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十三

荔支

《羅浮志》:荔有數種,產增城者尤佳。掛綠為上。出新興者香荔實小核焦而香美,荔枝之最珍者也。白樂天《荔枝圖》曰:如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番榴、洋桃皆粵產。《虞衡志》云:五稜子,形甚詭異,瓣五出,如田家碌碡狀,味酸,久嚼微甘,謂之洋桃。《志》雲能解嵐瘴之毒,中蠱者以自然汁飲之,即吐而愈。或曰種自外洋來,故名。按番榴俗又名秋果。土人鬻物者,多以葵葉編傘,當市梢隙處以蔽風日。

龍眼

《草木狀》雲龍眼似荔枝,但枝葉稍小,殼青黃色,形圓如彈丸,肉白而帶漿,其甘如蜜。一朵五六十伙作穗,如蒲萄然。荔枝過則龍眼熟,故謂之“荔枝奴”,言常隨其後也。《通志》:龍眼曰早花者,以六月六日可食。按龍眼粵地多有之。熟時,兒童販賣者,填街盈簏。

柑柚

柑柚,廣中多產之。其佳者有獅頭、羊額諸名。裴淵《廣州記》雲柚有雷柚,實如斗大。《廣州志》:柚有大小紅白數種。產於增城者小而尖長,甚芬郁,名香柚,十月熟。一種如斗大者,曰斗柚,十二月熟。余皆八月熟。又有名賀正柚,至正月始熟。《羅浮記》雲羅浮香柑有赭黃二色。《潮州志》雲潮果以柑為第一品。《肇慶志》雲乳柑產四會上林者佳。《北戶錄》載新州出變柑,有苞大於升者,且皮薄如洞庭之桔也,他柑之所弗及,相傳移植不百里,形味俱變,因以為名。

香椽佛手

《本草》,陳藏器雲,枸椽生嶺南,實如盞。蘇頌曰彼人呼為香椽,子形長如小瓜。李時珍曰:木似朱欒,植之近水則生。實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清芬襲人。按今粵人呼為五指香椽。內典以佛手為兜羅綿手。白香山詩“十指剝春蔥”,謂女手也。

化州橘紅

《嶺南雜記》:化州仙橘相傳仙人羅辨,種橘於石龍之腹,唯此一株。在蘇澤堂者為最,清風樓次之,紅樹又次之,凡近州治聞譙樓更鼓者,其皮亦佳。《志》雲今廣東柑、橘、橙、柚之皮皆充用。按廣陳皮人藥者,化州為上,新會次之。新會即岡州地。《本草》雲橙、橘同屬,能下氣消痰,與柑、柚性極不同。形質大小粗細,固自有辨,醫方多誤用,宜慎之。

檳榔

《南裔異物志》:檳榔無花而實,堅如乾棗。以扶留古賁灰並食,則滑美,下氣及宿食消谷。《南中八郡志》云:“土人以為貴,款客必先進。”《鶴林玉露》曰:“檳榔,食之,醺然頰赤。”東坡詩所云“紅潮登頰醉檳榔”也。雖婦女亦競啖之。婚禮用以當委禽。《志》稱今產瓊州。《廣志》又謂椰樹高六七丈,無枝葉,其實大如寒瓜,其漿美如蜜,飲之乃醉。今產文昌。《志》云:“清漿升許,微酒氣,名曰榔酒。”《虞衡志》雲榔酒,新者極清芳。”按,榔子,蒂可作念珠,皮可為器皿。

橄欖

橄欖一名諫果。《草木狀》雲樹身聳,枝皆高數丈。其子深秋方熟,味雖苦澀,咀之芬馥,勝含雞舌香。《通志》:粵中多種烏橄,其利多。白欖種者少,號曰青子。按粵產,實繁纖長而小,鮮時亦登果盤,可醒酒。“正味森森苦且嚴”,東坡詠句也。

