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卷十一
作者:李昉
○交讓
《大魏諸州記》曰:益州汶山郡平康縣界,東北接牂牱,有都安縣,有交讓樹,兩兩相對,歲更互枯互生,不俱盛。
左思《蜀都賦》曰:交讓所植。
○建木
《山海經》曰:有木若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名曰建木。在弱水上。青葉紫莖,玄華赤實,百仞無枝。上有欘,(陟玉切。)下有九衢。黃帝所為。(欘,曲也。為,治護之也。)
《淮南子》曰:建木在廣都。(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擲晷。廣都,方都南山也。)
○若木
《山海經》曰:灰野之山,有樹青葉,名曰若木。(郭璞症曰:生崑崙西隅,其華光赤照下地也。)
《楚辭》曰:羲和之未陽,若華何光?(羲和,日御也。言日未陽升之時,若木能有赤明之光華。)
又曰:折若木以拂日。
○姑繇
《穆天子傳》曰:天子釣於河,以觀姑繇之木。
○丹木
《山海經》曰:崦嵫山有丹木,葉如{殸木},其實大如瓜,赤附而黑理,食之已癉痹,可以御火。
又曰:密山上多丹木,圓葉而赤莖,黃華,實如飴,食之不飢。玉膏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言光明也。)五味乃馨。
○蓂靈
《列子》曰:荊之南有蓂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
○椿
《左傳·襄公十八年》曰:諸侯伐齊,孟莊子斬雍門之椿(或作〈木苟〉,)為公琴。
《莊子》曰:上古有大椿,以八千歲為春秋。
曹毗《魏都賦》曰:檉柏振露,綠椿停霜。
○迷{殸木}
《山海經》曰:招搖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殸木}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迷{殸木},佩之不迷。
○帝休
《山海經》曰:少室之山有木,名帝休。其葉狀大如楊而五衢,黃華黑實,服之不怒。
○雒常
《山海經》曰:肅慎之國有樹,名雒常。聖人代立,於此取衣。(郭璞症曰:其俗尾骭,聖帝代立,則此木皮可衣也。)
○返魂
《世贄記》曰: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地上,有大樹,與楓木相似,而華葉香聞數百里。名為返魂樹。叩其樹,樹亦能自聲,聲如牛吼,聞之者皆心振神駭。伐其根心,於玉釜中煮取汁,微火熟煎之,令為丸,名曰驚精香,或名震靈丸,或名反生香,或名人鳥精,或名卻死香。斯靈物也,香氣聞數百里。死屍在地,聞氣仍活。
○如何
《神異經》曰:南方荒中,如何之樹,三百歲作華,九百歲作實。有核,形如棗子,長五尺。金刀割之則飴,非則辛。食之得地仙。
顧凱之《啟蒙記》曰:如何隨刀而改味。
○仙樹
《西河舊事》曰:連山有仙樹,人行山中,饑渴者輒得之可飽。不得持去,平居時亦不得見。
○棆(音倫)
《爾雅》曰:棆,無疵也。(郭璞症曰:〈木使〉屬,似豫章也。)
○機
《山海經》曰:單狐之山,其木多機。(郭璞症曰:音飢也。)
○木鹿
《荊州土地記》曰:武陵城內社中木鹿樹,及南岸二木鹿樹,光武所種。
○椴
《說文》曰:椴木可作伏機。
○椋(音良)
《爾雅》曰:椋,即來。(椋有髓,熊折而乳之。又曰:今椋材中車〈車網〉。)
○橝(音覃)
《廣志》曰:橝樹,葉似蘇。
○系彌
《毛詩·疏義》曰:系迷,一名契,似檀。
《廣志》曰:系迷樹,子赤如糯粟,可食。
