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二百二十九

作者:徐夢莘

炎興下帙一百二十九。

起紹興三十一年六月一日壬寅,盡七月二十一日壬辰。

六月一日壬寅朔宰執拜奏請聽政批答不允詔。

宰執服孝內殿奏事結赴宮門裹東廊上進名奉慰訖次拜第三次聽政表批答不允詔。

二日癸卯以淵聖皇帝升遐憂戚之情詔告天下。

詔曰:朕惟孝慈淵聖皇帝恭儉孝友根於天性毓德春宮天下屬心遭時多難粵受內禪臨御未幾播遷異域寢食安否敻隔不聞者三十餘年矣。自朕纂承申講和好幾以奉迎回御歸燕便朝乃使命之來遽承凶訃痛悼之劇攀號莫從嗚呼歷屆莫隆於兄弟義莫篤於君臣騰之大欲蓋在乎!此天下我與其。又何尤痛自克責以俟上帝之悔禍而已諒為四方同朕憂戚詔書到日應見禁罪人除犯謀殺斗殺並為已殺人者並十惡強盜偽造符印放火官典犯入已贓將校軍人公人枉法監主自盜贓及雜犯死罪並依法內斗殺情理輕者減一等刺配千里外牢賊斷訖錄案聞奏其餘死罪情理輕者奏取指揮流罪降從杖杖罪以上放咨爾四方鹹體至意。

敗盟記曰:是詔之下也。軍民但知孝慈淵聖皇帝升遐之報而未知金人有叛(改作敗)盟之語至初七日馬軍太尉成閔內殿朝辭錫齎金器劍甲往荊襄出戍初十日御史中丞汪澈除荊襄湖北路宣諭使傳播日聞人情洶洶云:

四日乙巳虜(改作金)主亮敗盟遣諸酋率(刪此三字)兵分道入寇(改作攻)。

逆(此字改作金主)亮敗盟興兵決策南馳其母諫遂殺母誡遣諸酋(改作帥)分道入寇(改作攻)一軍遵海道以趨兩淮一軍出宿亳以蹂淮泗一軍歷唐鄧以瞰荊襄一軍據秦鳳以伺梁蜀朝廷命諸將分屯去處謹守邊備吳玠駐成都(興州)姚仲駐漢州(梁州)王彥駐安康(洋州)吳拱駐襄陽(襄州)李道駐江陵(荊州)田師中駐武昌(鄂州)戚方駐潯陽(州江)李顯忠駐池陽(池州)王權駐建康府(昇州)劉駐京口(潤州)李寶守海道江陰軍。

七日戊申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成閔內殿朝辭往荊襄出戍。

朝廷知金人必叛(改作敗)盟也。謂江漢雖素有備然荊襄國之上游邊面空闊乃龍神衛。

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成閔分屯駐鄂州是日朝辭賜齎金器劍甲閔發自臨安諸將皆行。

十日辛亥御史中丞汪澈除荊襄湖北路宣諭使。

朝廷詔命成閔將兵備荊襄遂命御史中丞汪澈為湖北京西宣諭使兼節制兩路軍馬澈辭節制以宣諭使行詔曰:朕為湖北京西壤地延袤分屯禁旅控扼邊陲故特遣耳目這臣往勵爪牙之任撫勞將士體訪事宜凡其所臨如朕親幸陛辭上命之曰:凡吏之能否民之利病悉以上聞。

十六日丁巳詔除劉等官。

太尉鎮江府都統劉為淮南浙西江東西路制置使京畿淮北京東路河北東路招討使建康府都統制王權副之池州都統制李顯忠江州都統戚方掎角策慶馬軍太尉成閔兼荊襄制置使鄂州都統田師中副之荊南都統制李道襄陽都統制吳拱掎角策應。

二十一日壬戌送伴人使起居郎呂廣問知閣門事宋鈞回闕。

呂廣問因內殿引奏陳送人使到盱眙軍有金人金牌郎君到來敕令臣等跪受大金皇聖旨云:六月二十三日來南京。

二十三日甲子議淵聖皇帝廟號。

都堂宰執集侍從兩省台諫檢正校詳卿監郎官監察御史以上依民眾觀雜壓就坐議孝慈淵聖皇帝諡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廟號欽宗尊賢貴義曰:恭道德博厚曰:文比信從理曰:順勤恤民隱曰:德克已復《禮》曰:仁慈惠愛親曰:孝敬事節用曰:欽。

二十四日乙丑放仙韶院女樂二百餘人出宮。

上恭聞淵聖訃音。且知金人用兵之意或傳金人慾來索仙韶院女樂上不忍使良家女歸於絕塞乃盡遣出宮。

周麟之罷同知樞密院事。

遺史曰:朝廷既聞金國主欲遷都於汴。且屯兵宿亳閒議遣大臣奉使宰執共議遣參知政事楊椿行其所議者如大金皇帝祗欲到洛陽觀花則不須屯兵於邊。若果欲遷都於汴屯兵宿亳則本國亦不免屯兵於淮上非敢故渝盟約也。蓋為國之道不得不然,或欲巡幸汶都即還燕京不屯兵於境上則本國亦無一人一騎渡江簽書樞密周麟之與聞其議知其。

