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卷十八
熙宗二子 斜卯阿里 突合速 烏延蒲盧渾 赤盞暉 大抃(本名撻不野)磐(本名蒲速越) 阿離補(子方)
熙宗諸子:悼平皇后生太子濟安,賢妃生魏王道濟。
濟安,皇統二年二月戊子生於天開殿。上年二十四始有皇子,喜甚,遣使馳報明德宮太皇太后。五日命名,大赦天下。三月甲寅,告天地宗廟。丁巳,剪鬌,奏告天地宗廟。戊午,冊為皇太子。封皇后父太尉胡塔為王,賜人口、馬牛五百、駝五十、羊五千。隨朝職官並遷一資,皆有賜。已未,詔天下。十二月,濟安病劇,上與皇后幸佛寺焚香,流涕哀禱,曲赦五百里內罪囚。是夜,薨。謚英悼太子,葬興陵之側,上送至烏只黑水而還。命工塑其像於儲慶寺,上與皇后幸寺安置之。海陵毀上京宮室,寺亦隨毀。
道濟,皇統三年,命為中京留守,以直學士阿懶為都提點,張玄素為同提點,左右輔導之。俄封魏王,封其母為賢妃。初居外,至是養之宮中。未幾,熙宗怒殺之。
贊曰:國初制度未立,太宗、熙宗皆自諳班勃極烈即帝位。諳班勃極烈者,漢語云最尊官也。熙宗立濟安為皇太子,始正名位,定製度焉。
斜卯阿里,父渾坦,穆宗時內附,數有戰功。阿里年十七,從其伯父胡麻谷討詐都,獲其弟沙里只。高麗築九城於曷懶甸,渾坦攻之,遇敵於木里門甸,力戰久之,阿里挺槍馳刺其將於陣中,敵遂潰。渾坦與石適歡合兵於徒門水,阿里首敗敵兵,取其二城。高麗入寇,以我兵屯守要害,不得進,乃還。阿里追及於曷懶水,高麗人爭走冰上,阿里乘之,殺略幾盡,遂合兵於石適歡。道遇敵兵五萬,擊走之。又與石適歡遇敵七萬,阿里先登,奮擊大敗之。石適歡曰:“汝一日之間,三破重敵,功豈可忘。”乃厚賜之。
斡塞、烏睹本攻駝吉城,阿里鑿墉為門,日已暮,不可入,以兵守之,旦日遂取其城。烏睹本以被甲並乘馬賜之。從攻下寧江州,授猛安。又從攻信州、賓州,皆克之。遼人來攻孛堇忽沙里城,阿里率百餘騎救之。遼兵數萬,阿里兵少,乃令軍士裂衣多為旗幟,出山谷間,遼兵望見,遁去。
蘇、復州叛,眾至十萬。旁近女直皆保於太尉胡沙家,築壘為固。敵圍之數重,守者糧芻俱盡,牛馬相食其鬃尾,人易子而食。夜,縋二人出,告急於阿里。阿里赴之,內外合擊之,破其眾於辟離密罕水上,剿殺幾盡,水為之不流。蒲離古胡什吉水、馬韓島凡十餘戰,破數十萬眾。契丹、奚人聚舟千艘,將入于海。阿里以二十七舟邀之,中流矢,臥舟中,中夜始蘇。敵船已入王家島,即夜取海路追及之,敵走險以拒,阿里以騎兵邀擊,再中流矢,力戰不退,竟破之,盡獲其舟。於是,蘇、復州、婆速路皆平。
攻顯州,下靈山縣,取梁魚務,敗余睹兵,功皆最。後與散睹魯屯高州,契丹昭古牙、九斤合興中兵數萬攻胡里特寨,阿里以八謀克兵救之。胡里特先往,敗於城下。阿里指陣前緋衣者二十餘人曰:“此必賊酋也。”麾兵奮擊,皆殺之,餘眾大潰。來州、隰州兵圍胡里特城,聞阿里來救,即解圍去。
闍母討張覺,有兵出樓峰口山谷間,阿里、散篤魯、忽盧補三猛安擊敗之。宗望代闍母討張覺,阿里再敗平州兵。及伐宋,阿里別擊宋兵,敗之。孟陽之役,阿里扼橋渡力戰。明年,再伐宋,至保州、中山,累破之。進圍真定,阿里與婁室、豁魯乘風縱火,焚其樓櫓,諸軍畢登,克其城。師至河上,粘割胡撒擊走宋人,扼河津,兵數千遂渡河。諸將分出大名境,阿里破敵四百盡殪,遂圍汴。汴中夜出兵來焚攻具,阿里與謀克常孫陽阿御之,其眾大潰。還攻趙州,降之。
