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二·四時變動

作者:宋慈

春三月∶屍經兩三日,口、鼻、肚皮、兩脅、胸前肉色微青;經十日,則鼻、耳內有惡汁流出, (匹縫切,脹臭也)脹;肥人如此,久患瘦劣人,半月後方有此證。

夏三月∶屍經一兩日,先從面上、肚皮、兩脅、胸前肉色變動;經三日,口鼻內汁流、蛆出,遍身 脹,口唇翻,皮膚脫爛, 胗起;經四、五日,發落。

暑月罨屍,損處浮皮多白,不損處卻青黑,不見的實痕。設若避臭穢,據見在檢過,往往誤事。稍或疑處,浮皮須令剝去,如有傷損,底下血 分明。

更有暑月九竅內未有蛆蟲,卻於太陽穴、髮際內、兩脅、腹內先有蛆出,必此處有損。

秋三月∶屍經二、三日,亦先從面上、肚皮、兩脅、胸前肉色變動;經四、五日,口鼻內汁流、蛆出,遍身 脹,口唇翻, 胗起;經六、七日,發落。

冬三月∶屍經四、五日,身體肉色黃緊,微變;經半月以後,先從面上、口、鼻、兩脅、胸前變動。

或按在濕地,用薦席裹(角埋瘞)〔著〕,其屍卒難變動。更詳月頭、月尾,按春秋節氣定之。

盛熱∶屍首經一日,即皮肉變動,作青黯色,有氣息;經三、四日,皮肉漸壞、屍脹、蛆出、口鼻汁流、頭髮漸落。

盛寒五日,如盛熱一日時;半月,如盛熱三、四日時。

春秋氣候平和,兩、三日可比夏一日;八、九日可比夏三、四日。

然人有肥瘦、老少。肥少者易壞,瘦老者難壞。

又南北氣候不同,山內寒暄不常,更在臨時通變審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