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脾臟方·冷痢第八

作者:孫思邈

(論一首 方三十二首)

論曰∶舊治痢於貴勝用建脾丸,多效,今治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後以建脾丸補之,未有不效者。貧家難以克辦,亦無可將息也。

  溫脾湯
治積久冷熱赤白痢方。

大黃 桂心(各三兩) 附子 乾薑 人參(各一兩)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與前溫脾湯小異)。

建脾丸
治虛勞羸瘦身體重,脾胃冷,飲食不消,雷鳴腹脹,泄痢不止方。

鍾乳粉(三兩) 赤石脂 好曲 大麥 當歸 黃連 人參 細辛 龍骨 乾薑 茯苓石斛 桂心(各二兩) 附子(一兩) 蜀椒(六兩)

上十五味為末,白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弱者飲服此方,男女通治。(《集驗》無細辛、龍骨)。

增損建脾丸
治丈夫虛勞,五臟六腑傷敗受冷,初作滯下,久則變五色赤黑如爛腸,?

鍾乳粉 赤石脂(各三兩) 礬石 乾薑 蓯蓉 桂心 石斛 五味子 澤瀉 遠志 寄生柏子仁 人參 白頭翁 天雄 當歸 石榴皮 牡蠣 龍骨 甘草(各二兩)

上二十味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日三,加至四十丸。此二方止痢神驗。

駐車丸
治大冷洞痢腸滑,下赤白如魚腦,日夜無度,腹痛不可忍者方。

黃連(六兩) 乾薑(二兩) 當歸 阿膠(各三兩)

上四味為末,以大醋八合烊膠和之,並手丸如大豆,候乾。大人飲服三十丸,小兒以意量減,日三。

大桃花湯
治冷白滯痢腹痛方。

赤石脂 乾薑 當歸 龍骨 牡蠣(各三兩) 附子(二兩) 人參(一兩半) 白朮(一升)甘?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術取九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膿者加濃朴三兩,嘔者加橘皮三兩。

又方 龍骨六兩) 濃朴 當歸(各三兩) 赤石脂(五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熱加白頭翁二兩半,牡蠣三兩。

桃花丸 治下冷臍下攪痛方。

乾薑 赤石脂(各十兩)

上二味為末,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倉米湯
治小腹冷氣積聚結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方。

倉粳米(半升 淨淘乾漉) 薤白(一握,去青細切) 羊脂(一升,熬) 香豉(三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澄清)

上四味,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黃,並米納豉汁中,煎取四升,旦空腹溫服一升,如人行十里久?

附子湯
治暴下積日不住及久痢方。

附子(一枚) 石榴皮(一具) 阿膠(二兩) 龍骨 甘草 芍藥 乾薑 黃連(各一兩)黃芩(半兩) 粳米(三合)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猝下痢湯方∶ 黃連(五兩) 生薑(一斤)

上二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未止,更合服必效。

治久痢下純白,由積臥冷處經久病發,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十行,大小腹痛不可忍。凡白痢屬冷,赤痢屬熱方

好曲末五升,微熬令香,粥清醇酒令熱,和曲末一升,空腹頓服,日三。若至食時,搗蒜餅,極爛煮之,乾漉,熱納蒜 臼中相和,頓食之,少與餘食,至飢時,仍準前食曲末酒,比至瘥來治久冷或痢不痢但腰腹患苦冷方∶

新蜀椒三升,用醋漬一宿,以曲三升和椒一升緊拌,煮作粥,空腹頓服之,加蔥、豉、鹽任性調和,不瘥更作,以瘥為限,不過三升椒即愈。此方不但治冷,大治諸虛損冷極有所益,久當自知。

  馬藺子丸
治積冷痢下白膿方。

馬藺子(一升,熟熬) 附子(二兩) 乾薑 甘草(各二兩半) 神曲 麥 阿膠(各五兩)

上九味為末,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二,以知為度,或作散酒調服方寸匕亦佳。

濃朴湯
治三十年久痢不止者。

濃朴 乾薑 阿膠(各二兩) 黃連(五兩) 艾葉 石榴皮(各三兩)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四續丸
治三十年注痢骨立萎黃腸滑不瘥方。

雲實(五合,熬香) 龍骨(三兩) 附子 女萎(各二兩) 白朮(二兩半)

上五味為末,以蠟煎烊以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不過五六服。

  椒艾丸
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或青或黃,四肢沉重。起即眩倒,骨肉消盡,兩足?

