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回
馬嵬驛楊氏伏誅
次日,玄宗行至馬嵬驛,將士飢疾,不能行動,皆懷憤怒。
陳玄禮與眾將共言此禍皆由楊國忠,致有今日,謀欲誅之,猶豫未決。忽值吐蕃使者二十餘人攔路,互相啼哭,跪在國忠馬前,訴以無食。國忠尚未及對,軍士大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此賊不殺,更待何日?”一齊奔向前,共刺殺之,以槍揭出其首於驛門外,復來殺韓國、秦國二夫人,皆貴妃之姊妹。
時帝在驛庭,聞外面喧譁,鼓譟震地,遂扶杖出髍門,慰勞軍士,赦其擅殺之罪,令收隊伍。軍士皆默然不應。帝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愛正法。”帝曰:“朕當自處之。”遂入門倚杖,傾首而立,沉吟半晌。六軍合辭奏曰:“養亂者國忠,招亂者貴妃。臣等即殺國忠,貴妃不宜侍側。陛下若並誅之,臣等奮力討賊矣。”帝曰:“貴妃常居深宮,國忠為亂,貴妃何以知之?”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六軍既殺國忠,貴妃尚侍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社稷安矣。”帝猶未忍,六軍歡呼不已。帝恐激變,不得已,乃命力士縊殺之。力士承詔人,執貴妃驅至諸佛堂,逼令自經。妃泣曰:“至尊何忍害我?”力土叱曰:“至尊為汝所害,故欲殺汝。”妃默然就死,輿屍置驛庭。帝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乃免胄釋甲,頓首謝罪。
軍士皆呼“萬歲”。於是始整部伍,以為行計。後人有詩詠之曰:秋風萬騎過漁陽,天子西巡社稷荒。
恩寵豈因奇貨惜,是非不為祿兒防。
半方素練香魂斷,三尺黃泉艷骨藏。
一念驕奢須得禍,人君寧不戒包桑。
時帝哀戚彌切,至忘寢食,敕葬貴妃於馬嵬坡下。次日將離馬嵬,將士皆曰:“國忠將吏皆在蜀中,須要防其報恨,不可前往。”御史中丞韋諤曰:“不如且至扶風,徐圖進取。”
眾以為然,帝乃從之。不移時,父老皆來遮道請曰:“今陛下遠奔,百姓無主,我等寧為唐鬼,不作虜民。陛下請回宮闕,保守宗廟陵寢,不日勤王之師四合,必能破賊。今於此欲何往?”百姓號哭之聲聞數十里,帝為之按轡沉吟,良久,乃命太子在後面宣諭父老。父老曰:“至尊既不肯留,某等願帥子弟從殿下東破賊以取長安,若殿下與至尊皆入蜀,使中原百姓誰為之主?”須臾聚至數千人。太子不可,曰:“至尊遠冒險阻之地,吾為太子,豈忍朝夕以離左右?且吾尚未面辭,當還告至尊,更稟進止。”因涕泣,淚下如雨,遂回馬欲向西行。建寧王倓,太子之子,與李輔國執鞚諫曰:“逆胡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今殿下從至尊入蜀,若賊兵燒絕棧道,則中原之地拱手授賊矣。今郭子儀、李光弼二人在河北與賊相拒,不如遣人召還,收西北守邊之兵,與之併力東討逆賊,克復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復安,宗廟毀而更存。掃除宮禁,以迎至尊,豈非孝之大者?何必區區溫清,作兒女之戀乎?”廣平王俶,太子次子,亦勸太子且留。於是父老一齊擁住太子之馬,不得行。太子乃使俶飛馬前去告帝。
此時帝去得不遠,按轡以待太子來,忽見俶至,告以事故,帝曰:“天命也,非人力所為。”乃命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以從太子,且諭將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等善輔佐之。”又使諭太子曰:“汝宜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太子聽言,南向涕泣而已。近侍左右之人無不下淚。太子曰:“父皇善保龍體,勉強飲食,未知何日骨肉相聚!”帝亦嗚咽泣下,於是父子相別。