桄榔

桄榔木,海南所產。《虞衡志》雲直如杉,又如棕櫚。有節如大竹,一乾挺上,高數丈,花數十穗。《草木狀》謂皮中有屑如面,木性如竹,紫黑色,有文理,工人解以制奕枰。按,桄榔性堅韌,可為器,作轎乾尤佳,世爭購之。

綿木

《肇慶志》:新興產綿木,其質柔韌,以為負擔,雖負重不折,為輿槓最佳。

波羅蜜

《虞衡志》:波羅蜜大如冬瓜,外膚礧砢如佛髻。削其皮食之,味極甘。子瓤悉如冬瓜,生大木上,秋熟。《廣州府志》又載,波羅樹無花結果,果成,或生一花。花甚難得,即優缽曇花也。

食竹衣竹

《廣州志》:韶州出丹竹,亦曰單竹。節長二尺,練以為麻織之,是名竹布,故曰南越食竹衣竹。按唐開元間,嶺南有調,有貢。韶州調以竹子布亦有名絲而無以為織者。《志》又載陽江出天蠶,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酸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曰天蠶絲。

廣漆

廣中產漆,售行他省,皆稱廣漆。粵中工人製造幾、匣、器皿,無不精雅。髹器中,磨砑最細者,退光為上。次之《瓊州志·漆器》壘漆、雕漆,有剔紅、剔黑諸色。《虞衡志》云:南漆如稀飴,氣如松脂,沾沾無力。《通志》謂廣漆色甚明光而不甚粘,出陽春新興德慶。《廣州志》又載,海上有花如芍藥,曰到粘子。漬以為膠,可代柿漆,謂之海漆。陸應陽謂東坡造。

菩提樹

菩提樹,子可作念珠。《廣州志》云:“訶林有菩提樹,梁智藥三藏攜種,樹大十餘圍,根株無數。”《通志》謂葉似桑,寺僧采之,浸以寒泉,歷四旬,浣去渣滓,惟余細筋如絲,可作燈、帷、笠、帽。《瓊州志》又稱金剛子,產瓊山圓如彈,堅實不朽,可為數珠。按菩提子,每顆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羅細點如星,謂之星月菩提。又有槵子,色較黑而質更堅結,亦可為念珠。大姚諸處,俗亦呼為菩提子。

紫檀花梨鐵力諸木

紫檀花梨鐵力諸木,廣中用以制幾、匣、床、架。《古今注》:紫榆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廣州志》:花櫚色紫紅,微香。其文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者佳。《瓊州志》雲,花梨木產崖州昌化陵水。鐵力木理甚堅緻,質初黃,用之則黑。黎山中人以為薪,至吳楚間則重價購之。《通志》雲一名石鹽,一名鐵棱。

烏木

烏木,瓊州諸島所產。土人折為箸,行用甚廣。《志》稱出海南,一名角烏,色純黑,甚脆。有曰茶烏者,自番舶,質堅實,置水則沉。其它類烏木者甚多,皆可作几杖。置水不沉,則非也。

梅花,惟嶺南最早,冬至雷動地中則梅開。故廣中梅於一之日已花,二之日成子,得春獨早。故群卉資之以為始。韶州梅,長至已開,臘月大雪,梅復開尤盛,有於舊蒂而作新花者。其地屬嶺北,故梅以臘以正月開,廣則秋末冬初,梅且開盡,往往不待長至,以地暖故早。

梅嶺多梅。唐《六帖》言庾嶺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未開。而宋之問有“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之句。好事者往往植梅其上。宋淳熙間知軍事管銳植三百株。明正統中,知府鄭述復補植。正德中,參政吳廷舉增植及松,至萬五千餘株。有某推宮女亦植梅三十株,鐫詩於石。崇禎初年,博羅張郎中萱植三百株。知府趙孟守題曰“梅花國”,書額於紅梅驛以旌之。

