑑注商》十八卷。(趙紹祖。原刻本。)

《資治通鑑補》二百九十四卷。(嚴衍。附《刊誤》二卷。童和豫。鹹豐元年江夏童氏活字本,印行不多。)

《通鑑補識誤》卷,《通鑑補略》卷。(張敦仁。自刻本。)

《通鑑問疑》一卷。(宋劉羲仲。《津逮》本,《學津》本。)

以上編年類司馬《通鑑》之屬(其書博大,故別為類,以便考證此書者以類相從。)

《御批通鑑輯覽》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南昌巾箱本。伏羲迄明末。是書兼用《通鑑》及《綱目》義例。)

《通鑑外紀》十卷,《目錄》五卷。(宋劉恕。蘇州局本。包羲至周。宋金履祥《通鑑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坊行《通鑑全書》附刻本,不如劉書。)

《漢紀》三十卷。(漢荀悅。)

《後漢紀》三十卷,(晉袁宏)。附《字句異同考》一卷。(蔣國祥。兩《紀》合刻本,又明黃省曾合刻本。)

《續資治通鑑長編》五百二十卷。(宋李燾。昭文張氏愛日精廬活字版本,《四庫傳鈔》本。北宋七代。原闕不全,此卷數乃四庫館重定。)

《續資治通鑑》三百二十卷。(畢沅。原刻蘇州補印本。宋、元、明人續《通鑑》甚多,有此皆可廢。)

《明紀》六十卷。(陳鶴。陳克家續成。蘇州局本。)

《西漢年紀》三十卷。(宋王益之。掃葉山房本,《金華叢書》本。改竄前人史書以為著述,乃宋、明人通病,此取其有可刊正《漢書》文字之處。)

以上編年類別本紀年之屬(隋王通《元經》,偽書,不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宋李心傳撰,《四庫傳鈔》本,無刻本。)

《御批通鑑綱目》五十九卷,《首編》十八卷,《外紀》一卷,《舉要》三卷,《續編》二十七卷。康熙四十六年。殿本。《綱目凡例》,宋朱子作,余趙師淵作,《前編》金履祥,《續編》明商輅。

《綱目訂誤》四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

《綱目釋地糾繆》六卷。(張庚。原刻本。)

《綱目釋地補註》六卷。(同上。)

以上編年類《綱目》之屬──右編年類◎紀事本末第三《繹史》一百六十卷。(馬驌。通行本。)

《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高士奇。刻本。坊行本乃宋章沖書,與此同名,不如高書。)

《通鑑紀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樞。袁、陳、谷四種合刻通行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南昌局本未畢工。王延年《補通鑑紀事本末》,已進呈,未見傳本。)

《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六卷。(明陳邦瞻。同上,同上,同上。)

《元史紀事本末》四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谷應泰。同上,同上,同上。)

《三藩紀事本末》四卷。(楊陸榮。借月山房本。)

《聖武記》十四卷。(魏源。通行大字、小字兩本。《平定粵匪紀略》二十二卷,同治四年湖北省官撰,通行刻本,亦可備考。)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宋徐夢莘。傳鈔本,無刻本。)

──右紀事本末類◎古史第四《逸周書》孔晁注十卷。盧文弨校。抱經堂本。

《逸周書補註》二十四卷。(陳逢衡。自著《陳氏叢書》本。)

《周書集訓校釋》卷。(朱右曾。自刻本。)

《逸周書管箋》十六卷。(丁宗洛。刻本。)

《國語韋昭注》二十一卷,附《札記》一卷。(顧廣圻校。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黃本,黃模《國語補韋》,未見傳本。)

《國語補音》三卷。(宋宋庠。微波榭本,吳氏望三益齋刻本。)

《國語校注本三種》二十九卷。(《三君注》輯存四卷,《國語發正》二十一卷,《國語考異》四卷。汪遠孫。自刻本。)

《國語韋昭註疏》十六卷。(洪亮吉。旌德呂氏刻本。龔麗正《國語韋昭註疏》、董斯垣《國語正義》,未見傳本。)

《戰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札記》三卷。(宋姚宏校正續注。顧廣圻校。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黃本。)

《戰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注。雅雨堂校本。鮑彪注本多竄改,不如此兩本。)

《戰國策校注》十卷。(宋鮑彪注。元吳師道補正。《惜陰軒叢書》本。)

《國策地名考》二十卷。(程恩澤。狄子奇箋。粵雅堂本。)

《戰國策釋地》二卷。(張琦。家刻本。)

《戰國紀年》六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山海經箋疏》十八卷,《圖贊》一卷。(郭璞注、贊,郝懿行疏。阮刻單行本,又《郝氏遺書》本,郝勝於畢。別行《山海經圖贊》一卷,《藝海珠塵》及他叢書多有之。)

《山海經》十八卷。(畢沅校。經訓堂本。)

《校正竹書紀年》二卷。(洪頤煊。平津館本。)

《竹書紀年集證》五十八卷。(陳逢衡。《陳氏叢書》本。)

《竹書紀年補證》四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考訂竹書紀年》十四卷。(雷學淇。家刻本。)

《穆天子傳》郭璞注七卷。(洪頤煊校。平津館本,又《古今逸史》本。檀萃《穆傳註疏》,博而多謬,不錄。)

《世本》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又高郵茆氏輯刻《十種古書》本。)

《校輯世本》二卷。(雷學淇。自刻本。)

《世本輯補》十卷。(秦嘉謨。原刻本。)

《家語》王肅注十卷。(汲古閣本。今通行李氏重刻汲古本作四卷。非古家語,然不能廢。)

《家語》何孟春注八卷。(盧文弨校刻本。)

《家語疏證》六卷。(孫志祖。自刻本。)

《晏子春秋》七卷,《音義》二卷。(孫星衍《音義》。岱南閣本,經訓堂本,又吳鼒仿宋本。)

《越絕書》十五卷。(漢袁康。明仿宋刻本,《古今逸史》本,《漢魏叢書》本。《漢魏叢書》有程榮、何允中、王謨三刻,何多於程,王多於何,今通行王本。)

《吳越春秋》十卷。(漢趙曄。《古今逸史》、《漢魏叢書》本並為六卷。)

