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部·樂律
作者:張岱
歷代樂名
黃帝作《鹹池》,顓頊作《六英》,帝嚳作《五莖》,堯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廈》,湯作《大》,武王作《大武》。
嶰谷
黃帝命伶倫作律。伶倫取竹於嶰谷山,其竅厚薄之均者,斷為兩節間作六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制十二筩以聽鳳凰之鳴,雄鳴六,雌鳴六,以為律呂。
律呂
五聲之本,生於黃鐘之律。律有十二,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律以通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簇,三曰姑銑,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鍾,六曰仲呂。有三統之義焉。職在太常,太常掌之。
葭灰氣候
隋文帝取律呂,實葭灰以候氣,問於牛弘,對曰:“灰飛半出為和氣,全出為猛氣,不出為衰氣。”
五音
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征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臣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征亂則哀,其事動;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
亂世之音
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溺音
魏文侯問:“何謂溺音?”子夏對曰:“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六聲
鐘聲鏗,鏗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眾。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鼓鼙之聲讙。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學琴師襄
孔子學琴於師襄。孔子曰:“丘習其曲,再習其數,今習其志,有所穆然而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又得其人,黧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心如欲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辟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
四面
王宮縣(四面宮縣)、諸侯軒縣(去其南面,以避王也)、大王判縣(又去其北面,僅存其半也)、土特縣(又去其西南,以示特立之意也)。
銅山崩
漢武帝時,未央宮殿前鍾無故自鳴。詔問東方朔,對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子母相感,鐘鳴,山必有應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餘丈。
魏帝殿前大鐘,不叩自鳴,人皆異之,以問張華,華對曰:“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尋蜀郡上其事,如張華言。
錞於
孝武西遷,雅樂多缺,有錞於者,近代絕此。或有自蜀得之者,莫識之。斛斯征曰:“此錞於也。”遂依乾寶周禮法,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
金錞
《周禮》:少師以金錞和鼓。其形象鍾,頂大,腹口弇,以伏獸為鼻,內縣鈴子,鈴銅舌。作樂,振而鳴之,與鼓相和(狀似佛子鈴)。
蕤賓鐵
樂工廉郊,池上彈蕤賓調,忽聞荷間有物跳躍,乃方響一片(方響以鐵為之,用以代磬)。識者知其為蕤賓鐵也,音樂之相感若此。
駟馬仰秣
伯牙彈琴,而駟馬為之仰秣。仰秣者,仰頭吹吐,謂馬笑也。
萬壑松
郭伯山收唐琴萬壑松,乃宣和御府物。李白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琴有殺心
蔡中郎赴鄰人酌。至門,有客鼓琴,中郎潛聽之,曰:“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返。主人知,自起追之。中郎具以告。客曰:“我適鼓琴,見螳螂方捕蟬,惟恐失之,此豈殺心現於指下乎?”中郎笑曰:“此足以當之矣。”
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峻若崧岳!”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瀉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濮水琴瑟
晉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自投濮水而死。後衛靈公夜止濮上,聞鼓琴聲,召師曠聽而習之。師曠曰:“此亡國之音也!”
焦尾
蔡中郎在吳。吳人燒桐以爨,中郎聞其火爆聲曰:“良木也。”請截為琴,果有美音。其尾猶焦,因名其琴曰“焦尾琴”。
相如琴台
司馬相如有琴台,在浣溪正路金花寺北,魏伐蜀,於此下營掘塹,得大瓮二十餘口,以響琴也。
松雪
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風雪,獨往峨眉山,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綿清越者,伐之以為琴,妙過於桐。世稱雷公琴,有最愛重者,以“松雪”名之。
斫琴名手
晉雷威、雷珏、雷文、雷迅、郭亮並蜀人,沉鐐、張鉞並江南人,皆斫琴名手。
震余
鮮于伯幾以震余琴送趙文敏,是許旌陽手植桐,為雷所擊斷,斫以為琴。琴背許旌陽印劍之跡宛然,蓋人間至寶也。
綠綺
蔡中郎有琴名綠綺,雲是嶧陽孤桐所斫,一時名重天下。
無弦琴
陶淵明不解琴,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常撫摩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將移我情
伯牙學琴於成連,三年不成。乃引之東海蓬萊山之側,刺船迎吾師方子春,旬日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澒洞崩折之聲,山林杏冥,群鳥悲鳴,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水仙之操。
繞殿雷
馮道之子能彈琵琶,以皮為弦,世宗令彈,深喜之。因號繞殿雷。
游魚出聽
孫卿子云:“匏巴鼓瑟,游魚出聽。”
箜篌
箜篌其形似瑟而小,用撥彈之。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豎抱於懷,兩手齊奏之,俗謂之“劈箜篌”。
見狸逐鼠
孔子鼓琴,曾子、子貢側門而聽,曲終,曾子曰:“嗟乎!夫子琴聲,殆有貪狼之志,邪僻之行,何其不仁!”子貢以告,子曰:“向者鼓琴,有鼠出遊,狸見於屋,循梁微行,造焉而避,厭身曲脊,求而不得。丘以琴淫其聲,參以為貪狼邪僻,不亦宜乎!”
築
築狀如琴而大頭,十三弦,其項細,其肩圓,鼓法以左手抱之,右手以竹尺擊之,隨調應節。
寇先生
嵇中散常去洛數十里,有亭名華陽。投宿。一更,操琴。聞空中稱善,中散呼與相見,乃出見形,以手持其頭,共論音聲,因授以《廣陵散》。此鬼名“寇先生”,生前善琴,為宋景公所殺。中散得《廣陵散》,秘不肯授人。後臨刑嘆曰:“《廣陵散》於今絕矣!”