楓喜風,故從風。嶺南楓多生山谷間。羅浮連亘數嶺皆楓。每風起,則楓鳴。風去,楓聲不止,不與眾林俱寂,故謂之楓。楓者,風之所聚,有癭,則風神之,曰楓於鬼。嵇含雲,楓老有癭。中夜大雷雨,癭暗長一枝,長可數尺,形如人,口眼悉具,謂之楓人。越巫取之作術,往往有神。

榕,容也。以其材無所用,為斧斤所容,故曰榕。葉甚茂盛,柯條節節如藤,垂其乾。及三人圍抱,則枝上生根,連綿拂地,得土石之力,根又生枝如棟柱。互相撐抵,望之有若大廈。直者為門,曲者為窗牖。玲瓏四達,人因目之曰榕廈。其中常產香木,炎精所結,往往有伽楠焉。粵人以其香可來鶴,子可肥魚,多植於水際。又以其細枝曝乾為火枝,雖風雨不滅。故今州縣有榕須之徵。其脂乳可以貼金接物,與漆相似,亦未盡為不材也。

性畏寒,逾梅嶺則不生。故紅梅驛有數榕,為炎塞之界。又封川西三十里分界村,二廣同日植一榕,相去三丈許,而東大西小,東榮西瘁。東榕又不落葉。咫尺間,地之冷暖已分如此。自韶州西北行,榕多直出不甚高,與廣州榕婆娑偃蹇者異。高州道中榕夾路垂陰,凡百株,狀甚詭怪,皆束千百根以為一身。有紅、白、大葉、小葉諸種。有子無花。子落時常如密雨,中多嶺西副使吳廷舉所植,父老稱吳公榕。新興東北一帶亦有之。

先是宋延佑間有倉振者知新州,夾道植榕。其後高芝復植松。於是行旅歌之曰:“倉榕高松,手澤重重。高松倉榕,夾道陰濃。”而僉事劉洵者,修高、倉故事,自高要南岸至新興,令里胥分地植榕,遣官以時驗勤怠,至今榕樹存者大十圍。又,歸善葉春及知惠安,令民植榕。下教曰:榕者容也,其陰大,當馳道,植自白水至雒陽五丈,而樹田間恐妨谷。凡植幾本以報。嗚呼,遠者種德,近者種樹。吾無德,且種樹。”此皆仁人之澤也。其榕凡四百二十一本雲。

筆管樹

筆管樹,即梡樹也。廣州故屯田,道署有一樹,通體根須蟠結,大可數十抱。枝短而勁。葉初發,細卷如辛夷之蕾。葉開則色殷紅,望之如花。其樹無花,葉即其花。葉至冬而落,春間乃發。初發又如筆管,粵人因名為筆管樹。舊有一碑在樹腹,兵婦得之以搗衣,有聞石聲清越者求之,則冢宰李默所撰《孤樹裒談記》也。默常為屯田副使,居此,故有之。

椰生瓊州,栽時以鹽置根下,則易發。樹高六七丈,直竦無枝,至木末乃有葉如束蒲,長二三尺。花如千葉芙蓉,白色,終歲不絕。葉間生實如瓠系,房房連累,一累二十七八實,或三十實。大者如斗,有皮厚苞之,曰椰衣。皮中有核甚堅,與膚肉皆緊著。皮厚可半寸,白如雪,味脆而甘。膚中空虛,又有清漿升許,味美於蜜,微有酒氣,曰椰酒。蘇軾詩“美酒生林不待儀”,言椰子中有自然之酒,不待儀狄而作也。瓊人每以檳榔代茶,椰代酒以款賓客,謂椰酒久服可以烏須雲。瓊州多椰子葉,昔趙飛燕立為皇后,其女弟合德,獻諸珍物,中有椰葉席焉。椰葉之見重也,自漢時始。瓊州人無分男女,首皆戴笠,以竹絲為之。其用椰葉為笠者,貴之也。以為席,則賤之矣。

