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禽魚·養雞

《齊民要術》:雞種,取桑落時生者良。形小、淺毛、腳細短者是也;守窠少聲,善育雛子。春夏生者則不佳。形大,毛羽悅澤,腳粗長者是;遊蕩饒聲,產乳易厭。既不守窠,則無緣蕃息也。雞,春夏雛,二十日內無令出窠,飼以燥飯。出窠早,不免烏鴟;與濕飯,則令臍膿也。

雞棲,宜據地為籠,籠內著棧。雖鳴聲不朗,而安穩易肥,又免狐狸之患。若任之樹木,一遇風寒,大者損瘦,小者或死。

燃柳柴,殺雞雛,小者死,大者盲。此亦“燒黍穰殺瓠”之流,其理難悉。

《家政法》曰:養雞法:二月,先耕一畝作田,秫粥灑之,刈生茅覆上,自生白蟲。便買黃雌雞十隻,雄一隻,於地上作屋,方廣丈五,於屋下懸簀,令雞宿上。夏月盛晝,雞當還屋下息。並於園中築作小屋,覆雞得養子,烏不得就。

養雞令速肥,不爬屋、不暴園、不畏烏、鴟、狐狸法:別築牆匡,開小門,作小廠,令雞以避雨日。雌雄皆斬去六翮,無令得飛出。常多收秕、稗、胡豆之類以養之,亦作小槽以貯水。荊藩為棲,去地一尺,數掃去屎。鑿牆為窠,亦去地一尺。惟冬天著草,不茹則子凍;春夏秋三時則不須,直置土上,任其產伏,留草則蛆蟲生。雛出,則著外,以罩籠之。如鵪鶉大還內牆匡中。其供食者,又別作牆匡,蒸小麥飼之,三七日便肥大矣。

取谷產雞子,供常食法:別取雌雞,勿令與雄相雜。其牆匡、斬翅、荊棲、土窠,一如前。惟多與谷,令競冬肥盛,自然谷產矣。一雞生百餘卵,不雛,並食之無咎。

黑雞白頭,食之病人。有六指者,殺人。

《養生論》曰:雞肉不可令小兒食,食之生蚘蟲,又令體消瘦。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齊民要術》:種雞,桑葉落時孵出的小雞最好。體小、毛色淺、腿腳細短的便是下蛋多,善於孵化的小雞。在春天和夏天孵出的小雞都不好。體形大,羽毛好看,腿腳又粗長的便是。喜歡到處亂跑,愛叫喚,不經常下蛋,不愛孵小雞。既不常下蛋,所以也無從繁殖。在春天和夏天孵出的雞雛,二十天以內,不要讓它出窩,用乾燥的飯食去餵。出窩早了,免不了受到烏鴉和老鷹的傷害;餵濕飯食,會使它的肛門化膿。

雞棲,應就地做成雞籠,在籠內搭上木架。雖然雞叫鳴的聲音不響亮,但是卻站立得很安穩,容易長肥,同時又可免去狐狸的禍患。假如聽任棲宿樹上,一旦遇到大風和嚴寒,大雞會變瘦,小雞甚至會死掉。

燒柳樹枝柴,會傷害雞雛,小的會死,大的會瞎眼。這一說法和“燒黍穰會殺死瓠瓜”一類的說法一樣,很難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家政法》說:養雞的方法:二月間,先翻耕一畝熟田,上面潑灑秫米稀飯,割取鮮茅草覆蓋地面,自然會生出白蟲。於是,買十隻黃母雞,一隻公雞。在地上蓋十五尺見方的小屋一間,在屋頂下懸搭棚架,讓雞棲宿在上面。夏天天氣炎熱,即便是在白天,雞也會回到屋下來息涼。此外,並應在園中修些小屋,可以讓母雞在裡面孵小雞,烏鳥卻不能進入。