蜀椒(三百枚) 烏梅(一百枚) 熟艾(一升) 乾薑(三兩) 赤石脂(二兩)

上五味,椒、姜艾下篩,梅著一斗米下蒸,令飯熟,去核,納姜、椒末、合搗三千杵,

下痢丸
治數十年痢,下氣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長將服之不霍亂方。

大麥 法曲(各一升) 烏梅(二升半) 附子 乾薑 黃連 黃柏 桂心(各二兩)蜀椒(半兩) 吳茱萸(四兩)

上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食後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亦可至四十丸。

麥丸
治數十年下痢不止,消谷下氣,補虛羸方。

大麥 好曲(各一升) 附子 當歸 桂心(各二兩) 蜀椒(一兩) 吳茱萸 乾薑 黃連 烏梅肉(各四兩)

上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後服二十丸,日三。

烏梅丸
治久痢諸藥不瘥數十年者,消谷下氣,補虛方。

烏梅肉 黃連 乾薑 吳茱萸(各四兩) 桂心(二兩) 當歸(三兩) 蜀椒(一兩半)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後服十丸,日三。

  又方 治冷痢久下方。

烏梅(三百枚) 乾薑 黃連(各十兩) 當歸 蜀椒(各四兩) 細辛 附子 桂心 人參 黃柏(各六兩,一方用麥 )

上十味為末,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下,別搗如泥,攪令相得,納蜜和搗二千杵,丸如梧子,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

七味散
治痢下久不瘥神驗方。

黃連(八分) 龍骨 赤石脂 濃朴 烏梅肉(各二分) 阿膠(三分) 甘草(一分)

上治,?

下篩,漿水服二方寸匕,日二,小兒一錢匕。

豬肝丸
治下痢腸滑飲食及服藥俱完出者方豬肝(一斤,熬令乾) 黃連 烏梅肉 阿膠(各二兩) 胡粉(七棋子大)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三,亦可散服方寸匕。

羊脂煎
治久痢不瘥者方。

羊脂(一棋子) 白蠟(二棋子) 黃連(一升),米醋(七合,煎取稠) 蜜(七合煎取五合)烏梅肉(二兩) 亂髮(灰汁洗去垢膩燒末,一升)

上七味納銅器中,湯上煎之,攪可丸如梧子,飲服三十丸,日三。

又方 羊脂 阿膠 蠟(各二兩) 黍米(二升)

上四味合煮作粥,一服,食後即瘥。

治大下後腹中空竭、胸中虛滿、不下食方∶芍藥 半夏 甘草(各一兩) 濃朴 當歸 桂心(各三兩) 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二三劑最佳。

治下痢心胸滿不快,腹中雷鳴或嘔吐方∶

黃連(五兩) 橘皮 甘草(各二兩) 龍骨 生薑 半夏(各三兩) 人參(一兩) 大棗(十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水一大沸,乃納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妊婦服亦良。

斷痢湯
治心胸下伏水方。

半夏(一升) 生薑(五兩) 茯苓 甘草 龍骨(各二兩) 附子(一兩) 人參 黃連(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瀉心湯
治猝大下痢熱唇乾口燥嘔逆引飲方。

人參 甘草 黃芩 栝蔞根 橘皮(各一兩) 黃連(二兩) 半夏(三兩) 乾薑(一兩半)

上八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胡洽雲治老小利)。

香蘇湯
治下後煩氣暴上方。

生蘇(一把,冬用蘇子三兩) 香豉(五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之。

治夏月暴冷忽壯熱泄痢,引飲熱湯,驟變通身浮腫,成冷下結,脈沉細小數方。

澤漆(一兩半) 吳茱萸 茯苓 白朮 當歸 犀角 桔梗 青木香 海藻 芍藥 大黃(各?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下後,訊息五六日許,可與女曲散。

女曲散
治利後虛腫水腫者,服此藥小便利得止,腫亦消。

女曲(一升) 乾薑 細辛 椒目 附子 桂心(各一兩)

上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不知加至二三匕,日三,產後虛滿者大良。

治猝暴冷下下部疼悶方∶ 燒磚令熱,大醋沃之,三重布覆,坐上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