番禺多桂

番禺多桂。《山海經》雲賁隅之東,八桂生焉。故舟楫多采桂為之。故曰番禺之桂,爰始為舟。

肉桂

肉桂,一名越桂。飲食中,古稱蜀姜越桂。越桂以高州肉桂為珍。雜檳榔食之,口香竟日。秦時羅浮有桂父者,像林人也。嘗服肉桂及葵,以龜腦和之。《列仙傳》贊云:“偉哉桂父,挺直遐畿。靈葵內潤,丹桂外綏。”蓋謂是也。

洋桃

洋桃,其種自大洋來,一曰羊桃。樹高五六丈,大者數圍。花紅色,一蒂數子,七八月間熟,色如蠟,一名三斂子,亦曰山斂。斂,棱也。有五棱者名五斂。以糯米水澆則甜,名糯羊桃。廣人以為蔬,能辟嵐瘴之毒。中蠱者搗自然汁飲,毒即吐出。脯之,或白蜜漬之,持至北方,不能水土與瘧者皆可治。蘇長公詩“恣傾白蜜收五棱”,謂此。

冬桃匾桃

冬桃,似橄欖而圓,色綠,味甘酸。有匾桃,似桃而匾,一曰偏桃。大者若鴨卵,色青黃,味酸微甜。

望果

望果,一名蜜望。樹高數丈,花開繁盛,蜜蜂望而喜之,故曰蜜望。花以二月,子熟以五月。色黃,味甜酸,能止船暈,飄洋者兼金購之。有天桃者與相類,樹高亦數丈,巨者百圍。正月花,六七月子熟,大如木瓜,味甜,酢以羹魚尤善。凡渡海者,食之不嘔浪。然年荒乃多結實,粵謠云:“米價高,食天桃。”

黎檬子

黎檬子,一名宜母子。似橙而小,二三月熟,黃色,味極酸,孕婦肝虛嗜之,故曰宜母。元時,於廣州荔支灣作御果園,裁種果木樹大小八百株,以作渴水裡,木即宜母子也。吳萊詩:“廣州園官進渴水,天風夏熟宜檬子。百花醞作甘露漿,南國烹成赤龍髓。”蓋以里木子榨水煎糖也。

人面子

人面子,以增城水東所產為佳。子如大梅李,其核類人面,兩目鼻口皆具,肉甘酸,宜為蜜煎。仁絕美,以點茶,如梅花片,光澤可愛,茶之色香亦不變。水東在城南雁塔下,其樹僅數十株。子皮薄,落之使潰爛,乃乾其核囊之。其仁皮寬,稍搖即脫去。此樹最宜沙土,沙土松則根易發,數歲即婆娑偃地。山居家,其祖父欲遺子孫,必多植人面、烏欖。人面賣實,烏欖賣核及仁,百餘年世享其利。番禺大石頭村婦女,多以斫烏欖核為務。其核以炊,仁以油,及為禮果。有詠烏欖者云:“只應人面子,與爾共成仁。”蓋粵中惟此二果以仁重,故諺語云爾。

蠅樹

西樵多種茶。茶畦有蠅樹,葉細如豆。葉落畦上,則茶不生螆。旱則蠅樹降水以滋茶,潦則蠅樹升水以熯茶。故茶恆無旱潦之患。又夏秋時,蠅皆集於蠅樹,不集茶,故茶不生螆而味芳好。蓋蠅樹者,茶之所賴以為潔者也。

藥樹

化州、石城之間有藥樹,狀似木棉。其精液色白,見風則黑。是名藥脂。土人以濡箭鏃為暝藥以射虎,虎三躍而斃。山豬中藥箭,則齧槵根以自療。土人知之,用藥箭,必含一槵子或橄欖,蓋藥樹與橄欖性相犯故也。

