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下卷·戰形

[題解]戰形者,臨敵合戰之形也。上二篇勢實機深,固足以制勝,而戰之形有未識,又何以預決彼己之勝負?故列《戰形》為第九。

74、夫兵有戰之形,有所以戰之形。鼓行旌指,兵刃相搏,戰之形也。虛實藏勢,向背隱機,所以戰之形也。故知戰之形非難,而能知所以戰之形為難。能知所以戰之形,則能因形以措勝。因形以措勝者,上智也。

[批評]戰形有所以,乃察微探玄之論。
[原注]用兵者多徒知戰之形,而求其知所以戰之形者,則鮮矣,故每泥惑於戰之形而取敗。若能知其所以,因之變化,自無不勝,非上智之將而何?

75、戰有必勝之形者五:得天之時者勝,得地之利者勝,得敵之情者勝,得士之心者勝,得事之機者勝。此五勝者,虛實之勢也。將之用其形者,得其一,勝之基;得其二,勝可期;得其三,勝可必;得其四,民乃歸;得其五,天下無敵。

[批評]意見因“全”,詞句道勁。
[原注]此舉必勝之形有五,將能得之斯勝,惟全得者為無敵也。虛實之勢,謂彼我之間,得之者實,失之者虛,見當慎之,不可自去其勢也。得天時勝,如崔浩謂五星並出東方,利西伐,果大破赫連昌之類。得地利勝,如趙奢先據北山,秦人爭不得上,遂大勝之之類。得敵情勝,如韋孝寬以金貨遺齊人,盡得其動靜,卒能間死明月之類。得士心勝,如李晟以忠義感發士心,雖盛夏衣裘無攜怨,卒能破朱之類。得事機勝,如漢高為義帝發喪,名羽為賊,卒能破楚之類。

76、戰有必敗之形者五:謀人而使人知者敗,詐人而使人識者敗,間人而使人反者敗,乘人而使人覺者敗,攻人而使人襲者敗。此五敗者,向背之機,用其形者之失也。五者之中,若有其一,敵無人焉,猶或庶幾,敵如有人,敗復何疑?

[原注]此舉必敗之形有五,言五者斷不可有一,有則決為敵所敗也。僥倖於敵之無人者,豈良策哉?向背,猶言順逆。向背之機,謂此五者,順其機而行之,原有可勝之理,惟逆其機而露其形,故失於不密而害成耳。謀人使知,如陳餘不聽左車堅壁清野、間道絕糧之謀,而韓信得以諜知之類。詐人使識,如王恢覆兵三十萬於馬邑之旁,而匈奴聞詐驚去之類。間人使反,如秦人用間,趙奢反留壁增壘而善食遣之之類。乘人使覺,如秦孟明提兵百萬,千里乘鄭,致弦高傳告於穆公,而秦之三大夫皆奔之類。攻人使襲,如關羽悉力攻樊城,不虞曹操結吳,使呂蒙得暗取荊州之類。

77、故知兵之士,審其虛實,察其向背,以我量敵,以敵量我。敵得勝之形,我雖無敗之形,難保其不敗也。敵有敗之形,我雖無勝之形,可冀其能勝也。況勝在敵而敗在我,敗在敵而勝在我哉!吾兩持度之,勝負可知矣。

[批評]此正是較量彼〔我〕也。

[原注]此總承上二節。言彼我之間,敵得勝形,則我無敗形者,亦難求勝。敵有敗形,則我無勝形者,亦未必敗。又何疑於勝敗之形相懸者哉?故度之而即知也。

78、是以因形而推之以制戰。敵飽我飢,則掠不容緩;敵眾我寡,則險不容失;敵強我弱,則謀不可以不急;敵攻我守,則備不可以不周;敵佚我勞,則銳不可以不蓄;敵動我靜,則亦不可以不圖。此不惟知勝之形,而且知制勝之術者也。

[批評]此因形措勝之妙,軍之急務。

[原注]此又於戰形之外,推言制勝之術。蓋非縱掠不足以濟飢,非據險不足以用寡,非急謀不足以摧強,非周備不足以御攻,非蓄銳不足以恤勞,非圖變不足以制動。故皆雲不可者,警之之詞也。

79、明乎此者,雖未合戰,而勝之形已在於目中。不明乎此,而強以戰,徒多殺兵耳。
[原注]“此”字,指上六事,皆制勝之術。故明則勝可先知,不明則敗可立待。有閫外責者,其圖之哉!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