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二·楚圍雍氏韓令冷向借救於秦
楚圍雍氏,韓令冷向借救於秦,秦為發使公孫昧入韓。公仲曰:“子以秦為將救韓乎?其不乎?”對曰:“秦王之言曰,請道於南鄭、蘭田以入攻楚,出兵於三川以待公,殆不合軍於南鄭矣。”公仲曰:“奈何?”對曰:“秦王必祖張儀之故謀。楚威王攻梁,張儀謂秦王曰:‘與楚攻梁,魏折而入於楚。韓固其與國也,是秦孤也。故不如出兵以勁魏。’於是攻皮氏。魏氏勁,威王怒,楚與魏大戰,秦取西河之外以歸。今也其將揚言救韓,而陰善楚,公恃秦而勁,必經與楚戰。楚陰得秦之不用也,必易於公相支也。公戰勝楚,遂與公乘楚,易三川而歸。公戰不勝楚,塞三川而守之,公不能救也。臣甚惡其事。司馬康三反之郢矣,甘茂與昭獻遇於境,其言曰收璽,其實猶有約也。”公仲恐曰:“然則奈何?”對曰:“公必先韓而後秦,先身而後張儀。以公不如亟以國合於齊、楚,秦必委國於公以解伐。是公之所以外者儀而已,其實猶之不失秦也。”
譯文
楚國圍困雍氏,韓國派冷向到秦國借救兵,秦國為此派公孫昧來到韓國。公仲說:“您認為泰國將會救韓國呢?還是不救韓國呢?”公孫昧回答說:“秦王的話是這樣說的,請你們取道南鄭、藍田去攻打楚國,我們出兵進駐三川,等待您。這樣恐怕秦、韓兩軍永遠也不能會合了。”
公仲說:“怎么辦呢?”
公孫昧回答說:“秦王一定會效法張儀以往的計謀。楚威王進攻魏國,張儀曾對秦王說:‘我們同楚國一起攻打魏國,魏國就會掉頭投向楚國。韓國本來就是魏國的盟國,這樣泰國就孤立了。因此不如假意出兵使魏國變得強硬起來。’這時楚國一定圍攻皮氏。魏國態度強硬,楚威王大怒,楚國和魏國展開大戰,結果秦軍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滿意而歸。觀在秦國表面上聲畜救韓,而暗地裡與楚國親善,您依仗秦國態度強硬,一定輕視同楚國的戰鬥。楚國已暗中得知秦國不會幫助韓國,一定很容易同您相抗衡。您如果戰勝楚國,秦國就會同您一道乘楚國之危奪壤土地,攻占三川而歸。您戰不勝楚國,秦國就會阻塞三川全辦拒守,您不能自救。臣下厭惡這樣的事。司馬康三次往反到楚閣的郢都,甘茂又同昭獻在邊境上會面,他們聲稱楚國收回了軍印,不再攻打韓國,其實在這背後仍有盟約。”
公仲忍懼地說:“既然如此,那么該怎么辦呢?”
公孫昧回答說:“您一定要先考慮韓國的實力,而後考慮秦國的援助,先用自身的計謀,而後考慮張儀的幫助,您不如趕快讓韓國同齊國、楚國聯合在一起,秦國一定會把國家託付給您,以解除可能遭到的進攻。這樣您疏遠的不過是張蟻罷了:,而實際上仍沒有失去秦國的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