事易言另無意外難合之請乃陰欲掠奪其恩數而陽為慷慨之言遂見上毅然請行初皇太后上仙麟之嘗為告哀使使於金國主喜其辨利錫齎加厚麟之以例辭金國主不許曰:一時錫齎出自朕意何例之有麟之歸以其物繳進復賜麟之既麟之。又請行上大喜乃命麟之使於金國未行會閒探者報金國主觀提兵將大舉風傳兵聲甚盛極可畏懼麟之大恐不敢直辭其行乃見上但委曲言事已如此不必遣使雖遺從事多才多藝益也。上大怒以麟之初請行復請止令其自析麟之伏罪侍御史杜莘老引用唐太宗斬盧祖尚故事言其罪麟之遂罷。

敗盟記曰:左司諫梁仲敏上言同知樞密院事周麟之奉使懇辭出疆之命上曰:為大臣臨事辭難何以率百官可罷同知樞密事為人臣避事者之戒。

二十五日丙寅疏放臨安府內外罪人。

許淮南州郡移治清野。

朝廷以金人邀索無禮慮生兵釁乃許淮南州郡措置移治清野。

二十七日戊辰除徐嘉敷文閣待制樞密院都丞旨充金國稱賀使知閣門使張掄副之。

遺史曰:周麟之既罷黜朝別議泛使欲以劉岑行上召岑問之岑曰:臣受國家厚恩今臣年老矣。唯不惜一死可以報國牙請至金國有如議不合當以臣血濺完顏之衣上愕然繇是命徐嘉奉使以張掄事之。

七月一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申御史中丞荊襄湖北路宣諭使汪澈朝辭。

五日丙子詔禁戢浮言。

詔曰:朕護承祖宗休德臨御三十餘載夙寤晨興罔敢暇逸志勤道遠治不加進唯是約已裕民之事雖食息不敢忘乃者放嬪御罷教坊省閒局減冗員凡有益於國而無傷於民者惟患不知未有知而不行者朕謂誠意所加遠近丕應而令下之始胥動浮言幾惑眾聽朕甚不取夫監司郡守所與朕布大信於天下者也。其各體朝廷並省節約之意明致之民務在實德母為虛文使百姓翕然於變底於雍熙稱朕意焉。

七日戊寅帶御器械劉炎送吏部與合入差遣。

殿中侍御史杜宰老上言臣聞怨望朝廷輕議君上人臣之罪有不容誅苟有。若臣詎可置而不問乎!謹。

按帶御器械劉炎無行小人持心狡險汙辱之跡臣不欲蝟形白簡惟是前月十七日忽來訪臣語言狂怪遂云:元居實措置江淮盜賊乃炎所薦而炎今日亦受劄子同共措置使炎當時不就改換今已優閒來日當往力辭炎以文資易武級乃其願欲初非朝廷強之今已多歷年所其受官祿亦不薄矣。豈今日尚興怨望而辭避職事乎!陛下邇者約已裕民減放宮嬪乃盛德第一事炎與臣言主上不消放出宮人臣愕然問之乃云:,豈不漏泄禁中事矣。陛下閒之際清心寡欲耽玩經史縱放宮嬪於禁中事有何漏泄而炎敢輕議在浮言未必非炎唱之也。臣誤蒙陛下擢用執法殿中務在糾正官邪而炎乃無忌憚遽來見臣語言直如是之狂怪臣。若縱而不論有負陛下臣。又恐此人於百執事之閒肆言無畏什百附和浮言惑眾尤不可遏矣。炎之罪大誠不容誅臣愚伏望陛下將炎重加竄逐以為人臣怨望朝廷輕議君上者之戒,於是送吏部與在外合入差遣令臨安府押出國門劉炎初為右通直郎換閣門宣贊舍人主管內帑錢往來榷場買犀玉書畫依託內侍之門以寵進身後帶御器械值王全高景山來奉使上殿無禮上還禁中班猶未退炎奏乞免茶酒遂傳旨宣諭班乃退使人亦就館當是時群臣不能措一辭而炎乃逡巡投機全國大體俾狂黠(刪此二字)使人折服退去可謂失之平生收功須臾矣。而群臣不思已之不敏乃嫉炎之見機,於是杜莘老論之。

十一日壬午宰執百官赴畏壇奏告欽宗諡號。

徐嘉張掄朝辭。

知濠州劉光時以擅移治降兩宮。

臣僚上言積壓濠州劉光時昨自五月二十日北界有被逐將欲渡淮者光時聞之倉皇失措不為守御於二十七日遂驅闔城入橫山澗謂之移治止留軍兵防把本州光時亦便出城自為得策是時淮上諸郡傳聞人情恐懼動搖不安其北界人尋便歸元未嘗渡淮光時妄作如此。若不加罪,豈不虧弱國體乎!。又聞鄰近有數十尋人入濠州界光時不詳審以為賊徒不稟朝廷擅行殺戮反奏功希賞是是欺朝廷也。臣愚欲望將光時降兩官具令在職以責後效如更不。