天會六年,伐宋主,取陽穀、莘縣,敗海州兵八萬人,海州降。破賊船萬餘於梁山泊。招降滕陽、東平、泰山群盜。盜攻范縣,擊走之,獲船七百艘。宗弼攻下睢陽,與烏延蒲盧渾先以二千人往招壽春,具舟淮水上。時康民聚賈船四百與壽春相近,術列速以騎四百破康民,斬馘數千。與當海、大抃破賊十萬於淮南。比至江,連破宋兵,獲舟二百艘。宗弼至江寧,阿里、蒲盧渾別降廣德軍,先趣杭州。去杭十餘里,遇宋伏兵二千,取我前驅甲士三十人。阿里使諸軍去馬搏戰,伏兵敗,皆逼死於水。宗弼至餘杭,而宋主走明州,阿里與蒲盧渾以精騎四千襲之,破東關兵,濟曹娥江,敗宋兵於高橋鎮。至明州,頗失利。宋主已入于海,乃退軍餘姚。宗弼使當海濟師,遂下明州,執宋守臣趙伯諤,進至昌國縣。宋主自昌國走溫州,由海路追三百餘里,弗及。遂隳明州,與宗弼俱北歸。
睿宗經略陝西,駐涇州,阿里先取渭州。睿宗趨熙河,阿里、斜喝、韓常三猛安為前軍。十二年,與高彪監護水運。宋以舟師阻亳州河路,擊敗之,追殺六十餘里,獲其將蕭通。破漣水水寨賊,盡得其大船,遂取漣水軍,招徠安輯之。天眷間,盜據石州,阿里討之。粘割胡撒與所部先登,遂克其城,石州平。
宗弼再伐宋,阿里已老,督造戰船。宋稱臣,詔賜阿里錢千萬。自結髮從軍,大小數十戰,尤習舟楫,江、淮用兵,無役不從,時人以水星目之。為迭里部節度使,歷順義、泰寧軍,歸德、濟南尹。天德初,致仕,加特進,封王。正隆例封韓國公,召赴闕,命造戰船。以疾薨,年七十八,謚智敏。
阿里性忠直,多智略。兄弟相友愛,家故饒財,以己猛安及財物盡與弟愛拔里。愛拔里不肯受,逃避歲余,阿里終與之。
突合速,宗室子,拿罕塞人。初隸萬戶石家奴麾下,嘗領偏師破雲中諸山寇盜。宗望攻平州,遣突合速討應州賊,平之,撫安其民而還。及伐宋,在宗翰軍,以八謀克破石嶺關屯兵數萬,殺戮幾盡。師至太原,祁縣降而復叛,突合速攻下之。進取文水縣,後從諸帥列屯汾州之境。宋河東軍帥郝仲連、張思正,陝西軍帥張關索及其統制馬忠,合兵數萬來援,皆敗之。
宗翰南伐至潞還,太原猶未下,即留完顏銀術可總督諸軍,經略其地。於是,宋援兵大至,突合速從馬五、沃魯破宋兵四千於文水。聞宋將黃迪等以兵三十萬柵於縣之西山,復與耿守忠合兵九千擊之,殺八萬餘人,獲馬及資糧甚眾。宋制置使姚古率兵至隆州谷,突合速與拔離速以步騎萬餘御之。种師中兵十萬據榆次,銀術可乃召突合速,使中分其兵而還,與活女等合兵八千擊敗之,斬師中於殺熊嶺。宋將張灝以兵十萬營於文水近郊,復與拔離速擊破之。潞州復叛,宋兵號十七萬,骨赧、突合速、拔離速皆被圍。突合速麾軍士,下馬力戰,遂潰圍而出。
及再舉伐宋,宗翰命婁室率軍先趨汴。婁室至澤州,突合速、沃魯以五百騎為前驅,往招河陽。先據黃河津,宋兵萬餘背水陣,進擊敗之,皆擠於水,遂降河陽。汴京平,諸將西趣陝津,略定河東郡縣。突合速取憲州,遇其援軍,擊敗之,生擒其將。孛堇濃瑰術魯等攻保德,未下,突合速進兵助擊,梯衝並進,遂克其城。孛堇烏谷攻石州,屢敗,亡其三將,軍士歿者數百人。突合速謂烏谷曰:“敵皆步兵,吾不可以騎戰。”烏谷曰:“聞賊挾妖術,畫馬以系其足,疾甚奔馬,步戰豈可及之。”突合速笑曰:“豈有是耶?”乃令諸軍去馬戰,盡殪之。六年,宗輔駐師鄧州,突合速、馬五、拔離速西取均、房,遂下其城。攻唐、蔡、陳州及潁昌府,皆克之。