《附圖列女傳》七卷,《續》一卷。(漢劉向。阮刻仿宋本。顧之逵《小讀書堆》本,亦精,無圖。)

《列女傳注》八卷。(郝懿行妻王照圓。《郝氏遺書》本。)

《列女傳校注》八卷。(汪遠孫妻梁端。家刻本。)

《新序》十卷。(漢劉向。明經廠《新序》、《說苑》合刻本,何良俊合刻本,《漢魏叢書》本。陳壽祺有《新序》、《說苑校本》,未刊。)

《說苑》二十卷。(同上。以上五書,雖漢人作,然皆紀古事,多本舊文,故列古史。)

《古史紀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同異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右古史類別史第五(別史、雜史,頗難分析,今以官撰及原本正史重為整齊,關係一朝大政者入別史,私家紀錄中多碎事者入雜史。)

《東觀漢記》二十四卷。(舊題漢劉珍。聚珍本,福本,掃葉山房本,桐華館本。)

《晉記》六十八卷。(郭倫。原刻本。)

《晉略》六十卷。(周濟。道光十九年刻本。)

《西魏書》二十四卷。(謝啟昆。乾隆乙卯刻本。)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唐溫大雅。《津逮》本,《學津》本,明鍾人傑刻《唐宋叢書》本。)

《順宗實錄》五卷。(唐韓愈。海山仙館本,亦在《全唐文》內。)

《東觀奏記》三卷。(唐裴庭裕。《續百川學海》本,《唐宋叢書》本,《稗海》本。)

《隆平集》二十卷。(舊題宋曾鞏。康熙四十年彭期校刻本。)

《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五松室仿宋本,掃葉山房本。)

《契丹國志》十七卷。(宋葉隆禮。掃葉山房本。)

《大金國志》四十卷。(舊題金宇文懋昭。掃葉山房本。《古今逸史》、《說海》中《遼志》、《金志》,即此兩書摘本。)

《明史稿》二百八卷。(王鴻緒。通行本。)

《東華錄》三十二卷。(蔣良騏。通行本八卷。)

《宏簡錄》二百五十四卷。(明邵經邦。通行本。是書意在續《通志》,成古今通史,特不能續其二十略,無力購《宋》、《遼》、《金》三史者,可以此書代之。)

《續後漢書》四十七卷。(宋蕭常。郁松年刻《宜稼堂叢書》本。又有郝經《續後漢書》,謝陛《季漢書》,陳陳相因,不錄。以下二書,為訂正《三國志》、《五代史》體例而作。)

《續唐書》七十卷。(陳鱣。道光十七年刻本。)

《宋史新編》二百卷。(明柯維騏。明刻本。陳黃中《宋史稿》二百十九卷,未刊。以下三書,皆為刪繁就簡。)

《南宋書》六十卷。(明錢士升。掃葉山房本。)

《元史類編》四十二卷。(邵遠平。通行本。此書意在續《宏簡錄》。)

──右別史類雜史第六(錄其有關政制、風俗、軼事者。)

《玉函山房輯佚書史編》種。(馬國翰。濟南刻本。)

《帝王世紀》十卷。(晉皇甫謐。宋翔鳳輯。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附《補遺》。)

《古史考》一卷。(漢譙周。平津館輯本。)

《路史》四十七卷。(宋羅泌。通行本。)

《春秋別典》十五卷。(明薛虞畿。孫星衍補註出典。《嶺南遺書》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楚漢春秋》一卷。(漢陸賈。茆氏輯《十種古書》本。)

《伏侯古今注》一卷。(漢伏無忌。茆輯《十種》本。)

《建康實錄》二十卷。(唐許嵩。張海鵬刻本。)

《貞觀政要》十卷。(唐吳兢。明經廠本,朱載震刻大字本。)

《奉天錄》四卷。(唐趙元一。秦校本,粵雅堂本,《指海》本。)

《南部新書》十卷。(宋錢易。粵雅堂本,《學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日鈔》本。)

《鑒誡錄》十卷。(宋何光遠。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錦里耆舊傳》四卷。(宋句延慶。讀畫齋本。)

《涑水紀聞》十六卷。(宋司馬光。聚珍本,福本,《學津》本。)

《澠水燕談錄》十卷。(宋王辟之。知不足齋本。)

《靖康傳信錄》三卷。(宋李綱。海山仙館本,李調元刻《函海》本。)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十卷。(宋李心傳。聚珍本,福本,《函海》本。)

《大金吊伐錄》四卷。(金闕名。守山閣本,金壺本。)

《慶元黨禁》一卷。(宋闕名。知不足齋本。)

《宋季三朝政要》五卷。(宋闕名。)《附錄》一卷。(宋陳仲微。守山閣本,粵雅堂本,《學津》本。)

《庚申外史》二卷。(宋葛祿權衡。海山仙館本,又《學津》本。)

《汝南遺事》四卷。(元王鶚。《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歸潛志》十四卷。(元劉祁。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元朝秘史》十五卷。(闕名。《連筠》本。)

《野獲編》三十卷。(明沈德符。明刻本。)

《雙槐歲抄》十卷。(明黃瑜。《嶺南遺書》本。)

《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楔。《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弇州別集》一百卷。(明王世貞。明刻本。)

《列朝盛事》一卷。(明王世貞。《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勝朝彤史拾遺記》六卷。(毛奇齡。《西河集》本,《珠塵》本。)

《明季北略》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計六奇。通行本。)

《綏寇紀略》十二卷,《補遺》三卷。(吳偉業。《學津》本。)

《明季裨史》十六種,二十七卷。(通行本。《烈皇小識》,《聖安本紀》,《行在陽秋》,《嘉定紀略》,《倖存錄》,《續倖存錄》,《求野錄》,《也是錄》,

《江南聞見錄》,《粵游見聞》,《賜姓始末》,《兩廣紀略》,《東明聞見錄》,《青磷屑》,《四王合傳》,《揚州十日記》。)

以上雜史類事實之屬《摭言》十五卷。(唐王定保。雅雨堂本,《學津》本。)

《近事會元》五卷。(宋葉上交。守山閣本。)

《文昌雜錄》七卷。(宋龐元英。雅雨堂本,《學津》本。)

《麟台故事》五卷。(宋程俱。聚珍本,杭本,福本。)

