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遺·通書
聖人純是天理,合下無欠缺處,渾然無變動,徹內外本末皆是實,舞一毫之妄。不待思而自得,此生知也。不待勉而自中,此安行也。且如人行路,須是照管方行出路中,不然則蹉向邊去。聖人如不看路,自然在路中同行,所謂“從容無不中道”,此天意也。(通書“誠則無事矣”注)
凡物一色,謂之純也。(此注通書“純其心”句)
一者,是表裹俱一,純徹無二。少有纖毫私慾,便二矣。內一則靜虛,外一則動直,而明通公溥則又無時不一也。一者,此心渾然太極之體。無欲者,心體粹然無極之真。靜虛者,體之未發。豁然絕無一物之雜,陰之性也。動直者,用之流行,坦然由中道而出,陽之情也。(通書志學章注)
明道此一段說話,乃地位高者,之事,學著取此甚遠。在學者,工夫,只從“克己復禮”入為最要。此工夫徹上徹下,無所不宜。問:物字是人物是事物?曰:“仁者,與物同體”,只是言其理之一爾。人物與事物非判然絕異,事物只自人物而出,凡己與人物接,方有許多事物出來。若於己獨立時,初無甚多事,此物事皆可以包言。所謂“訂頑備言此體”者,亦只是言其理之一爾。(此注程子論西銘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