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歷史來源
1、源於姒姓,為大禹王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風俗通》、《左傳》、《漢書》等載,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稱夏後啟。這種做法,破壞了傳統的禪讓制度,引起了一些諸侯國的不滿。其中有一個諸侯國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後人,受封於扈(今陝西省扈縣一帶),建立扈國。有扈氏首領覺得有責任維護傳統制度,於是就起兵討伐夏後啟。啟立即召集天下諸侯興師鎮壓。由於大禹剛死不久,諸侯們對禹的豐功偉大績還記憶猶新,都願意出兵助啟,所以啟就占了優勢。雙方軍隊在甘(戶縣南一帶)相遇。交戰前,啟對部下發布了一篇誓師辭,這就是收在《尚書》中的《甘誓》,其中列舉了有扈氏的罪狀,並公布了作戰計畫及賞罰規定。戰鬥開始後,儘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奮戰,但畢竟寡不敵眾,結果戰敗。夏後啟趁勢滅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後來以原國名命姓,稱為扈氏。扈氏後又分為戶、鄠二姓,其實扈、戶、鄠三字音同字異,實為一姓。戶姓由扈字去邑而為戶,鄠姓因秦改扈為鄠而成姓。
2、出自鮮卑族三字姓扈地乾氏所改。據《魏書·官氏志》載,南北朝時,後魏代北鮮卑族有三字姓扈地乾氏,進入中原之後,改為扈、乾兩姓。

家族名人
扈蒙:字日用(914或915-986),宋幽州安次人。後晉天福中進士。仕後周為右拾遺、直史館、知制誥。時從弟扈載為翰林學士,兄弟並掌內外製,號二扈。入宋,由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太祖乾德六年復知制誥,充史館修撰。開寶中與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詳定《古今本草》。太宗即位,拜中書舍人,復翰林學士,與李昉同修《太祖實錄》,同編《文苑英華》。雍熙三年,以工部尚書致仕。性沉厚,不言人是非。自張昭、竇儀卒,典章儀注,多蒙所刊定。著有《鰲山集》等。
扈再興:南宋將領。字叔起,淮人。為京西制置使趙方部將。有膂力,善機變,每戰身先士卒,奮勇馳突。嘉定十年(1217年),金軍攻襄陽(今屬湖北省襄樊)、棗陽(今屬湖北),與鈐轄孟宗政、統制陳祥等分三陣設伏,佯退誘金軍入伏,擊殺甚眾,以功授神勁軍統制。十一年,金軍數萬復攻棗陽,奉命率師入援,與孟宗政合兵抗金三個月,後乘夜暗布鐵蒺藜,黎明佯退,金軍追擊,傷者十之七八。十二年,金帥完顏訛可擁數萬步騎強行攻城,與孟宗政縱敵涉濠,半渡擊之,又令守壩將士佯退,待敵爭壩時急擊,致金軍多墜水中,棄旗甲輜重而去,以功遷鄂州副都統。十四年,率軍攻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大敗金軍,擒金副統軍衲撻達。不久病卒。

遷徙分布
(缺)扈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扈姓出自姒姓。上古時候,堯帝將帝位禪讓給舜帝,舜帝又因大禹治水有功而把帝位禪讓給大禹。而大禹後來把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啟建立了夏朝,歷史上稱為夏啟。由於大禹違背了傳統的禪讓做法,所以引起了一些諸侯的不滿。其中有個叫有扈氏的起兵反對啟,但是卻被啟打敗,氏族幾乎滅絕。有扈氏殘留的族人為了避難,就把姓氏改為扈,成為扈姓的起源。一說啟建立了夏朝以後,將自己的後代分封在扈(今陝西省戶縣一帶),建立了扈國。而扈國公族的後代,有的取國名為姓氏,稱為扈氏,世今天扈姓的另一支來源。扈姓起源於陝西戶縣,由於歷史原因,後來分散到全國各地。有一分支在湖廣麻城縣落腳。後來又因家族興旺遭人陷害,部分族人又遷往各地,有一支遷往貴州,現有的分布在貴州桐梓;有的分布在重慶市綦江縣石角鎮;有的分布在重慶江津等地。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