《翰苑群書》二卷。(宋洪遵。知不足齋本。十二種。)

《愧郯錄》十五卷。(宋岳珂。知不足齋本。)

《朝野類要》五卷。(宋趙升。知不足齋本。)

《玉堂嘉話》八卷。(元王惲。守山閣本,金壺本。)

《科場條貫》一卷。(明陸深。《儼山外集》本。)

《翰林記》二十卷。(明黃佐。《嶺南遺書》本。)

《觚不觚錄》一卷。(明王世貞。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廣百川本。)

《明內廷規制考》三卷。(借月山房本。)

《內閣小識》一卷,附《內閣故事》。葉鳳毛。《指海》本。

《南台舊聞》十六卷。(黃叔璥。刻本。)

以上雜史類掌故之屬《大業雜記》一卷。(唐杜寶。《指海》本,《唐宋叢書》本。)

《大唐新語》十三卷。(唐劉肅。《唐人說薈》本。)

《宣和遺事》二卷。(士禮居校宋本。)

《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宋張齊賢。知不足齋本。)

《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宋釋文瑩。《津逮》本,《學津》本。)

《玉壺野史》十卷。(同上。知不足齋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即《玉壺清話》。

《曲洧舊聞》十卷。(宋朱弁。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松漠紀聞》一卷,《續》一卷。(宋洪皓。《學津》本,又《古今逸史》本。)

《石林燕語考異》十卷。(宋葉夢得。宇文紹奕《考異》。琳琅秘室別行校足本,又《稗海本》。)

《四朝聞見錄》五卷。(宋葉紹翁。知不足齋本。葉乃宗朱子者,前人或謂此書詆朱,誤也。)

《東京夢華錄》十卷。(宋孟元老。《津逮》本,《學津》本,《唐宋叢書》本。)

《夢粱錄》二十卷。(宋吳自牧。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武林舊事》十卷。(宋周密。知不足齋本,《唐宋叢書》本,《秘笈》本。)

《東南紀聞》三卷。(元人失名。守山閣本,金壺本。)

《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元李志常。《連筠》本。)

《懸笥瑣探》一卷。(明劉昌。《得月續刻》本。)

《明宮史》五卷。(明呂毖。《學津本》。)

《酌中志》二十四卷。(明劉若愚。海山仙館本。)

《春明夢余錄》七十卷。(孫承澤。古香齋本。)

《社事始末》一卷。(杜登春。《珠塵》本。)

《樞垣紀略》十六卷。(梁章鉅。道光十五年刻本。)

以上雜史類瑣記之屬(主記事者入此類。多參議論、罕關政事者入小說。)

──右雜史類◎載記第七《華陽國志》十二卷,《附錄》一卷。(晉常璩。顧廣圻校。廖寅刻足本。)

《十六國春秋》十六卷。(舊題魏崔鴻。《漢魏叢書》本,單行大字本。此非原書。)

《鄴中記》一卷。(晉陸翽。聚珍本,杭本,福本,《續百川》本。)

《五國故事》二卷。(宋闕名。知不足齋本。)

《九國志》十二卷,附《拾遺》。宋路振。守山閣輯本,又粵雅堂本,海山仙館本,龍氏活字本。

《江南野史》十卷。(宋龍袞。《續百川》本。又《函海》本。)

《吳越備史》四卷(宋錢儼。)《補遺》一卷。(闕名。《學津》本,掃葉山房本止四卷。任大椿《吳越備史注》三十卷,未見傳本。)

《增訂吳越備史》五卷,《補遺》一卷。(錢時鈺。乾隆六十年刻本。)

《十國春秋》一百一十四卷,(吳任臣。)《拾遺》一卷,《備考》一卷。

(周昂。周氏乾隆重刻本,原刻無末二卷。)

《馬令南唐書》三十卷。(蔣氏馬、陸二書合刻原本,《唐宋叢書》本,江西翻本惡。)

陸游《南唐書》十八卷,《音釋》一卷。(汲古閣本。)

《南漢書》十八卷,《叢錄》二卷,《南漢文字》四卷。(梁廷柟。道光己丑刻本。)

《西夏書事》卷。(國朝人。原刻本。洪亮吉《西夏國志》十六卷,未見刻本。)

──右載記類傳記第八《孔子編年》五卷。(宋胡仔。績溪胡氏家刻本。)

《孔子世家補訂》一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孔子集語》十七卷。(孫星衍、嚴可均輯。平津館本。遠勝宋薛據書。採集群書。所引真偽不一,經部、子部皆不可隸,故附於編年之後。)

《東家雜記》二卷。(宋孔傅。胡珽編《琳琅秘室叢書》活字版本。)

《闕里文獻考》一百卷。(孔繼汾。乾隆壬午刻本。)

《孔孟編年》卷。(狄子奇。自刻本。)

《鄭學錄》四卷。(鄭珍。遵義唐氏刻本。)

《諸葛忠武侯故事》五卷。(張澍。自刻本,沔縣《武侯文集》附刻本。互見。)

《高士傳》三卷。(晉皇甫謐。《漢魏叢書》本。嚴可均輯嵇康《高士傳》,未刊。)

《古孝子傳》一卷。(茆輯《十種》本。)

《襄陽耆舊記》三卷。(晉習鑿齒。任兆麟校刻《心齋十種》本,有脫誤。)

《唐才子傳》十卷。(元辛文房。日本人刻《佚存叢書》足本,《指海》足本。)

《名臣言行錄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宋朱子。顧廣圻校。洪瑩仿宋刻本,同治戊辰桂氏補刻本。)

《道命錄》十卷。(宋李心傳。知不足齋本。)

《元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蘇天爵。聚珍本,福本。)

《明名臣言行錄》九十五卷。(徐開仕。崑山徐氏刻本。)

《嘉靖以來首輔傳》八卷。(明王世貞。守山閣本。)

《東林列》二十四卷。(陳鼎。刻本。)

《國朝滿漢名臣傳》八十卷。(依國史鈔錄。通行本。《滿》四十八卷,《漢》三十二卷。)

《國朝先正事略》六十卷。(今人。長沙刻本。初學便於檢閱。)