太子去了,韋諤力請天子幸扶風。次日,帝御車馬至扶風,又無高大房屋,帝與近臣議事於茅屋中。軍士觀望,互相鎮壓,以為觀笑。公卿稍有觸犯於帝,毆罵將士,其士卒流言甚是不遜,陳玄禮皆制服不住。時值成都遣使貢獻春彩十餘萬匹至郡,帝命布列庭上,召諸將諭之曰:“朕今衰耄,托任失人,致逆朔亂常,雖遠避其鋒,卿等倉猝從朕,不得與父母妻子相別,跋涉至此,勞苦至矣,朕甚愧之。且蜀路阻長,郡縣偏小,人馬眾多,或不能供。今聽汝等各自還家,朕獨與子孫眾官前行入蜀,亦足自達。今日與汝等訣別,可共分此彩以備資糧。若歸見父母及長安父老,為朕致意,各好自愛也。”帝言罷,因泣下沾襟。眾皆哭拜地下曰:“臣等死生願從陛下,不敢有二。”帝沉吟久之,曰:“願去願留,任從卿意。”於是流言始息。
行了數日,得至成都,從官及六軍至者千三百人而已。是時安祿山不意帝遽然西幸,遂遣使只崔乾佑人馬,且留潼關。
延至十日,乃遣孫孝哲領兵入長安,遂殺了妃主、皇孫數十人,刳其心以祭。祿山之子慶緒驅百官、宮女押送洛陽。祿山封陳希烈、張均、張詔為相,其餘朝士皆授以官。於是賊勢大熾,西脅沠隴,南侵江漢,北割河朔之半。然賊將皆是粗猛之士,無深大之略,既陷了長安,自以為得志,日夜放肆,奢淫酒色,專以寶賄為事,無復西出之意,故帝得安行入蜀,坦然無事。
太子北行,亦無追迫之患。
卻說太子既留,未知所適,建寧王倓曰:“殿下昔嘗為朔方節度大使,與彼將吏往往書柬相達,俶略識其姓名。今河西、隴右之眾皆敗降賊,父兄子弟皆在賊中,恐生異變,此一路決不可去。獨朔方路近,士馬全盛。司馬裴冕今在彼處,乃衣冠名族,素抱忠義,必無二心,速往投之,此上策也。”眾皆曰:“此言甚善,殿下可從之。”於是,星夜馳奔三百餘里,得至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獻上衣食,遂至平涼。
卻說太子至平涼,時有朔方留後杜鴻漸、水陸運使魏少游、判官崔漪、盧簡、李涵數人相與謀曰:“平涼散地,非屯兵之所。靈武兵食充足,若迎太子至彼處,北取諸城之兵,西發河隴勁騎,南面以定中原,此萬世之基業,在此一時之舉也。”
盧簡曰:“正合吾意,金石之論也。宜勸太子早往朔方舉事,以遵馬嵬之命。”商議已定,乃使李涵奉箋進上太子,且籍朔方士馬、甲兵、谷帛、軍資之數以獻之。太子曰:“父皇在蜀,此事可緩圖之。”鴻漸說太子曰:“朔方,天下動兵處也。今吐善請和,回紇內附,四方郡縣大抵堅兵拒賊,以俟興復。殿下若理兵靈武,接轡長驅而進,移檄四方,收攬忠義之士,則逆賊不足屠也。”太子曰:“吾有父皇在上,此事安可行之?”眾皆曰:“留後之言是也。殿下可即大位,以承唐統,以安眾心,臣庶之幸也。”太子曰:“此事決不可行。”裴冕進曰:“今日將士皆是關中之人,日夜思歸,所以崎嶇從殿下、遠涉沙塞者,欲冀尺寸之功;若一朝離散,不可復集。願殿下勉徇眾心,以為社稷之計。”箋凡五上,太子乃許之。
至是,鴻漸等奉太子至靈武,是日即位,號稱肅宗皇帝。
遙尊玄宗為上皇天帝。大赦天下,改元至德。以杜鴻漸、崔漪並知中書舍人事,裴冕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是時,塞上精兵皆選入討賊,惟余老弱守邊,文武官員不滿三十人,披草萊立朝廷。制度草創,武人驕悍,大將管崇嗣在朝堂背闕而坐,言笑自若。監察御史李勉奏彈之,繫於有司。帝特赦之,嘆曰:“吾有李勉,朝廷始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