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徐燦

徐燦

徐燦(約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遊,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於詞學。她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淨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餘》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101篇詩文 ► 39條名句佳句

古詩文網 APP客戶端 立即打開

生平

徐燦兒時住在蘇州城外的一座山莊裡,其父徐子懋經史皆通,故而徐燦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家傳》中其父稱徐燦“幼穎悟、通書史、識大體”,為徐子懋所鍾愛。

徐燦於崇禎初年嫁給了陳之遴,陳之遴在明末清初為知名詩人。正是由於他們在文學上志氣相投,互相吸引,為夫妻感情奠定了思想基礎

評價

徐燦為明末清初的重要女詞人,在清代女性詞史上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特別的身世經歷一方面開闊了她的生活視野,一方面也使得她在詞的創作上有著寬廣的題材,從而使其詞在內容上突破了女性詞人的狹隘意識和局限於日常生活的纖細瑣碎的感受,以抒寫家國興亡之感慨,表現黍離桑梓之悲思和羈旅飄零之情懷,拓寬了女性

儒家思想影響

徐燦從小接受的是傳統的儒家教育,徐子懋稱徐燦“幼穎悟、通書史、識大體,”可見徐燦知識淵博,通讀四書五經,從而積澱了深厚的儒家道德傳統,“識大體”便說明了她深諳作為一個封建的大家閨秀所應遵守的道德規範,自覺而自律。

儒家鼓勵積極入世,所以徐燦在陳之遴於崇禎十年進士及第對丈

作品風格

幽咽
徐燦憂生患世的情感,表現在她深隱幽咽的詞韻中。所謂“幽咽”,即欲言又止,欲言未言的意思。在江山易主的歷史變革中,作為一個敏感的知識女性,徐燦感受到了時代的寒意。丈夫降清,深明大家閨秀之禮而又富有民族節氣的她既不能與丈夫抗爭,又不能認同丈夫的做法,所以她內心是非常矛盾與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