《從政觀法錄》三十卷。(朱方增。道光庚寅刻本。梁章鉅《國朝臣工言行記》十二卷,未刊。)

《文獻征存錄》十卷。(錢林。鹹豐八年王藻刻本。)

《鶴征錄》八卷,(李集、李富孫、李遇孫。)《後錄》十二卷。(李富孫。

嘉慶刻,同治補本。)

《詞科掌錄》十七卷,《余話》七卷。(杭世駿。原刻本。)

──右傳記類(止系一隅又非古籍者不錄。)

詔令奏議第九《雍正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雍正十年敕編。內府本,江寧活字版本。)

《陸宣公奏議》二十二卷。(唐陸贄。通行本。舊題《翰苑集》,實非《翰苑)集》元書,從眾題奏議。

《政府奏議》二卷。(宋范仲淹。單行刻本,《范文正公集》本。)

《包孝肅奏議》十卷。(宋包拯。包芳國天祿閣刻本,漢陽活字版本。)

《盧忠肅公奏議》卷。(明盧象升。刻本。)

《華陽疏稿》五卷。(郭琇。家刻本。)

《胡文忠公集》八十八卷。(胡林翼。武昌局本。初刻止十卷,此同治五年重編。奏議之外,書牘皆言政事,故附此類。)

《曾文正公奏議》十卷,《補編》二卷。(薛氏編。蘇州刻本。)

《歷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明黃淮等編。明經廠足本,通行本不全。共九千七百二十葉。)

《明名臣奏議》二十卷。(乾隆四十六年敕編。聚珍本,福本。)

《皇朝經世文篇》一百二十卷。(賀長齡、魏源編。長沙原刻本,翻本多訛。

此書最切用。是書不盡奏議,此兩體為多,陸燿切問齋文鈔實開其先,不如此詳。)

──右詔令、奏議類地理第十(今人地理之學,詳博可據,前代地理書,特以考經文史事及沿革耳,若為經世之用,斷須讀今人書,愈後出者愈要。)

《王隱晉書地道記》一卷,《太康三年地記》一卷。(畢沅輯。經訓堂本。)

闞駰《十三州志》二卷。(晉闞駰。張澍輯。二酉堂本。)

《括地誌》八卷。(唐魏王泰。孫星衍輯。岱南閣本。)

《元和郡縣誌》四十卷,唐李吉甫。附《拾遺》二卷。(嚴觀。岱南閣本,又聚珍本、福本,無《拾遺》。)

《太平寰宇記》一百九十三卷。(宋樂史。江西樂氏刻本,萬廷蘭刻本附《一統志表》。)

《元豐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聚珍本,福本,馮集梧刻本。)

《輿地廣記》三十八卷,《札記》二卷。(宋歐陽忞。士禮居校本,又聚珍本、福本,無《札記》。)

《吳郡志》五十卷,附《校勘記》。宋范成大。守山閣本,汲古閣本,金壺本。

《吳郡圖經續記》三卷。(宋朱長文。《得月本》,琳琅秘室本,《學津》本。)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宋周應合。岱南閣別行本。)

《鹹淳臨安志》九十三卷,《札記》三卷。(宋潛說友。黃士珣校。汪遠孫刻本。)

《齊乘》六卷。(元於欽。明刻本,乾隆間周氏刻本。)

《滇略》十卷。(明謝肇淛。《雲南備征志》本。)

《武功縣誌》三卷。(明康海。黨金衡重刻本,《得月續刻》本,《三長物齋摘》本。)

《朝邑縣誌》二卷。(明韓邦靖。葉夢龍重刻本,《得月續刻》本,《三長物齋摘》本。此兩志及國朝陸隴其《靈壽縣誌》十卷,最有名,然已為洪稚存、章實齋所議。)

以上地理類古地誌之屬(古志舉最著而考證常用者。)

《大清一統志》五百卷。(乾隆二十九年敕續編。殿本。乾隆八年本止三百四十二卷。)

乾隆《府廳州縣圖志》五十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一統志》浩繁,此即其摘本。)

《皇朝一統輿圖》三十二卷。(胡林翼等。武昌官本。內府本難得,此本極詳。)

《合刻恆星赤道經緯度圖》、《一統輿圖》各一具。(六嚴、李兆洛。揚州平山堂刻本。地輿必合星度以為準望,故統於地理。)

《皇朝地輿韻編》,附《輿圖》一卷。(李兆洛。江寧局本。)

《長江圖》十二卷。(今人。長沙黃氏刻本。以江為緯,以郡縣為經,故入地誌。)

《航海圖》一卷。(武昌局本。)

《海運圖說》卷。(施士彥。求己堂八種本。附此取便尋覽。陶澍編海運全案十二卷,江蘇官本。)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顧炎武。活字版本不善。)

《日下舊聞考》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九年敕撰。殿本。)

《龍沙紀略》一卷。(方式濟。借月山房本,《述本堂詩集》附刻本。)

《廣陵通典》三十卷。(汪中。揚州局本。)

《蜀典》十二卷。(張澍。自刻本。)

《黔書》二卷。(田雯。古懷堂集附刻本,貴陽重刻本。)

《續黔書》八卷。(張澍。自刻本。)

《三省邊防備覽》十四卷。(嚴如熤。道光二年刻本。此書雖邊防,實是內地,故列此類。)

《平台紀略》十一卷,附《東徵集》六卷。(藍鼎元。雍正壬子廣州刻本。詳於台灣形勢,故附此類。)

《台海使槎錄》八卷。(黃叔璥。刻本。與前書同例。)

附錄:《國朝省志》、《府州縣誌》善本。(目列後。)

《浙江通志》。《廣東通志》(阮元)。《廣西通志》(謝啟昆)。《湖北通志》(章學誠原稿)。汾州府志(戴震)。涇縣誌淳化縣誌(洪亮吉)。三水縣誌(孫星衍)。朝邑縣誌(錢坫)。偃師志安陽志(武億)。廣德州志(周廣業)。富順縣誌(段玉裁)。嘉興府志(伊湯安)。和州志亳州志永清縣誌天門縣誌(章學誠)。鳳台

縣誌(李兆洛)。懷遠志(董士錫)。長安志(董祐誠)。

郯城志(陸繼輅)。道光鄢陵志(洪符孫)。遵義府志(鄭珍莫友芝)。桂陽州志(今人。)(以上諸志皆有法。)