柊葉

有柊葉者,狀如芭蕉葉,濕時以裹角黍,乾以包苴物,封缸口。蓋南方地性熱,物易腐敗,惟梅葉藏之可持久。即入土,千年不壞。柱礎上以梅葉墊之,能隔濕潤,亦能理象牙使光澤。計粵中葉之為用柊為多,蒲葵次之。有油葵者,似棕葉而性柔,以作蓑衣,耐久不減蒲葵。諺曰:“油葵蓑,蒲葵笠。朝出風乾,暮歸雨濕。”又曰:“只賣葉,休賣花。花貧葉富,二葵成家。”《廣州竹枝詞》云:“五月街頭人賣芭,捲成片片似葉蕉。”謂柊葉也。“參差葉尾作蓑篷”,謂蒲葵也。篷形方,大三尺許,以施於背遮雨,名曰篷葵。葵曰蒲葵者,以葉如蒲而倒垂,蓋蒲之木也。

油葵

油葵生陽江、恩平大山中。樹如蒲葵,葉稍柔,亦曰柔葵。取以作蓑,御雨耐久。諺曰:“蒲葵為扇油葵蓑,家種二葵得利多。”

馬纓丹

馬纓丹一名山大丹。花大如盤,蕊時凡數十百朵。每朵攢集成球,與白繡球花相類。首夏時開,初黃色,蕊須如丹砂,將落復黃。黃紅相間,光艷炫目。開最盛最久,八月又開,有以大紅繡球名之者。又以其瓣落而蒂枝矗起槎枒,成與珊瑚柯條相似,又名珊瑚球。名大紅繡球者,以開時也;言珊瑚球者,以落時也。唐詩“越人自貢珊瑚樹”,意即此。

步驚花

步驚花有幽香,步行遇之,往往驚為蕙蘭,故曰步驚。永安人每以嫩葉乾之,持入京師作人事。

槌子

槌子一名員子,多生則歲歉。永安人每以為驗。

泡木

泡木,高明高要皆有之。千百成行,出於江海堧沙水間,乃無始以前之木,質不朽爛,火之不然。漁人斫之以系罟網,尚其性甚浮故也。

海苔樹

海苔樹出陽江海中石上,狀如樹枝,根如鐵,亦稱鐵樹。柯條蟠結,有枝無葉,分紅黑二種。火稍炙之,隨手作各種古樹,甚有畫意。

海棗

海棗俗名紫京,堅重過鐵力木。鐵力木不甚宜水,此則入水及風雨不朽。以作屋,嫌小皺裂,故不貴。

鹽醋子

鹽醋子,陽江山林多有之。高四五尺,葉如苦楝秋生白花。結子最繁,冬即枯死。子味酸如醋,酷日暴之,能出白鹽,故名。

刺桐

刺桐花形如木筆,開時爛若紅霞,風吹色愈鮮好,絕無一葉間之。或謂刺桐即蒼梧。瓊州田家以刺桐葉糞田,門巷多種之,耕時視其花為候。

香桃花

香桃花與中州桃花不異,獨於八九月盛開,有微香。中宿峽秋海棠亦香。大抵嶺南眾香之國,花木多香,蓋陽德之所發生也。

散沫花

散沫花,樹高五六尺,枝條柔弱,花繁細如半米粒許。廣人多使丐者,著敝垢衣種之。花香尤烈,葉以染指甲,故亦名指甲花。

瓊南花木

瓊南氣候,大抵在新夏初秋之間,半涼半燠。諺云:“葉茂四時,花開八節。”扶桑自春,木芙蓉自夏,桃菊自秋皆開,至冬春而止。蓮亦有四季花者。木蘭花如粟。淡黃,芳似珠蘭,而蘊藉過之。樹本大者圍數尺,真可以為木蘭舟也。木槿花,比廣州較大。名士牡丹,皆從夏至冬有花。有青茉莉,本如藤蘿,盤結成蓋,花時香甚酷烈,土人多結竹為亭,坐臥其下,為消暑之會。有仙人掌自下而上,一枝一掌,無花葉,可以辟火。有鐵樹,葉朱紺色,形如江南老少年,其本則綜也。有人面竹,可為杖。瓊南竹此為佳種,他竹率生荊棘。有藤竹,堅實耐久,長逾尋丈,皆與諸花雜植,以為園林之玩者。

