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
作者:李昉
○贈遺
《毛詩》曰:《雞鳴》,刺不說德也。"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又曰:惟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又曰:《渭陽》,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文公遭驪姬之難,未返,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太子,贈送文公於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渭,水名。秦時都雍至渭陽者,蓋東行送舅氏於鹹陽之地。)何以贈之?輅車乘黃。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禮記》曰:孔子之衛,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脫驂而賻之。子貢曰:"無乃已重乎?"夫子曰:"余向者入而哭之,遇於一哀而出涕;余惡夫涕之無從也,小子行之!"
《左傳》曰:鄢陵之戰,郤至三遇楚子之卒,必下,免胄而趨風。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曰:"方事之殷,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適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郤至見客,免胄承命。
又曰:越圖吳,趙孟使楚隆使於吳王曰:"黃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齊盟,曰好惡同之,今君在難,無恤不敢憚勞。非晉國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為大夫憂。拜命之辱。"與之一簞珠。
又曰:吳公子札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縞帶,大帶也。)子產獻紵衣焉。(紵衣,禪衣。)謂子產曰:"鄭之執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之以禮,不然鄭國將敗。"
又曰:叔鮒欲求貨於衛,淫芻蕘者。(淫,放也。使欲衛患之而致貨焉。)衛人使屠伯饋叔向羹,與一篋錦,(屠伯,衛大夫。)曰:"諸侯事晉,未敢攜貳,況衛在君之宇下,(屋宇之下,喻近。)而敢有異志?芻蕘者異於它日,敢請之。"(請正之意。)叔向受羹反錦。(受羹示不逆其意。且非貨賂也。)
《論語·鄉黨》曰: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饋,遺也。拜受,敬也。曰:"丘未達",言不服之意。藥從中制外,故當慎也。)
又《微子》曰: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漢書》曰:文帝賜趙它書,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遺王。(上褚、下褚,謂之多少、厚薄,袷復之名。)
范曄《後漢書》曰:李恂徵拜謁者,領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寶,諸國侍子及督使賈胡數遺恂奴婢、宛馬、金銀、香罽之屬,一無所受。
《東觀漢記》曰:陳遵為大司農護軍,嘗使匈奴,過辭於王丹。臨訣,丹謂遵曰:"俱遭時反覆,惟我二人為天地所遺。今子當之絕域,無以相贈,贈子以不拜。"遂揖而別,遵甚悅。
《後漢書》曰:王丹,字仲回。資性清白,少修節義。時京師大豪陳遵朋友喪親,遵為護喪事,賻縑數百匹。丹懷縑一匹至喪主前,出縑授之,謂曰:"如丹是縑,出自機杼。"遵有慚色。
又曰:閔中叔,太原人。好黃老,清志潔行,不仕王莽之世,恬靜養神,弗役於物。與周黨相友,黨過叔舍,共含菽飲水,無菜茹黨。嘗遺其生麻,叔嘆曰:"我欲省煩耳。"受而不食。
又曰:光祿勛杜林與馬援鄉里,親厚。援南方還時,林馬適死,援遣子將馬一匹遺林曰:"朋友有車馬之饋,可以備之。"居數月,林還之。
後漢書曰:或問第五倫曰:"公有私乎?"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嘗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病,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謂無私乎?"
