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事典故
閱讀天一閣藏書
明兵部右侍郎范欽辭官回寧波故里後,於宅東建造藏書樓,藏書達7萬餘卷,命名為“天一閣”。范欽後代為防止藏書失散,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
由於黃宗羲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
生平
為父鳴冤 庭錐奸黨
明萬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黃宗羲出生於紹興府餘姚縣通德鄉黃竹浦,其地現名浦口村,屬浙江省餘姚市明偉鄉。降生前夕,母親姚氏曾夢見麒麟入懷,所以,宗羲乳名“麟兒”。父黃尊素,萬曆進士,天啟中官御史,東林黨人,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削職歸籍,不久下獄
著述
黃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學、經學、地理、律歷、數學、詩文雜著為類,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黃宗
主要成就
稅費改革
黃宗羲對經濟的觀點由現代學者秦暉總結,歷史上的稅費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稅費改革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局限性,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黃宗羲稱之為“積累莫返之害”,稱為“黃宗羲定律”。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曾提到這一定律。此後
墓地
黃宗羲死後就葬在餘姚城東南10公里的化安山下的龍山東南麓,現屬陸埠鎮十五岙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時候這一帶三面青山環抱,林木蔥鬱,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正如先生詩中描述的:“昔年曾此作鄰家,依舊水聲徹夜嘩。風景過清銷不盡,滿溪明目浸桃花。”抗清鬥爭失敗後,梨洲先生於晚年建龍虎山草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