以上地理類今地誌之屬(今志除總志外,舉切用及雅贍有法者。)

《戴校水經注》四十卷。(魏酈道元。戴震校。聚珍本,杭本,福本,《戴氏遺書》本。戴校以前,黃刻諸本皆遜,全祖望校《水經注》,靈石楊氏刻本未成,今京師印行者止百餘頁。)

《水經注釋》四十卷,刊誤十二卷。(趙一清。原刻本。)

《水經注釋地》四十卷,《水道直指》一卷,《補遺》一卷。(張匡學。嘉慶二年新安張氏刻本。)

《水經注圖》一卷。(今人。武昌刻本。)

《水經注圖說》殘稿四卷。(董祐誠。董方立《遺書》本。)

《水道提綱》二十八卷。(齊召南。原刻本。)

《行水金鑒》一百七十五卷。(鄭元慶代傅澤洪撰。通行本。)

《續行水金鑒》一百五十六卷。(黎世垿。潘錫恩刻本。)

《畿輔河道水利叢書》十五卷,(附圖。吳邦慶。道光四年刻本。九種。)

《三吳水利錄》四卷。(明歸有光。借月山房本,涉聞梓舊本。)

《江蘇水利圖說》二十一卷。(陶澍。江蘇官本。七種。)

《浙西水利備考》八卷。(王鳳生。道光四年刻本。)

《河工器具圖說》四卷。(麟慶。道光丙午刻本。)

《崑崙河源考》一卷。(黃宗羲。指海本,守山閣本。)

《西域水道記》五卷。(徐松。原刻本。)

《海塘通志》二十卷。(方觀承。乾隆辛未刻本。)

《新譯海塘輯要》十卷。(西洋人。上海製造局刻本。)

以上地理類水道之屬《皇輿西域圖志》五十二卷。(乾隆二十七年敕撰。殿本。)

《新疆識略》十卷。(徐松代松筠撰。刻本。)

《衛藏圖志》五卷。(盛繩祖。刻本。)

《西招圖略》一卷。(松筠。自刻本。)

《金川瑣記》六卷。(李心衡。《珠塵》本。)

《蠻書》十卷。(唐樊綽。聚珍本,福本,《雲南備征志》本,琳琅秘室本。)

《蠻司合志》十五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苗防備覽》卷。(嚴如熤。刻本。)

《峒溪纖志》三卷,《志余》一卷。(陸次雲。說鈴本。)

《番社採風圖考》一卷。(六十七。《珠塵》本。)

《皇朝藩部要略》十六卷,《表》四卷。(祁韻士。道光丙午家刻本。)

以上地理類邊防之屬《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宋徐兢。知不足齋本。)

《高麗國史》一百四十卷。(明鄭麟趾。朝鮮刻本。)

《琉球國志略》十六卷。(周煌。聚珍本,家刻本。)

《越史略》三卷。(明越南人。守山閣本。)

《從征緬甸日記》一卷。(周裕。借月山房本。此非地誌,附此。《師範緬事)述略》一卷,在《經世文編》中。

《日本考略》一卷。(明薛俊。《得月初刻》本。)

《異域錄》二卷。(圖理琛。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多紀俄羅斯地理。)

《北徼彙編》四卷。(何秋濤。京師刻巾箱本。此書稿本浩繁,鹹豐間進呈,鏇毀。今琉璃廠市有刻本,止四卷,仍題何名,紀述詳實,非出偽托。)

《海國聞見錄附圖》二卷。(陳倫炯。《珠塵》本。)

《海錄》一卷。(楊炳南。海山仙館本。)

《職方外紀》五卷。(明艾儒略。守山閣本,金壺本,《龍威》本。)

《坤輿圖說》二卷。(明南懷仁。《指海》本。)

《地球圖說》一卷。(西洋蔣友仁譯。何國宗,錢大昕奉敕潤色。文選樓本。)

《瀛寰志略》十卷。(徐繼畬。原刻大字、重刻小字兩本。)

《海國圖志定本》一百卷。(林則徐譯,魏源重定。鹹豐壬子廣州重編刻定本,初刻本止六十卷。)

《新譯地理備考》十卷。(西洋瑪吉士。海山仙館本。)

《新譯海道圖說》十五卷,附《長江圖說》三卷。(西洋人。上海製造局刻本。極有用。)

以上地理類外紀之屬(古略今詳者,錄今人書。)

《三輔黃圖》一卷。(莊炘校。平津館本,微波本。)

《長安志》二十卷。(宋宋敏求。經訓堂本。)

《長安志圖》三卷。(元李好文。經訓堂本。)

《唐兩京城坊考》五卷。(徐松。《連筠》本。)

《兩京新記》一卷。(唐韋述。佚存叢書本,粵雅堂本。)

《宋東京考》二十卷。(周城。原刻本。)

《汴京遺蹟志》二十四卷。(明李濂。國朝人校刻本。)

《歷代帝王宅京記》二十卷。(顧炎武。嘉慶戊辰顧氏刻本。)

《歷代山陵考》二卷。(借月山房本。錢坫《聖賢冢墓考》十二卷,未刊。)

趙岐《三輔決錄》二卷。(晉摯虞注。張澍輯。二酉堂本,又茆輯《十種》本。)

《辛氏三秦記》一卷。(二酉堂輯本。張輯《摯虞決疑要注》,《三輔舊事》,《三輔故事》,劉昞《十三州志》,段龜龍《涼州記》,《涼州異物志》,《西河舊事》,《喻歸西河記》,《段國沙洲記》,皆刻《二酉堂叢書》內,篇葉無多,不別列。)

《雍錄》十卷。(宋程大昌。通行本。)

《關中勝跡圖志》三十二卷。(畢沅。自刻本。)

《河朔訪古記》二卷。(舊題元迺賢。守山閣本。)

《昌平山水記》二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

《洛陽伽藍記》五卷,《集證》一卷。(魏楊衒之。吳若準《集證》校刻本,叢書多有,吳本最善。)

《洛陽名園記》一卷。(宋李格非。海山仙館本,《津逮》本,《學津》本。)

