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宇文

作者:佚名

歷史來源
宇文姓起源於遼東,為南單于之後。魏晉時,北方鮮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稱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從祖先葛烏菟起世襲為鮮卑東部大人(十二部落首領)。後來有普回襲任大人,他在打獵時拾到一顆玉璽,上刻“皇帝璽”三字,自以為是天授神權,於是號稱宇文氏(當地人呼天為“宇”,呼君為“文”,意即“天子”)。東晉時,宇文氏進據中原,號稱宇文國,以宇文為姓,稱宇文氏。

家族名人
宇文泰:仕魏為關西大都督。北魏孝武帝為高歡所逼,西奔長安依附泰,舊史稱西魏,封宇文泰為丞相,專軍國大政。後來宇文泰殺孝武帝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文帝。後又廢文帝,立太子元廓為恭帝,自任太師,總攬朝政。至其子覺自稱天王,廢魏,建立北周王朝,追尊宇文泰為太祖文皇帝。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內蒙古自治區武川南)人,出身鮮卑貴族。北周末以軍功拜上柱國,封褒國公。隋開皇初,拜右衛大將軍,平陳之役,任行軍總管,率兵三萬從六合渡江。時晉王楊廣鎮揚州,欲拉攏述附己,遂奏請文帝任述為壽州刺史總管。楊廣與述計謀奪太子位,述建議廣收買朝中宰相楊素等。於是述、素二人共謀立楊廣為太子。及後煬帝即位,宇文述參預朝政,與蘇威並重。帝後以述為左衛大將軍,封許國公,總領軍事。後從煬帝幸榆林,西擊吐谷渾。第二年又隨煬帝西幸,登燕支山,西域諸國來朝。宇文述善於供奉,深得煬帝歡心,言無不從,勢傾朝廷,寵遇莫與為比。但性貪鄙,接受各方饋贈無數,金寶山積,僮僕千人,驕奢無度。大業八年(612年),煬帝出征高麗,以宇文述率軍渡鴨綠江,述自恃小勝而驕,中高麗軍誘兵之計,軍至平壤,被高麗軍掩擊,大潰不止,三十萬五千隋軍惟餘二千七百人逃歸遼東。煬帝大怒,除述為民。次年又復起用,從征高麗。適楊玄感起兵反隋,煬帝回師命述討玄感,大破之。十二年,宇文述勸煬帝幸江都。不久,述在江都病重。述子化及、智及曾因獲罪被譴,故述在臨死前,乞請煬帝照顧二子。煬帝於是以化及為右屯衛將軍,智及為將作少監。
宇文護:宇文邕堂兄。從宇文泰征討有功,為泰所信任。泰死後,輔佐泰之子覺建立北周王朝,任大冢宰,掌握軍政大權。後毒死覺,立泰之子毓為帝(明帝)。繼又殺毓,立毓之弟邕為帝(武帝)。建德元年,宇文邕與群侍密謀,乘宇文護入宮見太后時擊殺於宮內。
宇文邕:南北朝時北周皇帝。560年即位在位18年。小字袻羅突。武川(今內蒙自治區古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年),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殺宇文護,始親政。宇文邕生活儉樸,對下嚴酷少恩,果斷明決,耐勞刻苦,征伐時常躬親行陣。四年他決定伐齊並親自統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陽),但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並進,攻克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因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後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之議,終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後豁免境內雜戶、奴婢等為良人。建德二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後。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門、道士被令還俗,為歷史上“三武滅佛”之一。後突厥強盛,視北齊、北周為在南兩兒。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為後,滅齊之後,於宣政元年(578年)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惜未成行而病死。
宇文虬:北周人。少從征討,累以功封南安侯。擒寶泰、收復弘農,及沙苑、河橋之戰,皆有功。又從獨孤信討伐梁企定破之。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虬每經行陣,必身先士卒,故上下同心,戰無不克,後除全州刺史,大將軍卒。
宇文愷:隋代有名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大師。字安樂(555-612),祖上是鮮卑人。出生於長安城(今西安市西北部)。他的父親宇文貴從小就喜歡武藝、厭倦詩文,史書記載宇文貴年少時曾跟隨老師學習,一天他卻扔下書本對老師說道;“男兒應當騎馬提劍以取功名,怎么能象老師一樣做博士呢?”後來就從軍作戰,多次榮立戰功,受到皇上的封賞,逐漸成為一個顯赫家族。宇文愷的大哥、二哥也和其父一樣因軍功顯赫而被冊封要職。宇文愷因是功臣之後,2歲被贈爵雙泉縣伯,6歲進封為安平郡公,隨後又累獲許多榮譽。但宇文愷並沒有追隨父兄騎馬打仗,他從小就不喜歡弓馬、刀槍之類的武事,而喜歡博覽群書、學習知識,尤其喜愛建築方面的知識,年輕時就以博學多才而聞名。20多歲時曾被任用為上開府、工部匠師中大夫,成為北周政權主管建築的管員。主持建造許多大型建築,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為以後各代都城建設樹立了樣板,展示了宇扒豈高超的建築技藝和卓越的設計才華。