又曰:張奐少立志節,常與士友言曰:"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及為將帥,果有勛名。董卓慕之,使其兄遺縑百匹。奐惡卓為人,絕而不受。
《吳志》曰:太史慈,字子義。曹公聞其名,遺慈書,以篋封之,發省無所道,而但貯當歸。
《蜀志》曰:宗預東聘吳,孫權捉預手,涕泣而別曰:"君每銜命結二國之好。今君年長,孤亦衰老,恐不復相見!"遺預大珠一斛。
《宋書》曰:王弘之徵為通直散騎常侍,不就。從兄敬弘常解貂裘與之,即著以採藥。
又曰:王弘之隱居,性好釣。日夕載魚入往上虞郭,經親故門,各以一兩頭置門內而去。
又曰:《陶潛傳》:顏延之為始安郡,經過,日日造潛,每往必酣飲致醉。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送酒家,稍就取酒飲。
《宋書》曰:郭原平。高陽許謠之居在永興,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原平,不受,送而復反者前後數十。瑤之乃自往曰:"今歲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耳。"平乃拜而受之。
《齊書》曰:庾易徵辟不就,以文義自樂。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通書致遺。易以連理機竹翹書格報之。
又曰:張融,字思光,吳郡吳人也。祖禕,晉琅琊王國郎中令。父暢,宋會稽太守。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陸修靜以白鷺羽尾扇遺融,曰:"此既異物,以奉異人。"
又曰:何點隱居不仕,豫章王命駕造門,點從後門逃去。竟陵王子良聞之,曰:"豫章王尚不屈,非吾所議。"遺點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槍以通意。
范享《燕書》曰:高祖少有大度,雄略傑出。晉安北將軍張華鎮薊,總御諸部。高祖童冠往見,華甚異之,謂高祖曰:"君必為命時之器,匡時濟難者也。"脫所著幘簪以遺高祖,結殷勤而別。
崔鴻《後燕錄》曰:王猛伐洛陽,將發,謂慕容垂曰:"吾將遂清東夏,或為東山之別。見物思人,卿將何以為信?"垂以佩刀遺之。
崔鴻《前秦錄》曰:慕容衝進逼長安,苻堅遣使送錦袍一遺沖。使者稱有詔:"古人兵交,使在其間。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朕於卿恩分如何?而於一朝忽為此變!"
《後魏書》曰:西域厭達、波斯諸國,各因公使並遺任城王澄駿馬一匹,請付太僕,以充國閒。詔曰:"王廉貞之行,有過楚相,可敕付廄以成君子大哉之美。"
《陳書》:賀德基少遊學於京邑,積年不歸,衣資罄乏,又恥衣服故弊,盛冬止衣夾襦袴。嘗於白馬寺前逢一婦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門,脫白綸巾以贈之。仍謂德基曰:"君方為重器,不久貧寒,故以此相遺耳。"德基問嫗姓名,不答而去。
《唐書》曰:陸贄以博學弘詞登科,授華州鄭縣尉。罷秩,東歸省母,路由壽州,刺史張鎰有時名,贄往謁之。鎰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見與語,遂大稱賞,請結忘年之契。及辭,遺贄錢百萬,曰:"願備太夫人一日之膳。"贄不納,惟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
又曰:陸贄丁母憂,東歸洛陽,寓居嵩山豐樂寺。藩鎮賻贈乃別陳餉遺,一無所取;與韋皋布衣時相善,惟西川致遺,奏而受之。
《家語》曰:子路將行,辭於孔子。子曰:"贈汝以車乎,贈汝以言乎?"對曰:"請以言。"孔子曰:"不疆不達,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失禮,慎此五者而已矣。"子路曰:"由請終身奉之。"
《戰國策》曰:蘇秦說李兌,抵掌而談。李兌送蘇秦以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狐之裘,黃金百鎰。蘇秦得以為用,西入於秦。
又曰: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遺車百乘,獻駭雞之犀、夜光之璧於秦王。
梁祚《魏國統》曰:初,太祖過故人呂伯奢也。遂行,日暮,道逢二人,容貌威武,太祖避之路。二人笑曰:"觀君有奔懼之色,何也?"太祖始覺其異,乃悉告之。臨別,太祖解佩刀與之曰:"以此表吾丹心,願二賢慎勿言。"
劉向《說苑》曰:田子方使人遺子思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謂之曰:"吾與之也,如棄之。"子思辭曰:"伋聞:妄與不如遺棄於溝壑。伋雖貧,不忍以身為溝壑也。"
《說苑》曰:孔子之楚,有漁者獻魚,孔子不受。獻魚者曰:"天暑市遠,賣之不售,思慮欲棄之,不若獻之君子。"孔子再拜受,謂弟子曰:"掃除將祭之。"弟子曰:"夫人將棄之,今夫子將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之務施而不腐餘財者,聖人也。今受聖人之賜,可無祭乎?"