《渚宮舊事》五卷,《補遺》一卷。(唐余知古。平津館本。)

《南方草木狀》三卷。(晉嵇含。《漢魏叢書》本。)

《荊楚歲時記》一卷。(梁宗懍。《漢魏叢書》本。)

《北戶錄》三卷。(唐段公路。《說郛》及他叢書本皆不全。)

《嶺表錄異》三卷。(唐劉恂。聚珍本,杭本,福本。)

《益部方物略記》一卷。(宋宋祁。《津逮》本,《學津》本。)

《桂海虞衡志》一卷。(宋范成大。《古今逸史》本,《唐宋叢書》本,《說海》本。)

《嶺外代答》十卷。(宋周去非。知不足齋本。)

《歲華紀麗譜》一卷,附《箋紙譜》一卷,《蜀錦譜》一卷。(元費著。《續百川》本。)

《閩中海錯疏》三卷。(明居本畯。《珠塵》本,《學津》本。)

《輿地紀勝》二百卷。(宋王象之。廣州新刻本,闕三十二卷。)

以上地理類雜地誌之屬(都會、山水、古蹟、人物、物產、雜記,錄古雅者。)

──右地理類(山志遊記如說嵩、岱覽之屬,今日通行有版本者凡數十種,以非切要,不錄。雜地誌如桂勝、楚寶、晉乘蒐略之屬,止關一方,又非古籍,不錄。)

政書第十一《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崇仁謝氏合刻本,廣州重刻本。)

《通志》二百卷。(宋鄭樵。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謝刻本,《提要》入別史類,今附於此,以便尋檢。)

《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馬端臨。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謝刻本,廣州重刻本。)

《續通典》一百四十四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

《續通志》五百二十七卷。(同上。同上。)

《續通考》二百五十二卷。(乾隆十二年敕撰。殿本。)

《皇朝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

《皇朝通志》二百卷。(同上。同上。)

《皇朝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敕撰。殿本。)

《通志略》二十卷。(明刻本,金壇于氏重刻本。止刻其二十略,非刪節也,讀《通志》者,以此為便,與他刪本不同。)

《文獻通考正續合編》卷。(通行本。)

以上政書類歷代通制之屬(三《通》為體,通貫古今,故別為類。)

《漢制考》四卷。(宋王應麟。《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西漢會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江藩校胡森刻本,聚珍本,福本,蘇州活字版本。)

《東漢會要》四十卷。(同上。錢儀吉《三國會要》未刊,序例一卷,在《衎石齋記事初稿》中。)

《唐會要》一百卷。(宋王溥。聚珍本,福本。)

《五代會要》三十卷。(宋李攸。聚珍本,福本。)

《宋朝事實》二十卷。(宋李攸。聚珍本,福本。徐松輯《宋會要》百卷,《宋中興禮書》二百三十一卷,《續禮書》六十四卷,又半卷,未刊。)

《諡法》四卷。(宋蘇洵。金壺本,錢熙祚刻《珠叢別錄》本。)

《漢官六種》。(《漢官》一卷,《漢官解詁》一卷,漢王隆撰,胡廣注。

《漢舊儀》二卷,《補遺》二卷,衛宏。《漢官儀》二卷,應劭。《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蔡質。《漢儀》一卷,吳丁孚。平津館本。)

《唐六典》三十卷。(唐玄宗。刻本。《提要》入職官,今附此。)

《明會典》一百八十卷。(明弘治十年官修。原刻本。)

以上政書類古制之屬(唐《開元禮》一百五十卷,宋政和《五禮新儀》二百二十卷,《金集禮》四十卷,《明集禮》五十三卷。除《明集禮》外,有傳鈔本,未見刻本。《開元禮》多采入《通典》內。)

《大清會典圖說事例》一千一百三十二卷。(嘉慶二十三年四次敕撰。殿本禮部印行。康熙三十三年、雍正五年、乾隆二十九年本,皆止《會典》一百卷,乾隆本增則例一百八十卷,坊行巾箱本單刻《會典》一百卷。)

《大清通典》五十四卷。(道光四年敕修。殿本,貴陽重刻官本,乾隆二十一年本五十卷。)

《皇朝禮器圖式》二十八卷。(乾隆二十四年敕撰,三十年校補。殿本。)

《歷代職官表》六十三卷。(乾隆四十五年敕撰。殿本,三長物齋本。《提要》入職官,今附此。因《會要》舊入政書,此亦其類。)

《吾學錄初編》二十四卷。(吳榮光。廣州刻本。)

以上政書類今制之屬(今日官書,如品級、處分、賦役、漕運、鹽法、稅則、學政、科場、樞政、軍需、刑案、工程、物料、台規、儀象志、各部則例之屬,各有專書,所司掌之,《四庫》皆不著錄。各省官司,以吏牘編纂成書者尤多,其《綱要》已具《會典》諸書,並散見《經世文編》中。)

──右政書類譜錄第十二《崇文總目輯釋》五卷,《補遺》一卷。(宋王堯臣等。錢東垣等輯。汗筠齋本,粵雅堂重刻本。)

宋衢州本《郡齋讀書志》二十卷。(汪士鍾校刻本。此本善。)

宋袁州本(《郡齋讀書志》四卷,《後志》二卷,宋晁公武。《考異》一卷,《附志》一卷。宋趙希弁。海寧陳氏刻本。)

《子略》四卷,《目錄》一卷。(宋高似孫。《學津》本,《百川》本。)

《直齋書錄解題》二十二卷。(宋陳振孫。聚珍本,杭本,福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乾隆四十七年敕撰。殿版大字本,楊州小字本,廣州小字本。)

《四庫簡明目錄》二十卷。(同上。翻閱較便,惟《四庫》歸《存目》者,《簡明目錄》無之,亦間有與《提要》不合者。)坊刻通行本,又乾隆四十九年趙懷玉杭州刻本。仁和邵懿辰《四庫簡明目錄標註》二十卷,專記版本,《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多錄自此書,宣統三年邵氏家刻本。

《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五卷。(阮元。即《揅經室外集》。原刻本。一百七十五種。)

《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黃虞稷。孫星衍孫祠書目,未刊。)

《古今偽書考》一卷。(姚際恆。知不足齋本。)