天眷初,除彰德軍節度使。三年,為元帥左監軍。皇統八年,改濟南尹。天德間,封定國公,授世襲千戶。卒,年七十二。正隆二年,贈應國公。
初,突合速以次室受封,次室子因得襲其猛安。及分財異居,次室子取奴婢千二百口,正室子得八百口。久之,正室子爭襲,連年不決,家貲費且盡,正室子奴婢存者二百口,次室子奴婢存者才五六十口。世宗聞突合速諸子貧窘,以問近臣,具以爭襲之故為對,世宗曰:“次室子豈當受封邪?”遂以嫡妻長子襲。
烏延蒲盧渾,曷懶路烏古敵昏山人。父孛古剌,龍虎衛上將軍。蒲盧渾膂力絕人,能挽強射二百七十步。與兄鶻沙虎俱以勇健隸闍母軍,居帳下。攻黃龍府,力戰有功。闍母敗於兔耳山,張覺復整兵來,諸將皆不敢戰。蒲盧渾登山望之,乃紿諸將曰:“敵軍少,急擊可破也。若入城,不可複製。”遂合戰,破之。
郭藥師、蔡靖以燕京降,蒲盧渾率九十騎先伺察城中居民去就。遂將漢兵千,隸元顏蒙適攻真定。進攻贊皇,取之,獲人畜甲仗萬餘。汴城破,日已暮,宋人猶力戰,槍刺中蒲盧渾手,戰益力,遂敗宋軍,賜金五十兩。
睿宗為右副元帥,已定關、陝,議取劍外諸州,遂拔和尚原。元帥府承制以蒲盧渾為河北西路兵馬都總管。及宋主在揚州,蒲盧渾與蒙適將萬騎襲之,宋主已渡江,破其餘兵。後與斜卯阿里俱從宗弼自淮西渡江取江寧。宗弼入杭州,宋主走明州,再走溫州,由海道追三百餘里,隳明州而歸,語在《阿里傳》。
天眷二年,授鎮國上將軍,除安國軍,以疾去官。皇統六年,授世襲謀克,起為延安尹,賜尚衣一襲,尋致仕。海陵遷中都,起為歸德尹,就其家授之,賜銀牌、襲衣、玉吐鶻,馳驛之官。蒲盧渾留數十日,已違程,復聽致仕。召赴京師,至薊州,見海陵於獵所。明日,從獵,獲一狐。海陵曰:“卿年老,尚能馳逐擊獸,健捷如此。”賜以御服,封豳國公。除太子少師,進太子太保,改真定尹,入判大宗正事。
頃之伐宋,以本官行右領軍副都督事。師次西採石,海陵欲渡江,蒲盧渾曰:“宋軍船高大,我船庳小,恐不可遽渡。”海陵怒曰:“汝昔從梁王追趙構于海島,皆大舟耶?今乃沮吾兵事!設不能遽渡江,不過有少損耳。爾年已七十,縱自愛,豈有不死理耶。明日當與奔睹先濟。”既而復止之,乃遣別將先渡江,舟小不可戰,遂失利,兩猛安及兵士二百餘人皆陷沒。海陵遇害,軍還。
大定二年,至中都上謁,除東京留守。世宗召問年幾何,對曰:“臣今年七十三矣。”上曰:“卿宿將,久練兵事,年雖老,精神不衰。”因命到官,每旬月一視事。賜衣一襲,進階開府儀同三司,仍封豳國公。是歲,卒。十八年,孫紥虎遷廣威將軍,襲烏古敵昏山世襲猛安,並親管謀克。
赤盞暉,字仲明,其先附於遼,居張皇堡,故嘗以張為氏。後家來州。暉體貌雄偉,慷慨有志略。少游鄉校。遼季以破賊功,授禮賓副使,領來、隰、遷、潤四州屯兵。天輔六年降,仍命領其眾,從闍母定興中府義、錦等州。及破張覺,皆與有功,以粟萬五千石助軍,授洺州刺史。
宗望初伐宋,孟陽之戰,敵之中軍徑薄宗望營,暉與諸將擊敗之,追殺至城下。訖師還,數立戰功。明年,再舉伐宋,攻下保州、真定,暉皆與焉。進圍汴,宋人夜出兵二萬焚我攻具,暉以二謀克兵擊走之。凡城中出兵拒戰,暉之所當,無不勝捷。
