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李斯

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 [1-2]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後,勾結內官趙高偽造遺詔,迫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斬於鹹陽,夷滅三族 。► 2篇詩文 ► 22條名句佳句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生平爭議

妒殺韓非
正當李斯步步高升的時候,秦王卻十分喜愛韓非的才華。韓非和李斯是同學,他繼承了荀子的學說,並在此基礎上,把慎到的“勢”,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結合起來,並加以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專制理論。韓非是戰國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學問比李斯大得多。韓非因說話口吃,不

人物經歷

施才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廁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但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隻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

評價

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後,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介紹

李斯(約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李氏,名斯,字通右 (先秦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司馬遷著《史記》,設有《李斯列傳》,是現今研究李斯事跡的主要史料來源。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

人生轉折

師於荀子
李斯在楚國做過“郡小吏”,但鬱郁不得志。後拜先秦的最後一位儒家——荀子。荀子博學深思,其思想學說以儒家為本,兼采道、法、名、墨諸家之長。且頗有向法家轉變的趨勢。李斯與韓非皆崇尚法家正是得到了老師的親傳。與周遊列國的先輩理論家不同,李斯更願意直接參與政治。正是李斯在這裡學

作品集述

文學作品
李斯散文現傳四篇,計為《諫逐客書》、《論督責書》、《言趙高書》、《獄中上書》。其中作於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的《諫逐客書》,是傳誦千古的名篇。當時韓國為阻滯秦國的進攻,謀求耗蝕秦國的國力,故而派遣水工鄭國入秦修灌渠。後被察覺,秦王嬴政遂在宗室大臣的慫恿下並不明智地

墓地

秦丞相李斯,戰國時上蔡人。初為上蔡郡小吏,後入秦輔助秦始皇,完成了統一 六國的大業,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稱為“千古一相”。

李斯的故居有兩處:一是故城東門裡東西大道路北,在今上蔡一中一帶,面積約5000平方米。二是上蔡縣城西南5公里處的李斯樓。李斯出身平民,雖然當上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