孔雀花

瓊州有孔雀花,可以辟暑。有為苦熱詩者云:“葛衣半解方流汗,凍殺牆陰孔雀花。”是花性宜陰濕,對之生寒,故云。

廣東諸果

廣東諸果多於他處,瑣屑難名。今姑取俗所稱者:一曰榖子,大如橄欖而長,初亦苦澀,後甘,嫩者蜜漬之可食。一曰余甘子,樹高丈余,葉如槐子,如川楝白色,有文理,核作六棱,亦初苦澀後甘,行者以之生津。一名庵摩勒。一曰鬼目子,大如梅李,皮黃肉紅,味甚酸,人以為蔬。以皮上有目,名鬼目。一曰麂木。麂者,鬼之訛也。一曰山棗子,葉似梅,子如荔支,九月熟。一曰卍果,果作卍字形畫,甚方正,蒂在字中不可見,生食香甘。一名蓬鬆子。一曰裙櫏子,樹似甘蕉,子如馬乳而小,俗稱牛奶柿,亦曰牛乳子。廣人言乳曰奶,中有美漿若牛乳,故曰牛奶子。一名(木耎)棗。一曰千歲子,蔓生,子在根下,有綠須交加如織,一苞恆二百餘子。皮青黃,乾者殼肉相離,撼之有聲,似肉豆蔻。一曰秋風子,色褐,如梨而小,味酸澀,熟乃可食。一曰金紐子,色紅黃,味甘,大如秋風子。俗歌云:“一雙金紐子,無計上羅衫。”一曰青竹子,如桃而圓,味酸,色黃。一曰羊齒子,一曰羊矢,如石蓮而小,色青味甘。一曰不納子,實如圓棗,十月黃熟,味甜酸,蓋蘋果之小者。粵中少蘋果花紅二種,以不納子代之。一曰山葡萄,一名蘡薁。其莖細裊,花紫白,實比葡萄而小,色赤味酢,可為酒,八九月熟。一曰山韶子,類荔支而鮮麗過之,微有小毫一名毛荔支,亦曰毛珧子。肉薄而酸澀,著核不離,蓋荔支之變者。一曰胭脂子,子赤如胭脂,味甜酸。諺曰:“不採紅蓼花,但采胭脂子。持以作朱顏,其餘入玉齒。”一曰都捻子,撲(木敇)叢生,花如芍藥而小,春時開有紅白二種。子如軟柿,外紫內赤,亦小有四葉承之。每食,必倒捻其蒂,故一名倒捻子。子汁可染,若胭脂花可為酒,葉可面,皮漬之得膠以代柿。蘇子瞻名曰“海漆”,非漆而名為漆,以其得乙木之液,凝而為血,而可補人之血,與漆同功,功逾青黏,故名。取子研濾為膏,餌之,又止腸滑。以其為用甚眾,食治皆需,故又名都捻。產羅浮者高丈許,子尤美。一曰黃皮果,狀如金彈,六月熟。其漿酸甘似葡萄,可消食順氣,除暑熱,與荔支並進,荔支饜飫,以黃皮解之。諺曰“飢食荔支,飽食黃皮”。有曰白蠟子者與相似,其味尤勝。諺曰:“黃皮白蠟,甜酸相雜。”曰蘋婆果,一名林檎樹。樹高葉大而光潤,莢如皂角而大,長二三寸。子生莢兩旁,或四或六。子老則莢迸開,內深紅色。子,皮黑,肉黃,熟食味甘。蓋耎栗也。相傳三藏法師從西域攜至,與訶梨勒菩提雜植虞翻苑中,今遍粵中有之。一曰水(木朗)子。多生水間。或謂林檎為雄,水(木朗)為雌,與蘋婆相似。

