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禎
馮夢禎(1548—1606),字開之,號具區,又號真實居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著名的佛教居士。 明代詩人。公元1577年(明萬曆五年)進士,官編修,與沈懋學、屠隆以氣節相尚。後因得罪宰相張居正,被外謫廣德州判,復又累遷南國子監祭酒,3年後被劾罷官,遂不復出。移家杭州,築室於孤山之麓。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遂以此名其堂為“快雪”。馮夢禎為人高曠,好讀書,好獎掖後學。詩文疏朗通脫,不事刻鏤。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錄》1卷、《歷代貢舉志》等。► 14篇詩文
人物生平
馮夢禎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年五十八歲。萬曆五年(1577)二甲三名進士,官編修與,沈懋學、屠隆以氣節相尚。張居正喪父爭情,夢禎詣其子嗣修力言不可,忤居正,病免,萬曆二十一年(1593)補廣德州判官,量移行人司,副尚寶司丞,升南京國子監司業,遷右諭德,署南京翰林院,再遷右庶子,拜南京國子監祭酒”。三年後被劾罷官,遂不復出,移居杭州,築室於孤山之麓。
夢禎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名其堂曰“快雪”。著有《快雪堂集》六十四卷,《快雪堂漫錄》一卷,及《歷代貢舉志》,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錢謙益為之作《南京國子監祭酒馮公墓志銘》,稱其深禪學,其佛乘之文為時所稱。
萬曆二十八年(1600),紫柏北上京師搭救為民請命的南康太守吳寶秀,馮夢禎、湯顯祖等紫柏好友極力規勸,紫柏給馮夢禎回書云:
承手諭教我甚深。弟徐思之,斷髮如斷頭,倘再計山林可以避禍,朝市取禍必易,則尚有頭可斷矣。所以甘受報緣,初不暇生心趨避也。且舍境何以鍛心哉!
紫柏在與湯顯祖的書札中亦有“斷髮如斷頭”之語,但用語委婉謹慎,不及此書直截坦白。同期另一封書札中,紫柏也表達了對馮夢禎等江南摯友關切與愛護自己的感激之意:
萬曆三十年十一月初七日,始得展手示,徐讀之。備悉先生並江南法侶深護智願之心,即土木偶人亦必知感,況貧道耶?第先生與諸法侶深護之心固美,然皆不遑裂利害而計之。……又吾曹斷髮如斷頭也,更有何頭可斷哉!然先生並諸法侶,深護智願,敢不知好惡!……不委先生邇來,於逆順關頭果能得自受用三昧否?此貧道切望於先生者也。此真語也。辱先生特遣興肇,持手示召貧道,如不以直心答先生與諸法侶,此非佛弟子本色。……癸卯三月初七日。
此書撰於紫柏圓寂前九個月左右。從書中可知,馮夢禎在紫柏滯留京師期間,特遣人召紫柏南歸,以避鋒芒。但已置生死於度外的紫柏,沒有聽從馮夢禎等摯友的勸告,仍然在風聲鶴唳的京城為營救吳寶秀而奔波,最終為群小所忌,坐化獄中。
紫柏真可(公元1543—1603年)圓寂後,馮夢禎悲憤異常,抑鬱久之,二年之後,憂憤而死。正如陸符所云:
余考大師蒙難,挺身抗救止,於中甫(于玉立)一疏,事雖無及,猶足為宗風吐氣。至發憤流嘆,欲哭欲泣,托於詩歌而見諸文辭,則反得於師明德而友達觀之湯義仍(湯顯祖)。若夫聞難旁皇及承訃痛哭嘔心,一文以抒寫平生,發揮其末後之光焰,當首屬之先生(馮夢禎)。……師以萬曆癸卯臘月滅度,是歲與先生書,尤加痛切。甚以當機不遠,折其游湖高情。乃大師既逝,先生亦不久鏇勁,若夙照而預讖者。
軼事遺聞
明代以後,西湖龍井茶葉逐漸形成了鮮明特色,受到人們的青睞,但由於產量有限,冒充“西湖龍井”的贗品也粉墨登場了。
有一次,快雪堂主馮夢禎隨老友徐茂吳又是仔細察看,又是取一小撮經沖泡後品嘗茶湯,結果是再三搖頭,竟沒有一家是正宗“龍井”。
後來,有一家送來一小包茶葉,口口聲聲說絕對是真品。徐茂吳再作嘗試,其香味果然與眾不同,有一種豆花的清馨。然而,茶農以及龍井寺的和尚卻群起而攻之,說徐茂吳弄錯了,這一小包茶葉才是贗品,他們大家的全是本山“實貨”。
馮夢禎平日愛飲“西湖龍井”,但對鑑別真假“龍井”並不內行。他見徐茂吳遭“圍攻”,自己也有口難辯,只得拉著老友離開龍井村回城。一路上徐茂吳不斷地數落剛才那些贗品“龍井”的假像,馮夢禎感嘆:“偽物亂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