目錄之學,最要者《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經典釋文敘錄》,《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宋史》、《明史》《藝文志》。

《文獻通考》中《經籍考》,雖非專書,尤為綱領。(朱彝尊《經義考》極要,已入經部。)阮孝緒《七錄序目》。(在《廣宏明集》內,及《續古文苑》。)

《文選注引書目》(《文選理學權輿》卷二)、《太平御覽引用書目》(《卷首》)、《三國志注引書目》(在趙翼《廿二史札記》內),亦要。其餘若遂初堂、明文

淵閣、焦竑《經籍志》、綠竹堂、世善堂、絳雲樓、述古堂、《敏求記》、天一閣、傳是樓、汲古閣、季滄葦、《浙江采進遺書》、文瑞樓、愛日精廬各家《書目》,或略

或誤,或別有取義,乃藏書家所貴,非讀書家所亟,皆非切要。(坊行《匯刻書目》,《續書目》,亦可備覽,但未詳核,亦多蕪雜,活字本尤劣。)

以上譜錄類書目之屬(此類各書,為讀一切經史子集之塗徑。)

《姓氏急就篇》二卷。(宋王應麟並自注。《玉海》附刻本。)

《元和姓纂》十八卷。(唐林寶。嘉慶七年洪氏刻本。)

《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校勘記》三卷。(宋鄧名世。守山閣本,又洪刻本。)

《姓氏五書》。(《姓韻》,《遼金元三史姓錄。附西夏姓》,《姓名尋源》,《姓氏辨誤》,《古今姓氏書目考證》。張澍。止刻《尋源》、《辨誤》兩種。)

《史姓韻編》六十四卷。(汪輝祖。家刻本,江寧活字版本。)

《九史同姓名略》七十二卷,《補遺》四卷。(汪輝祖。家刻本。《古今同姓名錄》二卷,舊題梁元帝撰,唐陸善經《續》,元葉森《補》,《函海》本。)

《遼金元三史同名錄》四十卷。(汪輝祖。家刻本。)

《名疑》四卷。(明陳士元。借月山房本。)

《避諱錄》五卷。(黃本驥。三長物齋本。此書尚略。周廣業《經史避名匯考》四十六卷,未刊。)

《周公年表》一卷。(牟廷相。福山王氏刻本。)

《孔孟年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頤志齋四譜》四卷。(丁晏。六藝堂自刻本。鄭君、陳思王、陶靖節、陸宣公。孫星衍、阮元皆有《鄭康成年譜》刻本。)

《韓柳年譜》八卷。(宋呂大防《文公集年譜》一卷,宋程俱《韓文公曆官紀》一卷,宋洪興祖《韓子年譜》五卷,宋文安禮《柳先生年譜》一卷。馬曰璐合刻本,粵雅堂本。)

《朱子年譜》四卷,《考異》四卷,《附錄》二卷。(王懋竑。家刻本,粵雅堂本。)

《重編陸象山年譜》二卷。(李紱編。刻本。)

洪文惠、洪文敏、陸放翁、王伯厚、王弇州《年譜》各一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顧亭林年譜》四卷,《閻潛邱年譜》四卷。(張穆。合刻原本,粵雅堂本。)

《杜工部詩年譜》,(宋魯訔原本,今為各注家以意更定。)附《集》內。

《蘇文忠公年譜總案》,(王文誥。)附《蘇詩編注集成》內。其餘前代聞人,國朝人,多為編定年譜,或附集,或單行,不備錄。

以上譜錄類姓名、年譜之屬《竹譜》一卷。(六朝宋戴凱之。《漢魏叢書》本。)

《茶經》三卷。(唐陸羽。《學津》本,《百川》本。)

《北山酒經》三卷。(宋朱翼中。知不足齋本。)

《廣群芳譜》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敕撰。殿本,重刻通行本。)

《奇器圖說》一卷。(明鄧玉函。)《諸器圖說》一卷。(明王征。守山閣本,通行本。)

以上譜錄類名物之屬──右譜錄類(依《隋書經籍志》入史部。)

金石第十三(金石之學,今為專家,依鄭夾漈例,別出一門,無考證者不錄,疏舛者不錄。)

《集古錄跋尾》十卷。(宋歐陽修。)《目》五卷。(歐陽棐。三長物齋合刻本,《跋尾》附《集》本。)

《金石錄》三十卷。(宋趙明誠。雅雨堂本。又三長物齋本,凡歐《錄》所有者,旁加墨圈,便於檢核。歐、趙二書,其要在《目錄》,故列目錄之屬。)

《金石錄補》二十七卷,《續跋》七卷。(葉奕包。涉聞梓舊本。)

《輿地碑記目》四卷。(宋王象之。潘氏滂喜齋刻本。)

《蜀碑記》一卷。(宋王象之。永康胡氏刻《金華叢書》本。《函海》內《蜀碑記補》,不善。)

《寶刻叢編》二十卷。(宋陳思。翁刻本。)

《寶刻類編》八卷。(宋闕名。劉喜海刻本。)

《寰宇訪碑錄》十二卷。(孫星衍、邢澍。平津館本。)

《寰宇訪碑錄補》十二卷。(今人。自刻本。)

《金石萃編》一百二十七卷。(王昶。原刻本。嚴可均編平津館《金石萃編正續》三十一卷,未刊。)

《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翁方綱。《蘇齋叢書》本。以上二書,兼目錄、文字。)

《潛研堂金石目》八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金石學》卷。(國朝人。原刻本。記近人為金石之學者。)

以上金石目錄之屬《考古圖》十卷,《續圖》五卷,《釋音》五卷。(宋呂大防。通行本。)

《宣和博古圖》三十卷。(宋王黼等。通行本。)

《王復齋鐘鼎款識》一卷。(阮刻本。)

《嘯堂集古錄》二卷。(宋王俅。明刻本。摹篆形,故列此。)

《西清古鑒》四十卷。(乾隆四年敕撰。殿本。)

《金石經眼錄》一卷。(褚峻圖,牛運震說。原刻本。即《金石圖》上卷。)

《金石苑》。(無卷數。劉喜海。自刻本。)