三醉木芙蓉

三醉木芙蓉,本拒霜之變也。其花重台多露,而顏色不定,一曰三換,故稱三醉,將紅曰初醉,淺紅曰二醉,暮而深紅為三醉,故亦曰“酒芙蓉”。又有添色芙蓉,初白花,次日稍紅,又次日深紅,又謂“三日醉芙蓉”。其子自秋至春不落,皮可為筆為布。廣州有芙蓉布,即此種所成。

含笑

含笑與夜合相類,大含笑則大半開,小含笑則小半開。半開多於曉,一名朝合。小含笑白色,開時菩蕾微展,若菡萏之未敷,香尤酷烈。古詩云:“大笑何如小笑香,紫花那似白花妝?”又有紫含笑,初開亦香,是子瞻所稱“娟娟泣露,暗麝著人”者。羅浮夜合含笑,其大至合抱,開時一谷皆香,亦異事也。

木樨

木樨與桂相似,而花多過之,秋深尤盛。白沙有《九月木樨盛開寄賀黃門》詩云:“香逐西風起,氤氳人杳冥。不知從此去,幾日到遼城。”

月貴

月貴花似荼蘼,月月開,故名月貴,一名月記,有深淺紅二色。宋子京云:花亘四時,月一披秀,故又名月月紅。廣東為長春之國,雖涸陰冱寒,花開不輟,月貴其一也。佛桑亦然。而瓊州芙蓉一種,自五月開至冬盡。佛桑多與牡丹相似,花朵大,有重樓子而香,終歲盛開。梅菊亦大朵,梅不以春,菊不以秋,二花時時相見也。

貝多羅

貝多羅來自西洋,葉大而厚,梵僧嘗以寫經。唐人詩“貝葉經文手自書”是也。花大如小酒杯,六瓣,瓣皆左紐白色,近蕊則黃。有香甚縟,落地數日,其香朵朵不散。

杜鵑花

杜鵑花以杜鵑啼時開,故名。西樵岩谷間有大粉紅黃者、千葉者,一望無際。羅浮多藍紫者、黃者。香山鳳凰山有五色者。是花故多變,而殷紅為正色。

丁香

丁香生廣州,木高丈余,葉似櫟花,圓細而黃。子色紫,有雌有雄。雄顆小,稱公丁香。雌顆大,其力亦大,稱母丁香。從洋舶來者珍。番奴口嘗含嚼,以代檳榔。其樹多五色,鸚鵡所棲,以丁香未熟者為餌。子既收,則啄丁皮。

女青男青

女青一名萬年枝,即冬青,亦曰女貞木。身大合抱,肉厚皮粗,經冬不謝。結子青黑色,有瓤核,飛禽嗜之。亦名凍青。又有男青與相似,條蕊皆朱色,尤易植,人罕知之。

佛桑

佛桑一名福桑,又名扶桑,枝葉類桑。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有黃者、粉紅者、淡紅者,皆千葉,輕柔婀娜,如芍藥而小,蓋麗木也。一曰花上花。花上復有花者,重台也。其架者可食,白者尤清甜滑。婦女常以為蔬,可潤容補血。

白瑞香

白瑞香,多生乳源山中,冬月盛開如雪,名雪花。刈以為薪,雜山蘭、芎藭之屬燒之,比屋皆香。其種以攣枝為上,有紫色者香尤烈,雜眾花中,眾花往往無香,皆為所奪。一名奪香花,乾者可以稀痘。

合歡

合歡木似梧桐,枝柔弱,葉細而繁。每風來,輒自相解,不相牽綴。五月花發,上半白,下半肉紅,散垂如絲。秋實作莢,子極其薄細,其葉至暮即合,一名合昏,亦曰夜合。蓋夜合花其花夜合,合歡木其葉夜合,性各不同。高州有合歡樹,枝葉若拘系然,互相交結,其狀甚古。