楚明光
王彥伯嘗過吳,維舟中渚,登亭望月,倚琴歌《泫露》之詩。俄有女郎披帷而進,乃撫琴揮弦,調韻哀雅。王問何曲,女曰:“古所謂《楚明光》也,嵇叔夜能為此聲。自茲以後,得者數人而已。”彥伯請授教,女曰:“此非艷俗所宜,惟岩棲谷隱,可以自娛耳。”鼓琴而歌,歌畢,遲明辭去。
天際真人想
桓大司馬曰:“謝仁祖,企腳北窗下彈琵琶,有天際真人想。”
撥阮
武后時,有人破古冢得銅器,似琵琶,身正圓,人莫能辨。元行沖曰:“此阮鹹所作也。”命匠人以木為之,樂家遂名之“阮鹹”。以其形似月,聲似琴,遂名月琴。今人但呼曰“阮”,曰“撥阮”,曰“摘阮”,俱可。
柯亭竹椽
蔡中郎避難江南,宿柯亭,聽庭中第十六條竹椽迎風有好音,中郎曰:“此良竹也。”取以為笛,聲音獨絕,歷代相傳,後折於孫綽妓之手。
秦聲楚聲
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曰:“此秦聲。”良久,又曰:“此楚聲。”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隴西沉妍,後彈者揚州薛滿。二妓大服。
好竽
齊王好竽,有求仕於齊者,操瑟而往,立於王之國三年,不得入。客曰:“王好竽,而子鼓瑟,瑟雖工,其如王之不好何!”
羯鼓
唐明皇不好琴,一弄未畢,以琴者出。謂內侍曰:“速令花奴將羯鼓來,為我解穢。”
漁陽摻撾
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十五,試鼓,衡陽枹(音孚)為《漁陽摻撾》(音傘查),淵淵有金石聲,四座為之改容。(摻,擊鼓法。撾,擊鼓捶。)
回帆檛
王大將軍嘗坐武昌釣台,聞行船打鼓,嗟稱其能。俄而一捶小異,王以扇柄撞幾曰:“可恨!”時王應侍側曰:“此回帆檛。”使視之,曰:“船人入夾口。”
十八拍
蔡琰字文姬,先適河東衛仲道,夫亡。興平中喪亂,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十二年春月,登胡殿,感胡笳之聲,作《胡笳十八拍》,後曹操以金帛贖之,嫁於董祀。
簨虡(音損巨。橫曰簨,直曰虡)
《周禮》:梓人為簨。天下大獸五,脂者、膏者、嬴者、利者、鱗者。雕畫于樂縣之上,大聲有力者,以為鍾虡,清聲無力者為磬虡。
周郎顧曲
周瑜妙於音律,雖三爵之後,少有闕誤,瑜必舉目瞠視。時人語曰:“曲有誤,周郎顧。”
擊壤
擊壤,石戲也。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四尺三寸,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側一壤,於三四十步外,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吉。
禁鼓
一千一百三十聲為一通,三千六百九十聲為三通。更鼓三百六十撾為一通。千捶為三通。余鼓三百三十三為一通。角十二聲為一疊。
鐘聲
晨昏撞一百單八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廿四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數。越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六遍共成一百八。”
塤篪
塤以土為之,銳上平底,如秤錘,六孔,一雲八孔,大如鴨卵,曰“雅塤”;小如雞卵,曰:“頌篪”,以竹為之,大者長一尺四寸、八孔,小者長一尺二寸、七孔,橫吹之,與塤聲相應。塤篪二器,乃周昭王時暴辛公所作。
柷敔
柷,狀如漆桶,以木為之,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撞而擊其傍,所以起樂也。方二四寸者,陰數也。敔,狀如伏虎形,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許,以水戛之,所以止樂也。二十七鉏鋙者,陽數也。柷敔二器,乃舜時所作。
洗凡清絕
吳越忠懿王得天台寺中對:“瀑布泉屋,柱斫二琴。”一曰洗凡,一曰清絕,為曠代之寶。後錢氏獻之太宗,藏於御府。見《輟耕錄》。
舞劍器
《劍器》,乃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而雄裝之,其實空手舞也。見《文獻通考》。
黎園子弟
唐明皇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於黎園,謂之黎園子弟。居宜春北苑。時有馬仙期、李龜年、賀懷智洞知音律。安祿山自范陽入覲,亦獻白玉簫管數百事,皆陳於黎園。自是樂響不類人間。
李天下
唐莊宗自言一日不聞音樂,則飲食都不美。方暴怒鞭笞左右,一聞樂聲,怡然自適,萬事都忘。又善歌曲,或時自傅粉墨,與優人共戲。優名謂之“李天下”。
雍門鼓
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曰:“千秋萬歲後,台榭已壞,墳墓已下,嬰兒豎子樵採者,躑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夫以孟嘗君之尊貴,乃若是乎?”孟嘗君泫然承臉,曰:“先生令文若破國亡家之人矣!”
桓伊弄笛
晉桓伊有柯亭笛,嘗自吹之。王徽之泊舟清溪,聞笛稱嘆。人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令人請之,求為吹笛。伊即下車,據胡床,三弄畢,便上車去,主客不交一言。
皋亭石鼓
吳郡臨平崩岸,得石鼓,扣之不鳴。問張華,華曰:“用蜀中銅材刻魚形,扣之則鳴矣。”如其言,聲聞數十里。
響遏行雲
《列子》: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青弗止,饒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餘音繞樑
秦青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李詩:“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梁。”
聲入雲霄
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之曲,侍婢數百習之。後宮齊音高唱,聲入雲霄。
水調歌頭
唐明皇愛水調歌,胡羯犯京,上欲遷幸,登花萼樓,命樓下少年有善水調者歌曰:“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不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上聞潸然曰:“誰為此詞?”左右曰:“宰相李嶠。”上曰:“真才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