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章句上·第四節
作者:佚名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
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告子說:“飲食男女,這是本性。與人相互親愛,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行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內在的。”
孟子說:“為什麼說與人相互親愛是內在的而行為方式是外在的呢?”
告子說:“他年長而我尊敬他,並不是我心中有尊敬之情;就好比那東西是白色而我把它作為白色的東西,是隨從它外表的白色,所以行為方式就稱為外在的。”
孟子說:“不同於白馬的白色,那么也沒有不同於白人的白色;不能識別老馬的老,那么也沒有對老人的尊敬嗎?你是說年長者的行為方式呢?還是說尊敬年長者的行為方式?”
告子說:“是我的弟弟我就愛他,是秦國人的弟弟我就不愛他了,這是以我作為愛否的標準,所以與人相互親愛就稱為是內在的。尊敬楚國人的長輩,也是尊敬我的長輩,是以年長作為樂意尊敬的標準,所以說行為方式是外在的。”
孟子說:“嗜好秦國人的烤肉,沒有不同於嗜好自己的烤肉,事物都有類似的情形,難道說嗜好烤肉的心理也是外在的嗎?”
注釋
耆:通“嗜”。《周禮·秋官·大行人》:“五方之民,言語不通,耆欲不同。”《莊子·齊物論》:“鴟鴞耆鼠。”這裡用為嗜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