劉向《列仙傳》曰:安期先生者,時人皆言千歲公。秦始皇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數千萬,出於阜鄉亭,皆置去,留書,以赤玉舄一量為報。曰:"後千歲求我於蓬萊山下。"
《費禕別傳》曰:孫權以手中嘗所執寶刀贈禕,答曰:"臣不才,何以堪明令?然刀所以討不庭,禁暴亂者也。但願大王勉建功業,同獎漢室,臣雖暗弱,不負采顧。"
《蜀王本紀》曰:蜀王獵於褒谷,見秦王,以金一笥蜀王,報以禮物,盡化為士。秦王大怒。臣下拜賀曰:"土者,地也。"
葛洪《西京雜記》曰:朱買臣為會稽太守,懷章綬,至金亭,而國人未知也。所知錢勃,見其曝露,乃勞之曰:"得無罷乎?"遺以紈扇。買臣至郡,引為上客。
《雜記》曰:公孫弘為國士所推,上為賢良。國人郵長贈以生芻一束、素絲一繸、朴玉一枚。
孟儀《周載》曰:悼公時,晉智伯為政,強暴好侵伐,欲謀襲衛,乃遺衛君野馬四、白璧一,以結好。
《韓子》曰:仲尼為政於魯,齊景公患之。黎鉏謂景公遺哀公女樂。景公曰:"善!"乃以女樂二人遺哀公,哀公果怠於政。仲尼諫,不聽,去而之齊。
又曰:晉獻公欲伐虞虢,乃遺之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女樂二八,以縈其心,而亂其政。
《孔叢子》曰:子思居貧,其友有饋之粟者,受二車焉。或獻樽酒束修,子思弗為當。或曰:"子取人粟而辭吾酒,是辭少取多也。"子思曰:"伋不幸而貧於財,至乃睏乏,將絕先人祠。夫所以受粟,為周乏也。酒脯則飲宴,方乏於食,而乃飲宴,非義也,吾豈以為介哉!"
又曰:孔子使宰予於楚,楚昭王以安車蒙飾,因宰予遺孔子焉。宰予曰:"夫子無以此為也。臣竊見其行不離道,動不違仁,貴義尚德,清素好儉,仕而有祿,不以為費,不合則去,退無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車器不雕,馬不食粟,道行則樂其治,不行則樂其身,臣知夫子之不用此車也。"
古詩曰:客從遠方來,贈我一端綺。文作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謝惠連詩曰:客從遠方來,贈我鶴文綾。裁為親身服,著以便寢興。
古詩曰:客從遠方來,贈我一端綺。相去萬餘里,故人心尚爾。
張衡《四愁詩》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又云:美人贈我翠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又云: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
又云: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傅玄《四愁詩》曰:美人贈我明月珠,何以報之比目魚。
又云:美人贈我蘇合香,何以報之翠鴛鴦。
張載《擬四愁詩》曰:美人遺我綠綺琴,何以贈之雙南金。
《琴操》曰:許由無有杯器,手掬水。人見由無器,以瓠瓢遺之。由操飲,飲訖,掛於樹枝,風吹樹動,有歷歷聲。由以為煩憂,取損之。
《楚辭》曰:折疏麻兮瑤華,(疏麻,神麻也。瑤,玉華。)將以遺兮離居。(離居,隱者也。)
皇甫規《與劉司空箋》曰:明公至德,佐國憂世,雖贈兩梁冠及鮐魚一雙,服厚尊貺,榮施其弘。
《班固集》曰:竇憲餉身所服物:虎頭繡盤囊一雙,又遺身所服襪三具,錯鏤鐵一。
魏武帝《與楊彪書》曰:今贈足下青氈床褥三具。
慕容晃《與顧和書》曰:今致繡鞋一兩。
《張敞集·敞答朱登書》曰:登為東海相,遺敞蟹醬,敞答曰:蘧伯玉受孔子之賜必以及其鄉人,敞謹分斯貺於三老尊行者,曷敢獨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