既克宋還,從攻河間。敵將李成以雄、莫之兵來援,暉與所部迎擊,馬傷而墮,暉輒奮起步斗,竟敗成兵。是日,凡七戰皆勝,敵人多逼死濠隍間,暉兩臂亦數中流矢。賊將劉先生以兵二萬夜襲營,暉力戰達旦,賊始敗走,皆溺死於水。暉復傅城力戰,如是連月,諸軍四面合攻,遂克之。加桂州管內觀察使,因留撫河間。時居民皆為軍士所掠,老幼存者亡幾。暉下令軍中聽贖還之。未幾,皆按堵如故。
從睿宗經略山東,既攻下青州,復從闍母攻濰州。暉督其裨校先登,而城中積芻茭乘風縱火發機石,暉率將士沖冒而下,力戰敗之。軍還,復以三十騎破敵於范橋。帥府承制加靜江軍節度使。進攻,城中炮出,幾中暉,拂其甲裳裂之。暉益奮攻,卒破其城。又從攻泗州,克之。還屯汶陽,破賊眾於梁山濼,獲舟千餘。移軍攻濟州,既敗敵兵,因傅城諭以禍福,乃舉城降。暉約束軍士,無秋毫犯,自是曹、單等州皆聞風而下。
從攻壽春、歸德,及渡淮為先鋒,遇重敵於秀州、蘇州,皆擊敗之,遂至餘杭。通糧餉,治橋道,暉之力為多。乃還,載《資治通鑑》版以歸。大軍過江寧,徙其官民北渡,時暑多疾疫,老弱轉死道路,其知府陳邦光者訴於宗弼,怒將殺之,暉曰:“此義士也。”力營救之,竟得免。
富平之戰,暉在右翼,遇濘而敗,睿宗念其前功,杖而釋之。師至熙河,暉別降諸寨將鈐轄及吐蕃酋長等,並民戶萬五千餘。蘭州叛,與訛魯補等攻下之,獲河州安撫使白常、熙河路副都總管劉維輔以獻。還攻慶陽,兩敗重敵,殺其將戴巢。師還,遷歸德軍節度使。
宋州舊無學,暉為建設學舍,勸督生徒,肄業者復其身,人勸趨之。屬縣民家奴王夔者,嘗業進士,暉以錢五十萬贖之,使卒其業,夔後至顯官。密州吏龐乙卒於官,其孤貧,不克葬,暉為營治葬事,且資給其家。
十三年,復從大軍渡淮。還鎮,丁母憂,尋以舊職起復。既廢齊,為安化軍節度使。天眷三年,復河南,宋人乘間陷海州,帥府以登、萊、沂、密四州委暉經畫,敵無敢窺其境者。為定海軍節度使,尋改濟南尹,累遷光祿大夫。俄以罪罷。久之,起為昌武軍節度使。天德二年,遷南京留守,尋改河南路統軍使,授世襲猛安,拜尚書右丞,封河內郡王。歲余,拜平章政事,封戴王。正隆初,出為興平軍節度使。正隆降王爵,為樞密副使,封景國公。未幾,復為左丞,封濟國公。尋除大興尹,封榮國公。薨,年六十五。大定間謚曰武康。子師直,登進士第。
大抃,本名撻不野,其先遼陽人,世仕遼有顯者。太祖伐遼,遼人徵兵遼陽,時抃年二十餘,在選中。遼兵敗,抃脫身走寧江。寧江破,抃越城而逃,為軍士所獲,太祖問其家世,因收養之。收國二年,為東京奚民謀克。是時,初破高永昌,東京旁郡邑未盡服屬,使抃伺察反側。有聞必達,太祖以為忠實,授猛安,兼同知東京留守事。
取中、西兩京,隸闍母軍。遼軍二十萬來戰,吳王使抃以本部守營,抃堅請出戰,不許。或謂抃曰:“戰,危事,獨苦請,何也?”抃曰:“丈夫不得一決勝負,尚何為。苟臨戰不捷,雖死猶生也。”吳王聞而壯之,乃遣出戰。既合戰,闍母軍少卻,遼兵後躡之,抃麾本部兵橫擊,殺數百人,由是顯名軍中。
