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298篇詩文 ► 32條名句佳句

古詩文網 APP客戶端 立即打開

軼聞

唐代著名田園詩人戴叔倫,幼年才思敏捷。一次,老師帶他到郊外遊玩,來到一個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見一隻白色的公雞站在高處啼叫。老師即興擬出上聯:

白店白雞啼白晝;

小叔倫邊走邊尋思,一直到了日頭偏西,還未想出恰當的對句。後來,他們走到一個叫黃村的地方,

生平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壇城西南窯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

詩詞風格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體近體,皆有佳作。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有反映戰亂中社會現實的,有揭露昏暗醜惡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嘆羈旅離愁的,也有描繪田園風光的……而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最有價值、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還應該說是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例如:《女耕田行》:“無

家庭

有關戴叔倫的家庭,據史料所載,他先後取過兩位妻子,第一位是永州刺史韋采的女兒,繼室娶的則是殿中侍御史崔殷之女。他膝下究竟有幾個孩子,不知道。只知道他的繼室在公元787年左右過世時,撇下了一個僅有六歲的女兒。那年戴叔倫55歲,可謂晚年喪妻。他借女兒六歲生日的機會還寫下一首《少女生日感懷》的七律詩,

主要事跡

戴叔倫是江蘇/金壇縣人。他爺爺戴修譽和他爸爸戴昚用,都做了一輩子隱士而不願為官。可到了戴叔倫這輩兒,他與哥哥戴伯倫就都開始做官了。他哥哥做的官不大,僅是個縣令。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傳》里說戴叔倫是貞元十六年(公元805年)中的進士,恐大謬。唐人權德輿為戴叔倫所寫的“墓志銘”很清楚地說,戴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