宇文忻:字仲樂,宇文愷之兄,本朔方人,徙京兆。祖莫豆於,魏安平公。父貴,周大司馬、許國公。忻幼而敏慧,為兒童時,與群輩遊戲,輒為部伍,進止行列,無不用命,有識者見而異之。年十二,能左右馳射,驍捷若飛。恆謂所親曰:“自古名將,唯以韓、白、衛、霍為美談,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若使與仆並時,不令豎子獨擅高名也。”其少小慷慨如此。年十八,從周齊王憲討突厥有功,拜儀同三司,賜爵興固縣公。韋孝寬之鎮玉壁也,以忻驍勇,請與同行。屢有戰功,加位開府、驃騎將軍,進爵化政郡公,邑二千戶。
宇文慶:字神慶,隋代河南省洛陽人,沉深有器局,少以聰敏見知。周初,受業東觀,頗涉經史。既而謂人曰:“書足記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筆硯,為腐儒之業1於時文州民夷相聚為亂,慶應募從征。賊據保岩谷,徑路懸絕,慶束馬而進,襲破之,以功授都督。衛王直之鎮山南也,引為左右。慶善射,有膽氣,好格猛獸,直甚壯之。稍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柱國府掾。及誅宇文護,慶有謀焉,進授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後從武帝攻河陰,先登攀堞,與賊短兵接戰,良久,中石乃墜,絕而後蘇。帝勞之曰:“卿之餘勇,可以賈人也。”復從武帝拔晉州。其後齊師大至,慶與宇文憲輕騎而覘,卒與賊相遇,為賊所窘。憲挺身而遁,慶退據汾橋,眾賊爭進,慶引弓射之,所中人馬必倒,賊乃稍卻。及破高緯,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並居最。周武帝詔曰:“慶勛庸早著,英望華遠,出內之績,簡在朕心。戎車自西,俱總行陣,東夏盪定,實有茂功。高位縟禮,宜崇榮冊。”於是進位大將軍,封汝南郡公,
宇文融:唐代京兆萬年人,明辨有吏乾。開元初,拜監察御史,充使搜括戶口,奏置勸農判官十人,分行天下,頗擾人不便。進御史中丞,出為魏州刺史。請復九河舊道,開稻田以利人,回易陸運。入為鴻臚卿,兼戶部侍郎,轉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許景先為侍郎,甚允朝廷之望。未幾罷相,坐事貶嚴州卒。
宇文化及:隋代叛臣。代郡武川(今屬內蒙古自治區)人。煬帝時為右屯衛將軍。大業十四年(618年)於江都(今江蘇省揚州)與司馬德堪發動兵變,殺煬帝,立秦王楊浩,任大丞相。鏇被李密擊破,率眾走魏縣(今河北省大名東),殺死楊浩,自立為帝。次年為竇建德擒殺。
宇文虛中:金代詩人。字叔通(1079-1146),別號龍溪。成都華陽(今成都市)人。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南渡後任黃門侍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使金,被軟禁。獲釋後仕金為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封河內郡開國公,並被尊為“國師”。皇統二年(1142年)金移文南宋、索其家屬北遷。皇統六年(1146年),上京會寧府的一部分宋朝俘虜密謀奉虛中為帥,奪兵仗南奔,事覺,詔系獄,鞫治無狀,仍被殺。宇文虛中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寫於兩宋時的作品存留不多,詩較平談,主要抒發個人的羈旅閒愁。入金被囚期間詩風一變,每多感憤之辭,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摧頹空抱朴,脅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劍今安在,不斬□邪恨最深1其他一些詩,如《上烏林天使》、《春日》、《己酉歲書懷》、《過居庸關》、《安定道中》等,或批評金人背盟,或寫出塞、思鄉之情,都較有內容和感情,與逃禪之類寫消沉之思的作品形成鮮明的對照。
宇文成都:《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宇文化及之子,稱為隋朝第二條好漢,使一條400斤重鳳翅鎦金钂,傳說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曾與天下第一好漢李元霸比武,手提三百斤金獅上金殿,面不改色。宇文化及篡位,命宇文成都入宮殺死隋煬帝,封武安王子。後十八家反王討宇文化及,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殺。

遷徙分布
(缺)宇文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從《周書·文帝紀》和《通志·氏族略》兩書上考究,可知“宇文”兩個字,都是從當時鮮卑語翻譯過來的,“宇”是天的意思,“文”是君的意思。南北朝時的中原地區,兵荒馬亂,許多外族都想來中原打天下,而原居遼東的宇文氏的始祖,由於無意間獲得一塊玉璽於河,認為寓意要他們當皇帝,所以,不但把國號改為宇文,甚至連其酋長一家人,也都改姓了宇文。也許真的是“天意”,鮮卑族的這一支族人以宇文為氏之後,果然打出了天下,當上了皇帝,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北周王朝。宇文氏的得姓,大約大1500以前。發祥地點應該是現在綏遠的武川一帶。宇文複姓在歷史上稱帝者共6人,創立北周王朝,立國25年。望族居趙郡(今河北省趙縣);後來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