《錢錄》十六卷。(乾隆十六年敕撰。殿本。嚴可均《古今錢圖》三十卷,錢東垣《錢志》二卷,錢侗《歷代錢幣圖考》二十卷、《古錢待訪錄》二卷:未刊。)薛、阮、吳諸家《款識》,已入經部國小類。

《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無卷數。黃易。自刻本。)

《隨軒金石文字八種》。(無卷數。徐渭仁。自刻本。)

以上金石圖象之屬(縮摹百漢碑硯石刻拓本,較褚圖為詳,可考漢刻原式,非玩物也。)

《古刻叢鈔》一卷。(明陶宗儀。平津館本,讀畫齋本。)

《金薤琳琅》二十卷。(明都穆。)

《石墨鐫華》六卷,《附錄》二卷。(明趙崡。知不足齋本。)

《古志石華》三十卷。(黃本驥。三長物齋本。)

《金石存》十六卷。(吳玉搢。道光刻本。)

《金石文字記》六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潛研堂金石跋尾》二十五卷。(錢大昕。潛研堂本。錢師征《金石文字管見錄》二卷,未刊。)

《金石三跋》十卷。(武億。授經堂本。)

《鐵橋金石跋》四卷。(嚴可均。《鐵橋漫稿》內。)

《平津讀碑記》八卷。(《續記》一卷,《再續》一卷,《三續》二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古墨齋金石文跋》六卷。(趙紹祖。《續涇川叢書》本。)

《秦漢瓦當文字》一卷。(程敦。乾隆丁未刻本。)

《吉金所見錄》十六卷。(祁書齡。嘉慶己卯刻本。錢坫《鏡銘集錄》四卷、錢東垣《豐宮瓦當文考》一卷、錢師征《漢玉剛卯考》一卷,未刊。)

附錄:國朝各省金石書精審者。(皆舉有刻本者,其止考一碑者不錄,目列後。)

《京畿金石考》上下卷。(孫星衍。)

江左《石刻文編》卷。(韓履卿。)

《兩浙金石志》十八卷,《補遺》一卷。(阮元。)

《湖北金石詩》一卷。(嚴觀。《連筠叢書》。意在考據。)

《中州金石記》五卷。(畢沅。《經訓堂叢書》。)

《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畢沅、阮元同撰。《文選樓叢書》。)

《關中金石記》八卷。(畢沅。經訓堂叢書。)

《關中金石附記》一卷。(焦汝霖。)

《雍州金石記》十卷。(朱楓。)

《粵東金石略》十二卷。(翁方綱。《蘇齋叢書》。)

《粵東金石略》十六卷。(阮元。《省志》內抽印別行。)

《粵西金石略》十六卷。(謝啟昆。《省志》內抽印別行。)

《滇南古金石錄》一卷。(阮福。)

《常山貞石志》二十四卷。(沈濤。)

《江寧金石考》十二卷。(嚴觀。)

《涇川金石記》一卷。(趙良澍。《續涇川叢書》。)

《金石文鈔》八卷。(趙紹祖。)

《會稽金石志》六卷。(杜。)

《安陽金石錄》十六卷。(武億。附《縣誌》。)

《偃師金石錄》卷。(武億。附《縣誌》。)

《濬縣金石錄》上下卷。(熊象階。)

《益都金石記》卷。(段赤亭。)

《南漢金石志》二卷。(吳蘭修。《嶺南遺書》。趙紹祖《安徽金石文編》八卷、瞿中溶《吳郡金石志》、錢大昭《嘉定金石文字記》四卷,未見傳本。)

考石經者,已入經部,石經類《隸釋》、《隸續》、《漢隸字原》,已入經部國小類。

以上金石文字之屬《金石例》十卷。(元潘昂霄。)

《墓銘舉例》四卷。(明王行。乾隆丙子王穎銳刻本。)

《金石要例》一卷。(黃宗羲。王穎銳刻本,借月山房本。以上通名《金石三例》,雅雨堂合刻本,小玲瓏山館本,嘉慶辛未郝懿行重刻本。)

《志銘廣例》二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

《碑版廣例》十卷。(王芑孫。自刻本。)

《金石例補》二卷。(郭麟。靈芬館集本。)

《漢石例》六卷。(劉寶楠。《連筠》本,山東單刻本。)

《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李富孫。別下齋本。)

《金石綜例》四卷。(馮登府。自刻本。《漢魏六朝志墓金石例》三卷,附《唐人志墓諸例》一卷。吳鎬。道光己酉顧氏刻本。)

以上金石義例之屬──右金石類◎史評第十四《史通通釋》二十卷。(唐劉知幾。浦起龍釋。原刻本。《黃叔琳史通訓故補》二十卷,原刻本,亦可。)

《唐書直筆》四卷。(宋呂夏卿。聚珍本,福本。)

《舊聞證誤》四卷。(宋李心傳。《指海》本。)

《史糾》六卷。(明朱明鎬。《函海》本。)

《文史通義》八卷,《校讎通義》三卷。(章學誠。原刻本,粵雅堂本。以史法為主,間及他文字。)

以上論史法《涉史隨筆》一卷。(宋葛洪。知不足齋本,《金華叢書》本。)

《東萊左氏博議》二十五卷。(宋呂祖謙。《金華叢書》足本,坊本未足。)

《兩漢解疑》二卷。(明唐順之。借月山房本。)

《三國雜事》一卷。(宋唐庚。《函海》本。)

《兩晉解疑》一卷。(明唐順之。借月山房本。)

《唐鑒》二十四卷。(宋范祖禹。呂祖謙注。明刻本,成都局本。)

《唐史論斷》三卷。(宋孫甫。聚珍本,福本,粵雅堂本,《珠塵》本。)

《新舊唐書雜論》一卷。(明李東陽。借月山房本。)

《明事斷略》一卷。(借月山房本。)

《御批通鑑輯覽》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互見編年類。以下論全史以御批為主,故史評亦恭錄。)

《讀通鑑論》三十卷,《宋論》十五卷。(王夫之。《船山遺書》本。)

《空山堂十七史論》卷。(牛運震。自刻本。)此書一名《讀史糾繆》。

《史林測義》三十八卷。(計大受。自刻本。)

以上論史事(史論最忌空談苛論,略舉博通者數種。宋人《歷代名賢確論》一百卷,明刻本,今罕見。)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