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劉處玄

劉處玄

劉處玄,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隨山派創派者,字通妙,號長生子,萊州(今山東省萊州市)武官莊人,生於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七月十二日。侍母至孝,夙願修道,因母在不敢違,清靜固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其母去世後,遂拜王重陽為師入道,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71篇詩文

人物經歷

劉處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說字道妙,號長生子。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大定九年從王重陽學道,游寓齊豫,乞食鍊形,重陽君去世後,與馬譚邱守孝廬墓三年,遵師遺言隨譚長真奔赴洛陽,亦如譚長真以遊方乞食為生,花街柳巷煉性。與譚常有書信往來。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繼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返回掖縣老家,大弘教法,金章宗聞風征請,待如上賓,官僚士庶絡繹相仍,戶外之履,無時不盈。承安四年(公元1198)乞歸,賜名“靈虛”。

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仙去。至元六年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世稱“長生真人”。為“北七真”之一。以修煉、傳承他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隨山派. 簡稱隨山派。

關中修煉

大定九年冬天,王重陽率領馬鈺、譚處端、劉處玄和丘處機四名弟子前往河南汴州。次年春天,王重陽在汴州逝世,遺命尚未悟道的劉處玄聽從師兄譚處端的教誨。隨後在馬鈺的率領下,四人將王重陽暫葬於汴州,接著前往長安和終南山,拜會王重陽的道友和德謹、李靈陽,以及其早期弟子劉通微、史處厚和嚴處常。大定十二年(1172年),又在馬鈺的帶領下,眾人將王重陽遺體遷葬於終南山,並在墓旁結廬為亡師守喪。

大定十四年(1174年)守喪期滿,於中秋節時,馬鈺、譚處端、劉處玄和丘處機在秦渡鎮真武廟夜話,這時劉處玄表示會以“鬥志”為修煉方向。與同門分別後,劉處玄前往洛陽,混跡於處身市井和花街柳巷之中,以磨練自己的心性。

山東弘道

大定十六年(1176年),劉處玄返回家鄉山東萊州武官莊,從此長期在山東弘道。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他在武官莊興建道觀(後名靈虛觀),並註疏《道德經》和《黃庭經》。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掌教馬鈺逝世,劉處玄與王處一合力辦理他的喪事。次年,劉處玄在萊陽和登州主持齋醮時,信眾目睹王重陽和馬鈺顯靈。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譚處端逝世,劉處玄繼任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劉處玄的詩文

江神子·道心不與世心同

宋代劉處玄

道心不與世心同。悟知空。物塵容。物塵容。達理明真,應變自然通。憎愛是非俱不染,游福地,伴松峰。煉成鶴體碧霄中。任西東。訪蓬宮。出了陰陽,仙壽永無窮。海變松枯真不朽,超三界,從仙翁。

滿庭芳 藏頭拆字

宋代劉處玄

寸明,真靈通慧,無掛礙清涼。華混世,人笑似風狂。祖丘劉譚馬,消滅、萬慮俱忘。猿住,通道德,豈肯外昭彰。分清靜妙,嬰男奼,雲路休忙。虛無造化,汞結鉛光。兀騰騰飄逸,販骨、*了無常。袍侶,公甘鎮,詩挈滿庭芳。

滿庭芳 攢三拆字

宋代劉處玄

馮疃,仙住,鉛汞成形。罪盡,神氣自然靈。天明萬象,地淵、湧泉平。靜恍惚,無缺,命須停。誠了了,蓬隱,勝似華榮。若出戶,眼界寬青。林間松檜,洞深處、看經。覷分,正塵斷,碧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