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陳沆

陳沆

陳沆(hàng)(1785~1826)著名詩人,文學家,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稱為“一代文宗”。 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陳沆於嘉慶十八年(1813)中舉,二十四年(1819)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廣東省大主考(學政),次年,任清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為道光六年(1826)。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1825)。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 8篇詩文 ► 2條名句佳句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文學成就

陳沆於嘉慶後期至道光初年“以詩文雄海內”(周錫恩《陳修撰沆傳》)。他對龔自珍十分傾倒,稱其所著古文為“奇寶”(陸獻《簡學齋詩存跋》),又與魏源為“講學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質難,期達於精而後已”(陳曾則《先殿撰公詩鈔後序》)。他著《詩比興箋》,著意推求古人通過比興手法言志諷世之意,主張

詩作軼事

清朝嘉慶年間,陳沆去黃州趕赴選拔舉人的鄉試,求取功名。剛行至巴河岸邊,不巧渡船剛剛離岸,船上早坐滿了各鄉秀才。陳沆懇求艄公行個方便,將船開回岸邊,一道渡他過河。那艄公見站在岸邊的是位文質彬彬的書生,便樂呵呵地說:“相公前往趕考,必是滿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個‘一’字的七言絕句,老夫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