指甲花

指甲花似木樨,細而正黃,多須菂,一花數出,甚香。粵女以其葉兼礬石少許染指甲,紅艷奪目。唐詩“彈箏亂落桃花片”謂此。一種金鳳花,亦可染,名指甲桃。葉小如豆,花四瓣,層層相對。一乾輒有二種花,一深紅,一黃邊紅腹。其蕊大者為鳳頭,小者鳳尾,尾修長縷縷,又有兩翅,粵女多象之作釵。二三月時栽之,與指甲花為一叢。兒童向街頭賣者,多此二花。

南燭

南燭產羅浮高處,初生三四年狀若菘,漸似梔子,二三十年成大株,蓋木而似草者也。葉似茗而圓厚,冬夏常青,枝莖微紫。大者高四五丈,肥脆易折。子如茱萸,九月熟,酸美可食。昔朱靈芝真人,以其葉兼白粳米,九蒸暴之,為青精飯,常服,人稱青精先生。今蘇羅謠人每以社日為青精飯相餉,師其法。

西樵山四種花

西樵山有四種花,他處所無。曰山石榴,三月盛開,稱滿山紅。曰錦鸚花,葉如碧蘭,花瓣上紅下白。曰白鶴花,葉如三蔌,莖上出花,狀白鶴,頭頸翅足皆具。頭又有黑點如眼睛,開於暮春。曰粉蝶花,枝條甚柔,花如粉蝶然。湛文簡嘗為四花亭玩之。又有月桂二株,石榴一株,在煙霞隱居之前。月桂多花,石榴多實,則是年禾茶皆熟,山人以為驗。

九里香

九里香,木本,葉細如黃楊花成艽,色白,有香甚烈。又有七里香,葉稍大。其木皆不易長,廣人多以最小者制為古樹,枝幹拳曲,作盤盂之玩,有壽數百年者。

白嬋子

白嬋子一名山礬,葉如梔子,可辟書蠹。灰其葉以染紫為黝,可不用礬,故名。三月作白花,六出甚香,亦曰白嬋子。入藥,名“山梔子”。

水松山松

水松者,(木畟)也。喜生水旁,其乾也得杉十之六,其枝葉得松十之四,故一名水杉。言其乾則口水杉,言其枝葉則曰水松也。東粵之松,以山松為牡,水松為牝。水松性宜水。蓋松喜乾,故生於山;檜喜濕,故生於水。水松,檜之屬也,故宜水。廣中凡平堤曲岸,皆列植以為觀美。歲久,蒼皮玉骨,礧砢而多癭,節高者麈駢低者,蓋其根浸漬水中,輒生須鬣,裊娜下垂。葉清甜可食,子甚香。

花開四季

粵中候暖,花開四季。儋州有四季荷,廣州諸處有四季桂。又,芭蕉、佛桑皆四季著花。《虞衡志》又載石榴花,南中一種,四季常開。

木棉花

《嶺南雜記》:木棉花,大可合抱,高可數丈,葉如香樟,瓣極厚,一條五六出。正二月開大紅花,如山茶而蕊黃色。結子如酒杯,老則拆裂,有絮茸茸,與蘆花相似。土人取以作裀褥,女工不能治。《通志》亦云“詢之粵人,無有織者”。一名攀枝花。《肇慶志》雲“以吉貝苗接烏桕根,結花為棉”。按此,則以木棉可績為布者,大抵因接本使然,與草棉固自有別,然當開時,殷紅照耀,實非他花所可媲美。又南海神廟木棉花開時最盛,海珠寺亦然。

茉莉

茉莉自波斯移植粵中,芳香不改。東坡稱為暗麝。《南越記》雲,彼之女子穿彩絲以為首飾。《洛陽名園記》作“抹厲”。王十朋作“沒利”,洪景盧作“末麗”,皆以己意名之。宋時遣使至南漢,不識茉莉。劉昶紿曰:“此小南強。”後昶使至,不識牡丹,前使者復曰:“此大北勝。”按,《茂名志》雲,粵無牡丹,以佛桑代之。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