○枕梁
《異物志》曰:有木洪直,厥名枕梁。
○乙木
徐衷《南方記》曰:乙樹葉,搗之和繻,葉汁煮之,再沸,味辛,曝乾,可投魚羹中。
○求郍衛
《羅浮山記》曰:求郍衛,外國樹,英華紅粉,至可愛玩。
○男青
《羅浮山記》曰:男青,條蕊之屬,莫不朱色。尤易植立,折插土中,因便開榮。
○尋木
《山海經》曰:尋木,長十里,生河邊。
○玉樹
《山海經》曰:開明北有丈玉樹,五彩。
《括地圖》曰:崑崙虛北有玉樹。
《世說》曰:謝安常謂子侄曰:"汝等何豫人事?"諸子莫言,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生庭階耳。"
《唐書》曰:雲陽縣界,多漢離宮故地。有似槐而葉細,士人謂之玉樹。
楊雄《甘泉賦》云:玉樹青蔥後。左思以雄為假稱珍怪也。
○疏麻
《南越志》曰:疏麻,大二圍,高數丈。四時結實,無衰落。騷人所謂"折疏麻兮瑤華"。
○樠(音謾)
《山海經》曰:樠樹生蜀中,七八月吐穗,成,有鹽梅粉,可以酢羹。
○榔玕
《山海經》曰:崑崙山有琅玕樹。
○盧頭
《南越志》曰:南海江岸間有盧頭木,葉如甘蔗,織以為帆。以其疏暢懷風,故帆不勢布。
○櫰
《山海經》曰:中曲山有櫰(音瑰。)木,如棠而圓葉,赤實,如木瓜,食之多力。
○桫棠
《山海經》曰:桫棠木,出崑崙山,黃色,赤實,味如李,食之使人不溺。
○{者卑}
《山海經》曰:前山,其木多{者卑}。(似柞,子可食。冬夏恆青。作柱難腐。)
○帝屋
《山海經》曰:講式,有木名帝屋,葉如椒,反陽,(反陽,刺不勾也。)赤實,可以御凶。
○六駁
陸機《毛詩疏義》曰:駁馬、梓榆也。其樹皮青白駁犖,遙視似馬,故謂之駁馬。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樹檖。"皆山隰木相配,不宜謂獸。
崔豹《古今注》曰:六駁。山中有木,葉似豫章,皮多癬駁,名六駁木。
○漆
《淮南子》曰:虻散積血,斫木愈齲,(驅主切。)此類之推者也。(推,行。)膏之殺鱉,鵲矢中蝟(中亦殺也。)爛灰生蠅,(爛腐。)漆見蟹而不乾。
又曰:染者先青而後黑則可,先黑而後青則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則可,下丹而上漆則不可。萬事由此也,所先後上下,不可不審也。
崔豹《古今注》曰:漆樹,以剛斧其皮開,以竹管承之,汁滴則成也。
○槲
《齊書》曰:樂預為永世令,人懷其德。卒官時,有一媼,年可六七十,擔槲蔌葉,造市貨之,聞預卒,大泣,棄溪中,曰:"失樂令,我輩孤獨老姥故應就死爾!"市人皆泣。其惠化如此。
《三國典略》曰:齊斛律光之入寇也,周將韋孝寬忌之。孝寬參軍曲岩,頗知卜筮,謂孝寬曰:"來年東朝必大相殺。"孝寬因令岩作謠言曰:"百升飛上天,明月耀長安。"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乃間諜遺其文於鄴中,齊人用是而殺斛律光。明月,光字也。
《隋書》曰:倭國,草木冬青,土地膏腴,水多陸少。以小環掛鸕鶿項,令入水捕魚,得百餘頭。俗無盤俎,藉以槲葉,食用手餔之。性質直,有雅風。
《唐書》曰:萬歲登封玄年春,封嵩山,御朝覲壇,受朝賀登封。壇南有槲樹,大赦日,於其杪置金雞,改名為金雞樹。
○樺
《隋書》曰:缽室韋衣胡,布山而住,人眾多,比室韋,不知為幾純落。用樺皮蓋屋。
杜寶《大業拾遺錄》曰:二年,汾州起汾陽宮。宮南外平林,率是大樺木,高百餘尺。從行文武,皆剝取皮,復庵舍。
○柟
陸機《毛詩疏義》曰:梅柟,其樹及葉似豫章。葉大如牛耳,一頭尖。其華赤黃,子不可食。柟木理細於豫章,無子。赤者材堅,白者脆。荊州人曰:"梅多江南。"及魏興、新城、上庸、蜀,皆多樟、柟。