天會三年,宗望伐宋,信德府居燕、汴之中,可駐軍以濟緩急,欲遂攻之,恐不能亟下,議未決。抃獨率本部兵,選善射者射其城樓,別以輕銳潛升於樓角之間,遂克其城。明年,軍至濬州,宋人已燒河橋,宗望下令,“軍中有能先濟者功為上”。抃捕得十餘舟,使勇悍者徑渡,擊其守者而奪其戍柵,由是大軍俱濟。
八月,再伐宋,授萬戶,賜金牌。既破汴京,抃為河間路都統。已克河間,闍母怒其不早降,因縱軍大掠,抃諫止之,已掠者官為贖還。除河間尹,從攻襲慶府。先一日,抃命軍士預備畚鍤及薪,既傅城,諸將方經營攻具,未鳴鼓,抃軍有素備,遂先登。軍帥以抃未鳴鼓輒戰,不如軍令,請罪抃,朝廷釋弗問,仍例賞之。
宗弼伐江南,濟淮,宋將時康民率兵十七萬來拒,抃率本部從擊,敗之。復以騎二千與當海擊敗淮南賊十萬,殺萬餘人,王善來降。將渡江,抃軍先渡,舟行去岸尚遠,宋列兵江口,抃視其水可涉,則麾兵舍舟趨岸疾擊之,宋兵走,大軍相繼而濟。俄遇杜充兵六萬於江寧之西,抃與鶻盧補擊走之。師還,抃留為揚州都統,經略淮、海、高郵之間。再為河間尹,兼總河北東路兵馬。
十一年,入見,太宗賜坐,慰勞甚久,特遷太子太保,賜衣一襲、馬二匹及鞍轡鎧甲,改元帥右都監。齊國廢,抃守汴京。熙宗念抃久勞,降御書寵異之。天眷三年,罷漢、渤海千戶謀克,以抃舊臣,獨命依舊世襲千戶。是歲,拜元帥右監軍。
宗弼再伐宋,宋人稱臣乞和,遂班師,抃獨留汴,行元帥府事。皇統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八年,進左監軍。天德二年,改右副元帥,兼行台左丞。遷平章行台省事,進行台右丞相,右副元帥如故。海陵疑左副元帥撒離喝,以為行台左丞相,使抃伺察之,詔軍事不令撒離喝與聞。撒離喝不知海陵意旨,每與抃爭軍事不能得,遂與抃有隙。海陵竟殺撒離喝,召抃入朝,拜尚書右丞相,封神麓郡王。
四年,請老,為東京留守。貞元三年,拜太傅,領三省事,累封漢國王。十二月,有疾,海陵幸其第問之。是歲,薨,年六十八。海陵親臨哭之,詔有司廢務三日,禁樂三日。其三日當賜三國使館燕,以不賜教坊樂,命左宣徽使敬嗣暉宣諭之。贈太師、晉國王,謚傑忠,遣使護喪歸葬。正隆奪王爵,贈太傅、梁國公。子磐。
磐,本名蒲速越,以大臣子累官登州刺史,襲猛安。大定三年,除嵩州刺史,從僕散忠義伐宋有功。五年,召為符寶郎,遷拱衛直都指揮使。
初,磐以伐宋功,進官一階,磐心少之,頗形於言。上聞之,下吏按問,杖一百五十,改左衛將軍。詔求良弓,磐多自取,及護衛入直者,輒以己意更代。護衛婁室告其事,詔點檢司詰問。磐有妹在宮中為寶林,磐屬內侍僧兒員思忠使言於寶林曰:“我無罪,問事者迫我,使自誣服。”寶林訴於上,上怒,杖僧兒一百,磐責隴州防禦使。上戒之曰:“汝在近密,執迷自用,朕以卿父之功,不忍廢棄,姑令補外,其思勉之。”改亳州防禦使,遷武寧軍節度使,坐事除名。起為韓州刺史。改祁州刺史,復坐事,削四官,解職。
久之,尚書省奏“大磐以年當敘”,上曰:“剛暴之人,屢冒刑章,不可復用。太傅大抃,別無嫡嗣,其世襲猛安謀克,不可易也。”
阿離補,宗室子,系出景祖。屢從征伐,滅遼舉宋皆有功。天會九年,睿宗經略陝西,阿離補為左翼都統,與右翼都統宗弼撫定鞏、洮、河、西寧、蘭、廓等州軍,來賓、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及鎮、堡、蕃、漢營部四十餘處,漢官軍民蕃部酋長甚眾,於是涇原、熙河兩路皆平。詔以兄猛安沙離質親管謀克之餘戶,以阿離補為世襲謀克。天會十二年,為元帥右都監。十五年,遷左監軍。天眷三年,從宗弼復河南,遷左副元帥。皇統三年,封譚國公。六年,為行台左丞相,元帥如故。是歲,薨。