使養的雞速肥,不上房,不刨園圃,不怕烏鴉、老鷹、狐狸法:專門打一個牆匡,在牆上開一小門,在牆匡中做一小廠房,供雞避風雨烈日。把公雞和母雞翅上的翎毛一律剪掉,使不能飛出牆外。平常多收集些秕穀子、稗子和野豌豆之類的食物飼喂,還應該做一個小的飲水槽貯水。用荊條編成雞籠,放在離地一尺高處,籠下的雞屎應常常掃除。在牆上挖鑿小洞穴,也離地一尺高。冬天洞寓中放些乾草,不放則雞蛋受凍;春夏秋三季不要放草,直接臥在土上,任憑它去下蛋和孵小雞,窩內有草容易生蛆蟲。小雞雛孵出後,應拿到洞窩外面,用罩籠圈蓋起來。長到像鵪鶉大小時,便可放到牆匡裡邊去。準備作雞雛食用的,再別作牆匡,把小麥蒸熟後餵飼,三到七日左右便長肥大了。

收取谷產雞蛋,供日常食用的方法:另外挑出一些母雞,不要和公雞混雜。打牆匡、剪翅翎、作荊條雞棲、鑿牆洞窩等事,都和上面說的方法一樣。但必須多餵糧食,使其能在冬季長得肥大,自然會生下谷產雞蛋。一隻雞生一百多隻蛋,不能用來孵小雞,可以全部食用,也不會有罪過。

黑雞白頭,人吃了會生病。吃了有六個腳趾的雞,人會死。

《養生論》說:雞肉不可給小孩吃,吃了會生蛔蟲,使身體瘦弱。

注釋
①引自《齊民要術·養雞第五十九》。
②雞種,取桑落時生者良:“雞種”,舊注多認為是指留作種用的“雞蛋”。按:注者以為,將前一年的雞蛋留待第二年春孵小雞,在當時條件下必然放壞。故將“雞種”譯作“種雞”。
③守窠少聲:如後文所見“窠”是母雞下蛋的地方,“守窠”是指下蛋多。所以把“守窠”與“少聲”連用。通常母雞下過蛋,好大聲地叫喊“擱蛋”,這種秋生的母雞卻不愛叫喚。
④前說用桑落葉時的秋雛作種最好。這裡補充說明,用春季和夏季的雞雛作種都不好,文意正相合。⑤臍:哺乳類動物,有維繫胞衣的臍帶和臍。卵生的雞雛並無臍,此系指肛門。
⑥雞棲:雞棲宿之所,即雞塒,俗稱雞窩。
⑦安穩:這是和後文所說的在樹上棲宿,相比較而言。
⑧古代養雞多有讓雞棲息在樹上的習慣,故杜甫有“驅雞上樹木”的句。
⑨黍穰:殿本同,《要術》無“黍”字,僅有一個“穰”字,系指“麥穰”。
⑩作田:正在種植中的耕作地,亦即熟田。必須用熟田的原因是因為熟田中的益蟲如蚯蚓等多,害蟲如蠐螬等也多,可以迅速繁殖供雞食用。
簀:音“責”,《說文》作“床棧也”,即床板或棚架之類。
牆匡:此處數“匡”字,均據《要術》及殿本改作“匡”。“牆匡”即只有四堵牆的小空地。作:原作“住”,誤。據《齊民要術》及殿本改正。
蛆蟲:殿本同,《要術》作“蜫(昆)蟲”。
還內牆匡中:“內”,與“納”通。即把罩籠去掉,讓小雞在牆匡中自由活動。殿本作“還牆內匡中”。
別:原塗改不清,殿本無,據《要術》改正。
谷產雞子:指未受精的雞蛋。南北朝信佛的風氣頗盛,北魏尤甚。故一般的人多戒殺生。《要術》認為“谷產蛋”俗稱“女兒蛋”是沒有生命的,吃了也不會有罪過。
蚘:同“蛔”。蚘蟲即蛔蟲。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