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林光朝

林光朝

(1114—1178)宋興化軍莆田人,字謙之,號艾軒。孝宗隆興元年進士。通《六經》,從學者眾,南渡後以伊、洛之學倡行東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國子司業兼太子侍讀,出為廣西提點刑獄,移廣東,曾率郡兵擊敗入境之茶民軍。召為國子祭酒,除中書舍人。後出知婺州,引疾提舉興國宮。卒諡文節。有《艾軒集》。► 0篇詩文

人物生平

光朝少時力學知書,有聲譽。紹興五年(1135),赴禮部試落第。八年(1138),再試禮部不第。在回家途中,聽說吳中陸景端(字子正)曾經受學於尹焞,於是就留在錢塘從陸景端學,致力於聖賢踐履學問的研究。通貫六經、百家,一言一動都以禮為準則。

宋紹興九、十年間(1139~1140),光朝由錢塘返莆,“開門教授”。在族叔林國鈞的資助下於黃石東井“紅泉宮”辦“紅泉義學”,供館穀給四方來學的人。各地從他學習的每年不下數百人,被稱為“南夫子”。他平生不喜著書,只把從師得到的聖賢精細之意,口授學生,使學生心通理解。他曾經說:“道之全體,存乎太虛,六經既發明之,後世註解固已支離,若復增加,道愈遠矣。”其間,曾到城山“松隱精舍”、金山“蒲弄書堂”和福清海口“龍山書院”講學,教學時間前後達二、三十年之久。

隆興元年(1163),光朝年已五十,始以進士及第授左迪功郎,調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司戶參軍。上任前,孝宗召他談話,他在應對中提及以潛邸恩僥倖進用的曾覿、龍大淵二人的罪行,孝宗不悅。改以左承奉郎任永福知縣。

乾道五年(1169年),《四朝會要》書成,調光朝任著作佐郎兼禮部郎官。八年(1172),升任國子司業兼太子侍讀。九年(1173),張說再任簽書樞密院事,光朝不去致賀,被外調任廣西提點刑獄。淳熙元年(1174),改調廣東提點刑獄。不久,召回任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

淳熙四年(1177),孝宗到國子監聽光朝講解《中庸》,讚不絕口,面賜金紫,升任中書舍人兼侍講。當時吏部郎謝廓然由曾覿推薦,賜同進士出身,任殿中侍御史,任令預由中書經辦,光朝愕然說:“是輕台諫,羞科目也!”。拒絕辦理。孝宗知他執意不辦,命他暫代工部侍郎。他辭不就職,請求外調,於是以朝散郎充集英殿修撰,任婺州知州。又以老病不能去,改派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淳熙五年(1178),卒,終年64歲,諡文節。

林光朝的詩文

痴頑不識字歌許歌節來詩有此句因以名篇

宋代林光朝

平生讀書,如風過耳。
歲月共流轉,如磨復如蟻。
一如人嚼蠟,而不見其味。
又如弄孤杵,連夜不成米。
又如過羊腸,十步復一止。
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痴頑不識字。
見君詩,舌如黐,
愧我為人師。怪怪奇奇,
如懸崖萬仞龍盤古樹枝。又如生馬不施鞚而馳,

城山國清塘

宋代林光朝

燭龍醉倒不開眼,遮空萬里雲張繖。
小舟塘外日溶溶,漁歌忽斷荷花風。
倚岩僧舍扃深戶,我來跋涉拳肩股。
喘停更促短筇上,怪石周遭臥萬鼓。
況是秋風到此山,惟有孤鴻時往還。
勞勞百年共纏縛,不似青山長自閒。
古人古人嗟已遠,長歌商頌歸來晚。

丞相特進觀文南陽公輓詞

宋代林光朝

一相頻虛位,千齡要實才。
廟謨從此定,邊鎖未應開。
東閣嘗先到,西州重一哀。
傳家惟儉德,何處著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