大定間,大褒功臣,圖像衍慶宮。歡都死康宗時,不及與馳騖遼、宋之郊,然而異姓之臣莫先焉。故定衍慶亞次功臣:代國公歡都,金源郡王石土門,徐國公渾黜,鄭國公謾都訶,濮國公石古乃,濟國公蒲查,韓國公斜卯阿里,元帥左監軍拔離速,魯國公蒲察石家奴,銀青光祿大夫蒙適,隨國公活女,特進突合速,齊國公婆盧火,開府儀同三司烏延蒲盧渾,儀同三司阿魯補,鎮國上將軍烏林答泰欲,太師領三省事勖,太傅大抃,大興尹赤盞暉,金吾衛上將軍耶律馬五,驃騎衛上將軍韓常並阿離補鹹著勛焉。子言、方,言別有傳。
方以宗室子累官京兆少尹,遷陝西路統軍都監。方專事財賄,不恤軍旅,詔戒之曰:“卿宗室舊人,乃縱肆敗法,惟利是營,朕甚惡之。自今至於後日,萬一為之,必罰無赦。”大定三年,遷元帥右都監,轉元帥左監軍,改順天軍節度使,上曰:“卿本無功,歷顯仕,不能接僚友,往往交惡,在京兆貪鄙彰聞,至無謂也。朕念卿已過中年,必能悛改,慎勿復爾。”除西南路招討使,朝廷以兵部郎中高通為招討都監,以佐之。詔通曰:“卿到天德,毋以其官長曲從之也。簡閱沿邊士卒,毋用孱弱之人,毋以仆隸代役。女直舊風,凡酒食會聚,以騎射為樂。今則弈棋雙陸,宜悉禁止,令習騎射。從其居處之便,亦不可召集擾之。”久之,方坐強買部人馬二匹,削一階,解職,降耀州刺史。通亦坐贓除名。方後遷橫海軍節度使,人為同簽大宗正事,簽書樞密院事。
初,阿魯補當授謀克,未封而薨,烏帶受之。烏帶死,兀答補襲之。兀答補死,烏也阿補當襲。是時,已降海陵為庶人,世宗以烏帶在熙宗逆黨中,其子孫不合受封,停封者久之,而阿離補功亦不可廢絕,特詔方襲之雲。
贊曰:斜卯阿里、突合速、烏延蒲盧渾、赤盞暉、大抃、阿離補等六人,皆收國以來所謂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也,其功有可錄者焉。
部分譯文
金熙宗有二個兒子,即:悼平皇后生的太子完顏濟安,賢妃生的魏王完顏道濟。
濟安,於皇統二年(1142)二月二十四生於天開殿。金熙宗皇帝二十四歲喜得皇子,很高興,於是派人立即報告明得宮裡的太皇和太后。五天后給太子取名字濟安,並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一日,祭告天地宗廟。三月二十四日,給濟安理滿月頭,奏告天地宗廟。三月二十五日,封濟安為皇太子。同時悼平皇后的父親胡塔太尉也被封為王,並賜予人口、馬牛五百頭、駱駝五十匹、羊五千隻。當時在朝的官員普遍晉升一級官祿,並且都給予賞賜。三月二十六,詔知天下百姓。十二月,濟安太子病情加重,金熙宗皇帝和悼平太后到佛寺去燒香,痛哭流涕地為太子濟安祈禱平安,並大赦方圓五百里內的罪犯囚徒。當天夜裡,太子濟安死去,諡號英悼太子,埋在興陵的一邊,皇帝金熙宗送太子的靈柩到烏只黑水才返朝。隨後皇帝熙宗命令工匠在儲慶寺中塑太子的像,他和太后親自去安放塑像。後金皇帝海陵王毀了上京的宮室,儲慶寺也一同被毀壞。
