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趙二·秦攻趙

作者:劉向

秦攻趙,蘇子為謂秦王曰:“臣聞明王之於其民也,博論而技藝之,是故官無乏事而力不困;於其言也,多聽而時用之,是故事無敗業而惡不章。臣願王察臣之所謁,而效之於一時之用也。臣聞懷重寶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輕敵。是以賢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則辭順。故民不惡其尊,而世不妬其業。臣聞之:百倍之國者,民不樂後也;功業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盡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靜,聖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今用兵終身不休,力盡不罷,趙怒必於其己邑,趙僅存哉!然而四輪之國也,今雖得邯鄲,非國之長利也。意者地廣而不耕,民羸不休,又嚴之以刑罰,則雖從而不止矣。語曰:‘戰勝而國危者,物不斷也。功大而權輕者,地不入也。’故過任之事,父不得於子;無已之求,君不得於臣。故微之為著者強,察乎息民之為用者伯,明乎輕之為重者王。”

秦王曰:“寡人案兵息民,則天下必為從,將以逆秦。”蘇子曰:“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為從以逆秦也。臣以田單、如耳為大過也。豈獨田單、如耳大為過哉?天下之主亦盡過矣!夫慮收亡齊、罷楚、敝魏與不可知之趙,欲以窮秦折韓,臣以為至愚也。夫齊威、宣,世之賢主也,德博而地廣,國富而用民,將武而兵強。宣王用之,後富韓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為齊兵困於殽塞之上,十年攘地,秦人遠跡不服,而齊為虛戾。夫齊兵之所以破,韓、魏之所以僅存者,何也?是則伐楚攻秦,而後受其殃也。今富非有齊威、宣之餘也,精兵非有富韓勁魏之庫也,而將非有田單、司馬之慮也。收破齊、罷楚、敝魏、不可知之趙,欲以窮秦折韓、臣以為至誤。臣以從一不可成也。客有難者,今臣有患於世。夫刑名之家,皆曰‘白馬非馬’也。已如白馬實馬,乃使有白馬之為也。此臣之所患也。

“昔者秦人下兵攻懷,服其人,三國從之。趙奢、鮑佞將,楚有四人起而從之。臨懷而不救,秦人去而不從。不識三國之憎秦而愛懷邪?忘其憎懷而愛秦邪?夫攻而不救,去而不從,是以三國之兵因,而趙奢、鮑佞之能也。故裂地以敗於齊。田單將齊之良,以兵橫行於中十四年,終身不敢設兵以攻秦折韓也,而馳於封內,不識從之一成惡存也。”

於是秦王解兵不出於境,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

譯文

秦國攻打趙國,蘇秦對秦王說,“隱下聽說賢明的君王對待他的臣民,普遍地進行教導並教給他們各種本領,因此官吏不耽誤國家大事,民力不睏乏;對於他們的言論,廣泛聽取而隨時採用,因此國家的事業就不會衰敗,醜惡的東西就不會顯露出來。臣下希望大王詳察我所陳述的主張,而實現它在一定時機的效用。臣下聽說握有貴重寶器的人,不在夜間走路;承擔大事的人,不應該輕敵。因此賢明的人責任重大而行為恭謹,聰明的人功勞很大而言辭和順。所以民眾不憎恨他們的尊貴,世人不嫉妒他們的功她。臣下還聽說:土地廣大的國家,民眾爭先歸附;功業蓋世的人,國君不再重用他;力量耗盡的民眾,仁義的人不使用他們;想要得到什麼反而不去硬求,這是聖明君主一貫的做法;建立大的功業以後,使百姓休養生息,這是用兵的法則。如今長久用兵不知停止,民眾力量用盡也不罷手,激怒趙國,一定要戰服它,使它成為自己的一個邑,趙國的領土就會所存無凡呀I然而趙國是個四面輸瀉通達的國家,如今即使得到邯鄲,也不是國家的長遠利益。料想,土地廣大而不耕種,民眾疲弱而不使他們休息,又用刑罰嚴格地約束他們,那么雖然服從了也不會長久地居住在這裡。

俗話說:‘打了勝仗而使國家處於危險境地,戰事就會不斷。功勞大而權力小,就不會取得土地。’所以超過承擔能力的事情,父親不會從兒子那裡得到什麼;不停止地索取,君王也不會從臣子那裡得到什麼。因此使微小變為顯著的人力量強大,了解使民休養生息是為了更好使用他們的人可以做霸主,明白使小權變為重權的人可以稱王。”秦王說:“如果寡人按兵不動,使民眾休養生息,那么天下各國一定推行合縱之策,將用來對付秦國。’蘇秦說:“臣下有根據知道天下各國不能實觀合縱來對付秦國。臣下認為田單、如耳的作為是特別錯誤的。難道唯獨田單、如耳的作為是特別錯誤的嗎?天下各國的君主也完全錯了I他們謀劃收羅破亡的齊國、疲憊的楚國、破敗的魏國與存亡不可知的趙國,想用他們的力量使秦國處境困難、折服韓國,臣下認為他們已經愚蠢到極點了。齊國的威玉、宣王,是當代的賢明的君主,他們德高地廣,國家富強而民眾樂於被使用,將軍勇武軍隊強大。齊宣王使用他們,後來逼近韓國威脅魏國,向南討伐楚國,向西進攻秦國,秦兵被齊兵圍困在殼山、函谷關之上,十年間經常侵奪秦國土地,秦國人畏懼遠避而始終不服,然而齊國卻弄得國空人絕。齊兵之所以被打敗,韓國、魏國之所以所存無幾,為什麼?這都是因為討伐楚國進攻秦國,然後自己遭受了戰爭的禍殃,當今各國沒有齊威王、宣王富有,軍隊也沒有齊國逼近韓國、威脅魏國時精銳強大,並且將軍也沒有颼單、司馬穰苴的謀略。

所以收羅破亡的齊國、疲憊的楚國、破敗的魏國、存亡不可知的趙國,想用他們的力量使秦國處於困境、折服韓國,臣下認為是最大的失誤。臣下認為合縱為一是不能成功的。有人責難我的看法,這是臣下如今最憂慮的。形名家們,都說‘白馬不是馬。’不如說自馬的確是馬。假如有自馬非馬之說,這就是臣下所憂慮的事情。

“從前秦國人發兵攻占懷地,使那裡的人屈服,趙國、齊國、楚國本應該迫近攻打秦軍。可是由於趙奢、鮑佞為將,只有楚國四個人起而攻擊秦軍。面臨懷地陷落而不援救,秦人退兵而不迫近攻擊。不知道三國是憎恨秦國而愛借懷地呢?還是憎恨懷地而愛惜秦國呢?敵國攻打而不援救,敵兵撤退而不追擊,因此三國的軍隊處境困難,但也可見趙奢、鮑佞料敵的才能。從前五國聯合起來打敗齊國,瓜分它的土地。田單率領齊國精良的軍隊,在國內橫行,十四年不出戰,始終不敢率兵攻打秦國折服韓國,而馳騁在國內,不知道合縱為一成功的希望哪裡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秦王息兵,不出國境,諸侯休戰,天下安定,二十九年沒有互相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