悛當重作行遣。

劉澤知揚州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

遺史曰:泰興縣令尤袤以揚楚頻易帥守作詩以諷之曰:維揚五易帥山陽四易守我來七八月月月常奔走帑藏憂翦熬官民困馳驟世態競趨新人情益異舊如其數移易是使政紛揉彼席不得溫設施亦何有淮南重彫瘵十室空八九況復甘將迎不忍更回首嘗聞古為治必假歲月久安得如弈棋易置翻覆手。

十三日甲申淵聖皇帝謚恭文順德仁孝皇帝廟號欽宗。

十六日丁亥湖北京西路制置使成閔至鄂州。

遺史曰:成閔以馬軍司諸軍發臨安在道除湖北京西路制置使是時邊事未動鄂州軍中罔測其情或勸都統田師中善為備者,於是人情市井驚惶至有妄言來取師中者或請師中以素隊迎接之為便師中從之迎見閔於路交從情乃安閔屯於古將壇之左閔受鄂州左軍統制郝黃金三百兩以知襄陽府為京西安撫自此人皆知閔為不足與成事矣。。

十九日庚寅責受周麟之秘書少監分司南京筠州居住。

是時完顏亮因遣指求大臣欲面諭兩淮事意周麟之見任宰執被命充稱賀使往而麟之自度此去或問對之閒難以答應況金人已露背約勢不可已徒祗取辱耳故辭不行而言者攻之故罷同知樞密院事再有是命。

二十一日壬辰徐嘉讚美盱眙軍金人遣韓汝嘉(舊校云:按汝嘉字公度宛平人)渡淮止之嘉先前秘召還。

時盱眙軍中辰時承州安撫蒲察屠穆(今蒲察久安也。。蒲察屠穆改作富察國們)傳語盱眙軍北界遣中靖大夫翰林學士韓汝嘉帶金牌到來欲與本朝國信使副宣諭公文當日巳時使副徐嘉張掄遣通事指使並親事官同本軍虞候李保六人過淮前去傅與韓侍講乞令傳語所宣諭語言欲乞約中流相見繼而韓汝嘉已上船過淮到本軍岸下徐嘉欲就淮河岸口亭子相見韓汝嘉已到遂就燕館使副不會望闕拜止是跪受宣諭云:向來北邊有蒙古韃靼等從東昬王數犯邊境自朕即位久已甯息近準邊將屢申此輩。又復作過比之以前保聚尤甚眾至數十萬或仍與西夏通。

好鎮戍突厥奚契丹人失利。若不即行誅滅恐致滋蔓重念祖宗山陵盡在中都西北密邇彼界是以朕心不安以承平歲久全無得力宿將可委專征須朕親往以平寇亂故雖宮室始建方此巡幸而勢不容留已擬於十月十一月閒親臨北邊用行討伐然一二年閒卻當還此今有司奏聞有使稱賀本欲差人遠邪如期入見緣近以國信使副高景山王全等傳旨一二近上官位有所宣諭今卿穡是來即非所召卿等到闕而歸徐遣所召官等定見遲留有妨北討之期故今卿便回即令指定官位人等前來亦可以就稱賀仍須九月初定到闕實慮未詳上件事意或致疑訝故茲宣示想宜知悉是時徐嘉藉資政殿大學士張掄借節度使未至盱眙而韓汝嘉已先在泗州伏匿不使人知覺以待我國信之來既至聞報泗州方知而韓汝嘉即便過淮傳此宣諭云:

遺史曰:徐嘉張掄為泛使去盱眙軍館中以待金人接伴使副到泗州即渡淮金人忽遣諫議大夫韓汝嘉走馬八匹徑度淮直入館中嘉掄大驚皆朝服以待汝嘉走馬三節人皆出包門外闔其扉知盱眙軍周淙在館外穴壁以窺汝嘉令嘉掄與三節人皆列庭下大呼曰:有敕遂宣言其大意謂皇帝以蒙古作過親提大兵五百萬恭行天討某宋國奉使未得渡淮候九月皇帝巡幸淮甸日引見言畢上庭分賓主坐嘉戰慄無詞掄乃稍進步而問曰:蒙古小邦何煩皇帝親行汝嘉不能對掄曰:諫議遠來口言有敕本朝書於紙容掄聞奏汝嘉即索紙書畢而去嘉掄送襭段香茶皆不受以汝嘉所書聞奏知必用兵即召嘉掄等回未幾金人復報已差接伴使副請奉使渡淮朝廷不從而命沿江沿河嚴飭邊備。

賜進士出身頭品頂戴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二百二十九校勘記。

批答不允詔(不允二字一作允)宰報服孝服(脫下服字)其。又何尤(一作於時何尤)刺配千里外牢城(城誤作賊),豈不漏泄禁中事耶(耶誤作矣。)

以擅移治降兩官(官誤作宮)。且令在職以責後效(。且誤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