道濟,皇統三年(1143),被任命為中京留守,同時任命直學士完顏阿懶為都提點,張玄素為同提點,幫助輔佐道濟。不久道濟被封為魏王,並封他的母親為賢妃。始初他住在皇宮外邊,到此時他才進到宮中居住休養。沒過多久,金熙宗憤怒地殺了道濟。
金史撰稿者評論說:建國之初,規章制度還未建立,金朝皇帝太宗、熙宗都是從諳班勃極烈走上皇帝的寶座的。諳班勃極烈漢語意為地位最高的官。金熙宗立濟安為皇太子,才開始正名位,制定製度。
斜卯阿里,其父斜卯渾坦,穆宗時內附,多有戰功。斜卯阿里十七歲時跟從伯父斜卯胡麻谷攻打遼國詐都,得到他的弟弟沙里只。高麗在曷懶甸建起九座城池,斜卯渾坦去攻打它,在木里門甸遇上敵軍,雙方激戰了很長時間,斜卯阿里挺槍馳馬在戰場上刺死了敵方大將,敵軍立即潰敗。斜卯渾坦與石適歡在徒門水會師,斜卯阿里首敗敵兵,奪下敵方二座城。高麗入侵,金兵守衛要塞,高麗沒有攻進來,於是罷兵回國。斜卯阿里在後面追到曷懶水,高麗軍爭著從冰上逃跑,斜卯阿里乘勝追擊,幾乎殺光了高麗軍,於是同石適歡會師。在行軍路上他們遇到五萬敵兵並打跑了敵兵。行軍時斜卯阿里與石適歡又遇到了七萬敵兵,斜卯阿里首當其戰,奮力擊敗了敵兵。石適歡說“:你一日之中,三次打敗重敵,功勞不能忘。”於是重重地賞賜斜卯阿里。
斡塞、烏睹本進攻駝吉城,斜卯阿里把城牆鑿個洞,此時天已黑,不能進城,就用兵守住洞口,第二天早上將士從洞口入城,奪下了城池。烏睹本用自己穿的鎧甲和坐騎賞賜給斜卯阿里。隨後,斜卯阿里跟隨烏睹本攻下寧江州,被任命為猛安。後來斜卯阿里又跟隨烏睹本進攻信州、賓州,都攻下了。遼國軍隊來進攻孛堇忽沙里城,斜卯阿里率領一百多騎兵前去解圍。當時遼國軍隊幾萬人,而斜卯阿里兵少,於是他命令士兵把衣服撕成旗幟狀,從山谷衝出,遼國軍隊看見後,立即撤逃。
蘇州、復州叛亂,叛軍人數多達十萬。兩地附近的女真人都被保護在太尉胡沙家,胡沙家周圍建成城壘用以抵抗叛軍。叛軍把胡沙家層層包圍,守軍彈盡糧絕,牛馬互相以馬鬃馬尾為食,人們互相交換著吃孩子。一天夜裡,守軍用繩子從城牆上系出兩個人,向斜卯阿里告急。斜卯阿里帶兵前往,內外合擊,打敗幾十萬叛軍。契丹、奚人聚集船隻一千艘,將進入海上。斜卯阿里用二十七艘船半路攔截他們,不幸中流箭,躺在船倉中,半夜才甦醒過來。敵船已進入王家島,當夜斜卯阿里取海路追擊他們,敵軍跑到險要地勢抵抗,斜卯阿里率領騎兵迎頭攻擊,第二次被流箭射中,但他盡力作戰不撤退,竟然打敗了敵軍,獲得了他們所有的船隻。於是,蘇州、復州、婆速路都被平定。
攻顯州,下靈山縣,取梁魚務,敗余睹兵,斜卯阿里功勞都是第一。後來他與散睹魯屯兵高州,契丹昭古牙、九斤聯合興中兵幾萬人攻打胡里特寨,斜卯阿里用八謀克的兵力前去解救。胡里特先去,在城下被打敗。斜卯阿里指著陣前二十幾個穿紅色衣服的人說“:這些人肯定是賊兵的頭。”指揮兵士奮力攻擊他們,並把他們全部殺死,其餘的軍隊都潰敗了。來州、隰州的軍隊圍攻胡里特城,聽說斜卯阿里來解圍,即刻撤兵而去。
