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常
中國南宋畫家,僧人。號牧溪。生卒年不詳,活躍於13世紀60~80年代之際。蜀(今四川)人。曾因反對奸相賈似道而遭通緝,在浙江一位姓丘的人家中避難。擅龍、虎、猿、鶴、蘆雁、山水、人物。師法梁楷,加以發展變化。所畫猿、鶴、觀音、羅漢等,造型嚴謹,形象準確。雖在生時受冷遇,卻開後世文士禪僧墨戲之先河,並對日本水墨畫之發展產生巨大影響,被譽為“日本畫道之大恩人”。► 3篇詩文
生平
宋代僧人畫家法常的生平行狀,在歷代著錄文獻中有多種說法,尤其是他的俗姓、里籍、稟性、事跡、生卒年歲等,更是眾說紛紜。
元莊肅《畫繼補遺》云:“僧法常,自號牧溪。善作龍虎、人物、蘆雁、雜畫,枯淡山野,誠非雅玩,僅可供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
元吳太素《松齋梅譜》云:“僧法常,蜀人,號牧溪。喜畫龍虎、猿、鶴、禽鳥、山水、樹石、人物,不曾設色,多用蔗查□結,又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妝綴。松竹梅蘭,不具形似,荷蘆寫(此處疑有脫漏)俱有高致。一日造語傷賈似道,廣捕而避罪于越丘家,所作甚多。惟三□帳為之絕品。後世變事釋,圓寂於至元(1270—1294年)間。江南士大夫處今存遺蹟,竹差少,蘆雁亦多贗本,今存遺像在武林長相寺中。“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云:“僧法常,號牧溪,喜畫龍虎、猿鶴、蘆雁、山水、樹石、人物,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飾。但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玩”。
從晚清到近代,包括日本人編寫的中國繪畫史傳中,都在法常名下增添了不少材料。
清彭蘊燦《歷代畫史匯傳》卷六“釋氏門”法常名下加入了:“性英爽,酷嗜酒,寒暑風雨常醉,醉即熟,覺即朗吟。”
近人孫濌公《中國畫家人名大辭典》云:“法常僧,開封人,俗姓薛氏,號牧溪。天台山萬年寺僧。……”
法常也有人稱他多用蔗渣、草結蘸水墨,隨意點染,意思簡當,不費妝綴。但元代也有人認為他的畫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現。其畫於秀逸清冷中透出禪意,部分作品流傳到日本,對日本繪畫影響很大 。
日本近人金原省吾《支那繪畫史》則說法常:“俗姓李氏,長慶寺僧,五十歲後閒居寺門外。理宗嘉熙三年(1269年)卒,年六十三歲。”金原省吾又以為法常是一個役僧(執役做工的僧人)。他的師父名無準禪師,無準還有一個日本徒弟叫聖一的(日本稱之為國師),在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還國。現存日本的牧溪畫,可能是聖一帶去的。
軼事典故
近年來,徐邦達先生、宗典先生都曾對法常生平傳記作過考訂。如徐先生認為《歷代畫史匯傳》中關於法常的事跡,系據陶谷《清異錄》,陶為五代宋初人,哪能為活動於宋末元初的畫僧法常作傳?即使根據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清《四庫提要》中所說的此書是晚宋人編輯而假託之陶氏之名以傳的,似乎也還來不及為法常作傳。且《清異錄》所載法常為“河陽(今河南開封一帶)人”,與畫僧法常顯然是異代同名人。《中國畫家大辭典》稱法常為“開封人,俗姓薛氏”,“天台山萬年寺僧”,可能系據近人陳垣所輯《釋氏疑年錄》所載嘉興報恩(寺)法常,亦與畫僧法常無關。徐先生還認為金原省吾《支那繪畫史》所載法常據云“卒於理宗嘉熙二年(1238)”,比現在收藏在日本的法常《虎》軸自識“鹹淳己巳(五年,1269)牧溪”要早得多。又以上俗家姓薛、姓李的法常,都沒有提到牧溪之號。所以《歷代畫史匯傳》、《中國畫家人名大辭典》、《支那繪畫史》三書中所涉及的僧法常,其中事跡除引自《圖繪寶鑑》的文句可用外,其他部分都應排除掉,才不至於把好幾個同名的僧人的傳記合之為一了。徐建融先生最近在《法常禪畫藝術》一書中,根據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法常和日本研究中的法常資料進行排比、梳理和考訂,給法常牧溪立傳:僧法常,號牧溪,俗姓李,蜀人。生於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年輕時曾中舉人。
兼擅繪事,受同鄉前輩文人畫家文同的影響。紹定四年(1231年)蒙古軍由陝西破蜀北,四川震動,他隨難民由長江到杭州,並與馬臻等世家弟子相交遊。後因不滿朝廷政治的腐敗而出家為僧,從師徑山寺住持無準師範佛鑒禪師。在這期間,法常受禪林藝風的薰陶而作《禪機散聖圖》,曾得到殷濟川的指授。端平二年(1235年),日僧聖一來華從無準學習佛法,與法常為同門師弟兄。淳祐元年(1241年)聖一歸國時,法常以《觀音》、《松猿》、《竹鶴》三軸贈別(此三軸現還完好地保存在日本京都大德寺內),在日本畫壇贏得極高評價。由於日本方面的努力,加上國內對法常繪畫的貶斥,因此,法常的作品大都流到日本。寶祐四年(1256年)五十歲以後,法常住持西湖邊的六通寺,目睹權臣誤國、世事日非,
於鹹淳五年(1269年)挺身而出,斥責賈似道。事後遭到追捕,隱姓埋名於“越丘氏家”;而禪林藝壇,從此傳遍了他的死訊。直到德祐元年(1275年)賈似道敗績,法常才重新露面,這時已是將近七十歲的高齡了。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法常與世長辭,享壽八十五歲,遺像在杭州長相寺中。
法常死後,日本禪僧還紛紛慕名而來,瞻仰他的法像,傳承他的畫藝。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默庵靈淵和可翁。傳到日本的法常畫跡,有相當一部分贗品可能出於默庵和可翁之手。
看來,唐宋時名為法常的僧人有過多人,歷代畫史著錄常把他們與畫僧法常相混淆,今之學者作了大量考訂、梳理,企望正本清源,苦於資料匱乏,尚難說對於法常生平之謎就已全部揭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