《三國典略》曰:初,陳文帝以湘州出杉、柟,使營造大艦金翅等二百許艘,並諸水戰之具。
○石南
《魏王花木志》曰:《南方記》石南樹,野生,二月花,仍獵菖實。實如燕子,八月熟。民彩之,取核,乾,取皮,作魚羹,和之尤美。出九真。
任昉《述異記》曰:曲阜古城有顏回墓,墓上石楠二株,可三四十圍。土人云:顏回手植之木。
○婆那娑
《隋書》曰:真獵國土俗,與日南九真相類。異者,有婆那娑樹,伍簍,葉似冬瓜。庵羅樹,花葉似棗,實似李。毗野樹,花似木瓜,葉似杏,實似楮。婆田羅樹,花葉實並似棗,而小異。歌畢他樹,花似李,葉似榆而厚大,實似李,其大如升。自余多同九真。
○枹(音包)
《嶺表錄異》曰:枹木,產江溪中。葉細如檜,身堅類柏。惟根軟,不勝刀鋸。今潮循人多用其根,刳而為履。當木濕時,刻削易如割瓜;木乾之後,柔,刀不可理也。或油畫,或漆,其輕如通草。暑月著之,隔卑濕地氣。力如杉木。今廣州賓從諸郡牧守,初到任,皆有油畫枹木履也。
○牧婆羅
《南夷志》曰:南詔多牧婆羅樹。子破,其殼中白如柳絮,紉為絲,織為方幅,裁之為籠段,男子婦人皆服之。驃國彌臣諾,亦皆被婆羅籠段。
○青田
崔豹《古今注》曰:烏孫國有青田核,莫測其樹之形。實中國者,得其核,取皆菡水則成酒,其味淳美。核大如五六衫瀛,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味。劉璋時,得兩核,集賓客設之,常供二十人飲之。一核所盛,方盡一核,所盛者得中飲盡,隨便注水,隨成即飲,不可久置,久置則苦不堪飲。名曰青田壺,亦曰青田酒。
○都念
杜寶《大業拾遺錄》曰:十二年四月,南海郡送都念子樹一百株,敕付西苑十六院內種此樹。高一丈許,葉如白楊,枝柯長細,花心金色,花葉正赤,似蜀葵而大,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漬為棕益佳。
《嶺表錄異》曰:倒捻子,巢叢不大,葉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婦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謂之倒捻子,或呼為都念子,蓋語訛也。其子外紫,肉赤,無核。食之甜軟,其甚暖腹藏,兼益肌肉。
○娑羅
《魏王花木志》曰:娑羅樹,緗葉,子似椒,味如羅勒。嶺北人呼為大娑羅。
盛弘之《荊州記》曰:巴陵縣僧寺床下忽生一木,不旬日,勢陵軒棟。道人移居避之,木即長遲,但極晚香。有西域僧,見之,曰:"娑羅樹也。"彼僧所憩之蔭,常著花。至玄嘉十一年,忽生一花,狀如芙蓉。
○兒樹
《唐書》曰:波斯於西海中,見一方石上,有樹幹赤、葉青。樹上忽生小兒,長六七寸,見人皆笑,動其手腳,頭著樹枝。上使摘取一枝,小兒便死。今在大食王處。
○酒樹
《梁書》曰:南方頓遜國有酒樹,似安石榴。取花汁,著杯中數日成酒,美而醉人。(《博物志》曰:酒出無遜國。)
○都勾
劉欣期《交州記》曰:都勾樹,木中出屑如面,可啖。
《魏王花木志》曰:《交州記》曰:"都勾,似栟櫚。木中出屑如面,可取為餌。食如桄榔。"
○烏文
崔豹《古今注》曰:烏文木,出波斯國。每舶上剿憒,就中烏文爛然。中國亦有,出溫、括、婺等州。
○比閭
《汲冢周書·王會》曰:白洲比閭者,其華若羽。伐其木為以車,終行不敗。(白州,東南蠻,與白貿燦也。死晷可居曰洲。洲中出此珍木。)
○制木
崔豹《古今注》曰:制木,湖州最多有,子如栗,木有白皮。波斯國來者,皆去其皮,人多不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