完顏..母討伐張覺,有軍隊從樓峰口山谷中出來,斜卯阿里、散睹魯、忽盧補三猛安打敗了他。完顏宗望代完顏..母討伐張覺,斜卯阿里再次打敗平州的軍隊。等到攻打宋朝,斜卯阿里另外攻擊宋朝軍隊,打敗了他們。孟陽戰役,斜卯阿里把守橋樑渡口奮力作戰。第二年,金朝再次攻打宋朝,兵至保州、中山,斜卯阿里攻下了兩地。進而圍攻真定,斜卯阿里與婁室、豁魯乘著風勢放火,燒了守軍的城樓和..望塔,各路軍隊都迅速登上城牆,攻克了真定城。金軍到黃河上,粘割胡撒打跑了宋軍,把守黃河渡口,於是幾千金軍渡過黃河。各路將士分別出擊大名境內,斜卯阿里打敗四百敵軍並殺死了他們,於是圍攻宋朝汴京。汴京半夜出兵去焚燒金軍攻城工具,斜卯阿里與謀克常孫陽阿進行抵抗還擊,宋兵大敗。撤軍回金時斜卯阿里攻打趙州,打得守軍投降。
天會六年(1128),金軍攻打宋朝,奪取陽穀、莘縣,打敗了海州軍隊八萬人,海州城投降。在梁山泊打敗了宋軍船隻一萬多艘。招降了滕陽、東平、泰山的強盜。強盜攻打范縣,被擊敗而逃,金軍獲船七百艘。完顏宗弼攻下睢陽,與烏延蒲盧渾先用二千人前往招安壽春城,把準備好的船放在淮河上。時康民聚集了商船四百艘與壽春城相距很近,術列速用四百騎兵打敗了時康民,割下了幾千隻時康民士兵的耳朵。斜卯阿里與當海、大白大在淮南打敗宋軍十萬。等到到了長江,又接連打敗宋軍,繳獲船隻二百艘。完顏宗弼到江寧,斜卯阿里、蒲盧渾另外降服了廣德軍,首先攻下杭州。金軍追擊宋軍才離開杭州十多里,遇到宋軍二千伏兵,擄殺金軍先頭部隊士兵三十人。斜卯阿里命令諸軍棄馬搏戰,宋軍伏兵被打敗,都被逼進水中淹死,完顏宗弼到了餘杭,宋朝皇帝逃跑到明州,斜卯阿里與蒲盧渾用四千精銳騎兵攻擊宋朝皇帝,打敗東關宋軍,接著斜卯阿里率兵渡過曹娥江,在高橋鎮打敗宋軍。金軍到達明州,很為失望。宋朝皇帝已經進到海上,金軍於是退兵餘姚。完顏宗弼命令沿海增援部隊,於是金軍攻下明州,拘捕了宋朝守臣趙伯諤,然後進軍昌國縣。宋朝皇帝從昌國縣逃跑到溫州,金軍從海上追了三百多里,沒能追上。於是金軍毀壞明州,然後與宗弼一起北還。
金睿宗巡視陝西,駐在涇州,斜卯阿里先攻下渭州。金睿宗到熙河,斜卯阿里、斜喝、韓常三猛安作為先頭部隊。天會十二年(1134),斜卯阿里與高彪監督保護水運。宋朝用水兵阻止亳州河道,斜卯阿里打敗了他們,並追殺六十多里,俘獲宋軍大將蕭通。不久斜卯阿里打破漣水水寨的賊寇,全部繳獲了他們的大船,接著又打敗了漣水軍,並招安了他們。天眷年間,盜寇占據了石州,斜卯阿里前去討伐。粘割胡撒所屬部隊首先登城,於是攻下了石州城,石州得以平安。
金人完顏宗弼再次攻打宋朝時,斜卯阿里年紀已大,只能監督打造戰船。宋朝向金朝稱臣,金皇帝下詔賞賜給斜卯阿里錢千萬。斜卯阿里自結髮年齡當兵,經歷大小几十次戰鬥,尤其熟悉水上作戰,在長江、淮河戰鬥,金軍每次戰鬥都聽從他指揮,當時的人把他視為水星。斜卯阿里後來做了迭里部節度使,歷任順義、泰寧軍、歸德、濟南尹。天德初,斜卯阿里退休,加為特進,封為王。正隆年間依例封為韓國公,召到宮中,命令他製造戰船。斜卯阿里因病去世,終年七十八歲,諡號智敏。
斜卯阿里性情忠直,多智慧謀略。他們兄弟之間相互友愛,家裡本來很富有,他把自己的猛安和財物全部送給弟弟斜卯愛拔里。斜卯愛拔里不肯接受,逃走躲避了一年多,斜卯阿里最終還是把它們給了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