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吳理堂

吳理堂

(1632—1718)清蘇州常熟人,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詩畫書法、竹刻鼓琴皆善。少時學詩於錢謙益,字畫於王鑑、王時敏。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繼至澳門進耶穌會;前後在嘉定、上海等處傳教三十年。所畫山水,學黃公望、王蒙,又得唐寅意趣,丘壑層疊,風味醇厚。書法蘇軾。後人以之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0篇詩文

生平事跡

吳歷生於1632年,卒於1718年,所處時代正是明朝被清朝推翻、天下由亂而治的時期。與大多數由明入清的漢族士人知識分子一樣,吳歷對滿清政權也是持消極抵制的態度,儘管“甲申(1644 年)之變”那年他才十二歲。他的十一世先祖吳納曾在明朝永宣時期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九世、八世祖都曾經獲得過明朝的進士功名,他的血液里流淌著驕傲和自豪,雖然後來家道敗落也未曾消失。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急劇變化,他雖然明明知道混亂並且互相傾軋的南明小朝廷無望可寄,但是無可奈何,他不可能改變自己與身俱來的民族情感去奉諛滿清政權,當然也沒有勇氣面對新朝去鬧“革命”,唯一的選擇便是不取功名。所以,壽高八十又七並且才名相當的吳歷終其一生為一介布衣,而他的精神世界也隨著歷史的變遷先儒後佛(其實吳歷沒有皈依佛教,也不是居家禮佛意義上的居士,只是與默容等和尚結為方外交,逃禪而已)再天主教,為其生命劃出了一條弧形軌跡。在他加入天主教時,當時康熙皇帝出於安撫其它民族和各種宗教信仰的人的需要,以達到為現實政治服務的目的,實行的是“懷柔政策”,而到了吳歷去世前後,紛爭多年的羅馬教廷禁止中國教徒祀祖敬孔即史書所謂“禮儀之爭”的矛盾總爆發,康熙皇帝下令禁止外國人在中國傳教,之後,這一禁令又得到後來的雍正、乾隆、嘉慶、道光諸帝的繼承和嚴格執行。吳歷作為清代早期三名中國籍神父之一,儘管此時他已經去世,但對其身後不能不有所影響。就在他死後三、四年,即位不久的雍正皇帝再次下令嚴禁天主教,各地的教堂與教士墓地也被沒籍入官,其中包括上海大南門外陸家浜南岸的教士墓地,從此墓地就荒蕪了。這就是他的卒年不為人知以及各類史籍乃至筆記很少記載吳歷生平事跡的原因。
吳理堂的詩文

贈方蔚峨三首 其三

近代吳理堂

書劍飄零遍十洲,皎然冰雪是同儔。江皋一鶴清如許,又逞高風萬里游。

贈方蔚峨三首 其二

近代吳理堂

濁酒當筵泛一卮,胸懷磊落共襟期。今君橐筆天涯去,勞我江鄉多夢思。

贈方蔚峨三首 其一

近代吳理堂

歸來正遇雪霜天,幾度圍爐情話綿。今夕共君懷酒別,一聲珍重惜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