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劉大櫆

劉大櫆

劉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今樅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劉大櫆修乾美髯,性格豪放,縱聲讀古詩文,韻調鏗鏘,喜飲酒,好吟詩。受教於同鄉吳直,才華出眾。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參加考試都登副榜。劉大櫆60歲後為黟縣教諭。幾年後告歸,居樅陽江濱不再出遊,以文學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詩集》6卷《古文約選》48卷、《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誌》20卷。逝世後,安葬在今金社鄉向榮村劉家苕箕地,墓為省級文物。► 21篇詩文 ► 18條名句佳句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文學主張

劉大櫆總結和發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論。強調神氣、音節、字句的統一,重視散文的藝術表觀。清《國史·文苑傳》說:“大櫆雖遊學方苞之門,所為文造詣各殊。方苞蓋取義理於經,昕得於文者義法;大櫆並古人神氣音節得之,兼及莊、騷、左、史、韓、柳、歐、蘇之長。其氣肆,其才雄,其波瀾壯闊。”所著《論文偶記》,既

早年經歷

劉大櫆(kuí)出身於安徽省樅陽縣湯溝耕讀世家,祖、父均為秀才,塾師兼事農作。大櫆曾自言“家世皖江側,薄田十畝余。”幼年,從父讀書,(一說劉大櫆為漢高祖劉邦長子齊王劉肥後裔,陳洲劉氏伯二公第十八世孫,屬先字輩)“桐城派”代表人物。

大櫆修乾美髯,性格豪放,縱聲讀古詩文,